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雨果:自边缘朝里看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meng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年42岁的南非纪实摄影师皮特·雨果(Pieter Hugo)出生于约翰内斯堡,并未接受过科班摄影教育的他当下的事业可谓如日中天。在其作品于世界范围内频繁展出的背景下,他在近些年收获了一部分同行梦寐以求的荣誉: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荷赛”,World Press Photo, 2005)肖像类一等奖、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发现奖(Discovery Award, the Rencontres d’Arles Festival, 2008)、荷兰保罗·胡夫奖(KLM Paul Huf Award, 2008)、巴馬科摄影双年展的塞义杜·凯塔奖(Seydou Keita Award, the Rencontres de Bamako African Photography Biennial, 2011)等,并得到了2012年度德意志证券交易所摄影奖(Deutsche B·rse Photography Prize)的提名。
  与这些荣誉等身的,是他多年来坚持记录非洲大陆主流视野之外人群及其周遭环境的执着。皮特·雨果的摄影项目包含了纪实影像、肖像、静物和风景,而身为南非白人的他对这些项目涉及的种种问题颇为敏感:种族隔离遗留至今的阴影依旧漂浮在南非的许多角落,而对文化的控制也仍然渗透在南非社会的各个方面。雨果曾说:“如果你去问任何一个南非人,我是不是非洲人,他们几乎都会理所当然地说‘不’。”简单粗暴的判断背后的矛盾是包括雨果在内的许多南非摄影师、艺术家(尤其是非黑人的艺术家)共同体验着的,而这种矛盾及其衍生或关联的多样话题,则在雨果大量的、具体的摄影实践中被不断触碰着。


  皮特·雨果游走于南非国内和非洲大陆其他国家,创作主题极为丰富。加纳的采蜂蜜者、利比里亚的童子军、南非德班的出租车清洗工、博茨瓦纳的法官等人群都曾被他的镜头捕捉。雨果的第一组重要的作品《撇开眼》(Looking Aside, 2006)以肖像形式呈现。他拍摄了那些因为外表存在“缺陷”而让人们“撇开眼”的人群—盲人、白化病患者、老人、他的家人和自己,被摄对象都在一个无菌的工作室里摆姿势。2011年,雨果完成了《卢旺达2004:种族灭绝的遗迹》(Rwanda 2004: Vestiges of a Genocide),以法医般的视角呈现了大屠杀的遗址和坟墓,以此纪念成千上万被屠杀的不幸者。在同一年的《永久的错误》(For Permanent Error)项目里,雨果前往加纳,拍摄了首都阿克拉郊外一个巨大的科技废料倾倒场。数以吨计的或过时或破损的电脑、电脑游戏碟片、手机和其他电子垃圾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的名义,自西方国家“捐赠”到这里。当地居民烧毁、拆卸了这些废料以提取铜、黄铜、铝和锌的碎片,以供转售。如此,设备残骸变成有害的垃圾,威胁着该地区的环境和居民的健康。2016年,皮特·雨果创作了一组名为《1994》的肖像摄影作品。1994年是卢旺达种族灭绝之年以及南非种族隔离结束之年,对两国而言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这组作品的主角是1994年之后出生在卢旺达和南非的儿童,每个孩子都穿着奇特的服装,在自然环境下摆好姿势。这些诞生于黑暗时代之后的新生命没有受到种族隔离和种族灭绝的直接影响,他们就像萌发于这两个国家新时代中的希望。然后,这些希望并不会全然与悲惨的过去脱钩,他们的未来也不可避免地与恒久盘旋在这片大陆上空的幽灵相交织。
  本期专题呈现了皮特·雨果两组重要且广为人知的作品:《诺莱坞》(Nollywood)和《鬣狗和其他男人》(The Hyena and Other Men)。
  《诺莱坞》拍摄于尼日利亚,雨果借由这一项目探索了尼日利亚电影产业的多层现实。以制作数量衡量,诺莱坞这个西非的“电影王国”已超过好莱坞,仅次于印度宝莱坞,成为世界第二。诺莱坞每年生产1000多部低成本的影片,它承载着尼日利亚甚至整个西非电影业对自身的期待:在好莱坞电影中,黑人多是扁平的反面形象,或是因为“政治正确”而不得不出现在镜头前的配角,诺莱坞则希望让黑人的影视形象变得更丰满,它所生产的影视作品代表着西非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并保证着非洲人能以自己的理念和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实际上,在过去的非洲,这种规模的自我表现是罕见的。非洲大陆有着丰富的讲故事的传统,以往通过口头和小说书写进行表达,而电影这种易于被接受的大众流行文化则将这一传统爆炸式地播散开来。诺莱坞启用的明星和演员大多是本地人,其制作的影片叙事往往植根于本地符号性的意象和传统文化,同时也揭示了尼日利亚社会快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比如社会丑恶现象、贫穷、家庭困局、政治斗争、爱情纠葛、社会竞争等,而超自然的恐怖题材也是诺莱坞的喜好之一。
  这组作品是皮特·雨果在尼日利亚南部的埃努古和阿萨巴的电影制作中心用中画幅相机拍摄的,这些影像让人想起电影的定妆照。实际上,在游历西非的过程中,诺莱坞的痕迹随处可见,雨果越来越被诺莱坞不断生产乃至过度活跃的特点所吸引。雨果决定让在诺莱坞的电影中被重新塑造的“现实”再生,他集合了当地的演员和助手,请他们重新塑造诺莱坞影视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符号和氛围。对雨果来说,自己拍摄《诺莱坞》项目的思路很大一部分与西方如何看待非洲相关。他本可以让这些被拍摄的演员看起来高度美化,但他决定不这样做,而是以准纪实的方式来呈现他们。雨果希望以此引发观看者的矛盾心理:“哇,这是真的,但……等等,这不是真的。不可能是吧·我不知道!”这种矛盾其实指向的是我们与周遭现实世界的关系:被拍摄的电影场景显然是超现实的,但它们植根的当地的传统、象征和想象在意识形态层面是确切存在的。从这个角度看,相对客观的摄影记录同电影及其根源—小说的虚构叙事的界限变得模糊。于是,《诺莱坞》向我们再度提出了摄影始终逃不开的话题:你看到的这个世界有多真?


  《鬣狗和其他男人》拍摄于2005年至2007年间,这些照片之后集结成册出版。这一项目讲述了一群尼日利亚的巡回表演者与他们驯养的野生动物的故事。这些被尼日利亚的媒体赋予“银行抢劫犯、保镖、毒贩、收债人”等神秘身份的“团伙”实则是靠动物娱乐大众并出售传统药物的一帮亲戚,这种驯养野兽的传统被他们代代相传。一群男人,一个小女孩,三只鬣狗,四只猴子和几条岩蟒共同组成了这个大“家庭”。
  雨果两次去往尼日利亚拍摄这群人,与他们的关系也在拍摄中变得亲密。他经常与这群人一道,租用小巴士或出租车迁徙于城市之间。最初,雨果惊叹于这群人在繁忙的市场和街道上游走、表演所形成的视觉奇观,他试着拍摄,却并不满意。他意识到,真正有趣的是城市景观同这些野生动物的结合,以及驯兽师和他们的动物间的矛盾关系—时而溺爱,时而残忍以待。于是,他将拍摄的主要方式设置成了可以将上述元素结合起来的环境肖像。他会和某一位表演者在街道上散步,有机会就拍张照片。


  这一项目的进行过程中,“支配”“相互依赖”和“顺从”等字眼不断出现在雨果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对他而言,这些照片描绘的远不止是一群来自西非异国他乡的表演者;真正的主题是我们与自身、与动物、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关系。照片面世后,引起了人们不同的反应—好奇、怀疑或者厌恶。美国一家大型保安公司的主管询问雨果如何与这群人取得联系,他看到的是市场潜力:这些人售卖的草药中是否有用来保护自己不受鬣狗、狒狒和蛇攻击的功能·他觉得保安、士兵和他自己的口袋可以从这种药中获益。许多动物权利组织也联系了雨果,希望进行干预。雨果问过一些尼日利亚人:“你觉得他们对待动物的方式怎么样·”他们的反应几乎都是在经济和生存层面,很少有人对这些动物的幸福表示关注,而一些欧洲人则只关心动物的福利。雨果自己想知道的是:为什么这些表演者需要靠捕捉、驯养野生动物来谋生?为什么他们在经济上被边缘化了?这组作品的氛围似乎也暗示着,作为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的尼日利亚发展的状况似乎与这些边缘人群毫无关系。


  对雨果而言,在繁复的社会面相中,纪实摄影可以给自己带来“狂喜的体验”。他亦认为,摄影等于隐喻,是一种通过对其他事物的引用来描述事物的方式,這种隐喻既由被框取的元素构建,也与精心选取的距离相关。于此,雨果与他镜头下的边缘人群共同编织了一部部细致且真挚的醒世图像寓言。









其他文献
对于非洲,我们的了解往往来自那些过度渲染的新闻报道,听见的莫不是发生在这片辽阔大陆上时局变化的动荡,看见的也从来离不开贫困、疾病和所谓的“异国风情”。这种一以概之的刻板印象促使了摄影记者皮特·迪坎波(Peter DiCampo)和作家奥斯汀·梅里尔(Austin Merrill)于2012年成立了“每日非洲”项目。纪实摄影师皮特·迪坎波是2017年“影响非洲”(Impact AFRICA)奖的获得
期刊
米凯尔·苏博茨基(Mikhael Subotzky)1981年出生于南非开普敦,目前在约翰内斯堡创作和生活。无论在故乡南非,还是在频繁的旅行中,他经常通过与自己面对的社会、历史和政治等层面的具体问题建立关联,继而在这些源于大叙事的、但被自己具象化的关联中,实践自己的种种碎片化尝试,最终生产出独特的作品。  苏博茨基的创作媒介并不单一,摄影、电影、视频装置、拼贴和绘画都曾被他用来深度切入当代“表征政
期刊
眼前的32岁男子有着长而浓密的睫毛,眼睛是笑的,藏在睫毛的阴影里,透露孩子气的幸福和满足。这是沉浸在回忆中的满江,他又回到了21岁那年的游乐场,舞台上,他拉着她的手唱《心灵之约》,眼神交汇,她的目光清澈温暖。2004岁末,满江的新专辑《四舍五入》的第一首歌叫《游乐场》,唱给他11年的爱情和改变他一生的女孩。唱出了青蛙的完美童话。这么多年,每当他写了歌,总是第一个给她听。出到第五张专辑,她第一次没有
期刊
18年来,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总是往非洲跑?  在许多人眼里,黑非洲被视为一块蛮荒且充满神奇的土地。为此,许多人把去非洲看作是一种探险行为。  其实,非洲大陆的自然境域和神秘莫测的文化习俗,对于每一个摄影人都充满了魅力,而我想把这种向往化为现实。一直以来,我的心愿就是将非洲大陆的地理风貌、文化习俗、生活状况记录下来,并且通过我的镜头和亲身感受,让许多没有机会走进非洲的人了解非洲,从而更多地认识世界
期刊
艾达·穆鲁内(Aida Muluneh)1974年出生于埃塞俄比亚,曾在也门、英国、塞浦路斯、加拿大和美国生活。2000年,穆鲁内从华盛顿特区的霍华德大学毕业,获得电影专业学位,此后进入《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任摄影记者。2007年,穆鲁内回到祖国继续自己的创作,同时致力于埃塞俄比亚及东非地区摄影的教育、发展与推广。  穆鲁内以在超现实主义的背景中拍摄非洲人肖像而闻名,对强
期刊
花边似乎总是和浪漫、矜贵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极端女性化的装饰物,有着怎样华丽的历史痕迹?一起来听听经典上海LADY程乃珊女士讲述的花边物语吧。    蕾丝,天生精致    花边,英文lace,译为蕾丝,在女人的服饰中,从来起画龙点睛之作用。  花边可以矜贵如法国修道院的修女们手工编织的呕心之作,如戴安娜皇妃当年的一袭华美婚纱。也可在街头弄口的小铺小摊中买到,那是一种用纯棉纱线织出来的图案各异的上海土
期刊
夢境是现实的后花园,摄影对我来说,就是一个造梦的过程。  这个摄影项目我为其命名为:造梦师。造梦师从不怕把梦做更大,从黑暗童话,到蛮荒秘境,再到世界末日。  在这个项目里,全是通过微缩场景和模型,来完成我的一个个梦境。一开始用的就是单光源,纯剪影。到后期自己设计多种光源、颜色的组合、场景的搭建,以及模型的搭配与组合。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是世界的造物主,不断地实验着这种拍摄的可能性。每一个场景经过造梦
期刊
宾得K-1 Mark Ⅱ  宾得K-1 Mark Ⅱ(下文简称“K-1 Ⅱ”)是理光公司最新推出的K系列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旗舰。它采用了全天候设计概念,能够在-10·C的环境里进行工作,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并使用坚固的镁铝合金外壳。  这款相机具有3600万像素,成像效果不错,尤其是在感光度范围的中段,并在整个感光度范围内均略优于上一代旗舰K-1。K-1 Ⅱ的高感性能方面与K-1相比,没有明显的改
期刊
2018年6月25日,南非攝影师大卫·戈德布拉特(David Goldblatt)在约翰内斯堡自己的家中逝世,享年87岁。在南非人眼中,戈德布拉特不只是一位摄影师,一位教育工作者,更是一位上升到国家“偶像”层面的传奇。1989年,他成为首位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个展的南非人,也是2006年哈苏摄影奖(Hasselblad Award)、2009年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奖(Henri C
期刊
7月25日,2018年上半年度“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最终入选名单揭晓。张玉林(重庆)、刘嵩(重庆)、杨达(武汉)、谢匡时(耒阳)、苏巧将(温州)、车怡岑(茂名)、丁洲(重庆)、彭浩(成都)、张怡俐(上海)、夏鹏程(安庆)共10位青年摄影师凭借出众的作品和富有新意的拍摄计划入选,获得来自索尼(中国)的影像器材和项目资金的支持。  “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由索尼(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摄影》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