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德育素养课程唤醒普通高中学生的心灵世界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69828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哪个普通高中没有自己的校园文化课程?寝室文化越来越整齐划一,读书节变成了征文比赛,感恩节变成了做贺卡游戏,成人节变成了宣誓表演,形式从心灵的湖面划过,没有一丝波澜。哪个普通高中没有心理活动室?只是除了挂个牌子,更多的时候是大门紧闭,心语心愿只能是个乌托邦。
  我们必须反思,德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成人。我国以往乃至当前的教育放大了“知识技能”,忽略了“生活技能”,而普通高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行为,都是心理社会因素在作怪,而这常常是由于生活技能的缺失。只有重新定义“生活技能”的内涵,才能将德育落到实处。
  
   重新定义“生活技能”,有针对性地开设素养课程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Dr. Gilbert J. Botvin最早提出“生活技能训练”,在疏解青年问题(青少年吸烟)方面取得突出成效。而今天提及的“生活技能”,特指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它使个体采取适应或积极的行为,可以更加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它主要包括十种能力,这十种能力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解决现实生活中“如何对待自己”“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做有效的决定”等问题,而这恰恰是当下普通高中学生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或自傲或自卑;不能融洽地与人相处,在激烈的竞争面前心理畸变,甚或产生无视生命的极端取向;在最需要作有效决定的时刻,优柔寡断,以“打酱油”自我推脱,甚或漠视类似小悦悦事件的发生。
  基于此,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课程,具体内容包括:
  1.独特的我
  2.我的成功不可复制
  3.担起你的责任来
  4.别让情绪左右你的未来
  5.倾听花开的声音
  6.墙,推倒了便是桥
  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8.理解、信任与宽容
  9.问题来临了怎么办
  10.战胜挫折,坚忍以对
  11.学会缓解压力
  12.你的创造力有几分
  13.远离患得患失
  14.执行力决定成败
  15.团队的力量
  16.怎样与异性交往
  17.欲望与诱惑
  18.走向健康
  19.为自己撑一把保护伞
  20.传递正能量
  既然上升为课程,就要精心编写,富有实效。比如编写“团队的力量”这一章节时,我们首先调研普高学生中团队合作的障碍,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口。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了普遍存在的“缺乏信任”“惧怕冲突”“欠缺投入”“逃避责任”“无视结果”五大症状,五大症状分别是由相互戒备、一团和气、模棱两可、低标准、太过自我造成的。于是我们就设置游戏环节,在活动中体悟团队的力量,同时加进去时新的事例,比如,李双江儿子李天一案例,尤其是抛出梦鸽“不会过高要求孩子,不期望孩子人生多‘成功’,只愿他快乐、自由地成长,有点个性、带点叛逆也是天性”这一教育理念,结合李天一与人相处的种种事例,开展辩论,让学生深入体会个性与团队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素养课程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避免教育流于形式和刻板的说教。
  
   理顺“校本资源”,构建德育活动课程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眼下,虽然在观念上已经突破了学科的概念,认同课程“是一切教育内容的总和”,但是在实践中重知识轻能力、重学习轻活动的倾向依然非常明显,尤其是普通高中的德育课程,往往处在高考应试思想的挤压下,生存空间愈来愈逼仄,更多的学校任由其“花自飘零水自流”。
  怎么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是说要善于发掘校本资源,创建德育特色;因“材”施教,是说既要结合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又要给学生自主的话语空间。目前亟待解决的是理顺校本资源,构建富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活动课程体系,使德育素养系列化,具体落实到生活的时时处处,让文明素养之花在校园扎根生花。
  校本资源广泛而丰富,是一个学校经年的文化积淀,包括校训、校歌、校史;包括名师档案、成功校友、身边榜样;包括班名、路名、楼名;包括社团、节庆、集会,等等,且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特殊的校园文化,都有不同潜质的学生资源,我们可以将内容不一、形式多样的活动按照课程理念加以整合,形成德育学科课程之上的德育活动课程体系。因为其领域广泛,且可能复合交叉,所以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理顺,然后根据校情、学情重构德育活动课程。一般可以构建社团活动、社区服务、主题活动、班级文化四大系列,每个系列都可以根据年级段、兴趣发展、对象特质等不同的需要展开。比如可以在高二年级进行班级文化建设。通过一年在校生活,学生已经对“校本资源”了如指掌,这时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就不会因浮浅而流于形式,延续到下一年则可以形成丰富有效的高考文化。
  德育活动课程既要具有稳定性,便于实施,又要富有灵活性,兼顾不同学生的素养所需;既要考虑整体,规划德育活动的目标定位、实施原则,又要根据不同的时期、对象,斟酌实施的细则方案。
  
   精心配制“套餐”,把“菜单式”德育素养选修平台落到实处
  育人模式的转变确实是亟需,但我们知道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点和难点均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自主话语权。这能够实现吗?总结以往的教训就会发现,类似的改革往往失于两个极端,一是附属于国家课程,钟情于高考方向,所谓的自主选择又不约而同地聚焦到老路上去;二是缺乏配套的地方课程(义务教育阶段曾有),各校茫然于突如其来的放权,于是对丰富的课程资源熟视无睹,对学生的发展听之任之。
  若想找到一个兼顾的方式,可以考虑“菜单式”德育素养选修平台。这既切合了当下的选课制,又适应了学生发展所需。所谓“菜单式”德育素养选修平台,是为满足普通高中学生德育素养个性化需求,对素养课程和素养活动进行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学生可以在特定时间、地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定课程,在网上平台进行预约、自修的一种模式。在这个选课模式中,老师要做出色的厨师,学生也可以是厨师,确立富有特色的菜单,甚或形成“套餐”,长期而全面地提供给养;学生要做美食大师,可以和老师一起品味,在饕餮美食之中获得必需的有益的应用。
  “菜单式”德育素养选修课程遵循“学校需要什么,就突出什么;学生缺什么,德育就补什么”的原则,学校既可围绕高考开设励志成才、心理健康、考前营养等课程,也可以从长期考虑设置人格力量、职业素养、公共礼仪等课程;为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自主性,可以采用招标制,让教师特长有用武之地。也要采用淘汰制,结合实际及时调整、充实、完善,保证德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在具体实施中,学校和教师作为平台的主导者,应做好了解学生所需、列出备选菜单、菜单初选和议、确定培训菜单、落实选修细节、实施选修评价六个环节,充分发挥各方积极能动性,真正发挥这一平台的独特功效。作为不同的学生个体,可以从“满汉全席”中选取自己的菜单,也可以订购学校统一设置的“套餐”,这样才会吃得津津有味。
  高中学生的心灵世界本是缤纷多彩的,是最富有活力的,怪就怪我们给他们的选择太少,压制了他们的个性成长空间;怪就怪我们忽视了德育素养的影响。我们更多的时候做的是消防员,时时处处灭火,可是隐患不除,火又怎能灭得尽呢?其实只要我们换一个思路,搭起一个科学、合理的平台,老师有所“用”,学生有所“成”,成己达人,何乐为不为?这一平台就是德育素养课程。何不拿起这个武器,用它唤醒普高学生的心灵世界呢?
  ■ 编辑江泓 ■
  
其他文献
我理解的“世界眼光”有多重涵义,如国际学术界的研究动向与成果、被研究对象的历史语境中的国际性背景、对接世界历史脉络中的长时段特征与短时段因素、时间与空间中的国际
期刊
本文将围绕着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与成功之处进行阐述,思考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书法家张裕钊一生专心治学,蜚声东邻,衍为宗派.因此,其大量书稿手迹传至日本,国内所藏大多以碑板为主,难以窥其墨法.张裕钊擅将水和墨进行不同比例的调和,任其枯涨,任其浓淡,
缓刑作为适用于一切犯罪的制度,早在1889年就被各国相继采用.我国的缓刑制度在维持原判刑罚效力的基础上给犯罪分子以悔过自新的机会,有利于教育改造犯罪分子,充分体现我国刑
我校是一所纯初中校,教师专业发展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何促进每个学科的教师水平均衡发展?如何使教师的发展作用于学生的成长?这些是我们在校本研训中一直着力研究的重难点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校进行了十年的校本研训,应该说,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还是取得显著成效的。实践中,我们认为,校本研训的过程不应是直线式的延伸,也不应该是制作研训“快餐”,而是要不断进行积累并适当调整。校本研训应特别关注核心理念转化为行
应用四川及部分周边地区边界层气象资料,分析研究了四川盆地大气边界层的风温场特征,结果表明,盆西各季以偏东北风为主,盆东则多以偏东南风为主,使其边界层风场由盆东向盆西
有人类的地方就有情感存在.电视评论节目在追求理性思辨的同时,同样需要表现情感来润滑催化节目,给枯燥犀利的评论加上佐料和蜂蜜,增加节目对观众的亲近感.恰当处理和适度增
《太极拳论》为王宗岳所作。研究认为,太极拳论中所体现出的哲学思想深受当时程朱理学的影响,太极拳论是传统文化中儒道合流的产物。本文分析了无极而太极的宇宙生成论与太极
本文在阅览前人研写的文献的基础上,对陈卓明先生的肖像雕塑作品进行分析,系统地探究其肖像雕塑创作的艺术特色.文章首先介绍了陈卓明先生雕塑创作的艺术历程,然后以其雕塑创
英国皇家研究所是一个总部设在伦敦的科学组织,从电化学、分子生物学到灯塔设计等各个领域,都留下了它的印迹.过去200多年里,英国皇家研究所一直走在科学传播和科学创新的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