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4G网络的普及,少儿的审美认知和审美经验越来越多的依赖于网络游戏、动漫形象等,这个问题日益成为当今美术教育界较为关注的热点之一。笔者作为一名研二学生,就曾在南宁的几所小学进行考察,并对部分学生做了采访。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网络游戏自身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极大地吸引着广大小学生,而以网络游戏中的视觉形象为少儿审美教育的发展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游戏;视觉形象;审美教育
一、网络游戏的本质特征
(一)网络游戏的概念
文化部2010年8月1日出台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网络游戏的定义“网络游戏”是指由软件程序和信息数据构成,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提供的游戏产品和服务,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客户端、网页浏览器及其他终端形式运行的各种网络游戏。
(二)网络游戏的分类
按照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特点,参考网络游戏产品的“使用方式”以及“产品形式”,采取复合分类方法,将网络游戏划分为三类网页游戏、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在线休闲游戏。有的学者认为可以分成偏游戏型和偏社区型的两种类型的网络游戏。笔者结合本文研究的重点,分为:网页类游戏、休闲类游戏、角色扮演类游戏、其他类网络游戏。
(三)网络游戏的重要特征
随着互联网的科技进步,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在带给人们更普及、更便捷的多元化资讯的同时,其本身还蕴含着以下几项特性:交互性、虚拟性、自由性、体验性。正如滕守尧先生在“艺术化生存”的教育理念中提出“这种生存方式是一种全面的且整体的生存方式,不仅需要知识和技术,还需要更成熟的人类感情,按照这种生存方式,从事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创造和欣赏艺术,更好地掌握自己和认识自己,而不是让无感情的技术和机器掌握自己,人类必须通过这种艺术,在技术发展遭遇的暗礁中踏出一条回归自己的路。”从“碎片化的生存”模式到“艺术化生存”的理想的扩展,这中间需要我们跨越更多的鸿沟,需要人们在网络游戏最本质的特征中悟出生命和艺术的真谛。
二、网络游戏对少儿的审美经验的影响
(一)现实的声音
笔者在进行实习考察期间,对南宁市X小学进行调研,在收回的102份调查问卷中。其中,问题3“你喜欢老师在美术课堂当中添加游戏环节”中,非常喜欢占77%,一般喜欢占21%,不喜欢占1%。问题5“请你推荐给我几款你觉得最好玩的游戏名称”中,居于榜首的是:游戏“王者荣耀”、“迷你世界”、“滚动的天空”、“我的世界”……
(二)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以滕守尧先生主编的《审美心理描述》一书为理论支撑,他在文中对审美经验的过程进行描述,并认为审美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审美经验,他将审美心理要素概括为四个方面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它们相互作用的形成复杂审美体验过程。
三、网络游戏中视觉形象的审美因素在少儿审美教育中的运用
(一)加强审美理解力的培养
网络游戏可以传达一种美学理念和文化趋向,其视觉形象是一种文化积淀下的产物,也是特定时期文化的体现。如《魔兽世界》借鉴了古希腊神话为网络游戏的原创力。网络游戏与文化作品的有机结合使得网络游戏具有了更多的文化内涵,通过游戏可以加深对某种文明的理解。老师要加强少儿对于各类艺术的表现技巧的理解,如:体积感、色彩感、空间感等。尤其是对于各种符号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如在色彩上,黑色和暗红色、幽蓝色主要象征一种神秘感和宗教感。总的来说,对于审美能力理解的核心是,帮助少儿克服因袭模仿的固定模式,利用网络游戏中的多元化审美因素来进行积极引导,传递美学理念、时代精神和各民族的深层意识。
(二)引发内在的审美情感
情感的集聚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我们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进行必要的艺术刺激。利用网络游戏中的趣味性来培养少儿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玩网络游戏是由他们的好奇心所驱动的,这也成为触发儿童观察和学习美术知識的一个自然优势。贯看网络游戏,都会设定一些困难与目标来不断激发游戏者探索未知的世界。在探索的过程中,少儿要经过多次的尝试、反复地推敲、不断的修正才能克服困难才能达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少儿在理解和思考中培养出良好的判断力和反应力以及自主参与学习的欲望。如若教师能善于利用网络游戏的视觉形象,使教学内容愈发以情趣化的形式表现,网络游戏中的每一个场景乃至人物的动作、道具都制作得惟妙惟肖,再辅以丰富的色彩和奇特的造型,不但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使少儿融入其中。情趣化是网络游戏特有的优势,能引发少儿美术的兴趣,使少儿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智力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习就不会是一种强制,而是一种内在的需要。
(三)深化创造性想象的探索
以网络游戏中的视觉形象为美术教育服务是一项新型的学习策略,是一种创新,它的应用和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学校、家长和社会不应该因为网瘾的问题而全盘否定网络游戏中视觉形象的审美价值。我们主张将其融入审美教育当中,并不是简单地将游戏、网络和教学三者简单的相连,直接给少儿玩游戏,而是将它进行一定的筛选和改造。目前只能作为一种美术学习的辅助方式,只能针对部分网络游戏体验的学生进行,我们也无意将美术教育彻底的变为网络游戏。
最后,网络时代就应当充分发挥网络游戏的优势:多元化、虚拟自由性、参与度、交互性强、涉及面广等,这些优势都是传统教育方式无法相比的。网络游戏中的视觉形象具有很强的教育潜质,其审美价值会充满美的神韵。尤其是网络科技的融入,使游戏的艺术性更加增强,主题更加深刻,美的形式更为完善。所以,笔者认为,将网络游戏中的视觉形象作为辅助教学的媒介,筛选其中的审美因素与少儿审美教育进行整合,实际上是对传统美誉的拓展和审美教育的延伸。
参考文献:
[1]鉴赏的艺术/奥斯本著.王柯平译.——四川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02
[2]审美心理描述/滕守尧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01
[3]儿童游戏文化引论/黄进著.——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关键词:网络游戏;视觉形象;审美教育
一、网络游戏的本质特征
(一)网络游戏的概念
文化部2010年8月1日出台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网络游戏的定义“网络游戏”是指由软件程序和信息数据构成,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提供的游戏产品和服务,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客户端、网页浏览器及其他终端形式运行的各种网络游戏。
(二)网络游戏的分类
按照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特点,参考网络游戏产品的“使用方式”以及“产品形式”,采取复合分类方法,将网络游戏划分为三类网页游戏、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在线休闲游戏。有的学者认为可以分成偏游戏型和偏社区型的两种类型的网络游戏。笔者结合本文研究的重点,分为:网页类游戏、休闲类游戏、角色扮演类游戏、其他类网络游戏。
(三)网络游戏的重要特征
随着互联网的科技进步,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在带给人们更普及、更便捷的多元化资讯的同时,其本身还蕴含着以下几项特性:交互性、虚拟性、自由性、体验性。正如滕守尧先生在“艺术化生存”的教育理念中提出“这种生存方式是一种全面的且整体的生存方式,不仅需要知识和技术,还需要更成熟的人类感情,按照这种生存方式,从事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创造和欣赏艺术,更好地掌握自己和认识自己,而不是让无感情的技术和机器掌握自己,人类必须通过这种艺术,在技术发展遭遇的暗礁中踏出一条回归自己的路。”从“碎片化的生存”模式到“艺术化生存”的理想的扩展,这中间需要我们跨越更多的鸿沟,需要人们在网络游戏最本质的特征中悟出生命和艺术的真谛。
二、网络游戏对少儿的审美经验的影响
(一)现实的声音
笔者在进行实习考察期间,对南宁市X小学进行调研,在收回的102份调查问卷中。其中,问题3“你喜欢老师在美术课堂当中添加游戏环节”中,非常喜欢占77%,一般喜欢占21%,不喜欢占1%。问题5“请你推荐给我几款你觉得最好玩的游戏名称”中,居于榜首的是:游戏“王者荣耀”、“迷你世界”、“滚动的天空”、“我的世界”……
(二)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以滕守尧先生主编的《审美心理描述》一书为理论支撑,他在文中对审美经验的过程进行描述,并认为审美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审美经验,他将审美心理要素概括为四个方面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它们相互作用的形成复杂审美体验过程。
三、网络游戏中视觉形象的审美因素在少儿审美教育中的运用
(一)加强审美理解力的培养
网络游戏可以传达一种美学理念和文化趋向,其视觉形象是一种文化积淀下的产物,也是特定时期文化的体现。如《魔兽世界》借鉴了古希腊神话为网络游戏的原创力。网络游戏与文化作品的有机结合使得网络游戏具有了更多的文化内涵,通过游戏可以加深对某种文明的理解。老师要加强少儿对于各类艺术的表现技巧的理解,如:体积感、色彩感、空间感等。尤其是对于各种符号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如在色彩上,黑色和暗红色、幽蓝色主要象征一种神秘感和宗教感。总的来说,对于审美能力理解的核心是,帮助少儿克服因袭模仿的固定模式,利用网络游戏中的多元化审美因素来进行积极引导,传递美学理念、时代精神和各民族的深层意识。
(二)引发内在的审美情感
情感的集聚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我们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进行必要的艺术刺激。利用网络游戏中的趣味性来培养少儿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玩网络游戏是由他们的好奇心所驱动的,这也成为触发儿童观察和学习美术知識的一个自然优势。贯看网络游戏,都会设定一些困难与目标来不断激发游戏者探索未知的世界。在探索的过程中,少儿要经过多次的尝试、反复地推敲、不断的修正才能克服困难才能达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少儿在理解和思考中培养出良好的判断力和反应力以及自主参与学习的欲望。如若教师能善于利用网络游戏的视觉形象,使教学内容愈发以情趣化的形式表现,网络游戏中的每一个场景乃至人物的动作、道具都制作得惟妙惟肖,再辅以丰富的色彩和奇特的造型,不但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使少儿融入其中。情趣化是网络游戏特有的优势,能引发少儿美术的兴趣,使少儿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智力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习就不会是一种强制,而是一种内在的需要。
(三)深化创造性想象的探索
以网络游戏中的视觉形象为美术教育服务是一项新型的学习策略,是一种创新,它的应用和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学校、家长和社会不应该因为网瘾的问题而全盘否定网络游戏中视觉形象的审美价值。我们主张将其融入审美教育当中,并不是简单地将游戏、网络和教学三者简单的相连,直接给少儿玩游戏,而是将它进行一定的筛选和改造。目前只能作为一种美术学习的辅助方式,只能针对部分网络游戏体验的学生进行,我们也无意将美术教育彻底的变为网络游戏。
最后,网络时代就应当充分发挥网络游戏的优势:多元化、虚拟自由性、参与度、交互性强、涉及面广等,这些优势都是传统教育方式无法相比的。网络游戏中的视觉形象具有很强的教育潜质,其审美价值会充满美的神韵。尤其是网络科技的融入,使游戏的艺术性更加增强,主题更加深刻,美的形式更为完善。所以,笔者认为,将网络游戏中的视觉形象作为辅助教学的媒介,筛选其中的审美因素与少儿审美教育进行整合,实际上是对传统美誉的拓展和审美教育的延伸。
参考文献:
[1]鉴赏的艺术/奥斯本著.王柯平译.——四川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02
[2]审美心理描述/滕守尧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01
[3]儿童游戏文化引论/黄进著.——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