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误区一:用雌激素治疗骨质疏松会得癌。目前医学界已达成共识,对同时伴有更年期症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进行合理治疗。雌激素的使用原则是低剂量、短期,主要目的为改善更年期症状,且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假如骨质疏松患者无更年期症状,就不主张补充雌激素。
误区二:只喝骨头汤就能防止骨质疏松。炖骨头汤时加适量醋能溶解钙质便于吸收,但骨头汤里还溶解了大量骨肉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的治疗重要的是学会从饮食中摄取必要的钙质。
误区三: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特有现象,与年轻人无关。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就会使骨质疏松这个老年病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
误区四:骨质疏松症患者要卧床休息。其实,运动时全身和骨骼的血液循环可明显恢复,肌肉的收缩和扩张对骨骼有刺激作用,可以促进骨形成、减少骨量流失、减慢骨质疏松的进展。因此,骨质疏松者最好选择力所能及的户外运动方式进行锻炼。
误区五:防治骨质疏松钙越多越好。防治骨质疏松的原则目的是增加骨骼中骨基质和骨矿物质的含量、防止骨质的分解、促进其合成、缓解或减轻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及不适感。针对骨质疏松骨钙丢失的情况,患者可选择对胃肠道刺激小的钙制剂,在医生指导下,按照不同年龄选择合适的剂量。
误区六:骨质疏松属于退行性疾病,无法防范,一旦出现骨质疏松,就无法增加骨密度,只能延缓流失。一般而言,从年轻时就注重饮食补钙并坚持运动、保持合适体重的人,患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较低,或将最大限度地推迟骨质疏松的发病年龄,即便出现症状也较轻,且发展的速度较慢。根据临床观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合理治疗一年后,复查显示骨密度上升。说明治疗并非只是延缓骨质的流失,而是使骨质流失停止,同时可以改善骨骼质量。
误区七: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大多数的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至中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当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已为时过晚。此病的早期诊断依靠双光子骨密度仪及定量CT检查;病程10年以上,可以通过X线拍片检查确认。
骨质疏松防重于治,预防比治疗更现实、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应从儿童期开始并贯穿生命的全过程,以获得理想的骨峰值和防止骨量的丢失,否则就容易导致骨折的发生。人一般在30岁左右达到最佳骨峰值,之前是储备期,之后均属支出。骨峰值的高低70%~80%决定于遗传因素,20%~30%决定于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中已被证实的有两点:富含钙的饮食和规则的负重锻炼有利于建立理想的骨峰值,因此从儿童期开始即进食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饮食,注重获得足够的光照,同时进行规律的负重运动可以达到满意的骨峰值,那么发生骨折的概率就会减少。成年和老年期骨量丢失的速度与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避免和干预骨量的丢失也十分重要。
(摘自《光明日报》)
误区二:只喝骨头汤就能防止骨质疏松。炖骨头汤时加适量醋能溶解钙质便于吸收,但骨头汤里还溶解了大量骨肉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的治疗重要的是学会从饮食中摄取必要的钙质。
误区三: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特有现象,与年轻人无关。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就会使骨质疏松这个老年病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
误区四:骨质疏松症患者要卧床休息。其实,运动时全身和骨骼的血液循环可明显恢复,肌肉的收缩和扩张对骨骼有刺激作用,可以促进骨形成、减少骨量流失、减慢骨质疏松的进展。因此,骨质疏松者最好选择力所能及的户外运动方式进行锻炼。
误区五:防治骨质疏松钙越多越好。防治骨质疏松的原则目的是增加骨骼中骨基质和骨矿物质的含量、防止骨质的分解、促进其合成、缓解或减轻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及不适感。针对骨质疏松骨钙丢失的情况,患者可选择对胃肠道刺激小的钙制剂,在医生指导下,按照不同年龄选择合适的剂量。
误区六:骨质疏松属于退行性疾病,无法防范,一旦出现骨质疏松,就无法增加骨密度,只能延缓流失。一般而言,从年轻时就注重饮食补钙并坚持运动、保持合适体重的人,患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较低,或将最大限度地推迟骨质疏松的发病年龄,即便出现症状也较轻,且发展的速度较慢。根据临床观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合理治疗一年后,复查显示骨密度上升。说明治疗并非只是延缓骨质的流失,而是使骨质流失停止,同时可以改善骨骼质量。
误区七: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大多数的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至中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当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已为时过晚。此病的早期诊断依靠双光子骨密度仪及定量CT检查;病程10年以上,可以通过X线拍片检查确认。
骨质疏松防重于治,预防比治疗更现实、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应从儿童期开始并贯穿生命的全过程,以获得理想的骨峰值和防止骨量的丢失,否则就容易导致骨折的发生。人一般在30岁左右达到最佳骨峰值,之前是储备期,之后均属支出。骨峰值的高低70%~80%决定于遗传因素,20%~30%决定于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中已被证实的有两点:富含钙的饮食和规则的负重锻炼有利于建立理想的骨峰值,因此从儿童期开始即进食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饮食,注重获得足够的光照,同时进行规律的负重运动可以达到满意的骨峰值,那么发生骨折的概率就会减少。成年和老年期骨量丢失的速度与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避免和干预骨量的丢失也十分重要。
(摘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