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操,小字阿瞒。瞒,就是把事实真相遮掩起来。在《三国演义》中,他确实是一个瞒与骗的高手。瞒和骗,鲁迅称之为旧国民的劣根性,实为某些人的恶劣品质,不可学,应唾弃。
但我们教师如能在教学中适当采用“瞒”的手法,把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甚至价值判断都适当地“遮掩”一下,给学生一个自主思考与学习的空间,创设教学“悬念”,诱导学生以高度注意力完成既定教学任务,不亦乐乎。这就是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把“直来直去”变为启发诱导,把“开门见山”转为“曲径通幽”。我们姑且把这种教法称作“遮掩法”。
一、“遮掩法”在传授知识、导入新课时的运用
有的教师在讲新课时没有“导入”过程,他们习惯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有的教师虽有导入,但不注意“遮掩”,这样做等于把教学目的和任务过早地“暴露”给学生。这样的教学过程没有“悬念”,没有兴趣刺激,激发不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如果教师的教学手段平淡乏味,那么学生对教学内容就不会持久关注了。
我在讲《社戏》新课时,“导入”便注意遮掩教学目的与内容。先自我表演一段戏曲:“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学生喝起彩来。我再略提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什么“小生老生”、“小旦老旦”等角色行当(这在《社戏》中必须介绍),然后引入《社戏》一课。结果学生兴趣盎然,“遮掩”激发了兴趣!
又如我在讲韩愈的《马说》时,先展示画技:在黑板上快速画了两匹马。一为千里马,一为凡马,形成形象的对比。学生热烈鼓掌。然后说起相马大师伯乐的故事(与课文内容相关),再转入介绍新课。学生听得如醉如痴。
这样,在“导入”时运用了“遮掩法”,既与新课内容相关,又与新课内容相异;既创设了悬念,又营造了教学情境。正如歌女“犹抱琵琵半遮面”,“遮掩”往往能增其美感一样,教师用“遮掩法”得当,则使教学的艺术性大增。
二、能力训练中“遮掩法”的运用
有一位语文教师曾做过这样一次试验:在两个平行教学班上采用不同的教法。在甲班,该教师把每课的“中心思想”都“直白”地告诉学生,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在乙班,他总是把“中心思想”遮掩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归纳(当然,必要的启发诱导还是少不了)。后来,期末考试时,他发现了乙班学生的归纳能力明显胜过了甲班学生。可见“遮掩”锻炼能力!
三、“遮掩法”运用于思想教育与价值判断
我曾教过初中历史,在讲“西安事变”时,我故意说“错”了一句话:“张学良以下犯上,扣押长官,是反叛行为。”结果一个学生纠正我说:“老师,你错了。张学良是为了国家利益而兵谏扣蒋,是爱国行为。”学生们都鼓起掌来,我也笑了。这就是遮掩法的运用:把教师正确的价值判断“遮掩”起来,示之以“错”,以假乱真,让学生自觉辨误,从而得到思想教育。“遮掩”出思想!
我想说明的是,“遮掩法”并不是我的独创。《红楼梦》薛宝钗论画画时说过:“……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若照样往纸上一画,必不能讨好的。”她所讲的“减”和“藏”,就是“遮掩”的另一种解释。
冯梦龙论写作时说:“妙在让人猜不着。”猜不着,就是“瞒”,就是“遮掩”。
兵家说:“兵者,诡道也。”诡道,即欺瞒。
“遮掩法”,画家可用,作家可用,兵家可用,我们教书人自然也可用。关键是用得巧妙,用得自然。
最后,我想以四句诗作结:为师何妨学曹瞒,“遮掩”功夫意味长;传授知识培能力,价值判断有主张。(作者单位:井冈山市宁冈中学)
但我们教师如能在教学中适当采用“瞒”的手法,把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甚至价值判断都适当地“遮掩”一下,给学生一个自主思考与学习的空间,创设教学“悬念”,诱导学生以高度注意力完成既定教学任务,不亦乐乎。这就是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把“直来直去”变为启发诱导,把“开门见山”转为“曲径通幽”。我们姑且把这种教法称作“遮掩法”。
一、“遮掩法”在传授知识、导入新课时的运用
有的教师在讲新课时没有“导入”过程,他们习惯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有的教师虽有导入,但不注意“遮掩”,这样做等于把教学目的和任务过早地“暴露”给学生。这样的教学过程没有“悬念”,没有兴趣刺激,激发不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如果教师的教学手段平淡乏味,那么学生对教学内容就不会持久关注了。
我在讲《社戏》新课时,“导入”便注意遮掩教学目的与内容。先自我表演一段戏曲:“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学生喝起彩来。我再略提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什么“小生老生”、“小旦老旦”等角色行当(这在《社戏》中必须介绍),然后引入《社戏》一课。结果学生兴趣盎然,“遮掩”激发了兴趣!
又如我在讲韩愈的《马说》时,先展示画技:在黑板上快速画了两匹马。一为千里马,一为凡马,形成形象的对比。学生热烈鼓掌。然后说起相马大师伯乐的故事(与课文内容相关),再转入介绍新课。学生听得如醉如痴。
这样,在“导入”时运用了“遮掩法”,既与新课内容相关,又与新课内容相异;既创设了悬念,又营造了教学情境。正如歌女“犹抱琵琵半遮面”,“遮掩”往往能增其美感一样,教师用“遮掩法”得当,则使教学的艺术性大增。
二、能力训练中“遮掩法”的运用
有一位语文教师曾做过这样一次试验:在两个平行教学班上采用不同的教法。在甲班,该教师把每课的“中心思想”都“直白”地告诉学生,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在乙班,他总是把“中心思想”遮掩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归纳(当然,必要的启发诱导还是少不了)。后来,期末考试时,他发现了乙班学生的归纳能力明显胜过了甲班学生。可见“遮掩”锻炼能力!
三、“遮掩法”运用于思想教育与价值判断
我曾教过初中历史,在讲“西安事变”时,我故意说“错”了一句话:“张学良以下犯上,扣押长官,是反叛行为。”结果一个学生纠正我说:“老师,你错了。张学良是为了国家利益而兵谏扣蒋,是爱国行为。”学生们都鼓起掌来,我也笑了。这就是遮掩法的运用:把教师正确的价值判断“遮掩”起来,示之以“错”,以假乱真,让学生自觉辨误,从而得到思想教育。“遮掩”出思想!
我想说明的是,“遮掩法”并不是我的独创。《红楼梦》薛宝钗论画画时说过:“……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若照样往纸上一画,必不能讨好的。”她所讲的“减”和“藏”,就是“遮掩”的另一种解释。
冯梦龙论写作时说:“妙在让人猜不着。”猜不着,就是“瞒”,就是“遮掩”。
兵家说:“兵者,诡道也。”诡道,即欺瞒。
“遮掩法”,画家可用,作家可用,兵家可用,我们教书人自然也可用。关键是用得巧妙,用得自然。
最后,我想以四句诗作结:为师何妨学曹瞒,“遮掩”功夫意味长;传授知识培能力,价值判断有主张。(作者单位:井冈山市宁冈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