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运用多媒体的整合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t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期初,偶遇机缘参加了语文优质课评选,我选择的课文是《第一次抱母亲》,所以我选择了将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合起来。
  一、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便捷、更为广阔的信息和资源
  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选择下载了很多适合学生阅读和观看的资料,以期能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温暖他们的心灵,为课文内容和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做好铺垫。以《第一次抱母亲》为例,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由于母亲生病住院,需要更换床单,就这样一个偶然的抱母亲的机会,引发了母子之间心灵的碰撞和融通,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解读课文,我借助于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找到了邹越的演讲《让世界充满爱》,让孩子们观看,许多孩子在观后感中提到自己被那个清华学子的母亲深深打动,她为自己的孩子去买血、去乞讨,放下自己所有的一切只为供儿子读书,她实在是太伟大了!他们也谈到了自己的妈妈,觉得自己的妈妈也是这样爱自己的!在这样的情境下,我和孩子们再来学习《第一次抱母亲》,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
  二、运用信息技术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一直坚信,要想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课,感受语文的真谛,首先应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首先我告诉学生要送他们一个礼物,之后在大屏幕上打出了“母苦儿未见,儿劳母担忧”,配合着下载的动画,孩子们很快理解了这两句话的意思,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都急于想知道下一步的学习任务。在进行生字教学时,我选择了本课两个笔画较多的字“摔”“瘦”,然后从网络上下载了这两个字的笔画的动画演示,虽然老师们的板书也有很大的作用,可是当我用超链接的方法引导孩子们看这两个字的动画演示时,孩子们都睁大了眼睛,手不自觉的跟着动画演示书空,从被动的“要我写”变成了“我要写”。
  三、信息技术和语文课堂的结合能更好的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作为老师我们都知道,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都有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和语文课堂的结合能更好的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课件能以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丰富的形式,创设课文中所需要的意境,大大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更好的让学生和文中的主人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第一次抱母亲》课文中的重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母亲一路走来的不易,感恩母亲胸怀的博大和宽广,但由于当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知不觉的溺爱已让他们对父母的爱变得很漠然,怎么办呢?我用大屏幕投影文中最感人的那段话:“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此处的“翻山越岭”和“年复一年”,我拿来大做文章,我从网络上选取了一些图片让孩子们边看边想象母亲行走的艰难,想象烈日炎炎的夏日、寒风呼啸的冬日,母亲依然跋涉的身影。在这样的情景体验中,母亲的形象更加高大!在此时,我又播放了下载的FLASH动画《烛光里的妈妈》,在动人的音乐声中,我问孩子们:“妈妈80几斤的身子为什么能承受这么重的担子?支撑着她的是什么?是的,是母爱!母爱无边!因为这爱,母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她没有怨言。也因为如此,才让我以为母亲很重!当歌曲唱完之后,很多孩子们已是泪眼婆娑。之后我又配着一些母亲日常生活中奔波的图片播放了歌曲《感恩的心》,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最想对母亲说的话,我想当学生沉浸在这情境中时,教师无需再多言,学生就能够融汇到作者的情感之中了,这种效果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达到的。
  四、信息技术促进了生本课堂的发展
  生本教育要求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自身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教师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而不是建立在学生被动与无知基础上的专断的权威。
  充分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能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环境和发展平台,能变封闭的、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开放的、主动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网络环境下,学生能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与教师商量后,自我决定学习的内容,安排学习的进程,自我管理与调控。教师的任务不再是讲授,而是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协调,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和知识接受体转变为主动建构的知识主宰以及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以平等、开放的心态与教师互动、交往,在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积累丰富的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这种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主动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自主、探究学习的权利和快乐。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成功运用,确实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给语文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而实践中不断出现的困惑与问题,也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出更大的挑战。
其他文献
很多教师要求学生跟着自己的指挥棒转,从“满堂灌”到“满堂问”,因此,语文教学在相当范围内涛声依旧,还是那样机械沉闷,没有生气,没有活力。出色的语文课堂必须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课堂,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学习。那么,我们应该营造怎样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呢?下面,我就自己多年来的执教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巧妙使用多媒体,着力构建快乐课堂的平台  作为语文老师应该面向所
期刊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恢复语文教学丰富的思想性、人文性,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关键所在。  一、关注每一个学生,是中学语文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都是一个个生动活泼、有血有肉的人。以人为本,就
期刊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初中要在小学语文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和说话的能力。语文教学中也要让学生“听、说、读、写”并重,让学生想写、会写、有物可写。那么教师应从哪些方面给学生指导呢?    一、乐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乐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我认为,首先应鼓励学生动笔写。针对学生手头上的优秀作文选,获奖作文集,指出这些内容其实大家也写得出,为
期刊
书面表达能力是各种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学习所要具备的基本的、重要的能力。可以说,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单从写作上就可能体现出来,因而在各级各类的语文考试中,作文的占分相当高。有人形象地称其为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正因为这样,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感到作文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激发。学生苦苦写出来了,教师认真改了,可效果总是难以令人满意。
期刊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日益显示。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呢?     一、直观形象,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有效的教学需要学生具有有意义的学习心向,即学习兴趣,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尤其是中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尚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很容易受新异活动的
期刊
艺术是对生活的创造,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而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艺术具有惊人的魅力!它让多少人如痴如醉。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能像艺术那样,磁铁般地吸引着我们的学生,那我们的教学必定会到达一种意想不到的境界。  当然,我们的课堂,不是舞台,不是画室,不能把舞台艺术、绘画艺术硬搬进课堂。艺术与教育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然而两者却是相通的。教育应该探究艺术,将艺术引进教育,使教育成为学习者主动参与、乐
期刊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
期刊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读了一段话,或读了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要写好有体验、有见
期刊
当前的许多课粗看去很活泼,很生动,但课堂表面的繁荣背后往往是实质深处的萧条。这就是摆在我们许多教师面前必须思考的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我想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我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实现五大转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学生的
期刊
一次沙龙研讨中,一位同事给我们讲述了下面的这个案例:  有位教师为了渲染气氛,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朗读情景:“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朗读水平很高,电视台特意准备到我们班来招聘播音员。你们想当播音员吗?你们想到电视台露一手吗?老师预祝你们成功。”  此言一出,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自由读时,孩子们集中了所有的智慧认真练习,企图征服全场“观众”;比试读时,同学们声情并茂,使出了九牛二虎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