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汉语纵深处的马

来源 :江南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还乡者
  异乡人打马、乘车路过南阳盆地
  总能听到、看到玉镯玉佩摇荡 所形成的风声天光
   ——《南阳》
  2017年8月7日,我启程去西藏旅行。半月后,从高原折返故乡,途径南阳,想起汗漫早期的代表作《南阳》。作为异乡客,我随身带着汗漫新近出版的随笔集《一卷星辰》,途经其故乡。火车驶入南阳站,像是潜入一段历史。山川锦绣、三省通衢的千年小城,令人想起“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诸葛亮。而伏牛、桐柏、秦岭、武当围合而成的坦荡平原,正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它所孕育的优秀诗人汗漫,在异乡、在汉语中,重建一个永远不会被剥夺的故乡。他的写作是纯粹汉语和解构诗学的双重实践,带有浓重的抒情特色,具备独特的诗学价值。
  时代之下的异乡人,时刻经历着现代生活冲蚀。对于涉世尚浅的青年来说,怀乡病近似无病。起初,我带着怀疑的态度,进入汗漫的诗歌。毕竟,写到他这般程度的诗人,多数都比较华丽,或曲致深幽、或平实自然、或悲悯大爱……,而汗漫的写作,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我的乡情缺口,犹似“笼开一曲故乡音,归去来兮抱膝吟。”他创作于2018年的部分诗歌,回环于乡情纵深处,折射出都市生活的驳杂镜像。
  多年后,在上海理发店的皮椅上
  審视镜中河流般的反光。
  理发师在头顶忙碌修剪,像盖草房。
  但我头发灰白,早已丧失新麦秸的气息。
   ——《盖草房的人》
  
  2000年,诗人从河南迁居上海,生活与创作都进入一种江声浩荡的中年状态。在上海生活20年,其镜像中满是童年及故乡的回忆。“用我满身的皱纹作为一卷童年地图 / 谁能认出其中一条小路还乡。”这位赤诚的诗人,在《在夏夜冲洗》中提及父亲,幼时情形历历在目,“那被热爱的事物又怎能置我于死地”。爱是永恒的存在。即使时空隔离,那又何妨呢?写母亲的诗,亦是记忆与现实交织,芳华与病痛共存。
  “夫还乡者心务见家,不可以一步至也。”汗漫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乡土背景的诗歌创作。定居上海后,时空与往事的阻隔,反倒让故乡的意义在其心灵中越发彰显、重大。在光阴的逼迫下,他用文字追溯乡情之源,并最终归为一种宿命。即使这宿命,带有反讽现实的虚无精神,但“倦游还乡”侧重的是还乡者对异乡生活和行旅漂泊的厌倦后的心理回归,而支撑这种心理回归的是自由灵魂面临的逼仄。
  为了缓解一个出走者、背离者的不安和焦虑,
  他在异乡反复赞美故乡。
  在异地,搬动躯体、荣辱和冲动
  却又以疑虑苛责的目光
  审视周遭被快感所操纵的景象——
  他是一个尖刻的家伙、一枚鱼刺?
  使异地喉咙般的街巷隐痛
  产生酒吧霓虹灯一类的炎症?
   ——《为何在异地赞美故乡》
  
  显然,汗漫不再是20世纪90年代的“乡土诗人”、“意象诗人”。他像狄兰·托马斯一样赞美自己的故乡,但不是忘情的赞美,而是将都市生活与生命情感融合,于“不安”和“焦虑”中,写出当代中国人的“乡愁”。诗人将自己比作“一枚脱离了幼年时光这条活泼大鱼的鱼刺”,令人读后“如鲠在喉”,隐约感到城乡变迁背景下的心灵蜕变。
  于是,他有一幅自画像:“我有木椅,四条腿假装保持草原立场。 / 我有地毯,像青草和马粪绵延无迹。 / 我有电脑模仿远山,废纸篓 / 像不准确的词语失足的深渊。/ 我有书房,四壁像隔离带和边境线。/ 我有衣架,帽子和大衣重组为新人—— / 放弃头部和肉欲, / 一双空鞋子能把他带向哪里?”
  从此幻象中的虚设,可探出一个故乡出走者的心境与立场。“假装式”、“模仿式”的生活,让一个人的生命立场在动摇。现代生活与乡情记忆碰撞;喧嚣世态与孤独心灵的融合,人们生活在兰波所描述的“喧嚣与幻想”中,并丧失了爱与抒情的能力。如此现实,赋予了汗漫还乡的意义,他有些偏执的抒情恰恰显现出锐利的锋芒,恰恰是一种深刻的自我校正;他繁复的句法,正是多维度追溯本质的路径。正如《我爱你》一诗中所阐释的“我”的维度、“爱”的维度、“你”的维度,既广阔,又细致入微,彰显了解构诗学的本质。
  二、解构诗学
  法国德里达认为,解构即消解解构。这源自于海德格尔的哲学概念,有分解、瓦解之意。揭露看似单纯、和谐的形而上学观念的内在矛盾、冲突、倒置、颠覆,推翻形而上的等级和秩序。
  于此,绝非是为汗漫的诗歌创作寻找西方文艺理论做支撑。汗漫在随笔集《一卷星辰》中进行的东西方诗学比较,对汉诗的正名很有价值。恢复汉语的光辉,是每一个汉语继承者的使命。
  汗漫的诗作深入语言内部,具备十足的耐心。他不是雕虫人,而是对事物的表层诗意进行解构,继而焕发出隐蔽的诗性。
  在《午后的街道》一诗中,诗人从“总是汽车”写起,到“总是不安”结束,中间一连串的“总是”,是诗人对都市人精神状态的解构。如此焦灼,如此细节,暗藏诗人对世界的态度——“一个擅长用隐喻辨认世界的人 / 因暗疾的阻止而沉默了。/ 握他的手,握得像句号、凉句号。”
  汗漫擅长在沉默处停顿、冥想。在他2018年创作的部分诗作中,《静安宾馆》一诗,技艺尤显成熟。
  前廊下,门童接过行李
  拾阶而上,像陪伴客人到西班牙去。
  他可能不知道洛尔迦的谣曲——
  马在山间,船在海上。
  宾馆在客愁里。每次路过
  想起远方和友人,我的心就安静下来。
  ——《静安宾馆》
  
  这样独到醒目的句子,是诗人穿越时空的偶得。诗人立足“静安宾馆”,思绪与“洛尔迦谣曲”共鸣。他解构而后重构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静安宾馆”,又激发出读者的相关经验,使人身临其境又飘然物外。   汗漫诗中反复寄怀的“父亲”,已经去世多年。像博尔赫斯所写的“雨中的父亲”,没有亡故,只是无意中的一次走失,永远出现在诗人的作品里。父亲意象,就我所看到的汗漫诗作,有《在父亲墓前》《父亲: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夏夜里冲洗》等等。“父亲把一桶井水浇在少年头顶 / 像高大的雨天”,多年后,“父亲移居野地。/ 少年已经老了。/ 夏夜里在淋浴室冲洗, / 他依然会抬头看看高处有没有父亲”。动人的细节,别致的表达,在汗漫笔下比比皆是。他在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永恒世界,而这正是语言的功能与使命。汗漫,一个执着与固守的写作者,并未移目于更宽泛的其他题材领域,而是立足于自身经验,开掘,层层除去冗俗的认知与表达,呈现事物深处的本质——那是一种深情,也是一种智慧。
  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奠定的“诗学”概念认为,诗歌不是处理感情与自然的关系,而是把诗归为理性的一种能力。地理、人事、记忆等等维度的组合,令汗漫的诗歌充满想象力和痛感。中年以后写作技术的娴熟老道,也使其诗作的理性质地日益彰显。他擅长用“在场主义”表现自己对世界的观感,并乐此不疲地创作出大量的“记”体诗歌。
  除部分山水游记外,汗漫的“记”体诗歌多数属于“人事记录”。诸如《搬家记》《春分日小记》《祭父记》《一个乳腺科大夫的手记》《一个针灸科大夫的手记》等等。
  
  那赤裸的胸或脊背,插满银针
  像建筑物插满避雷针——
  反对雷击,拒绝成为废墟。
  银针与穴位之间的关系
  类似于诗人必须把准确的句子
  放在惊心动魄的位置。
   ——《一个针灸科大夫的手记》
  汗漫供职于一家医药制造企业,并非乳腺科或针灸科大夫。借另外一种身份,来表达对生活“病灶与治愈”这一主题的认知,是一种慧心与会心。他是在以词语作为手段,来辨认疼痛、治疗暗伤,正如其在文中提及的阿米亥的观点:诗人在疼痛中学会说话。当身体和内心处于困境,汗漫向语言求助,“在语言组成的寺庙——诗——之内祈祷,点燃笔尖这一炷香,获得庇护和宁静”。
  人到中年,汗漫在一次次丧失、遗失、错失中,找到“准确的句子”,并像一位出色的针灸科大夫一样,放在精神之疾的“穴位”上;而对于拙劣炫技,他选择“切除”,直抵本质。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差别性和区别性的系统。避开公共性的泛化表达,是好诗人写出好作品的必由之路。汗漫的写作卓有建树,源于他日常生活经验的深厚,以及中原、江南两种文化的汇合与冲突。他跨越异乡与故土的边界,弥合散文和诗歌之间的鸿沟——在解构中重构一种充满汗漫个人辨识度的面目。
  三、修辞幻象
  评论家耿占春认为:“汗漫的想象力指向某种古朴的经验。在他的修辞学梦想中,死亡可以变成新婚,哀痛可以化为祝福。在《早春,为祖父祖母合墓》中,棺材变成了‘船’,死亡之躯在修辞幻象中变成了‘莲子’,没有想象力,我们就会失去梦想,是梦想使我们得以转换难以承受的经验。汗漫,以诗人的想象力和修辞幻象,维系着更真切的爱。”
  汗漫诗歌的想象力,并非天马行空,他的准确与浪漫建立在现象透视之中。近年来,汗漫的创作精力主要集中在散文,并凭借《一卷星辰》《南方云集》《居于幽暗之地》获得赞誉,但汗漫的本质始终是一个诗人,在散文写作中秉承了诗性的准确、独到,而散文的开阔、浩大、自由精神,又反哺于诗歌,从而形成一种双向的滋养和校正。可以说,经验、博识、才华,一并支持汗漫的写作呈现出博大的气象。
  汗漫的诗歌语言中,简朴而陌生的力量,充盈弥漫。
  瓦檐薄嘴唇,淅淅沥沥
  叙述一部南方秘史。
  我不懂。青蛙扑通扑通跃动于池塘
  像戏剧情节转折处的几声锣鼓
  让往事和幽灵为之一振——
  我有没有资格成为其中一滴雨、
  一个词?流年急景。
  雨初歇,水路宽——
  鱼群将在天黑前抵达下游某朵落花
  转世而成的灯火。
  ——《南方山雨》
  
  如此俯拾皆是的修辞幻象,在汗漫诗中屡屡可现。诗人将无穷大的想象与极细微的事物融合,产生的令人陌生的张力。汗漫的作品中,南方是一个宏大而湿润的空间概念。《南方山雨》一诗,以“瓦檐薄嘴唇”开篇,语面极为陌生。细细推敲,却有味道。有过乡村生活经验的人,雨天看瓦檐滴水,冬日看瓦檐冻结冰凌,应懂得“薄嘴唇”的形象。“南方秘史”则是超然想象,让人超脱于描写现实之外。青蛙的“扑通”声,让诗歌的语言产生了“听觉”效应,而在《南方山雨》中,诗人回归内心,找到一位失落于雨声中的游荡之魂。正印证了诗人自己的那句话:“身体流亡,有助于精神的跨界。”
  毫无疑问,汗漫擅长修辞,并制造相应的幻象。读其诗,可感内部结构的曲直与疏朗。常有惊人之处,并非繁复,而是建立在二元论的基础上的的比照。如果你要阐释其语言的精妙之处,必须寻找到合理的参照物,并进行对比。汗漫就是将纯正的古典汉语与系统的西方诗歌理论比对融合,从而建立自己的诗歌美学。
  2016年冬月,汗漫在美国旅行,创作了组诗《冬日美国札记》,记述了自己在美国的见闻所感——一个彻头彻尾的异乡人,在儿子的护佑下游历美国。在地铁车站,他想起庞德,继而写成《地铁车站,致庞德》:“你爱唐代中国,把李白的长衫翻译为西装 / 裹紧沉醉和惆怅,就是裹紧春风和月光 / 意就是象。”一语道破庞德诗歌的精粹——意就是象。王弼的“言生于象,象生于语”,《易经》中的“修辞立其诚”,孔夫子的“巧言”与“美言”,大抵说的就是如此。
  又如《蒙顿街44号,致布罗茨基》:诗人寻访蒙顿街44号,他想到的更多是“苏州园林”。“请允许一个苏州小园林,向你黑暗中的舊居 / 归还一笔尖中国的灯火和月色……”诗人把自己的创作喻为“苏州小园林”,异常贴切——胸中丘壑、假山池沼、亭台轩榭、隔而未隔,界而未界、象由意出;而布罗茨基的旧居,则承载着《论悲伤与理智》《小于一》的知性,更带有即景观感的感性。诗人与布罗茨基一样,找到了文学创作的要诀——“坚持冬天般的诚实。”   诗人能将一些对峙之思融注在语言中,切近而又反制世俗,正如其所言:“在世俗生活中反抗庸俗,以脱俗的文字引导还俗的身体,有助于使语言保持诚意和张力。”
  四、汉语容器
  被利玛窦称为“万能的象形结构”的汉字,背后隐藏着一个极为庞大的象征体系。汉语在音节、结构、语法、词汇、象形、修辞等方面有着源远流长的优势。新诗百年以来,中国现代诗歌受西方诗歌影响甚大,如何找到当代汉诗的着力点,恢复汉语的光辉,迫在眉睫。
  范尼洛萨说,汉诗的思维能将最大量的意义压进一个句子,使它孕育、充电、自内发光。汗漫就是这样的一个探索者。他以汉语和中国思维方式写诗,做到了万象归一、物我相通。
  在《零下七度,北海公园游记》中,他将湖面比喻为“镜子”,并不鲜见,但将“溜冰者”比作“掩饰镜中瑕疵”的手,就一下子见出新意与深意,将思绪延伸到记忆与自我深处,“沿湖走一周,像围着零下的遗体走一周。/ 沉默是合适的告别辞 / 我必须节约汉语中的悲哀”,怵目惊心。而结尾处“再次来,须选择夏季,收集满湖荷花, / 作为穷途末路上的灯火”同样震撼人心。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古老智慧,自古以来有无数诗人为之吟咏。汗漫的部分诗作,受到司空图创作的《二十四诗品》影响,传承了“感时应物”的诗学智慧,例如以下这首《芒种后无日不雨偶得数句》:
  绿意重,燕归迟,暮年寂。
  想想女人假睫毛上的光芒
  读读寒山、陆游,翻翻账单、广告词。
  经旬无日不雨,哗啦啦或淅沥沥
  于植物生发意义,于我则是反讽——
  书桌如小平原,充满干旱歉收的危险。
  这是勤劳者的“自我敦促”,是写作者焦灼状态的呈现。芒种,在雨量充沛的南方,诗人无时无刻不在自我警醒:保持与大地、节气的共生关系。
  《春分日小记》和《秋分日过河》,这两首写作时间相差数年的诗,无意中形成一种回环呼应。“春分日,在一张废合同背面写下的句子 / 像微弱的水声,向一次青春,若干分别致歉致敬。”到了秋分日,诗人仍在寻找某种困境的突破路径,“在秋分日过河,我没有拆这座桥—— / 必须假装还能原路返回旧生活。/ 当一首诗完成,也不宜把笔折断—— / 假装这些词还能原路返回内心的欢悲。”笔力简劲,返归到诗人悲欣交集的内心。
  纵观汗漫绵延数十年的开阔诗路,创作于1998年并获得《星星诗刊》大奖的《水之书:黄河》,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里程碑之作,磅礴的生命之势、母语之力融成“泥沙俱下”的这一诗篇,可谓当代汉诗中不可多得的长诗佳作。自此之后,他移居上海,人生与写作不断蝉蜕蝶变。
  评论家燎原说:“汗漫以汉赋排律式的诗歌长行,呈现着一种在当代诗坛消失已久的大道阔步的气质。在汗漫以‘祖国——祖先的国度’这种情怀的关照中,结集在他胸中的,是以《汉乐府》所象征着的家国式的堂皇、大度与硬朗以及来自中原大地的由稼穑、歌谣所汇聚的地气。这因而养育了乡间士子式的充沛与浩荡,并以此纵驰在地理与人民组合的大野景色中。这种歌咏性的写作更像是一种呼唤——唤回并确认现今平庸的土地,与曾经由它造就的灿烂文化之间的血脉联系,使大地上的物质性的劳碌,恢复《汉乐府》时代的诗意与健壮。”索引这一大段,只因燎原对汗漫的解读和评价非常准确。
  十多年过去了,汗漫写作日趋沉潜,他的诗歌写作尽管数量下降,但诗质的广度、纯度、密度、速度依旧,他沉潜、开掘于事物内部,揭示被遮蔽的经验和世界,总是给阅读者带来启示、喜悦和感动。
  五、一卷星辰
  某日,文友相聚饮酒。席间,学者于能严肃地说,像老庄、亚里士多德、爱因斯坦、卡尔维诺、卡夫卡那样的人,一定不是俗世凡胎,肯定被外星人进行了分类点拨,才能如此出类拔萃。此语看似经不起推敲,却是一个藏书万卷的星辰仰慕者的真情流露。的确,有些智者似乎超出了人类的想象范畴,他们的著作正是他们对人类精神世界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明证。
  好在,人类是运用工具的高手。先贤们将自己的智慧与创造写入书中,传递后世,肉体的局限与精神的永恒相互砥砺。回望历史,渺远无边际,仿佛“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幸而有精神的接力打破时空界限、文化差异,让孤独而脆弱的人,在璀璨的星空下得到安慰,捕获那些移居外星球的智者们的专属来信。
  汗漫2017年出版的随笔集《一卷星辰》,在诗人群体中产生很大影响力。书中,他以空灵的思维、博学的知识、学贯中西的视野、更有于简澈的词语中见神悟的特色,对汉语写作的秘密进行勘探,合于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之道。
  其中,《汉英之间:在野外》,是一篇在《世界文学》杂志首发后即引起众多高层次读者关注的长文。汗漫将中国诗人王维、寒山、陶渊明、张枣、苇岸,与西方诗人勃莱、默温、沃伦、弗罗斯特、斯蒂文斯、斯奈德以及梭罗互为观照,与在这些智者的精神世界及其置身其中的大自然,相遇像辨别,从而获得恬淡的人生态度和文字品格。在我看来,“在野外”是中隐隐于市,正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汗漫的写作情绪以及写作基底孤独而寂寞,他远离文坛喧嚣,自觉选择“人迹稀少的一途”(弗罗斯特)。在这本书中,他放弃了严肃论辩的学者方式,用轻松自由、散淡兼容的诗意笔调,将中西诗人的精神创造连成一脉。令我惊叹的是:汗漫的阅读与写作,依旧属中国抒情传统的赓续,在接受西方现代文学滋养的同时,维护汉语的荣光与尊严。他同样是一个星辰仰慕者——他头上的天空开阔而深邃。
  在《有慢船来自巴黎》中,汗漫从中国诗人胡冬的诗作《我想乘上一艘慢船到巴黎去》写起,对里尔克、萨特、加缪、波伏娃、策兰、圣琼·佩斯、本雅明、罗兰·巴特,玛格麗特·杜拉斯等诗人、小说家与巴黎之间的关系进行勾勒,并与其内心互动映发。巴黎的确是一座文学艺术之都。汗漫在书中凝眸于这些伟大的写作者,向他们凌空振羽的丰富想象力、天真无邪的抒情传统、独立静寂的诗人品格致敬,并别具慧眼地在《包法利夫人》和《金瓶梅》之间、在巴黎与上海之间,发生某种隐秘地互文关系。   显然,汗漫是一个有文化自信的写作者。这自信不仅源自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更有中国文人的务实态度和自成高格。他以书为媒,将个人体验与大家文本相融合,体贴前贤、温情之至;或引或评,深入浅出,娓娓而谈,语调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以阅读引荐阅读,像是爱书之人互相推荐,先贤引路,去粗取精,让迷失在信息时代的读者,找到阅读的灯塔。
  思想随笔在世纪交接时颇为盛行。在我的读书生涯中,对许多好书的认知得益于此类的随笔。最早看摩罗的《耻辱者手记》,惊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难,还从摩罗的著作里接触到刘小枫,他们对世界文学,尤其是苏联文学的研究与发现,显然影响到了一代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读书随笔这一文体被淡化了。汗漫的《一卷星辰》横空出世,有可能改变读书随笔写作的沉寂状态和陈俗模式。关键是,汗漫的写作时不卑不亢的汉语写作,对东西方的先贤大家,都怀持敬重之心,而不妄自菲薄。或许,只有诗人以诗的准确与独到,才能辨认出那些星光灿烂的灵魂。
  汗漫还为他所钟情的博尔赫斯、弗朗茨·卡夫卡、特朗斯特罗姆等32位西方文学大家造像,更在庄子、杜甫、苏东坡、张岱、李渔、王国维、汪曾祺等大师身上,寄托了自己对汉语传统的敬意与温情,建立起“以情怀为中,伦理与趣味兼备”的创作标准。比如,他选择了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段成式,其知名度显然不算太高。但汗漫对段成式“散怀抱、无拘束、残丛小语,湛然天然”的美学追求,会心而推崇——《一卷星辰》的行文皆有散怀抱的自然流畅之味。汗漫大段引述了“月球修理者”这一故事和卡尔维诺的“到月球上舀牛奶”的故事如出一辙,我们不得不惊叹那丰富的想象力。但是月球修理者的故事比卡尔维诺的故事要早上一千多年,中国古人的想象力和精神自由度可见一斑。
  汗漫在书中多次提到“狂喜与尊严”,既指阅读、写作,更指向被阅读、被写作的语言。在书中捡拾散落在历史长河里的珍珠,仰望布满天空的群星,使阅读者与作者各自孤单的心灵,得以慰藉,彼此温暖,从此长夜不冷。正如杨绛先生谈到做人当穿“隐身衣”、读书当似“隐身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别请高明。
  以诗人身份同时成为散文家,例子多多,异国有叶芝、博尔赫斯、布罗茨基、米沃什、扎加耶夫斯,古有韩愈、苏东坡、陆游,当代有周涛、于坚、邹静之、张锐锋、沈苇、雷平阳、黑陶、庞余亮等等。汗漫在新世纪之初,开始参与散文文体革命,并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诗人越界到散文中来,并非诗歌的损失,而恰恰体现出诗歌的光荣——用诗性的力量激活散文这一文体,赋予其活力与现代性。汗漫散文创作的行文如太极,充满了东方式的阴阳幻变,万物因此发生联系。他的文学创作,维护汉语的狂喜与尊严,是当下写作者的典范。
  我一直喜欢并感动于汗漫的一句话:“在汉语中,就是在人间。”
  六、深刻的南方与汉语的混血
  谈了谈儿女朋友以及
  他的湖州、新疆,我的南阳、上海。
  两个移居中年边境的人
  看静安寺在二十米外金黄,走神三秒,
  想了想语言之寺和诗。
  
  在这不安静的时代里,
  诗人以素纸为僧衣,推敲月下门。
  南京西路的车潮和人流考验着
  静安寺内莲花的清新度、木鱼的泳姿。
  寺门前,石狮子沉郁顿挫如老杜甫
  ——《在静安公园与诗人沈苇喝茶》
  这两节诗,描绘了两位客居者相遇于上海的情形,他们谈论“个人地图”、“中年边境”以及眼下的“星辰与灯火之间的辩证关系”。或许也聊到汗漫于2018年出版的散文集《南方云集》,那一部切肤入心之作,同样也是一首漂泊者的心灵史诗。中年以后,汗漫他在散文与诗歌两种文体的写作间切换,始终坚守语言的纯粹与精准。如果说,他的散文像“二十米外的金黄”,那么诗歌就是“走神三秒”。相对来说,前者需要丰富、细节,后者则更需要节制、准确。
  这《南方云集》部书中,有两篇重要的散文,携带了汗漫最深刻的个人经验和时代阵痛,从而具有震撼力和生命力。在《直起身子,看见船帆和大海》这一篇中,他记叙了当时供职的一家药物研究机构的历史与当下,文题取自米沃什的《礼物》,日常凡俗事物中的人性光辉,被汗漫叙述得广阔、动人。另一篇,《妇科病区,或一种艺术》,则以妻子的一次手术为切入点,延展至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中年心绪诉至笔端,沉痛而深情,正因此,这一篇佳作获得了2014年度“人民文學奖”。
  一个来自北方的移居者,一个越界进入散文文体的诗人,使汗漫的散文创作,充满了混血的色彩和力量。他笔下的“上海”“南方”,不同于陈东东、邹汉明、黑陶笔下的上海和南方,具有鲜明的个人辨识度,“南方多云多雨多旧事前欢,与我故乡中原的干燥和沉默,形成冲突和谅解”。
  汗漫的创作紧贴“现代汉语”命脉,在2019年出版了又一部随笔集《居于幽暗之地》,承续《一卷星辰》的气韵与力量,将中西方诗歌的价值取向和表达技巧杂糅,将西方诗人的精神谱系梳理、贯通。最终的落脚点,依旧在于现代汉语的生长与成熟。现代汉语根植于古代汉语,宋元以来“白话”写作,对官话进一步解放,到五四时代,“白话文运动”彻底撼动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于是,现代汉语才真正产生。
  诗歌,以及以诗歌为隐秘核心的散文文体实验,正为现代汉语的美感与力量,作出自己的贡献。仅有百年历史的现代汉语,仍然年轻,一定会走向成熟的壮年。汗漫有这种自信。他在《越界与混血》一文中写到:“我爱苏东坡和布罗茨基。两位诗人背景的散文家,身体流亡,有助于精神的越界和语言的混血?一个异代的人,一个异域的人,秉承诗歌写作的基本伦理,即:词语的准确和精神的自治,为当下中国散文文体探索提供了参照和标高。”   一个人的写作要走向成熟,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吸附力;一种语言,要抵达文明的高峰、彰显人类的智慧,必须兼容并发展符号系统的表情达意功能。
  汗漫所神追手摹的汉语写作,是建立在博古通今、中西合璧基础上的混血般的境界。他的诗歌、散文创作,暗合了这一认知与追求,就必然有大气象、大格局呈现。
  七、马,向远方
  汗漫似乎特别钟情于“马”这种剽悍、俊美、带有自由精神的动物。就我视野里的汗漫诗作,“马”字出现了311次之多。而以马作为主要意象的诗歌,则集中在两个组诗《伊犁谣曲 》《马匹穿过的诗篇》 。
  在诗人看来,天地之间一匹马,写意着远方、风云、山河。他在南方的梅雨季节,想起并写下与马相关的诗歌。现代都市生活,则异化出世俗的、不自然的“马”——“在上海爱一匹马,多么虚幻—— / 宝马、人头马、爱马仕、马董事长…… / 与马的关系多么可疑。/ 没有草原的人爱一匹马,多么伤感。”
  在《伊犁谣曲》中,诗人短暂地移居天空,在新月、繁星间生活,又用十三种方式观察伊犁的马。其实汗漫笔下的马,又何止十三种情态呢?
  多次写到马——雨中的马、黄昏的马、
  河边饮水的马、马头琴上的马、
  布景为草原的马戏团里的马、
  骨骼像排比句一样汹涌向前的马——
  一切的马,带来风、宽阔、激动……
  ——《一匹马或属马的女子》
  像庄子笔下“抟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鲲鹏,汗漫撷取的种种与马有关的意象,一概指向心灵的自由奔放,正所谓“立象以尽意”。《易经》有言:“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刚柔并济,简繁有道,正是汗漫诗歌的张力所在。他钟情的马意象,既蕴涵道德内涵,指向温厚、勤勉、踏实、笃定,又涵蕴天地之大德,化生万物,生生不息——汗漫,其实就是一匹纵身于汉语深幽处的马。
  借种种的马之意象,我追索汗漫创作坐标系中地理和情感的方位。雖然,凭借我浅薄的见识与经验,尚不能精准定位出他的写作走向。但我相信:汗漫是一个有鲜明风格、伟大追求的写作者——此非虚言。我认为每一位写作者都应该朝向伟大这一终极。对汉语葆有的温情和敬意,必将驱使汗漫创作出更加杰出的诗篇。
  作者简介
  尤佑,1983年秋生于江西都昌。作品见于《星星》《诗潮》《江南诗》《草堂》《野草》等刊物,出版《莫妮卡与兰花》《归于书》《汉语容器》等诗文集。2019入选浙江省“新荷十家”。现居浙江嘉兴。
其他文献
想起台州,便有一地月光  覆盖我近视的双眼  一些隐私在低处呜咽  泛黄的家谱睡在上海图书馆  想起路桥,我又深陷忧伤  那些姑娘不再可爱  不再值得我把杯中酒喝光  她们已从绝句退化成流水账  想起十里长街,孤独的少年  在大提琴的阴影里寻找安慰  我是一粒漂泊在他乡的盐  一把年纪依然痴心妄想  想起你,一颗流星投奔大海  请相信,我的骨头终将被台风擦亮  2016年
期刊
“我们活着,却感觉不到脚下的大地。”  ——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  包裹被退回的那天  也带来海森崴迟到的噩耗  娜杰日达,十九年的婚姻  仿佛一本老相册缓缓合上  紧闭双眼,曼德尔施塔姆夫人  即使悼念也只能秘密进行  神经裸露在黑暗中  时刻提防随时降临的迫害  在独裁者死亡之前  所有的俄语都在提心吊胆  到处都是特务  告密者扭曲的脸癌细胞般扩散  一切都变得不再可靠  白纸黑字写下也不例
期刊
三十多年前,二十出头的父亲  乘列车北上,故乡的海越来越远  远到还是少女的母亲  禁不住泪流满面  经过五天五夜,这个消瘦的南方知青  知道了什么是远方,也知道了  大兴安岭,命中注定的第二故乡  青春在手风琴上一次次回荡  东北再往北,一个叫塔河的地方  父亲怀抱斧头走向雪地  想起南方,想起度日如年的我的母亲  他劈下的每一斧都是如此深刻并且多情  十年哦,父亲在北方的土炕上  做了多少有关
期刊
可是我还在喝酒,尽管整座小城  都睡了,都在梦里做一个好人  那又如何?重要的是我还醒着  微山,微山,空空的城  荡荡的月光洒在微子墓前  也洒在张良墓前,万顷荷花已败  秋天早已深入骨髓  可是我还在喝酒,幻想一把古琴  断了弦,高手依然从容演奏  弦外之音,驴鸣悼亡也是一种幸福  微山,微山,微小的山  不就是寂寞石头一块  异乡的星把夜空下成谜一样的残局  趁还醒着,我喝光,命运随意  2
期刊
大雁进入小学课本  天空一下子变得湛蓝  风吹动白云  风吹动菊花  同时被吹动的还有我疯长的头发  一切似乎都是预先设定  我带着自己的影子  游学四方  碰到一些好人  碰到一些坏人  我的名字  隐现在火焰边缘  我是如此热爱睡觉  石头把我的梦垫得很高很高  2004年
期刊
每一秒都适合沉默  在寂静里,在昏黄的灯下  空空的酒瓶,空空的心  折射往事绵延的旧时光  我相信每一个零件  都是宿命的必需  每一次调试  我都全神贯注  忘记疼痛  忘记故乡离我越来越远  每一秒都是倒计时  无名之树长在窗前  它的根被瓦砾与碎石挤压  但依然站得笔直  我已习惯颠倒的生物钟  白天做梦,夜晚失眠  即使有一天双目失明  还有一副墨镜替我注视  这爱恨交织的世界  我的心
期刊
一  相遇,只是一段预告片花  大好时光留在醉后。十年前  杭州学院路二十九号对面的小酒馆  为你备着花生米  再炒几个抒情的小菜,你就可以  和朋友、徒弟,或者自己喝上  红星二锅头,一口干  也可以参照慢镜头的速度  一帧一帧拉出满天星辰  二  残酒如谜,晨光照进大床  姑娘从梦语中醒来  回味你的体温,真实的虚构  一个人可以无数次证明  时针指向之处必有鲜血渗出  即使姐姐也无法将你挽留
期刊
多少次我是一张洁白的宣纸  在暮色中,依靠微弱的霞光  静静飘落水面  我的每一个毛孔都在倾听  流水,一场尚未命名的恋爱  等着月亮升起来  我宣布,我终于失败了  在充满鱼腥味的空气中  有从树木年轮里渗出的忧伤  哦,回忆需要一个起点,而终点  是运河里的月亮,长着一张多变的脸  一张让我痛哭之后依然想哭的脸  我宣布,我终于失败了  即使烂醉如泥  也无法挽回,各个朝代的瓷片  在水底一起
期刊
主持人语:  诗人赵恺对80后、90后新生的青年诗人来说是陌生的。而我知道是在八十年代初期诗歌复苏后疯狂的年代,他的一首叫《第五十七个黎明》的诗歌,当时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据朋友马铃薯兄弟介绍,赵恺的日常生活过得非常敦厚、实在,自信和宽厚。我从他的诗歌中读出了一个优秀诗人的境界,其作品无不充满历史感和文人情怀。特别是如今,当我重读《第五十七个黎明》时,依旧被感动,依旧感到优秀的诗歌所蕴含的难以
期刊
还有多少晚霞可以用来沸腾  我的胸膛  迎着归巢的鸟,禁不住双眼湿润  在他乡,没有多余的粮食  供我酿造土制的糟烧  也看不到草垛上睡到天黑的少年  和躲在门后害羞地打量来客的女孩  在他乡,我就是一块沉默的石头  身上长满怀念的青苔  我的心向着太平洋上的台风  疯狂地生长  我必须写下检讨书  并且时刻提醒自己  我还欠故乡一首不长不短的诗  2005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