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不止是书面的学习,更重要是实际应用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能力;实际应用;有效性;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083-01
一、利用好教材中的资源
教材中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的习题很多,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练习题。另外新课标的教材也专门设计了实验活动内容,安排了不少课外实践、教学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如:小小采购员、小管家、数字与编码、节约能源、调查利率,计算利息等,这些实践活动内容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又符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因此,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遵循教材的要求组织具体、有趣、富有实践性、全员参与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将数学问题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获得应用数学的成功体验。
二、合作学习的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的将学生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促进学生高效优质的发展,提升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能有效的促使优生更优,“差生”变优。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品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能力,即让他们通过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就有能力通过这种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进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数学教师应当提倡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提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要想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设置一些问题和悬念,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创新。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的有机设计与游戏设置,重要的一点是渗透出一种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分工合作精神与合作探究能力。
三、游戏化教学活动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因素挖掘缺乏意识,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很难促使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数学中有学习过图形的变换即:平移、对称、旋转。书面的知识总是很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于是,我寻找了一些由平移、对称、旋转等方法变换而来的有趣的动画在课堂上播放,然后请学生来识别这些图形是怎样变换而来的。这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会很高;再比如,学习简单的乘法时要求学生熟记乘法口诀,而刚学习乘法的小学生面对这一大堆的乘法口诀总是很难记住。于是我组织全班學生做了一个小游戏:全班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有第一个学生起头说:“九九乘法表呀,7×8=?”让下一个学生来回答,以此类推。比赛谁回答的又快又好。
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既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也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努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数学应用意识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习,但学生自己更要积极钻研、敢于应用,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才能切实得到提高。
为了有效地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就必须做到联系生活。当今的数学教学越来越生活化和实际化,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的习得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所以,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就必须紧靠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运用数学,以此来实现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如在日常生活中,方位的辨别始终存在,哪怕是学生从家来到学校也要对方位进行辨别,因此,方位问题的解决是我们生存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除此之外,学生还应通过动手操作来训练自己应用数学的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学内容可以由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进行动手操作活动来完成,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效果与教师单方面的教授要好得多,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以此来训练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如教师在讲述“统计”这一单元时就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统计表,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生活中需要统计的东西很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出发,动手操作。比如可以让学生借助温度计观察一周的气温变化,然后再让学生动手制成统计表。这样一来,学生便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生活中,无形之中就训练了自己数学应用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五、课外拓展学习
实践出真知,课外活动是小学阶段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很多知识和体验我们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开展,这就需要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孩子们参加实践性的课外活动,启发他们发散思维思考,开拓动手能力。比如,学完统计初步知识时,让学生统计家里每月用电情况;学习面积知识后,让同学们测算队列人数……。通过课外活动,学生能加深理解数学知识和概念,还能有效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得来说,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小学阶段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抽象思维不发达。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摒弃传统的抽象理论说教和题海战术为主的教学方法。要结合学生认知规律,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让数学知识以契合学生认知和发展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才能吸引他们思考,鼓励他们动手,并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乐趣,掌握方法,生成技能,全面提升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迎华.浅谈小学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3(3):77-77.
[2]徐文萍.小学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实践谈[J].学周刊,2015(33).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能力;实际应用;有效性;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083-01
一、利用好教材中的资源
教材中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的习题很多,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练习题。另外新课标的教材也专门设计了实验活动内容,安排了不少课外实践、教学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如:小小采购员、小管家、数字与编码、节约能源、调查利率,计算利息等,这些实践活动内容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又符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因此,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遵循教材的要求组织具体、有趣、富有实践性、全员参与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将数学问题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获得应用数学的成功体验。
二、合作学习的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的将学生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促进学生高效优质的发展,提升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能有效的促使优生更优,“差生”变优。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品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能力,即让他们通过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就有能力通过这种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进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数学教师应当提倡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提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要想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设置一些问题和悬念,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创新。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的有机设计与游戏设置,重要的一点是渗透出一种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分工合作精神与合作探究能力。
三、游戏化教学活动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因素挖掘缺乏意识,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很难促使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数学中有学习过图形的变换即:平移、对称、旋转。书面的知识总是很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于是,我寻找了一些由平移、对称、旋转等方法变换而来的有趣的动画在课堂上播放,然后请学生来识别这些图形是怎样变换而来的。这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会很高;再比如,学习简单的乘法时要求学生熟记乘法口诀,而刚学习乘法的小学生面对这一大堆的乘法口诀总是很难记住。于是我组织全班學生做了一个小游戏:全班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有第一个学生起头说:“九九乘法表呀,7×8=?”让下一个学生来回答,以此类推。比赛谁回答的又快又好。
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既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也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努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数学应用意识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习,但学生自己更要积极钻研、敢于应用,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才能切实得到提高。
为了有效地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就必须做到联系生活。当今的数学教学越来越生活化和实际化,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的习得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所以,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就必须紧靠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运用数学,以此来实现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如在日常生活中,方位的辨别始终存在,哪怕是学生从家来到学校也要对方位进行辨别,因此,方位问题的解决是我们生存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除此之外,学生还应通过动手操作来训练自己应用数学的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学内容可以由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进行动手操作活动来完成,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效果与教师单方面的教授要好得多,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以此来训练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如教师在讲述“统计”这一单元时就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统计表,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生活中需要统计的东西很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出发,动手操作。比如可以让学生借助温度计观察一周的气温变化,然后再让学生动手制成统计表。这样一来,学生便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生活中,无形之中就训练了自己数学应用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五、课外拓展学习
实践出真知,课外活动是小学阶段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很多知识和体验我们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开展,这就需要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孩子们参加实践性的课外活动,启发他们发散思维思考,开拓动手能力。比如,学完统计初步知识时,让学生统计家里每月用电情况;学习面积知识后,让同学们测算队列人数……。通过课外活动,学生能加深理解数学知识和概念,还能有效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得来说,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小学阶段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抽象思维不发达。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摒弃传统的抽象理论说教和题海战术为主的教学方法。要结合学生认知规律,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让数学知识以契合学生认知和发展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才能吸引他们思考,鼓励他们动手,并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乐趣,掌握方法,生成技能,全面提升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迎华.浅谈小学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3(3):77-77.
[2]徐文萍.小学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实践谈[J].学周刊,2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