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32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的效果.方法 将36例川崎病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A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未用IVIG;B组给予大剂量IVIG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大剂量IVIG治疗较单一阿司匹林疗效显著,总热程缩短,皮疹、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改变、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明显,冠状动脉损害发病率明显降低.结论 大剂量IVIG对川崎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防治冠状动脉损害。

其他文献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某些疾病基础上,致病因素引起体内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继之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性降低;在凝血系统激活的同时,纤溶系统亦被激活,或继发于凝血异常,导致纤溶亢进.临床上以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等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期刊
目的 探讨吸入小剂量一氧化氮(NO)对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患儿氧合功能、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2005年2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55例机械通气的MAS患儿,随机分为A组(机械通气+NO吸入治疗组)和B组(机械通气组),于治疗起始时(0 h)、治疗后24、72 h监测氧合指数(OI)、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以及肺动脉压(PAP)的变化.取
目的 探讨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0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前后分别测定血清PAPP-A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对照组、KD组IVIG前、后的血清PAPP-A水平分别为(1.58±0.57)U/L、(13.94±3.36)U/L、(6.28±1.62)U/L;而血清hs-CRP水平
患儿,女,10岁,因"发热、头痛、呕吐5d,双下肢肿痛、血尿、蛋白尿1d"入院.病初体温可达38.1℃,伴有头痛、呕吐,每日呕吐2~3次,非喷射性.患儿精神不振、嗜睡、纳差.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感冒",予以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1d,阿奇霉素2d,病毒唑、地塞米松3d及肌肉注射复方氨林巴比妥等药物.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后第4天热退,呕吐缓解,嗜睡症状消失,但当晚出现双下肢肌肉剧烈疼痛、肿胀,以双侧大
期刊
第一次查房 心内科主治医师查房,入院半小时.  住院医师 汇报病史.患儿,男,6岁9个月.因呕吐、低热2 d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 d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时呈喷射性,为胃内容物,较频繁,每日十余次,与进食无关,伴发热,38℃左右.在当地医院考虑"胃炎"予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
期刊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儿科ICU危重患儿镇静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我院PICU的42例6个月~13岁的危重患儿,以咪唑安定持续静脉滴注镇静治疗,在应用镇静剂后的10个时间段以Ramsay评分评价镇静深度的同时进行BIS监测,分析BIS与Ramsay评分在儿童危重症镇静评估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 42例危重症患儿中共采集420对BIS与Ramsay对照数据,并做Spea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率突然和持续性下降,尿素和其他代谢产物在血液中蓄积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ARF是发生在各种临床情况之下的一种复杂的肾功能紊乱。
期刊
目的 探讨儿童尿路结石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其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02至2007年我院收治的35例尿路结石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以总结出儿童尿路结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结果 所有患儿均采用腹部B超及腹平片检查确诊;24例患儿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病程与血尿素氮、肌酐水平正相关(r=0.549,P=0.007:r=0.575,P=0.004);肾功能
期刊
1 病历摘要  患儿,女,7岁,因发作性肢体无力7年入院.患儿生后40d起至今常出现发作性肢体无力、运动减少,常于劳累后发生,部位多变,有时为一侧上肢,有时为一侧下肢,有时伴嘴角抽动、发笑,严重时四肢无力,不能翻身及坐起,甚至进食呛咳或言语丧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