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月饼券的前世今生的追寻,又可以抽丝剥茧,揭开一场由月饼证券化引发的盘根错节的惊天内幕交易案
中国似乎从老子开始就有一种心态叫“举重若轻”,讲究“治大国如烹小鲜”,在“大道至简”的理论指导下,讲求把事情简化到人人都能理解的程度,在这种心态下,“一板一眼”、“按部就班”这样的做事方式反而显得有点不入流,更近乎描写人们“循规蹈矩”的工作生活,而这在讲求开拓创新“大刀阔斧”的改革中显得颇为落伍了。
中秋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中秋吃月饼,今天就凑热闹讲讲最近流传的经济学段子“月饼证券化”。这个段子讲的是如下這种事:“厂商印100元月饼券,65元卖给了经销商,经销商80元卖给消费者A,A将月饼票送给B,B以40元卖给了黄牛,厂商最后以50元向黄牛收购。没生产月饼,厂商赚了15,经销赚了15 ,A送人情 ,B赚40 ,黄牛赚10,厂家只需要生产月饼票就行了。这就是月饼证券化!”
如果这就是证券化的“大道至简”的通俗解释,那这简直就是天上掉月饼的大好事了。老一辈的国人对各类“票”和“券”都不陌生,从粮票到国库券那说出来也是学问广博,可是月饼券这种“券”的出现又和过往有所不同。
看看段子里面的各式人等。在这个传导链里,似乎没有人需要吃月饼,月饼成为了一种象征只扮演人际交往的中介人情角色。怎么看A都像一个冤大头,他可花了80块买到的月饼券,送了的人情换回来什么不清楚。如果“证券化”是建立在某个环节说不清楚的基础上的话,那这样的证券化就具备了衍生品次贷危机的特征。
想想看,这不过是月饼券而已,送人情再捎带个购物卡。购物卡和月饼券代表本金,人情和回报则是未来的本金加利息,只不过暂时本和利是分离的,而收到月饼券“本金”的人,把本金脱手给了第三方“黄牛”,从而获得了折现收入,而这肯定小于未来人情换出的本利,否则冤大头A就是做赔本的买卖,或者拿到礼品的B就是把这个人情再次包装,由他人偿付,这就又构成了本利分离的二次包装,背后就是由月饼券衍生的利益链条。
必须说卖弄这个段落讲得不够简单,因为这本身就是对玩笑段子进行的“一板一眼”的分析,根本不能在酒过三巡时博大家哈哈一笑。可是内心深处又总有一个好奇的声音想探索编故事的人把月饼券简化成“证券化”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
是想说明月饼证券化带来共赢的多局面吗?可是从现实角度看,位高权重的B与黄牛之间似乎隔着若干阶层,如果层层转手通过中间人到达黄牛又会增加摩擦成本。简单问一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月饼券?下意识的回答就是“方便啊,不用在单位仓库排队领月饼了”,可是继续追问怎么单位就会有发月饼的福利呢?如果你身处私营企业那当然发不发月饼那是老板决定的,五险一金上齐后,单位原本并没有发月饼的应尽义务,真发了月饼,那是良好的企业文化。
这背后又是对集团采购的想象,到底谁会需要月饼券这个形式的东西呢?通过月饼券的前世今生的追寻,又可以抽丝剥茧,揭开一场由月饼证券化引发的盘根错节的惊天内幕交易案,到底月饼券背后的人情究竟是什么呢?
你看,与惊天内幕交易案相比,月饼证券化的段子简直逊毙了。如果再把黄金月饼,钻石礼盒等刺激元素加入剧本,由当红绯闻女歌手扮演女主角,简直可以在中秋档电影市场大赚一笔了。
中国似乎从老子开始就有一种心态叫“举重若轻”,讲究“治大国如烹小鲜”,在“大道至简”的理论指导下,讲求把事情简化到人人都能理解的程度,在这种心态下,“一板一眼”、“按部就班”这样的做事方式反而显得有点不入流,更近乎描写人们“循规蹈矩”的工作生活,而这在讲求开拓创新“大刀阔斧”的改革中显得颇为落伍了。
中秋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中秋吃月饼,今天就凑热闹讲讲最近流传的经济学段子“月饼证券化”。这个段子讲的是如下這种事:“厂商印100元月饼券,65元卖给了经销商,经销商80元卖给消费者A,A将月饼票送给B,B以40元卖给了黄牛,厂商最后以50元向黄牛收购。没生产月饼,厂商赚了15,经销赚了15 ,A送人情 ,B赚40 ,黄牛赚10,厂家只需要生产月饼票就行了。这就是月饼证券化!”
如果这就是证券化的“大道至简”的通俗解释,那这简直就是天上掉月饼的大好事了。老一辈的国人对各类“票”和“券”都不陌生,从粮票到国库券那说出来也是学问广博,可是月饼券这种“券”的出现又和过往有所不同。
看看段子里面的各式人等。在这个传导链里,似乎没有人需要吃月饼,月饼成为了一种象征只扮演人际交往的中介人情角色。怎么看A都像一个冤大头,他可花了80块买到的月饼券,送了的人情换回来什么不清楚。如果“证券化”是建立在某个环节说不清楚的基础上的话,那这样的证券化就具备了衍生品次贷危机的特征。
想想看,这不过是月饼券而已,送人情再捎带个购物卡。购物卡和月饼券代表本金,人情和回报则是未来的本金加利息,只不过暂时本和利是分离的,而收到月饼券“本金”的人,把本金脱手给了第三方“黄牛”,从而获得了折现收入,而这肯定小于未来人情换出的本利,否则冤大头A就是做赔本的买卖,或者拿到礼品的B就是把这个人情再次包装,由他人偿付,这就又构成了本利分离的二次包装,背后就是由月饼券衍生的利益链条。
必须说卖弄这个段落讲得不够简单,因为这本身就是对玩笑段子进行的“一板一眼”的分析,根本不能在酒过三巡时博大家哈哈一笑。可是内心深处又总有一个好奇的声音想探索编故事的人把月饼券简化成“证券化”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
是想说明月饼证券化带来共赢的多局面吗?可是从现实角度看,位高权重的B与黄牛之间似乎隔着若干阶层,如果层层转手通过中间人到达黄牛又会增加摩擦成本。简单问一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月饼券?下意识的回答就是“方便啊,不用在单位仓库排队领月饼了”,可是继续追问怎么单位就会有发月饼的福利呢?如果你身处私营企业那当然发不发月饼那是老板决定的,五险一金上齐后,单位原本并没有发月饼的应尽义务,真发了月饼,那是良好的企业文化。
这背后又是对集团采购的想象,到底谁会需要月饼券这个形式的东西呢?通过月饼券的前世今生的追寻,又可以抽丝剥茧,揭开一场由月饼证券化引发的盘根错节的惊天内幕交易案,到底月饼券背后的人情究竟是什么呢?
你看,与惊天内幕交易案相比,月饼证券化的段子简直逊毙了。如果再把黄金月饼,钻石礼盒等刺激元素加入剧本,由当红绯闻女歌手扮演女主角,简直可以在中秋档电影市场大赚一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