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中学语文课文《我的叔叔于勒》的结尾部分“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和刚上船时的景物“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紫色的阴影”语意双关,既实指哲尔赛岛,也像是人物心头的阴影。那么,谁的心头会留下阴影呢?
菲利普、克拉丽丝夫妇的心头留下了“阴影”
于勒因为“行为不正,糟蹋钱”而被“打发到美洲”。于勒发了财说要回到哈佛尔,于是菲利普夫妇日夜盼望于勒早日回来。菲利普总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但在船上遇到已沦为穷水手的于勒时,菲利普夫妇十多年来荣华富贵的梦一下子成了泡影,希望变为失望,乃至怨恨、咒骂;“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变成了“贼”“讨饭的”“流氓”;当初的“福音”被当作了瘟神,“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甚至“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碰上他。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态度的变化主要是由他的贫富决定的。有钱便是“一个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便是亲弟弟;没钱马上成了“坏蛋”“流氓”“败家子”“无赖”。于勒的出现,给菲利普、克拉丽丝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这一“阴影”展现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若瑟夫的心头留下了“阴影”
小说中对若瑟夫的描写主要表现在“我”给于勒小费的细节上:“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对于勒的外貌描写表现了于勒的贫苦潦倒和极需帮助。“我”心中的默念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他多么可怜,二是你们为什么不帮助他呢?心理描写表达了“我”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和对父母行为的不满。而没有得到父母同意就给了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这一举动则表现了“我”的善良。小说以“我”的眼睛观察人物,从“我”的角度评说感受。不仅展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世态炎凉,更让我们读来感到真切生动而又凄婉悲凉。课文结尾部分删减了“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以后您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缘故就在此”等文字。盼见于勒最后又躲开于勒,父母的行为在若瑟夫的心中留下了阴影。小说写“我”对被整个社会遗弃了的于勒或像于勒一样的命运悲惨的人仅有的一丝帮助,寄寓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怜悯。
作者的心头留下了“阴影”
在法国文学中,莫泊桑是公务员、小职员这一小资产阶层最出色的表现者。他自己长期是这个阶层的一员,熟悉这个阶层的一切,对他们的生活状况、生存条件、思想感情、精神状态作了多方面的描写。菲利普是个典型的小市民。“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父亲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他处处在模仿上层人物,想爬到上流社会。为了钱,他急切盼望于勒归来,“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当于勒出现在眼前时,又“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眼前的老水手真是于勒时,他“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异常的神态,语无伦次的话语,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内心的恐慌,把一个虚荣、势利、贪婪的菲利普展现在读者面前。克拉丽丝有着和丈夫一样的小市民性格。“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当菲利普准备请大家吃牡蛎时,她说得冠冕堂皇:既爱惜自己,又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其实是既顾全面子,又少花钱。在对人物的描绘上,莫泊桑致力于描写“处于常态的感情、灵魂和理智的发展”(《论小说》),通过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状态与在一定情势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动、举止、反应、表情,来揭示出其内在心理与性格。作者通过琐碎的小事揭示了菲利普夫妇虚荣的丑态。在作者笔下“那一片紫色的阴影” 平实朴素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小说对菲利普夫妇乃至资产阶级家庭虚荣、唯利是图的嘲讽。
读者的心头留下了“阴影”
莫泊桑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擅长从平凡琐碎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段,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它通过人物态度的细微变化揭示出社会的某些本质,这不能不令人叹服莫泊桑洞察社会的本领和艺术表现功力。小说留给了读者诸多感受,或对于勒的同情,或对菲利普夫妇的批评,或对人与人冷酷关系的感叹;也启发了读者更多的想象:菲利普夫妇回家后会是怎样的表现,假如于勒找上门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当姐姐的未婚夫得知真情会怎样…… “那一片紫色的阴影”着实在读者的心里投射了很多。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有“金钱关系说”“同情说”和“虚荣说”等多种理解,教师和学生不妨抓住“谁的心里留下了阴影”这一问题,深入思索一番。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中学语文课文《我的叔叔于勒》的结尾部分“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和刚上船时的景物“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紫色的阴影”语意双关,既实指哲尔赛岛,也像是人物心头的阴影。那么,谁的心头会留下阴影呢?
菲利普、克拉丽丝夫妇的心头留下了“阴影”
于勒因为“行为不正,糟蹋钱”而被“打发到美洲”。于勒发了财说要回到哈佛尔,于是菲利普夫妇日夜盼望于勒早日回来。菲利普总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但在船上遇到已沦为穷水手的于勒时,菲利普夫妇十多年来荣华富贵的梦一下子成了泡影,希望变为失望,乃至怨恨、咒骂;“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变成了“贼”“讨饭的”“流氓”;当初的“福音”被当作了瘟神,“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甚至“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碰上他。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态度的变化主要是由他的贫富决定的。有钱便是“一个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便是亲弟弟;没钱马上成了“坏蛋”“流氓”“败家子”“无赖”。于勒的出现,给菲利普、克拉丽丝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这一“阴影”展现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若瑟夫的心头留下了“阴影”
小说中对若瑟夫的描写主要表现在“我”给于勒小费的细节上:“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对于勒的外貌描写表现了于勒的贫苦潦倒和极需帮助。“我”心中的默念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他多么可怜,二是你们为什么不帮助他呢?心理描写表达了“我”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和对父母行为的不满。而没有得到父母同意就给了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这一举动则表现了“我”的善良。小说以“我”的眼睛观察人物,从“我”的角度评说感受。不仅展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世态炎凉,更让我们读来感到真切生动而又凄婉悲凉。课文结尾部分删减了“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以后您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缘故就在此”等文字。盼见于勒最后又躲开于勒,父母的行为在若瑟夫的心中留下了阴影。小说写“我”对被整个社会遗弃了的于勒或像于勒一样的命运悲惨的人仅有的一丝帮助,寄寓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怜悯。
作者的心头留下了“阴影”
在法国文学中,莫泊桑是公务员、小职员这一小资产阶层最出色的表现者。他自己长期是这个阶层的一员,熟悉这个阶层的一切,对他们的生活状况、生存条件、思想感情、精神状态作了多方面的描写。菲利普是个典型的小市民。“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父亲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他处处在模仿上层人物,想爬到上流社会。为了钱,他急切盼望于勒归来,“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当于勒出现在眼前时,又“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眼前的老水手真是于勒时,他“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异常的神态,语无伦次的话语,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内心的恐慌,把一个虚荣、势利、贪婪的菲利普展现在读者面前。克拉丽丝有着和丈夫一样的小市民性格。“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当菲利普准备请大家吃牡蛎时,她说得冠冕堂皇:既爱惜自己,又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其实是既顾全面子,又少花钱。在对人物的描绘上,莫泊桑致力于描写“处于常态的感情、灵魂和理智的发展”(《论小说》),通过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状态与在一定情势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动、举止、反应、表情,来揭示出其内在心理与性格。作者通过琐碎的小事揭示了菲利普夫妇虚荣的丑态。在作者笔下“那一片紫色的阴影” 平实朴素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小说对菲利普夫妇乃至资产阶级家庭虚荣、唯利是图的嘲讽。
读者的心头留下了“阴影”
莫泊桑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擅长从平凡琐碎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段,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它通过人物态度的细微变化揭示出社会的某些本质,这不能不令人叹服莫泊桑洞察社会的本领和艺术表现功力。小说留给了读者诸多感受,或对于勒的同情,或对菲利普夫妇的批评,或对人与人冷酷关系的感叹;也启发了读者更多的想象:菲利普夫妇回家后会是怎样的表现,假如于勒找上门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当姐姐的未婚夫得知真情会怎样…… “那一片紫色的阴影”着实在读者的心里投射了很多。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有“金钱关系说”“同情说”和“虚荣说”等多种理解,教师和学生不妨抓住“谁的心里留下了阴影”这一问题,深入思索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