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了,就是值得的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ric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北京的空气指数爆表,沙尘暴来临的天气,天空都是昏黄昏黄的,如果不是北方同学提醒,我还以为只是天变了种颜色。
  于是我在怀念海南漫无边际的蓝天和大片白云时,想起我们高中校园里能看到的最美的晚霞。每天晚上,在我们五楼的走廊上靠着栏杆伸头往外看,天空像调色盘般调出不停变幻的颜色,但是那时候的我们,脑子里会冒出“去看晚霞的话别人都在努力学习”的想法。于是在初次被晚霞惊艳一把后,久而久之站在走廊上欣赏晚霞的人只有老师们眼中的普通班学生了。
  如果能重来一次,我想,我也不会选择浪费时间在外面看晚霞吧,不然我也难以在北京经历人生中的第一次雾霾天和沙尘暴,可能会在某個城市,某个不知名大学,日复一日无聊地消磨时光。
  那时候,正值贪玩年纪的我们,被语数外、文综或理综占据着,我们的时间花在重复地买题、刷题、做错题本上,我们不厌其烦地买试卷,买新出的杂志拿来摘抄或者偶尔闲时翻来看看。
  那时候每个人的抽屉里和桌上都塞满了课本和各式各样的模拟题,以至于要在教室后边占一到两个正方形的小书柜来存放,但是这还不够,每个人脚边还会有个大箱子,各种颜色,放满了书本和试题,放满了用完的、新买的整盒笔芯。
  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在枯燥无味的物理和化学前,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文科。虽然在此之前抱怨过“选文的话每天背东西多累啊”。
  后来,这种思想逐渐被“宁愿背死也不想再看到理综”替代。的确,后来晨读背书的日子里,虽然无聊,今天可能要把新复习完的知识点背完,明天又得把今天背完的再记一遍,还得把新讲完的知识点背了。但是看到理科生算得满满当当又潦草的稿纸时,我未曾后悔过这个选择。
  很幸运地,我被分到了文科火箭班,有三十个人,意味着我们能够享受到学校的良好资源、能够拥有宽敞的教室、也要经历两年没有同桌的日子。火箭班,班如其名,不管什么都要拼速度,思考的速度、讲课的速度、做题交作业的速度。
  也不全是幸运一说,我至今虽然对当了我三年班主任的地理老师又爱又恨,但是我心底里还是挺感激他的。像众多刚进入封闭式军事化管理学校的贪玩学生一样,高一下学期我就因为想回家过生日而以家里有事为由骗班主任拿假条。
  那时候我们学校举办运动会,当时学校强制性规定“任何人都不能在运动会期间请假回家”。后来当然是被揭发了,班主任亲自“致电”我妈,问家里有什么重要的事,我妈说“没有”。于是我被班主任教育了,当时年轻气盛,一句不顺耳的话都听不得。在班主任“你看你的成绩,好意思请假吗”的教育下,自清明节后我开始努力学习。
  从年级两百多名考进前一百,最后在分班中考到十多名,成功进了文科火箭班。那时候我的桌角始终贴着一张便利贴,写着我当时最爱的男明星“李东海”,写着大大的“文科火箭班”五个字。
  从咸鱼翻身到总成绩挤进年级前八十、单算文科成绩前二十的过程不能用“痛不痛苦、累不累”来评价,因为一切都是值得的。高二第一次月考,我考了第六名,班主任破天荒地对我有了好脸色。
  但是我并没有心安理得地享受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同班同学对我说,“你看你平时多努力,得到这个成绩是应该的。”我还是有点心慌,为了使心更踏实,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更是拼命学习了,每天早上集体跑完操后快步走向教室,连早餐都是朋友帮忙打包带来教室在早读前几分钟或者早读后匆匆吃完;每天晚上自习结束后,依然坐在位子上,岿然不动地学习。
  那时候班主任逢人必夸我学习努力,而我没有让自己失望,也没有让悉心栽培我的老师们失望。在接下来的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我始终是年级前五,更多时候保持在前三的位置。
  高二在会考结束的那个晚上好像也差不多要结束了。海南高考一共三天,六月的7、8、9号,高考完的下午高二的学生返校,上晚自习,然后第二天参加会考。
  文科生考物理化和通用技术网络技术。理科生考政史地,其余两科也是一样的。
  一天结束考试,十号晚上,校领导准许我们在班上放电影,当时陈乔恩主演的《我的少女时代》很火,于是我们班只开着前排的灯看电影。那时候我和朋友说:“真希望我们的高考也能快快到来,这样就能去玩、去旅游了。”那是艰难日子里闪烁的希望。
  升入高三意味着每个月放一次假,一天半的时间,在学校高强度的“压迫”下,我们班还发起过一次“起义”,班上每个同学都写信劝校长放假、多放几天假,我们拿着厚厚的信封趁着放学塞到校长办公室的门缝。
  原因是我们连续上了35天的课,每周只有周日下午是休息的,但是班主任和领导还会到教室进行巡查,防止班上的学生用教室的电脑上网、放电视剧、放综艺、放电影,事实上,这些我们都干过。班主任时不时会来班上看,大家也只好学习;校领导看到了会骂、会扣分,大家于是在休息的周日也只能学习,干脆不来的还会被班主任训话,因为大多数人都会来教室,少数不来的便成为班主任的“眼中钉”了。
  学习占了高中三年的大部分时间,玩的也只能是“苦中作乐”。累的时候,可以在校园里逛逛,考试考差了,便晚自习下课后到操场走完一圈又一圈,或者三五做伴,到食堂吃美味的夜宵。
  我们曾经迫不及待想要结束的高中时光在炎夏中结束了,直至考完最后一科回到临时教室,我们还有一种不踏实感。最后一科地理还有点捉摸不透,很多人脸上都是经历完大战后的疲惫,终于不知谁喊了声“高考结束了”,我们才开始欢呼,整理书,丢书,搬东西,回宿舍收拾东西,回家。
  我忘记我们有没有给彼此一个拥抱,只记得走在校道上每个人因为高考结束洋溢着笑容的脸。付出了,就是值得的。不管结果如何,这一战终究是结束了。
  高考结束后,我曾在网上看到一段话,“当你在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鲤鱼正跃出水面;当你在算数学时,太平洋彼岸的鸟儿正掠过城市的上空;当你在上晚自习时,天空的极图正散漫得五彩斑斓。但是你别着急,当你在为自己的未来踏踏实实地做努力时,那些你不曾遇到过的景色,那些你觉得终身都不可能遇到的人,正向你走来。”共勉。
其他文献
脑内弹幕,和视频弹幕类似,只不过刷的不是剧的屏,而是自己腦子里的屏,发弹幕的,是自己脑海里那无数个吐槽欲爆棚的“小人”。就是跟别人聊天时,说出来的话和心里想的不一致,脑子里就像视频上的弹幕一样,布满了对这个人的吐糟。这个词新鲜别致,像“腹黑”的视觉版,也像“吐槽”的加强版。
期刊
网络流行词汇,并不是指一种疾病,而是指在网络平台上经常打错字或者手滑发错表情的一种现象。而手癌患者指的就是這样的人群,他们通常有以下特征:喜欢打出一些与说的内容毫无关系的词语;发表内容前不会去检查内容;喜欢使用拼音9键,而且位于输入法较前面的词通常都比较奇怪。
期刊
早上第一次尝试骑自行车上班,从家出发,一路上柳絮纷飞,耳机里在循环播放些什么其实我是没有在意的,因为我心里只有一个声音在呐喊:我出生在春天,最接近夏天,这些都是我热爱的明亮的季节!  这个早晨的场景太過熟悉,像15岁读高中的某一天。我一个人把自行车蹬得飞快,从家到学校的路程需要20分钟,但我总喜欢绕远而行,选那条没有车水马龙的被废弃的路,沿途只有高大的杨树肆意伸展枝叶,连树根旁的野花都开得自由。我
期刊
洗稿指通过用近义词、“否定+反义词”替换、变换词语顺序、变化句式、“用自己的话重新讲一遍”等方式,将他人的稿件“改写”成自己的原创作品。有专家称之为“隐蔽性地抄袭”。近年来,许多自媒体为了追逐热点纷纷采用这种方式吸引流量。说白了,就是对别人的原创内容進行篡改、删减,使其好像面目全非,但其实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抄袭的。
期刊
独辟蹊径的音乐风格—引人瞩目  2013年的夏天,他穿着宽大白体恤戴着黑框眼镜,在《快乐男声》长沙赛区的海选现场用“火星文”唱了一首“无字歌”给现场观众、选手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几乎所有人都提出了疑问:这人精神正常吗?现场评委陶晶莹老师都问他:你的人生快乐吗?  他的唱法,像是开辟了音乐道路的另一条蹊径,让我们顿悟,原来歌还可以这么唱。于懵懵懂懂间便登上了巅峰,他也从此因为那份捉摸不透的痴而得名“火
期刊
白衬衣,中性笔,晚自习,纸飞机……十八岁那年,我们有着最清澈的笑容,和最柔软的忧郁。  那一年,我们的心事很多,很大,有喜欢的人,有向往的远方,想吃,想爱,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边忽明忽暗的云……时间很长,青春很短,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逐渐长成了大人的模样。  本栏目诚意约稿:  纯美治愈系校园稿,围绕十八岁展开,行文风格或清新幽默,或温暖励志。可融合亲情、友情、爱情,侧重个人成长故事和感悟。要求
期刊
从高三开始的那一刻,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我明显感觉到班上的同学开始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如何在稳中求胜,成了我高三首先要面临的问题。为了巩固知识点,我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打开自己的错题小卡片,温故知新,边洗漱边回味自己学习的重点。对于高三的经验,我和很多人一样,还很匮乏,但是我知道,我必须在高三刚开始的阶段把握好时机,只有这样,我才能在最关键的情况下取胜。  高三的课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结束,
期刊
那年八月,我任性地拖着一个行李箱的书独自走上了去复读的路。汽车越过两旁的农田和水塘,上了高速公路,开往一座陌生的城市。车窗外的风景快速变化,夏日的风从脸颊轻轻擦过,我低着头,看着三年来无数个夜晚给自己打气的日记,想到了高考那触目惊心的分数,不由红了眼眶,最后,认认真真地写下“对不起”三个字,当时我发誓,这是我最后一次说对不起。  一个人,一箱书,在一个全新的城市,我开始了高四。  我复读的学校是外
期刊
那时候还是高三,从冬天到夏天,一边学习一边做着白日梦。这个白日梦就是,我相信高考的結局会很好,然后我就有资格把我经历的种种讲出来。  我的学习,是一点一点不好起来的。更不令人欣慰的是,我一直都很努力很努力。  很奇怪对吧。高中以来我时常懊恼自己的脑瓜不够机灵,但骄傲的个人属性让我硬撑着去学习,我趴在桌子上做过很多题,我时常不知道其他女同学在课间的时候笑什么,并觉得奇怪,高考在即,有人竟可以如此云淡
期刊
时隔两年,我来到了我的高中校园,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以一名大学生的身份。教学楼还是以往的红楼,教室还是和从前一样,一切都是如此地熟悉,高考倒计时的日历表,讲台上老师专用的直尺,还有洁白的校服,同学们端坐的身影,一切都与以前相差无几。我的记忆被一下子拉到了过去。  中考的时候,我是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到我们的学校—县里最有名的高中,或许是优越感在心底长了翅膀,渐渐地就用鼻孔看人,对所有不是捷径的“死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