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衍变,明式风格的紫砂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世人眼前,此类造型的紫砂壶有着十分简约的特点,并且造型简约的形式带有独特的魅力,解读明式的艺术风格,可以为紫砂壶的造型创作提供更多的思考与启发.
【机 构】
:
宜兴市丁蜀镇陶木居陶瓷经营部 江苏 宜兴 2142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衍变,明式风格的紫砂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世人眼前,此类造型的紫砂壶有着十分简约的特点,并且造型简约的形式带有独特的魅力,解读明式的艺术风格,可以为紫砂壶的造型创作提供更多的思考与启发.
其他文献
为解决标线逆反射测量仪所配套的工作标准器耐候性不佳问题,研究一种使用陶瓷标定板承载标定用逆反射亮度系数量值的工作标准器.然而,未探明反光特征等问题阻碍了此类工作标准器的应用.针对陶瓷标定板漫反射的特点,分析陶瓷标定板反光的一般规律,建立反光强度的数学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对陶瓷标定板反光强度与入射角、观测距离、观测位置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陶瓷标定板表面的反光强度随观测位置的变化呈非球面分布.使用陶瓷标定板对便携式逆反射标线测量仪进行标定时,其入射角度宜接近0°,且观测距离宜小于1 m.
本文总结了稀土负离子陶瓷墨水的使用性能特点,并就使用稀土负离子陶瓷墨水制成的瓷砖与使用负离子粉瓷砖诱发负离子功能和放射性安全的异同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使用稀土负离子陶瓷墨水较负离子粉有较大优势的原因;使用固体负离子检测仪作为放射性快速检测的可行性;使用便携式空气负离子测量仪检测负离子制品的局限性;以及负离子制品诱生负离子速率是否大于环境中和负离子速率界限对检测方法的确认、数据结果的影响.
本文针对发泡陶瓷板性能、主要生产工艺、隧道窑烧成、自动装卸及主要参数和技术创新点等内容进行了介绍,从实际情况看,尽管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产量、制造成本等问题仍然是制约该产业发展的瓶颈,呼吁同行共同努力,从工艺、装备、生产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解决,以获得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
越江盾构隧道修建时,部分隧道不可避免地穿越了可液化地层,需要对砂土液化下盾构隧道的上浮行为进行研究.文中以某穿越液化土层的越江通道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建立等效衬砌模型和接头衬砌模型,采用单变量分析法研究衬砌外径、衬砌厚度和衬砌接头对隧道上浮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衬砌厚度越小,衬砌的上浮位移和轴向应力越大;衬砌外径越大,衬砌的上浮位移越小,但是轴向应力反而越大;液化土与非液化土的交界处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实际工程中需要对交界处的衬砌接头部位进行加固.
笔者针对中国紫砂艺术创新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乱象及问题进行了分析、点评和思考.提出了紫砂艺术发展的宗旨、目标、原则、方向、组织管理等方向的建议及措施,以促进紫砂艺术朝着健康有序、既好又快、追求质量、科学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迈进.
紫砂壶艺术有模仿、表现自然的传统,源于中国独特的自然美学和博大的艺术心境.“慕华提梁”紫砂壶有着如树一般的朴拙纯真,创作在艺术设计上力求真实,使作品充满清清新爽快的自然之味,表现了紫砂壶艺术的工艺特性与理想化追求,以及对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与文化情怀的继承与发扬.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以Nd2Si2O7为基体,通过Fe3+部分取代Nd3+,形成Nd2-xFexSi2O7化合物,考察了掺杂前后基体的结构和光谱特性.结果表明:Fe3+掺杂不会改变基体的物相组成,但Fe3+的引入降低了新相的形成温度.未掺杂的试样呈现浅紫色,掺杂Fe3+的试样呈现暗红色.Fe3+掺杂对试样近红外反射率有影响,热处理1000℃的Nd2Si2O7试样的平均近红外反射率为60.57%,而Fe0.3Nd1.7Si2O7试样的近红外反射率可高达88.04%.
作为展览陈列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灯光设计决定着展览的光环境氛围、文物的视觉效果及观者的观赏感受.瓷器作为我国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传承物之一,因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窑口,其造型、工艺、色彩、质感各有千秋.故在展览中要针对其艺术性、光泽感的特点,通过灯光设计进行局部加深与细化,以便将文物的釉质、釉色展现出来.然而由于展览设计初期缺乏综合性考虑及后期维护经费缺乏导致研究条件有限等原因,瓷器展柜照明的色调选择不够严谨,致使暖色灯光扰乱瓷器釉色导致展示效果欠佳等问题.
笔者以山东某花岗岩型石板材锯泥尾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粗粒分级磨矿、弱磁选铁、强磁除杂、分级强磁选等联合选矿工艺流程,得到全铁TFe品位62.35%的磁铁精矿、白度分别为65.49%、49.16%的中粒和细粒陶瓷级长石精矿,强磁除杂尾砂可作为水泥或加气砖等建材原料,使锯泥中所含的长石、石英、机械铁、磁性铁、氧化铁、硅酸铁等矿物均产生工业价值,为此种类型的锯泥尾料综合利用提供切实可靠的技术依据.
在紫砂壶创作过程中,对于美的真谛一直没有停歇.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在对美的不同理解上,构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紫砂壶艺世界,丰富多彩的紫砂壶让人看到了美的不同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开拓着紫砂艺术创作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