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升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实效性的探索

来源 :教育与职业(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r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升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在于创新素质教育思想观念,拓展素质教育的内容,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适应新的形势。笔者从当前我国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现状出发,通过文献查阅和走访及问卷调查,结合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指出我国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潜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 素质教育 实效性
  [作者简介]胡丽琴(1978- ),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管理;陈少华(1959- ),女,山东东营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江西 南昌 330095)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03-0182-02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国家产业升级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重任。为此,高等职业教育应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地以教书育人为本、以德育为先,全盘推行高素质教育,以服务为主旨、以就业为航向,致力于培育高素质生产者和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如何提升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把高职学生培育成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推进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经济形势正在经历由“制造”需求到“创造”需求的过渡,政府、社会、企业、家长、学生都感到就业形势的严峻,社会正大量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整体素质不高,劳动力供需布局的不平衡十分明显。“就业难,难就业”问题的产生,正是由于我们培养的学生“创造性”能力弱而造成的。缺乏创新的人才,难以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加强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书,也是发展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学生在学习阶段及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的能力。一些高职学校受就业压力的影响,注重解决眼前的就业问题,仅仅将主要精力投入对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从而导致培养的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省悟能力不足,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不高,非专业知识浅薄。这样的学生带有明显的“制造化”和“工具化”痕迹,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转变。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高职学校为了实现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推进高素质教育,让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同时具有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能力,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学校素质教育的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受生源水平层次以及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关注程度不够,往往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这就必然会影响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其潜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概念模糊,缺乏正确的认识
  我们总是在谈论着素质教育,究竟何谓素质教育?我国目前尚有较庞大的人群对此概念模糊不清。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其本质是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格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学习人文知识并将其内化为一种品质的重要途径,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培养的基础。核心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引导人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能够正确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及现实问题。具体来说,包含了思想政治造诣、文化造诣、工作能力造诣、身心造诣等多个方面。正是由于概念的模糊,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对于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充分的认识,而学生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也一样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对江西省三所高职学校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半数以上的同学表示不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只有少部分同学表示了解一些内容,大多数都是将学校的思政课程以及文化活动理解为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学生本人以及学校方面都存在对素质教育定位不准,缺乏系统性认识的问题。
  (二)发展不均衡,过分强调技能培养,忽视人文素质教育
  自20世纪末,人们开始关注素质教育,绝大部分关于素质教育方面的研究,都会提到职业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眼下,我国高职学生人文造诣匮乏,人文素养情况普遍呈现下滑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人文学识的广泛缺乏,加上语文根基较差,导致他们时有错字,词不达意;(2)缺乏人文情感,对人冷漠,缺乏同情心和正义感,与人发生意见分歧时,常常抱怨对方并积极进行还击,甚而会采用武力途径来解决问题;(3)人生观和价值观错位,思想偏激,理想信念淡薄,蒙昧主义和急功近利意识较强,将自我的理想信念定位在对钱财、权能、社会地位的追逐上,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学校方面,因为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职业教育培育的是具备某些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所以学校往往过度看重对专业技术的培育,无形中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忽略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导致职业教育逐步变质为一种目光短浅的职业培训,这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育极为不利。第二,在学生方面,因为生源参差不齐,基础教育欠缺,文化素养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上就业压力大,导致学生积极投入职业技能的学习,但是对人文素养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学校的投入和学生本人意愿的偏差无形中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即过分强调技能培养,忽视人文素质教育。
  (三)素质教育内容有待充实完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谈到职业教育时强调,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的导入,是职业院校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条件。通过对三所高职学校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前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更多地还停留在思想层面,企业文化的导入还未得到全员的重视,没有有效地实施,这在我们的高职教育中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国内各职业院校也相继在探索适合自己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教育,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如何有效将企业文化导入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问题,国家已经给予了方向性的引导,但具体的实施方案,各职业学校尚在探索,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机制。
  三、提升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的思路与对策
  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术人才,因此,职业院校一定要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职业院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充分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及行业的技术水平。同时,职业院校还要在学习、生活的细节中融入企业文化,将其导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竞争力。这样能使学生从潜意识里实现由“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满足社会需求,克服“就业难”和“难就业”的现实问题。提升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树立科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观念,合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高等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和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基地,决不能简单地与职业培训等同起来,而应当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高超专业技能、深厚文化底蕴、健全人格和正确道德观念的人才。要以核心价值观来引领职业院校发展,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不是纯粹的教育格式或类别,因此,每位教师都需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和教书育人的观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鼓励专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启发创造性思维。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综合考虑文理配置,将职业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课程设置融合起来。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企业文化融于一体的课程体系。
  (二)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促进职业院校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优化师资队伍,已成为学校建设的当务之急。学校加大对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不能将引进人文专业教师视为唯一途径,而应当在引进教师的同时,加强对其他专业教师素质的培养,使教师队伍整体向高素质化发展,师德崇高同时人文修养俱佳。同时,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互相交流学习,也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良好途径。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不仅要注重教师学历水平的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水平的培养,还要注重教师的人文修养水平的提高,使教师在专业教育中无意识地穿插人文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追求真、善、美,使得知识、能力、素养共同提升,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职业院校建校时间短,历史文化积淀单薄,人文气氛淡薄。各职业院校目前尚在建设期,多数职业院校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在实习实训场地的建设上,在图书馆、文化场馆、人文景观设施的建设上投入相对较少,人文类图书资料、学生文化活动平台匮乏,校园人文素质教育氛围较淡。
  校园文化建设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在管理上,要抓好学风、校风、教风建设,身体力行传递人文精神;同时从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以企业的标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和习惯,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提高职业素质。在经费投入上,通过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抓好学校图书资料、教学设施、人文景观的建设。在校园活动上,举办文化艺术节、各类知识讲座、各类竞赛活动等;同时鼓励学生社团的发展,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得到各方面的锻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四)构建素质教育评价标准
  素质教育是高职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评价是检验高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评价标准能给高职教学活动指引正确方向,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由于素质教育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学生心理活动和日常生活的表现上,具有复杂性、隐藏性,难以在短期内做到全面合理的量化考核,所以其评价标准的形式可采取多样化的综合分析。可将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心理测试、问卷调查等形式结合起来考核评价。同时,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重、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学校文化建设的情况等都可作为素质教育评价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高明海.从高职素质教育谈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J].职业教育研究,2006(1).
  [2]顾明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罗杰.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素质教育初探[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4]杨淑欣.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3(18).
其他文献
【摘要】声乐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启发性教学的一门科目对于学前教育准备学习的必备活动来讲,是当前学前教育的重点教学科目。学前教育对于声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维方面入手,本文通过讲解学前教育学生声乐自主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分析现阶段学前教育声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遇到的困难和难题,通过探究和讨论为其提出解决措施,希望为今后提升学前教育学生声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做出一个具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教学应该使学生将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学会鉴赏、陶冶情操熔于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必须能够叩开学生的心扉
介绍了采用宏程序加工轮廓倒圆角的编程方法,分析说明其数学模型的建立、变量参数的设定及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
论述了布局问题的内涵和求解方法现状,分析了不同求解方法的特点,讨论了布局问题求解方法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多组件智能体技术的布局问题求解方法,建立了问题求解的功能模型
机车车轮轴过盈配合、驱动销过盈配合均引起较大的接触应力,分析孔边薄弱部位的应力变化情况,并进行强度评定,将有助于指导车轮的设计。简述了轮轴过盈配合三维有限元分析的研究
境遇式教学模式主张教学活动的过程化与多元化,要求赋予教师教学自主权,但有一些制约教师自主权的现实因素,包括教师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活动深受死板条文限制、教学过程苦受
用压痕断裂力学模型或切削加工模型来处理纳米结构陶瓷的磨削去除机理。把磨削中磨粒与工件的相互作用近似看成理想的小规模压痕现象,研究磨削裂纹的形成与扩展过程、材料的去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校掀起了心理教育的高潮,伴随这场心理教育的普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纷纷提高了对心理教育的认识,学生也得到了有效的帮助。然而,高校心理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诸如教育水平和条件参差不齐、理论和实践脱节等问题。文章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高校 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威泽勇(1971- ),男,江西
2007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亚洲动力传动展)与2007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亚洲物流展),于2007年10月10-1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参展商有2000
讨论了数控曲轴磨床以主轴颈定位,以主轴颈中心为回转中心,一次装夹完成曲轴的主轴颈和连杆颈的磨削加工,克服了传统曲轴磨削加工中存在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