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毒素源性大肠杆菌致病因子的分子遗传学进展
【机 构】
:
军事医学科学院分子遗传室,军事医学科学院分子遗传室
【出 处】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发表日期】
:
1984年05期
其他文献
本文指出,用间接荧光技术从安徽省颖上县本病的地方性流行区所捕获的6种鼠中,査到4种鼠携带本病特异性抗原。其中黑线姬鼠534只,阳性鼠29只,带毒率为5.4%;褐家鼠132只,阳性鼠11只,带毒率为8.3%;小家鼠19只,阳性鼠1只,其带毒率为5.3%;大仓鼠433只,阳性鼠2只,其带毒率为0.5%,因此认为,在该农村型HFRS的流行区,其主要宿主为褐家鼠和黑线姬鼠。从而指出褐家鼠在引起农村型HFR
期刊
本文指出,通过对38户有阳性家族史和102户无阳性家族史的302个家庭成员的调查发现:1.在农村型HFRS的流行区,普通人群存在隐性感染,其中男的隐性感染率为11.39%;女的为17.36%从年龄分布来看,29岁以下和60岁以上较高,而30~59岁者较低。其总体人群的隐性感染率为14.24%。2.用间接荧光技术检查38户有阳性家族史的家庭成员131人,其中隐性感染者为28人,隐性感染率为21.37
期刊
自78年9月1日至80年8月31日,通过对山西省畸胎率的回顾性调查,发现畸胎率总体率的95%可信区间为28.97‰~26.07‰,高于第一世界水平。畸胎率高的原因,与孕期服某种药、孕期患某种病毒性疾病、近亲结婚、家族史、环境污染、环境微量元素的缺乏因素有联系。畸胎的性比例为1:0.72,男性大于女性。畸胎成活与死亡之比,神经系统畸形为1: 1.36,其他畸形为1:0.088。而神经系统的畸胎率高达
期刊
本文报道了1981年武汉市某附属医院一起产科婴儿室EPEC O119B14所致55例新生儿爆发腹泻(包括2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例)。对流行情况、临床特点,耐药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根据爆发流行教训,作者认为制订产科婴儿室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自1973年9月至1981年8月,以沪191液体麻苗为主在诸暨县等十个县市(约750万人)开展麻疹联防工作,结果:1.发病率比未接种麻苗前13年(1954~1967)和开展麻苗接种但未开展联防以前6年(1967~1973)分别下降93.8%和77.9%;2.季节高峰后移约一个月;3.发病向大年龄组(≥15岁)转移;4.血清抗体阳性率高于90%,HI抗体GMT值一直维持在1:10~1:20之间,而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