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广东渔业改革为何功亏一篑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angel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天王”陈济棠平生的最大乐事就是以咸鱼下饭。广东天气炎热,粤人不吃隔餐剩鱼,陈济棠吃剩了却舍不得丢,总要留到下一餐接着吃,传为佳话。
  广东人爱吃咸鱼,是因为那时的海鲜都要腌制。中国传统渔船没有冷藏设备,出海捞得渔货,无法新鲜运回,只能用大量盐巴腌藏。去内脏后,抹盐入桶,腌成整条咸鱼,称为“盐藏”;去鳞、去脏,以盐水洗涤,晒成干鱼,称为“盐干”。从一担叫价白银廿两的名贵石斑,到普罗大众廉价买来下饭的东莞池鱼,只要是从海里捞上来的,全是咸鱼,千年不变。
  直到民国初年,欧美日以冷冻法保鲜,海味才出现鲜鱼。中国造不出冷藏设备,只好因陋就简。上海与香港出现由传统帆船改造的“冰鲜鱼船”,冰鲜船不捕鱼,只带大量冰块直奔渔场,向已经打到鱼的渔船买鱼冰冻,火速回港,赶上清晨三点鱼市。然而,广东人吃不惯冰鲜,只爱咸鱼。直到今日,仍有不少海鱼以咸为贵。汕尾惠阳的名贵“鰽白”,肉质细嫩,粤人不肯鲜吃。先盐藏,再盐干,晒成“霉香鰽白”,在香港上市,1斤近港币500元,鲜鱼反而卖不出好价钱。然而,正是广东人热爱的咸鱼,曾造成中国渔业史上最荒谬的苛政。
  陈济棠爱吃咸鱼,也重视渔业。他主政岭南时,雄心勃勃开创新式渔业,却惨遭失败。摧垮改革大业的“头号战犯”,居然是腌鱼用的盐巴。

广东渔业敬陪末座


  民国初年的广东渔业很憋屈。广东海岸线长达2400余哩(英里),港湾曲折,岛屿林立,形成潮汕、珠江口、南路与琼崖等四大近海渔区,面积广达6万平方浬(约为19万平方公里)。更有富藏无限的辽阔南海,远洋渔业潜力无穷。然而,当时中国沿海七省,广东的渔获量敬陪末座。据1934年统计,第一名辽宁省的年均渔获量460万担,其次江苏250万担,浙江200万担,山东173.2万担,福建100万担,河北62.4万担,广东只有50万担。
  区区50万担咸鱼,无法满足本地需求,广东必须进口大量洋咸鱼。越南扁鱼、泰国黄花鱼,大宗进口年年不衰。但最受欢迎的还是来自遥远大西洋的沙丁鱼。粤人称沙丁鱼为“青鳞鱼”,主要来自加拿大,虽然远渡重洋,但价廉物美,在不靠海的粤北山区,是老百姓餐桌常备的平价食品,粤海关平均每年进口洋咸鱼价值300万~400万海关两,约折46万担左右。另有由山东江浙运来的咸鱼,平均每年约3万余担。换言之,广东一省每年消费100万担咸鱼,一半来自外购。
  专家研讨广东渔业积弱的成因,问题首在渔民。岭南渔民俗称“疍户”亦称“疍民”或“蜑户”),以船为家,千年籍属贱民,科举不得应试,上岸不得通婚。民国肇建人人平等,但疍民不重知识,社会地位卑微如故。据1930年代调查,解脱贱籍20年后,疍家虽有少数子弟读书,但程度只到“能认识自己的名字,做生意能够记账”。广东百万渔民基本不识字,时人鄙称为“大懵仔”。
  疍家的捕鱼技术数百年不变。海洋渔业以拖网为主,一张大网由两艘风帆拖船合拖,如竹筛滤水,俗称“篸罾拖”,大型拖网渔船称为“拖船”,小型则有“横拖”“鸡毛鸟”与“虾九”。拖网之外还有围网。数只小扒艇围绕放网,四面收紧,称为“索罟”。也有不用鱼网、放长线钓礁岩底名贵鱼种的钓艇,一排“钓纲”下钩90口,一艘钓艇最多可准备500排钓纲。风帆渔船也能深入远洋。能跑远洋的大型三桅风帆拖船,船长达60尺,下南洋,闯黄海,捕鱼范围北到日本长崎,南到泰国越南。
  20世纪初,燃煤机动渔船迅速风行欧美日。1911年,日本第一艘新式机动渔轮“凑丸”制造成功,一年间增造50艘,飞速进入机轮渔业新时代,风帆渔船顿时落伍。日本出现资本雄厚的大型渔公司,更加快换装机动渔轮的速度。1931年,日本全国各型渔船36万艘,已有4.54万艘“汽船渔轮”。制式机动渔轮航速11哩,速度是帆船的三倍,不受风向限制,续航力可达2000海哩,日本各渔场迅速捕捞一空。日本政府紧急制定《汽船底曳网渔业取缔规则》,限定捕捞力量惊人的曳网渔轮不得在日本沿海捕鱼,于是大批先进机动渔轮闯进中国海域滥捕滥捞。1930年,国民政府明令禁止外国渔船在中国靠岸出售渔货,但香港是法外之地,日本渔船在中国沿海捕得渔货,到香港出售,转口倾销内地,廣东首当其冲,成为日本渔业侵略的重灾区。
  一月池鱼、二月马鲛、四月鰽白、七月黄花鱼、九月三犂(鳃鱼)、十月红杉、十一月石斑、十二月大海乌……沿海鱼汛一到,本地帆船还来不及开到鱼场,以香港为基地的日本渔轮已来回三趟。中国帆船下网最深60英寻(1英寻约为1.8米),日本渔轮能下网到百余英寻深海。中国大拖船捕捞量一船至多500担,日本渔轮一船可捞1000担,将鱼群一网打尽。大量“日本咸鱼”在香港与广东内地低价出售,使鱼价大跌,姗姗返航的中国渔船惨遭压制,渔获卖不出好价格,常被迫卖船转业。
  早年的“日本咸鱼”是由日本运来的桂鱼、沙鳖、鳝仔与子嘉鱼,尚有日本风味。但在1930年代,广东市面上的“日本咸鱼”已是本国鱼场捕来的,日货与国货鱼种相同,就连腌制方法与色泽都是一模一样,无法分辨。
  沿海鱼场利权被夺,南洋鱼场更是鞭长莫及。传统远洋风帆大拖船下南洋,随风航行,乘十月东北季风南下,等五月西南风起回航,一趟往返就是大半年。因此下南海的渔船,主要捕捉高濑贝、海参与海龟等高价海产,捞鱼是副业。但日本的机动渔轮不受风向限制,又有冷藏设备储存鱼货,再加装船用无线电与香港基地通联,掌握市场行情与天气状况,就能于南海尽情捕捞。
  内有日本渔轮抢捞倾销,外有全球经济大萧条,省港咸鱼价格暴跌。1928年石斑鱼1担价格白银40.12两,其后随着“日本咸鱼”渐增而缓步下降,1934年降至33.29两,1935年崩跌,只有23.63两。广东的海洋渔业眼看就要毁于日本的变相侵略。   在这绝望时刻,最爱咸鱼的陈济棠挺身而出,提出宏大计划拯救海洋渔业。

建立新渔业


  新式渔业的成功关键在于使用机械渔轮,但机械渔轮的造价与营运成本十分昂贵,一般渔民无力负担。一对(两艘)中国传统的远洋对网大拖,造价约3000大洋,而1艘日本制造的二手40吨小型机械渔轮,售价却达1万大洋。渔轮还要增加燃煤费,每次出航燃料费约1000大洋,操作成本非常惊人。
  在渔业领先的山东与江浙,企业家合资成立公司,筹足经营机械渔轮的高昂成本,引进新技术,渔获量大增。在山东,1934年已有渔轮百余艘,大多以公司行号名义经营。机械渔轮大多只是10~40吨的小船,不够格登记为轮船,只能算是“发动机船”。全省最大的发动机渔船“久安号”,排水量只有52吨,但这些小型机动船的捕捞力量却远超传统大帆船。
  资本与知识是建立新渔业的关键。但广东的疍民却很难出现有见识、有资金的企业家,只能靠政府扶助。1933年,广东省建设厅提出《三年施政计划》,其中的《渔业区建设计划》规模宏举,为广东渔业的发展点清方向:
  吾粤港湾曲折,海岸线长达二千四百余哩,百噚(英寻)海面积有二万四千平方哩,水产物之丰富,为沿海各省冠,故鱼介类本该非常充足。然据海关报告,每年从外国输入吾粤之海味,平均竟在一千万两以上,殊骇听闻。考其所以致此者,为吾国渔民墨守旧法,不知改良。政府对于渔民之保护及指导,尚未得宜所致。
  扶助渔民,首先得突破资金难关。渔民向渔栏借高利贷,利息高达60%。日本咸鱼”冲击市场,咸鱼价格暴跌,渔民连现有的帆船上的高利贷都付不起,纷纷卖船,换用机械渔轮实在是有心无力。
  为了建立渔业升级的资本,陈济棠决心筹措200万现洋,设立“渔业银行”,提供渔民购买机械渔轮。此外,又依照当时非常流行的合作社理念,成立消费、生产、信用与贩卖四大合作社,将渔民组织起来。消费合作社供应廉价渔具设备,生产合作社促进合作捕鱼,信用合作社提供小额低利渔贷,贩卖合作社则合作向中盘鱼商论价,突破鱼市奸商垄断。
  攻克了资本难关,全面的渔业改革蓄势待发。陈济棠计划筹款大洋112.2万元,兴建新式的上川岛渔港,港内设立制冰厂与罐头工场,突破千百年来海味只能吃咸鱼的技术困境,又在港口设置冷藏库,在供过于求时贮存鲜鱼调剂市场。广东一向只有江防浅水小军舰,他开征造舰捐,赶建远洋缉私舰,要以武力驱逐日本渔轮。他更鼓励远洋渔业,提倡制造配备无线电的新式渔轮,使远洋渔船能安全开发浩瀚南海。
  提升了船只设备,陈济棠进而由根本着手,提升渔民竞争力。他计划推动强制渔民教育,成年渔民利用工作闲暇接受职业补习教育,儿童则一律送入平民小学免费就读。此外,他还要兴办模范渔村,终结疍户不得上岸的歧视陋俗。
  设置共同住宅、医院、市场、浴室、饭堂、合作社、平民学校、公共娱乐场及保健卫生等之设备,以改进渔村,而示模范。
  千百年来,疍户是不准登陆居住的贱民,模范渔村将迅速扭转渔民的社会地位。
  《三年施政计划》范围广及各业,资金却非常有限,渔业改良缺乏经费,进展缓慢。但陈济棠不灰心,他倚为心腹的农林局局长冯锐设定奇谋,与渔业大国挪威谈定开发新渔场合作案,换取挪威负责供应大量渔船与设备。在洽谈阶段,新式机动渔船的推广也已火速展开。陈济棠于珠海香洲成立水产专业学校,训练新技术骨干。1934年,广东省建设厅购买两艘约100吨的日本手操网机器渔轮,交给水产学校。两艘机器渔轮合成一对,拖网效率堪比十艘大对拖船,象征着广东渔业欣欣向荣的前景。
  陈济棠豪情激越,将这对担任新渔业示范的机器渔轮命名为“海鹰”与“海鸥”。但不到三年,“海鹰”与“海鸥”却被搁置,随意搁浅海滩。广东渔业改革的雄伟大计束之高阁。

毁于“渔盐”的改革


  广东渔业改革的失败表面上是因为陈济棠兵败下野,政策后继无人。但实际上,陈济棠的改革注定无法成功,因为他没有改善“渔盐”。
  渔船腌制咸鱼,需用大量盐巴,而盐是官府垄断的重税物资,若强迫渔民按照食盐税率买昂贵官盐,渔业将立即崩毁。因此,历代对渔业用盐一向网开一面,听任渔民自购私盐。1913年袁世凯善后大借款,以盐税收入为抵押,为便利欧日银行团监督,北洋政府成立盐务稽核总所,由洋员充任总办。洋人掌握盐务,一心增加税收,无视百姓疾苦,于是渔业用盐也要开征盐税,是为“渔盐”。
  征收渔盐是异常吃力的。當时100斤食盐征税大洋2.2元,渔船用盐动辄上千斤。若按照一般食盐税率卖盐,渔民实在负担不起。因此,各地渔盐税大多为100斤征2~3角,仅为一般食盐的1/10。
  然而,盐价有差异,必然滋生弊端,领到便宜渔盐的渔民,将渔盐转做食盐出售,转手就是暴利。因此,推行渔盐,又要确保渔盐不会流入食盐市场。于是,盐务机关必须设计一套异常复杂的售盐法。在广东,渔船必须先领取名为“渔票”的牌照,取得购买渔盐的资格。船分六等,最大的一等船用盐限定6000斤,最小的六等船限定300斤。每次出海前,再提出“水程路照”,呈报这次捕鱼预计需要的渔盐数量,才能买盐,取得税单。渔船出海,海关缉私舰随时临检,按税单上的盐斛表查核,只要发现船上渔盐数量与盐斛表略有出入,立即罚款。回航返港,再查一次,若斤两不符合,轻则罚款,重则连船带货一起没收。
  开征鱼盐税后,原本与渔业没有关连的盐务机关,取得宰割渔民的无限制大权,盐卡税吏稍一挑刺,就能连船带货全部没收。无限的权力带来无限的腐败,各个环节异常复杂的渔盐,迅速演变出千变万化的苛捐杂税。每年换领一次的“渔票”,先扒渔民一层皮,能跑远洋的一等大船需缴交大洋133.32元,只能捞虾的六等小船也得缴33.36元。申请配盐时,渔盐税更是随意加征,粤东渔盐每担征税大洋3.45角,粤东以外直接征大洋1元。好不容易配到盐巴,税吏还要上船检验,再扒三层皮。第一层是发给“渔船用盐凭证”时收手续费3块大洋,第二层是税吏下船查验每次收取1元2毫查验费。检查完毕,第三层再收“验票费”6块大洋。   一位在船上地位仅次于船主的“大工”(等同于副船长的高级渔工),每月的工资也就6块大洋。林林总总的苛捐杂税算下来,相当于两三个“大工”的工资。但渔盐对广东渔民的盘剥,只是刚开始。
  在山东、江苏、浙江各省,渔船办好用盐凭证后,直接到盐场买盐纳税,剥削到此为止。但广东征税一向流行“包税制”,政府将税收发包给商人征收,不设征税机关。只要缴足额定税款,多征的税就是商人利润。包下渔盐的“饷盐公司”,征税手段无法无天。广东盐场直接配售的渔盐,每担价格约3至4毫,饷盐公司却喊价7~8块大洋,价格足足上翻20倍,还要设置重重陷阱,滥收罚款。
  1935年,海南岛渔村莺歌咀爆发渔民抗盐暴动。当地的饷盐公司将渔盐最低起售量提高到远超过一船所需的数量,只能联合数艘渔船一起买盐。多艘渔船合买一批盐,饷盐公司却只发一张税单,交给其中一艘渔船收执。帆船出港捕鱼,跑一趟就是三四个月,一起买盐的渔船,不可能约定同一天回航返港,因此回港的渔船大多没有税单。待到归期,饷盐公司守在港边,见一艘抓一艘,诬指无税单即为私盐,要求补税。而回港渔船的盐,都已经在大桶中腌鱼,饷盐公司过秤,竟连鱼带水一起称重,算出巨额罚款。如此离谱的勒索激出民变,暴怒的渔民砸毁饷盐公司,击毙4名盐警,轰动一时。
  在珠江口与粤东作业的渔船,则发明内销转外销的“奇招”。由香港、澳门向内地进口的咸鱼,每担收关税8角,但没有盐税负担。而本地经饷盐公司宰割的渔货,平均要负担每担8元以上盐款。于是渔民避开饷盐公司,暗地买私盐,在船上腌好咸鱼,直航港澳脱手,再转卖进口内地。1935年,广东省政府检讨咸鱼进口,发现香港、澳门是进口咸鱼的最大来源。换言之,缴纳关税进口的“洋鱼”,很大一部分其实是逃避渔盐的国产渔货。
  渔业改革的首要之务,是废止扼杀渔业的渔盐。但渔盐是盐务稽核总所增加中国还债能力的“得意杰作”,攸关国家债信,难以废止。退而求其次,广东省政府有意严格整顿“垄断操纵,高抬盐价”的饷盐公司。只是,对广东当局而言,包税制实在太方便,不愿轻废。陈济棠最终仍维持包税制,广东渔民继续出逃港澳,渔业改革惨遭失败。
  抗战胜利后,中国渔业重新起步。担任新渔业示范的美援V.D.式機轮单拖网渔船有完善的冷藏设备,引发冷藏鲜鱼时潮,出海打鱼逐渐以冷冻为主,不再腌成咸鱼,渔盐渐成历史。今日,国人已难想象,那不起眼的盐巴竟有扼杀渔业的威力。
  (作者系文史学者)
其他文献
坚守志业  《同舟共进》:大学是许多高三学子既期待又感到陌生的地方,许多高三学子在进入大学后往往感到难以适应。两位当年求学时的心情和状态是怎样的,现在的发展符合当年的规划吗?  陈金龙:我是1981年上大学,当时全国的招生规模是27万,包括中专、大专,所以当时能上大学很不容易。我上的是湖南师范大学。当时想,只要能考上,跳出农村,甚至是只要能吃上“国家粮”,就是最大的幸运。当年最迫切的心情就是要改变
期刊
中國文物如满天星斗,从青铜器到玉器,从书法到绘画,从瓷器到家具,从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到平凡普通的生活用具,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文物最终汇成一幅多彩壮丽的山河画卷,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璀璨至今。  文物能让后人一窥古代社会的生活面貌,为理解文明演进提供可靠的线索。然而,过去,于大众而言,博物馆里的文物总是高冷的、神秘的、遥远的,它们静止不动,沉默无语,使人知其然,而难知其所以然。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
期刊
于无声处发掘中华文明起源  《同舟共进》:您在北大学习时,为何会选择“新石器时代考古”作为研究方向?  魏峻:当时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是跟我本科阶段的田野实习有关,考古专业有半年的田野实习,就是让我们外出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变成实践经验,比如考古探方怎么发掘,所获遗物怎么处理,怎么系统记录、分析,并整理形成报告等。北京大学的考古实习往往是新石器和商周两个阶段考古隔年轮换。我参加的那年正好是新石
期刊
潮汕工夫茶被称为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是传承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汉民族饮茶方式之一。潮汕工夫茶源自明代瀹饮法,逐渐演化发展出独特的茶具、茶叶和饮茶程式,处处可见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国人的生命智慧。  工夫茶源,由闽入潮  起初,“工夫茶”指的是武夷岩茶当中的上等茶叶。武夷山所产的茶叶,长在岩石间的称为岩茶,长在河溪边的称为洲茶。清前期,人们将最好的岩茶称为工夫茶。这种工夫茶品质绝佳,数量绝少。数量少,则
期刊
抗战爆发不久北平沦陷,当时在北大教书的梁实秋只身南下奔赴国难,后应老同事、教育部次长张道藩之邀,担任教育部教科书编委会中小学教科组主任。梁实秋所在的编委会设在重庆北碚,这座安静的小城前临嘉陵江碧波,后依缙云山秀麓,景色秀丽可人,素有“重庆后花园”之说。当时的北碚,国民政府机关、高等学府、科研机构和文艺团体云集,梁实秋、梁漱溟、林语堂、老舍等文化名流荟萃,为这座小城播下了文化的种子。  雅舍是梁实秋
期刊
【世家名门之后】  谭祖任,字瑑青,广东南海人。幼承家学,擅词章书法,富收藏,精鉴赏。曾任清邮传部员外郎、民国后曾任议员。是饮馔专家,“谭家菜”创始人。  谭氏为广东南海望族。谭球青祖父谭莹,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官化州训导,升琼州府学教授。谭莹长于骈文,曾助友人伍重曜刻《岭南遗书》《粤雅堂丛书》《乐志堂集》,在搜罗传承岭南文化方面功不可没,誉满岭海。谭球青的父亲谭宗浚,是谭莹第三子,少
期刊
作为一个讲军史课的军校老师,我常遇到一些人把网上看来的各种千奇百怪的观点视为圭臬,并以权威的态度来询问我,比如关于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唉,不是美国人都宣布胜利了,说31团并没打光,陆战一师完成伟大的撤退了吗?”突然遭此棒喝,惊得我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其言下之意,过去说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胜利其实是个败战。于是我将自己追访长津湖战役的若干历史碎片拼在一起,想“用历史说话”“用史实说话”,看是否有助于
期刊
买办之始  谈及近代中国贸易史,“买办”无疑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百余年后,尚不能盖棺论定。有人认为,这些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啻“中国与西方的桥梁”;也有看法认为他们只是些替外国资本家在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活动的代理人:激愤者如章太炎,干脆斥之为“白人之外嬖”。  其实,买办这个行当在鸦片战争前就已出现。不过在当时,他们的地位并不显赫。依照1832年瑞典人龙思泰在《早期澳门史》一书中的说法,“一个人
期刊
新科技浪潮席卷人类社会,作为知识与文明的传承者,教育推动了技术进步,同时也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而快速重构。人工智能时代来临,机器逐渐取代人的工作,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或将被颠覆。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引入教学,也将改写课堂教育的面貌。  学什么、怎么学,才能迎向不确定的未来?我们必须思索人才培养的应对之道。教育如果墨守成规,影响的不仅是人才的竞争力,而且是最根本的人类价值。大机器时代的教育是把人教成机器
期刊
形形色色的“算命”看似玄乎,其实手法不外乎几大类:“热读法(Hotreading)”“暖读法(Warmreading)”“冷读法(Coldreading)”。  所谓“热读法”,指预先打探对方某些个人信息,比如偷听到其他人的相关对话,派同伙假装推销员登门踩点,假装成“神算”所得,令蒙在鼓里的对方五体投地。热读法常见于主动出击的诈骗,对于定点摆摊的算命先生或在媒体上开设专栏的占星师,则属“可遇而不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