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三年前由一个“孩子王”变成了培训教师,开始从事教师进修工作。如何做一名老师的“老师”?当时我感觉到无所适从。自己此前多年从事职业教育,对普通中小学知之甚少,如此境况下,又怎敢在教师面前卖弄“三板斧”?
一次上网浏览,我看到一位班主任老师撰写的教育案例正好是我所急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我心头暗喜。此后我便经常浏览教育网站,从中了解基层学校情况,学习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教育在线、K12等教育论坛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窗口,上网发帖、交流心得成了我每天必修的功课。在这里我结识了很多未曾谋面的教师,这给我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在一期班主任培训的案例征集中,有学员列举了“如何对待问题学生‘挑衅’”的困惑,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实践,这个问题让我一时摸不清头绪。我在K12论坛的“班主任”板块发了一个“如何对待问题学生‘挑衅’”的主题帖,很快就有网友在跟帖中谈了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其中,著名的班级管理专家王晓春老师还提供了几则详尽的管理案例。我把这些案例用在了“问题学生管理”专题教学中,得到了班主任培训班学员的一致认可。网络互动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我就更感觉离不开这位身边的“老师”了。
接触得多了,我也有了想写点东西的念头。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给《中国教师报》投了一篇文章,没想到编辑老师很快就回复了修改意见,稿子不久就发表了。第一次看到我的涂鸦变成了铅字,那种兴奋溢于言表。高兴之余,我把写文章的心得和同事们分享,动员他们经常上网浏览教育信息。不到一年时间,我们教培中心的十几位专业教师都在教育期刊上发表了文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推动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举办的校长培训、管理干部培训、班主任培训得到了基层学校的一致认可。我想,这些都离不开教育网络对我们工作的引领、指导和帮助。
凭借教育网络这块阵地,我结识了很多专家、教师,在基层调研和培训过程中,也有了更多的交流话题。我们还把班主任的治班心得、基层学校领导的管理经验通过教育网络推介出去,利用网络平台让更多的教育者分享。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培训教师博客圈(“杏坛遗响”博客圈)和教师读书QQ群,把参训学员的优秀作品通过网络与外界进行交流。“杏坛遗响”博客圈的浏览量一度排名搜狐圈子前十,并在2009年被搜狐网评为“圈子榜样”,这使更多的人对家乡教育有了直观了解。从一开始的上网浏览学习到主动参与其中,我使用教育网络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一扇扇知识的窗户向我打开,我感觉到教育的舞台也越来越大。三年来,教育网络带给我很多收获,在虚拟的世界里我认识了很多未曾谋面却又彼此熟悉的杏坛挚友,不断的学习交流也使自己的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厚的底蕴。经过几年的反复锤炼,我在国内多家教育类报刊上发表文章60多篇,有网友夸赞我是“高产作家”,我笑着说:这都是教育网络惹的“火”啊!
回首与教育网络结缘的三年,就像是结识了一位知心朋友,从相识到相知,不离不弃、风雨同舟。有人说,真正的朋友就像一壶龙井,甘香如兰,幽而不洌。教育网络恰如这壶龙井,只要用心品味就会发现,原来教育人生其实是可以很美的。
(作者单位:山东平阴县职业教育中心)
一次上网浏览,我看到一位班主任老师撰写的教育案例正好是我所急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我心头暗喜。此后我便经常浏览教育网站,从中了解基层学校情况,学习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教育在线、K12等教育论坛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窗口,上网发帖、交流心得成了我每天必修的功课。在这里我结识了很多未曾谋面的教师,这给我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在一期班主任培训的案例征集中,有学员列举了“如何对待问题学生‘挑衅’”的困惑,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实践,这个问题让我一时摸不清头绪。我在K12论坛的“班主任”板块发了一个“如何对待问题学生‘挑衅’”的主题帖,很快就有网友在跟帖中谈了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其中,著名的班级管理专家王晓春老师还提供了几则详尽的管理案例。我把这些案例用在了“问题学生管理”专题教学中,得到了班主任培训班学员的一致认可。网络互动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我就更感觉离不开这位身边的“老师”了。
接触得多了,我也有了想写点东西的念头。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给《中国教师报》投了一篇文章,没想到编辑老师很快就回复了修改意见,稿子不久就发表了。第一次看到我的涂鸦变成了铅字,那种兴奋溢于言表。高兴之余,我把写文章的心得和同事们分享,动员他们经常上网浏览教育信息。不到一年时间,我们教培中心的十几位专业教师都在教育期刊上发表了文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推动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举办的校长培训、管理干部培训、班主任培训得到了基层学校的一致认可。我想,这些都离不开教育网络对我们工作的引领、指导和帮助。
凭借教育网络这块阵地,我结识了很多专家、教师,在基层调研和培训过程中,也有了更多的交流话题。我们还把班主任的治班心得、基层学校领导的管理经验通过教育网络推介出去,利用网络平台让更多的教育者分享。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培训教师博客圈(“杏坛遗响”博客圈)和教师读书QQ群,把参训学员的优秀作品通过网络与外界进行交流。“杏坛遗响”博客圈的浏览量一度排名搜狐圈子前十,并在2009年被搜狐网评为“圈子榜样”,这使更多的人对家乡教育有了直观了解。从一开始的上网浏览学习到主动参与其中,我使用教育网络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一扇扇知识的窗户向我打开,我感觉到教育的舞台也越来越大。三年来,教育网络带给我很多收获,在虚拟的世界里我认识了很多未曾谋面却又彼此熟悉的杏坛挚友,不断的学习交流也使自己的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厚的底蕴。经过几年的反复锤炼,我在国内多家教育类报刊上发表文章60多篇,有网友夸赞我是“高产作家”,我笑着说:这都是教育网络惹的“火”啊!
回首与教育网络结缘的三年,就像是结识了一位知心朋友,从相识到相知,不离不弃、风雨同舟。有人说,真正的朋友就像一壶龙井,甘香如兰,幽而不洌。教育网络恰如这壶龙井,只要用心品味就会发现,原来教育人生其实是可以很美的。
(作者单位:山东平阴县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