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何妨学曹瞒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742578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操,小字阿瞒。瞒,就是把事实真相遮掩起来。在《三国演义》中,他确实是一个瞒与骗的高手。瞒和骗,鲁迅称之为旧国民的劣根性,实为某些人的恶劣品质,不可学,应唾弃。
  但我们教师如能在教学中适当采用“瞒”的手法,把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甚至价值判断都适当地“遮掩”一下,给学生一个自主思考与学习的空间,创设教学“悬念”,诱导学生以高度注意力完成既定教学任务,不亦乐乎。这就是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把“直来直去”变为启发诱导,把“开门见山”转为“曲径通幽”。我们姑且把这种教法称作“遮掩法”。
  
  一、“遮掩法”在传授知识、导入新课时的运用
  
  有的教师在讲新课时没有“导入”过程,他们习惯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有的教师虽有导入,但不注意“遮掩”,这样做等于把教学目的和任务过早地“暴露”给学生。这样的教学过程没有“悬念”,没有兴趣刺激,激发不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如果教师的教学手段平淡乏味,那么学生对教学内容就不会持久关注了。
  我在讲《社戏》新课时,“导入”便注意遮掩教学目的与内容。先自我表演一段戏曲:“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学生喝起彩来。我再略提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什么“小生老生”、“小旦老旦”等角色行当(这在《社戏》中必须介绍),然后引入《社戏》一课。结果学生兴趣盎然,“遮掩”激发了兴趣!
  又如我在讲韩愈的《马说》时,先展示画技:在黑板上快速画了两匹马。一为千里马,一为凡马,形成形象的对比。学生热烈鼓掌。然后说起相马大师伯乐的故事(与课文内容相关),再转入介绍新课。学生听得如醉如痴。
  这样,在“导入”时运用了“遮掩法”,既与新课内容相关,又与新课内容相异;既创设了悬念,又营造了教学情境。正如歌女“犹抱琵琵半遮面”,“遮掩”往往能增其美感一样,教师用“遮掩法”得当,则使教学的艺术性大增。
  
  二、能力训练中“遮掩法”的运用
  
  有一位语文教师曾做过这样一次试验:在两个平行教学班上采用不同的教法。在甲班,该教师把每课的“中心思想”都“直白”地告诉学生,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在乙班,他总是把“中心思想”遮掩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归纳(当然,必要的启发诱导还是少不了)。后来,期末考试时,他发现了乙班学生的归纳能力明显胜过了甲班学生。可见“遮掩”锻炼能力!
  
  三、“遮掩法”运用于思想教育与价值判断
  
  我曾教过初中历史,在讲“西安事变”时,我故意说“错”了一句话:“张学良以下犯上,扣押长官,是反叛行为。”结果一个学生纠正我说:“老师,你错了。张学良是为了国家利益而兵谏扣蒋,是爱国行为。”学生们都鼓起掌来,我也笑了。这就是遮掩法的运用:把教师正确的价值判断“遮掩”起来,示之以“错”,以假乱真,让学生自觉辨误,从而得到思想教育。“遮掩”出思想!
  我想说明的是,“遮掩法”并不是我的独创。《红楼梦》薛宝钗论画画时说过:“……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若照样往纸上一画,必不能讨好的。”她所讲的“减”和“藏”,就是“遮掩”的另一种解释。
  冯梦龙论写作时说:“妙在让人猜不着。”猜不着,就是“瞒”,就是“遮掩”。
  兵家说:“兵者,诡道也。”诡道,即欺瞒。
  “遮掩法”,画家可用,作家可用,兵家可用,我们教书人自然也可用。关键是用得巧妙,用得自然。
  最后,我想以四句诗作结:为师何妨学曹瞒,“遮掩”功夫意味长;传授知识培能力,价值判断有主张。(作者单位:井冈山市宁冈中学)
其他文献
许多人有这样的体会,觉得美术欣赏很难,而欣赏现代美术作品则更难。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如何评价作品、如何引导学生欣赏作品非常关键。  1 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评价。一般认为,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尽管二者的侧重有所不同,但任何绘画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再现内容处于显处,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乍一看
期刊
2004年9月,万安县开始进入新课程实验,与全国首批38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相比,课改启动的时间较晚,但他们不甘落后。万安县立足县情,先后派出大批校长、骨干教师前往先行进入课改实验的课改实验区跟班学习,着力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实效。三年来,随着课改不断推进,万安县教师在教育理念更新以及教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取得了较丰富的经验:全县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本专题介绍该县的一些经验和
期刊
一个丢了爸爸的孩子    那天放学后,你突然哭泣着跑来对我说:“老师,我能不能找你说会儿话?”我一愣,忙答应说:“行,你在教室等我。”我急匆匆地把学生送出校门,就跑回教室,因为从来没有学生会如此悲伤地找我谈话,我下意识感觉发生了什么麻烦事。  你倚在教室门口等我。好像很犹豫局促的样子。我拉过凳子坐下,也请你坐下。我关切地看你,你的脸颊红红的,眼睛也红红的,但已经没有先前那么激动了。沉默一会儿后,你
期刊
英语课程改革倡导体验、实战、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法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重视课堂活动的组织,课堂教学中活动的设计和开展紧紧围绕“目标+内容+活动”这一根主线,同时这也是实现“任务型教学途径”的柏效方法之一。    一、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根据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数学目标可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就英语学科而言,其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体
期刊
雨雾蒙蒙,樱桃正红,这是江南最富诗意的季节。2007年5月,瑞昌市举办了小学教师“我讲我的课程故事”比赛。聆听着教师的讲述,阅读着故事文本,笔者有一种深深的感动。新课改的春风唤醒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识,催生了校本教研的繁荣。  这次参赛的课程故事近百篇,教师在记录和讲述这些源于课堂教学中的故事,在记录和讲述中反思教学事件,演绎情感经历,在反思和演绎中提升专业水平,体验教学快乐,真实地反映了新课程给教
期刊
记起一个阿拉伯古老的神话——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阿里巴巴一声“芝麻,开门,!”满是奇珍异宝的山洞之门便霍然洞开。如今,面对彼岸教育的“宝藏”,谁能向教师们传授打开宝藏。之门的咒语。抑或提供一张“事实地图”。引领我们走向,那丰富多彩的世界?  为“有更多的渠道,全面、客观地呈现世界各国的教育动态,以及国外同行的创意与’智慧”,《中国教师报》青年编辑李茂做了一件“有益的工作”——他从近年来编译并
期刊
我心目中的理想学校至少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体现。    学校有定位    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品位。学校的定位,来自于校长的定力和品位。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人们的心态变得功利与浮躁。在这种大气候、大环境下,一个校长如果没有足够的定力,只是忙于一些事务性工作:或是今天听一场报告,明天参观一所学校,然后“跟风”似的照抄照搬,搞一阵风式的“改革”;或是纯粹投上级领导所好,做应景式的表面文章,
期刊
新课程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生活的主要内容,课程故事为教师讲述、记录这种生活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方式。它记录着教师的困惑、喜悦和问题,记录着教师的生命之光。聆听教师的一个个故事,我感受颇深。这一则则故事,是教师的点点滴滴经验,是教师的教育智慧灵光点点,聚在一起就是一支教研的火炬。开展“我讲我的课程故事”活动,浓厚了瑞昌市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个人反思。教师能研究、会研究,在专业引领下向更高层次发展了
期刊
1.捆绑结对策略。中心小学与村小结对捆绑制度,中心小学每个年级组确定一所村小为教学反思同行合作伙伴。做到中心小学每周选派一名骨干教师到村小直接示范指导,村小每周安排教师到中心小学进行集体备课工作,每学期开展一次校际间教师学习交流活动,中心小学教研处对同行合作伙伴学校进行捆绑式教学质量评估等等。  2.“低坡度”策略。根据村小和教师的实际,采取“低坡度”策略,低起点启动,最后达到“殊途同归”。在村小
期刊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居民有华人(约占75%)、马来人(约占15%)、印度人(7%),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仅官方语言就有马来语、英语、华语和印度泰米尔语四种,用任何语言作为国语都不利于民族团结。新加坡从独特的国情出发,推行双语教育,即英语和母语(包括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让所有学生学习这两种语言。这样,母语和英语的作用与功能完全被分解开来。英语作为新加坡的第一语言,是学习西方科技的媒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