高通量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在器官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诊断的应用观察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hd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于宏基因组学的高通量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在器官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1月期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因肺部感染入院治疗的肾移植和肝移植受者共34例的病史资料,按时间段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为传统病原检测组,共20例,均采用传统病原检测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为二代基因测序组,共14例,均采用高通量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统计分析两组间病原学检出率、灵敏度和特异度、检测结果回报时间、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等指标。

结果

两组间临床基本资料(年龄、性别、抗体诱导方式、免疫抑制剂使用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代基因测序组的病原学阳性检出率高于传统检测组,灵敏度高于传统检测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代基因检测组检测结果回报耗时明显短于传统检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代基因测序组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低于传统检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高通量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可提高器官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检出率,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精而准"的指向,是传统诊断方法的有益补充。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用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Cochrane Library、万方、维普、VIP、CBM数据库,检索年限为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2月,纳入符合条件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8篇合格文献,包括2 767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目的观察不同水平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在山西白求恩医院住院的984例COPD急性加重患者,依据入院时外周血EOS计数分为2组,EOS组(EOS≥150 cell/μl,329例)及非EOS组(EOS<150 cell/μl,655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感染指标、血气分析、并发症、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1)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脓毒性心肌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预测模型评估其临床价值,为临床预防该疾病的发生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收集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2019年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脓毒性心肌病将其分为观察组(COPD并发脓毒性心肌病,70例)和对照组(COPD未并发脓毒症心肌病,73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03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成为全球的第3位死亡原因,它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嗜酸粒细胞表型已人所知,糖皮质激素对治疗嗜酸粒细胞表型有敏感性。即使在三联药物治疗下,部分患者病情仍不断恶化,有研究示部分患者病情恶化与嗜酸性炎症相关,目前靶向白细胞介素5药物的适应证是严重哮喘伴嗜酸粒细胞增高症,此类靶向药物可否应用于嗜酸性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减少疾病恶化值得探索,可能在未来给此类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肺气肿和气道壁增厚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下降,急性加重率和死亡率升高等显著相关。因此开展了大量针对COPD患者及肺功能正常吸烟者关于肺气肿和气道壁增厚情况的研究。受试者行胸部CT检查后,将图像导入分析软件,定量测量基于全肺像素CT直方图上第15百分位点对应的CT值等的肺气肿情况和基于管腔周长为10 mm的气道的管壁截面积平方根等的气道壁增厚情况,并分
ABO血型不相容(ABO-ic)器官移植主要在紧急需要时才实施,供者器官表达相对较少的A/B抗原和(或)受者具有相对低的抗体滴度是ABO-ic成功的重要前提。应用抗原表达较少的A2亚型器官给O血型或B血型的受者,以及A2B亚型器官给B血型受者的ABO-ic器官移植,其临床结果与ABO血型相容(ABO-c)器官移植没有明显差异。对体内含有相对少抗体的受者(如婴儿),ABO-ic器官移植更易获得成功,
目的总结19家移植中心已开展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ABOi-KT)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开展ABOi-KT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各中心已开展ABOi-KT和同期ABO血型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ABOc-KT)的临床资料,从组织配型、术前处理方案、术后并发症、移植物及受者存活率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国内现阶段ABOi-KT的效果。结果342例ABOi组和779
目的探索对细菌16S rRNA区域和真菌内源转录间隔区(ITS)二代测序技术(NGS)在肾移植受者泌尿系感染(UTI)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就诊的90例肾移植受者UTI中段尿标本,对同一份样本分别进行NGS微生物检测和传统尿培养,比较两者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90例样本中,有21例样本因培养出3种及以上微生物而考虑被污染;余69
总结我国肾移植、基因检测的现状,探讨基因测序在肾移植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断和精准治疗。
目的探讨宏基因在器官移植受者术后发生难治性感染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1例肾移植术后腰椎感染受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受者为63岁男性,肾移植术后2个月腰痛,腰椎核磁示腰椎感染,多次外科手术联合抗细菌、抗结核治疗效果欠佳,治疗前后多次行传统病原微生物检测,均未发现阳性菌。遂取腰椎脓液行宏基因二代测序。结果腰椎分泌物宏基因检测提示曲霉菌感染。给予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后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