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塑造学生思想品格的重要途径。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主干学科,在素质化教育背景下,更要加强重视德育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确保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成长为品学兼优的栋梁之材。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德育渗透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的社会教育中,弘扬我国传统美德,渗透德育思想既是素质化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举措。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启蒙阶段,在该阶段引导学生建立优秀的思想品德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实践中,数学老师更要加强注重德育的渗透,并重知识的教授与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发展自身能力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一、 巧设情境故事,无声渗透德育
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有限,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于课堂学习中,加之数学本就是一门抽象性极强的学科,学习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容易感到学习困难而丧失学习兴趣。但该阶段的小学生通常对故事具有强烈的兴趣,老师大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巧设情境故事,与无声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比如,将教材中的图画问题精编成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单元认知加减法为例,针对教材中的图画场景:水果盘里共有四个梨,但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五个人,此时要怎么分配呢?通过分析,可以创设这样的故事:“同学们,在解答这道题之前,我来给你们讲一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之后,再让同学进行思考。同学们纷纷提出将四个梨分给家长,自己不吃的意见,表明学生通过故事,学习到了孔融让梨的谦让美德,这是数字学习以外的收获。
二、 丰富教学方法,全面渗透德育
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于学习事物往往报以三分钟热度,因此,数学老师有必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斷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渗透德育。比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的教学当中,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奥运会举办的时间吗?知道神舟七号发射的时间及返回时间吗?……”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探索积极性与求知欲,给予回答正确的学生一定的奖励,从而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探究性学习,并在了解时间概念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潜移默化的建立爱国主义精神。
三、 联系实际生活,有效渗透德育
基于数学教学的抽象性,老师应当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与吸收所学知识,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比如,在教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单元知识的时候,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不同币值的人民币进行描述,之后再提出“假如你们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此时你们要怎么办呢?”有的学生回答“交给老师”,有的则认为应当“交给家长”,而有的同学则表示应当交给附近的执勤的警察叔叔。首先,老师要给予勇于回答的学生鼓励的态度,之后,再做出应当交给警察的正确讲解,并对回答正确的同学进行表扬与夸赞,引导学生从小建立拾金不昧的优秀品质。
四、 注重建立榜样,促进德育渗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德育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必须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重要职责,发挥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为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与学习,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小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模仿心理,但对事物本质好坏的判断能力较为低下,身边的人和事往往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重大影响,因此,老师在日常教学当中的一言一行都必须谨慎对待,包括课堂教授的语言、仪态;教学行为,平时的仪表穿着等,只有在老师的带头作用下,学生的思想行为才能够在无形当中受到“同化”,从而建立高尚的品德。除此之外,在日常当中也应当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对于犯错学生采用亲切的语气进行耐心的教导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好感与兴趣,对老师产生喜爱及崇拜之情,以老师为榜样,促进自身的学习进步与品格完善。
五、 结语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意识到德育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并将德育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注重课程知识教育的同时,提高对学生思想品德培育的重视,结合教学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合理的渗透德育,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够充分的掌握数学知识,又能够启发思想感悟,实现德育、智育双重教学目的,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时庆敏.德育渗透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J].中华少年,2017(12):179-180.
[2]董郡.润“德”细无声——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3):80.
[3]吴亮亮.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15(Z2):129-130.
作者简介:
蔡姬妮,广东省肇庆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肇庆外国语学校。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德育渗透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的社会教育中,弘扬我国传统美德,渗透德育思想既是素质化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举措。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启蒙阶段,在该阶段引导学生建立优秀的思想品德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实践中,数学老师更要加强注重德育的渗透,并重知识的教授与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发展自身能力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一、 巧设情境故事,无声渗透德育
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有限,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于课堂学习中,加之数学本就是一门抽象性极强的学科,学习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容易感到学习困难而丧失学习兴趣。但该阶段的小学生通常对故事具有强烈的兴趣,老师大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巧设情境故事,与无声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比如,将教材中的图画问题精编成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单元认知加减法为例,针对教材中的图画场景:水果盘里共有四个梨,但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五个人,此时要怎么分配呢?通过分析,可以创设这样的故事:“同学们,在解答这道题之前,我来给你们讲一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之后,再让同学进行思考。同学们纷纷提出将四个梨分给家长,自己不吃的意见,表明学生通过故事,学习到了孔融让梨的谦让美德,这是数字学习以外的收获。
二、 丰富教学方法,全面渗透德育
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于学习事物往往报以三分钟热度,因此,数学老师有必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斷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渗透德育。比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的教学当中,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奥运会举办的时间吗?知道神舟七号发射的时间及返回时间吗?……”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探索积极性与求知欲,给予回答正确的学生一定的奖励,从而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探究性学习,并在了解时间概念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潜移默化的建立爱国主义精神。
三、 联系实际生活,有效渗透德育
基于数学教学的抽象性,老师应当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与吸收所学知识,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比如,在教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单元知识的时候,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不同币值的人民币进行描述,之后再提出“假如你们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此时你们要怎么办呢?”有的学生回答“交给老师”,有的则认为应当“交给家长”,而有的同学则表示应当交给附近的执勤的警察叔叔。首先,老师要给予勇于回答的学生鼓励的态度,之后,再做出应当交给警察的正确讲解,并对回答正确的同学进行表扬与夸赞,引导学生从小建立拾金不昧的优秀品质。
四、 注重建立榜样,促进德育渗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德育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必须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重要职责,发挥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为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与学习,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小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模仿心理,但对事物本质好坏的判断能力较为低下,身边的人和事往往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重大影响,因此,老师在日常教学当中的一言一行都必须谨慎对待,包括课堂教授的语言、仪态;教学行为,平时的仪表穿着等,只有在老师的带头作用下,学生的思想行为才能够在无形当中受到“同化”,从而建立高尚的品德。除此之外,在日常当中也应当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对于犯错学生采用亲切的语气进行耐心的教导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好感与兴趣,对老师产生喜爱及崇拜之情,以老师为榜样,促进自身的学习进步与品格完善。
五、 结语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意识到德育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并将德育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注重课程知识教育的同时,提高对学生思想品德培育的重视,结合教学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合理的渗透德育,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够充分的掌握数学知识,又能够启发思想感悟,实现德育、智育双重教学目的,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时庆敏.德育渗透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J].中华少年,2017(12):179-180.
[2]董郡.润“德”细无声——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3):80.
[3]吴亮亮.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15(Z2):129-130.
作者简介:
蔡姬妮,广东省肇庆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肇庆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