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为载体,提升注意力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ic_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往往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学生在听课的时候,多数不能全神贯注,做不到“入神”,所以在课堂中,表现出的状态不佳,很多的学生往往会东张西望,注意力明显不能很好地集中。该如何改变呢?

一、语言为磁石,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编口诀、编故事、说绕口令等多样的语言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对于d、t、n、l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了解,很多是跟着家人、电视来模仿,在这种情况下,会有很多错误的读音产生。如对于“n、l”的区分不清楚,把脑子(nǎo zi)读成老子(lǎo zi)。课堂上,老师指导学生“发d时不送气,发t时要送气,发n时从鼻子出气出声,发l时声带颤动”,学生在听的时候也是三心二意,爱记不记的样子,注意力很难集中。
  在这种情况下,我让学生来续接故事。故事接龙可以适当形成注意力的磁场,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体会这组声母的作用和发音区别。如我先说“森林里有很多的蘑菇,小乐乐最爱摘蘑菇,美丽的小蘑菇在向她招手,一、二、三,美丽的蘑菇该怎么摘”,学生接“她拿起了小锄头,就像d”,然后我再让学生来继续接龙。如“下雨了,乐乐的小伞用起来,就像t”“来到了小山岗,山岗蜿蜒起伏,就像n”“美丽的蘑菇真可爱,用个扁担挑回家,就是l”。在故事接龙中,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凝聚。

二、道具为载体,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


  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道具。在利用道具的同时,结合各种朗读方法的应用,可以增添學生的学习乐趣,可以实现对文本阅读的精微的理解,同时可以吸引学生的阅读注意力。
  如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2课《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这篇课文以韵文的形式出现,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语言生动,富有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朗读的时候,我制作了不同动物的头饰,在让学生进行佩戴的时候,注意让学生朗读他们自己选中的动物的片段,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在头饰佩戴过程中,学生讨论热烈,说出自己不同的心情,如“开心、快乐、自由、好漂亮”等,从而激发进一步的学习兴趣。

三、表演为舟桨,盘活学生注意力


  表演,是小学阶段的一种重要课堂形式。通过多样的组合,或者观看表演的视频,或者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模仿表演,都可以激发小学生的表演热情,同时学生上课过程中出现的涣散的心理状态得到一个较好的整合。学生参与到表演当中,自己也会适当凝聚自己的注意力,对于学习的参与也就会更加积极。
  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就注意改变以往的学习形式。多数时候,我们都是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认真坐着,没有挪动自己位子的习惯。而我根据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分成“蝌蚪组”和“妈妈组”,边做游戏边学习,让学生感悟到一种浓郁的朗读氛围。在参与中,小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四、合作为智慧,凝聚学生注意力


  合作,学生一起探究,在相互的配合中,形成小团队。小组合作、集体合作,学生相互吸取彼此的长处,更好地感悟到自己需要学习别人。同时,在参与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我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更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如在学习汉语拼音声调的时候,组织学生开展绕口令的团队合作比赛,可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在比赛中形成声调的辨别能力。同时,让学生一起念他们喜爱念的绕口令,使得拼音的练习过程多了无穷的乐趣。在对学生的训练中,还可以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也就是一个孩子念一句的方法,念相应的绕口令来纠正发音,学生从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如“麻妈妈骑马,马慢,麻妈妈骂马”。学生戴上相应的头饰,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充分感悟到拼音的声调练习中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技巧的。同时我训练学生念的时候注意一定的速度,在快速中加强学生的声调敏感度,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学习声调带来的独特体验。在学习和比赛中,学生也集中了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学生注意力需要结合学习内容实际,提出各种学习策略。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注意力集中程度。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坛丘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不管时光如何流逝,朝代怎样更迭,古诗词的魅力依旧光彩熠熠。它以丰富的内容、深邃的哲理、真挚的情感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笔者认为,古诗词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情感美,光靠教师的讲授剖析是表述不透彻的。古诗词的教学要继承传统“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精神养分,学习和传承古诗词文化的精髓,提升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可以说,诵读是古诗词教学永不过时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大胆放手”,让语文课堂“动”起来,“活”起来,追求课堂中真正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师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以《曹冲称象》的教学为例,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想法。一、设计大问题,学会“大胆放手”  例如,学习《曹冲称象》时,我们这样来学习生字“称”。  师:“称”这个生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生1:我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它,“禾”+“
期刊
中职学校应以培养优质人才为目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合理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对语文教学而言,只要将教学与学生的专业整合就能带给学生有实用性的知识,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兴趣,促进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应围绕就业展开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发展。一、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分析  (一)语文能力是所有课程学习的基础  我国社会需要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仅
期刊
劳伦斯说:“任何一种艺术都不得不依附于某种道德系统的批判,它决定着艺术作品的流传价值及成功程度。”文学正是这样的艺术,它不仅呈现美的道德,还对某一环的道德系统进行批判,所以具备对人们心灵塑造的作用。当人们欣赏它,进入忘我的审美境地就会获得被作用、被改造的可能。因此,教师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时,不妨应用文学的这种作用,从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洞察出发,建立现实与作品的联系,再利用这种联系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塑造
期刊
无论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环境中,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里,还是在当下正努力推行的核心素养的教育环境里,任何教学理念的落实都离不开一个根本,那就是学生的课堂学习。只有学生在课堂上经历有效学习时,教学目标又或者是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才能真正落地。根据这个逻辑,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这其实是任何课堂所必须重视的关系,但对于初中语文学科而言,尤其要重视。这是因为初中语文
期刊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此一言,语文学科的“语用”特点更为明确。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文质兼美,每一篇课文就是一个语言表达的范本,都是“学语言,用语言”,进行能力训练与培养的范例,特别是一些文本中的“独特”存在,更为我们进行“语用”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点。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独特”,引领学生发现“独特”,感悟“独特”,探究“独特”
期刊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邃,倍受喜爱与传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的古诗教学要在诵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课标实施建议中提出: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发现语文课堂应该是传承吟诵文化的主阵地。在小学低段的古诗吟诵教学中,孩子们诵
期刊
语文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学文本的解读是前提,教学内容的选择是重点,教学策略的运用是保障。游记类散文,可以让学生随着作品去想象和遨游世界,可以让学生丰富见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在现行的统编教材当中,游记散文占有一定的比重。在教读这类文章的时候,要紧扣游记散文的文体特点进行文本解读与内容选择。同时,游记散文在教材当中往往是以单元组合的方式出现,在教读这些文章的时候,还要遵循单元导读的要求。
期刊
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运用所有的感官,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对于人生的价值更多地是为己所用,是人性的需求。教师不仅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经典的篇章,传授必要的写作知识,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思维,训练写作技能。一、教学流程  (一)古诗欣赏导入  出示古诗《江雪》《渔歌子》  ①朗读古诗。②谈对诗中景色的感受(孤独、寂寥、悲伤、清冷……)。③谈渔翁的心情(愉快、轻
期刊
写作支架,是在学生实际写作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中搭建“脚手架”,辅助学生弥补经验的不足,缩短与期待经验的差距,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写作任务。范例支架则是以范例为依托的写作支架。设计好范例支架有利于写作教学的有效推进,能帮助教师用好范例,用足范例,将其价值尽可能地发挥出来。  叶黎明教授曾提出支架需要具备以下特点:以知识、技巧为内核,以显性、精要、好懂、管用的形式呈现,高于学生现有水平。据此,笔者将范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