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构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直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理解是目前高考中非常重要的题型,所占的分值很大,是对考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考查。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内阅读;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232-01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智力的竞争;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学会学习的人。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更加着力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提高民族素质这个总目标服务,使学生尽早成为有用之才。优化阅读教学,必须在抓好课内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抓好课外阅读的指导,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战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课堂上所进行的阅读教学,学生是直接进行阅读活动的主体,学生既能同时接受教师和阅读文本发来的信息,又是信息的输出者。教师要注意遵循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尽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學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互动式的课堂阅读方式充分体现了课堂阅读教学的特点,那就是通过建构互动的思维活动空间,充分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体验到通过阅读所获得的情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互动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把“渔”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展示出学习的主体性,并逐渐学会去获取“鱼”。在这中获取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历质疑、释疑、失败与成功等多种心理体验,从而在这种学习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二、拓展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一)推荐阅读的书籍,制定好读书计划
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认识并积累社会生活的各种知识,学习前人的经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积淀语言,为写作奠定基础,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要安排学生在教师大的阅读计划的框架之下设计好个人的阅读计划。长期坚持下去,让学生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二)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名著的内容大多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篇幅又长,加上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所以,让学生坚持读完读懂名著并非易事。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读书心态,想办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比如可以通过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教学质量仍然是各个学校的“生命线”,是评价教师工作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很多教师只顾死抠书本,而忽视了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但是,我们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课外阅读并非是分数的累赘,课外阅读与提高成绩二者之间是互惠双赢的关系,课外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还能对学业成绩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1.培养认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
认读就是阅读是用视觉来感知和辨识文字符号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它是最基本的活动。认读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的前提。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从提高认读能力入手。
一般来说影响认读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文字符号的结构。(2)感知、判断的能力。(3)识字的数量。(4)阅读广度。(5)心理因素。以上所举的影响认读能力的因素中,除字形结构是客观因素外,其余都是主观因素,都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
2.理解作者思路,把握文章中心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思路的反映。因此,要理清结构,就必须理解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是如何思考和观察的,是怎样安排表达顺序的,同时,要适当注意不同文体在结构上有不同的特点,以及同一种文体在结构上的变化。
把握文章的中心也就是对文章主旨的认识,是理解文章的重要环节,是理解能力的重要体现。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只有在认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从文章的具体内容中提炼出来,才是真正的理解。不可只抓住只言片语,主观臆断(凭臆测来断定),停于表面现象。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文章的文章中心有着不同的表达方法。还有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意在言外,要深入挖掘作品中的道理。同学们把握恶劣这些特点,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
3.理解语言的结构及其在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朗读、默读和背诵是学习语文并提高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感知语言结构和规律,体味作者的感情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在各种语言结构中,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句子,他是理解文章的基础。理解句子主要是根据组成句子的词语、词语的顺序、词与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语气、语调等来领会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在句子中,出词所含的意思外,汉语中词序和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在表义上都有重要作用。同样的词语,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完全不同的意思。
三、培养热爱读书的情感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明确目的,全身心地投入,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那么这种自己当家作主的学习态度,才是获得语文能力的真正动力。首先,要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生活中的花草树木、自然风光、人情冷暖、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等都应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只要带着对生活的浓浓关爱,那么,你所阅读的一切书籍读物的内容就都会打上你对生活理解的烙印,语文知识就会在你的头脑中内化为自己的独特感悟,你的理解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其次,要培养热爱读书的情趣读书,是增加语文底蕴,丰富头脑“内存”的重要途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的同学看小说会废寝忘食,阅读有趣的书时兴趣盎然,都是因为“乐此”才“不疲”。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它能极大地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增加快乐的情绪。对阅读而言,兴趣可以激励读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兴趣浓厚的情况下,注意力最集中,接受新知识最容易,记忆东西最牢固,思维最活跃,最敏捷。
综上所述,我们要牢固树立抓好课内阅读的方法传授,拓展课外阅读领域,充分发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启蒙性、训练的综合性和发展的渐进性等特点,坚持从入学抓起,从基础入手,全面抓好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和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发展智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史振泉,韩克思《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3,31:90.
[2]赵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内阅读;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232-01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智力的竞争;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学会学习的人。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更加着力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提高民族素质这个总目标服务,使学生尽早成为有用之才。优化阅读教学,必须在抓好课内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抓好课外阅读的指导,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战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课堂上所进行的阅读教学,学生是直接进行阅读活动的主体,学生既能同时接受教师和阅读文本发来的信息,又是信息的输出者。教师要注意遵循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尽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學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互动式的课堂阅读方式充分体现了课堂阅读教学的特点,那就是通过建构互动的思维活动空间,充分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体验到通过阅读所获得的情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互动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把“渔”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展示出学习的主体性,并逐渐学会去获取“鱼”。在这中获取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历质疑、释疑、失败与成功等多种心理体验,从而在这种学习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二、拓展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一)推荐阅读的书籍,制定好读书计划
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认识并积累社会生活的各种知识,学习前人的经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积淀语言,为写作奠定基础,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要安排学生在教师大的阅读计划的框架之下设计好个人的阅读计划。长期坚持下去,让学生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二)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名著的内容大多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篇幅又长,加上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所以,让学生坚持读完读懂名著并非易事。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读书心态,想办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比如可以通过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教学质量仍然是各个学校的“生命线”,是评价教师工作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很多教师只顾死抠书本,而忽视了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但是,我们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课外阅读并非是分数的累赘,课外阅读与提高成绩二者之间是互惠双赢的关系,课外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还能对学业成绩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1.培养认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
认读就是阅读是用视觉来感知和辨识文字符号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它是最基本的活动。认读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的前提。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从提高认读能力入手。
一般来说影响认读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文字符号的结构。(2)感知、判断的能力。(3)识字的数量。(4)阅读广度。(5)心理因素。以上所举的影响认读能力的因素中,除字形结构是客观因素外,其余都是主观因素,都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
2.理解作者思路,把握文章中心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思路的反映。因此,要理清结构,就必须理解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是如何思考和观察的,是怎样安排表达顺序的,同时,要适当注意不同文体在结构上有不同的特点,以及同一种文体在结构上的变化。
把握文章的中心也就是对文章主旨的认识,是理解文章的重要环节,是理解能力的重要体现。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只有在认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从文章的具体内容中提炼出来,才是真正的理解。不可只抓住只言片语,主观臆断(凭臆测来断定),停于表面现象。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文章的文章中心有着不同的表达方法。还有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意在言外,要深入挖掘作品中的道理。同学们把握恶劣这些特点,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
3.理解语言的结构及其在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朗读、默读和背诵是学习语文并提高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感知语言结构和规律,体味作者的感情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在各种语言结构中,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句子,他是理解文章的基础。理解句子主要是根据组成句子的词语、词语的顺序、词与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语气、语调等来领会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在句子中,出词所含的意思外,汉语中词序和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在表义上都有重要作用。同样的词语,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完全不同的意思。
三、培养热爱读书的情感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明确目的,全身心地投入,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那么这种自己当家作主的学习态度,才是获得语文能力的真正动力。首先,要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生活中的花草树木、自然风光、人情冷暖、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等都应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只要带着对生活的浓浓关爱,那么,你所阅读的一切书籍读物的内容就都会打上你对生活理解的烙印,语文知识就会在你的头脑中内化为自己的独特感悟,你的理解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其次,要培养热爱读书的情趣读书,是增加语文底蕴,丰富头脑“内存”的重要途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的同学看小说会废寝忘食,阅读有趣的书时兴趣盎然,都是因为“乐此”才“不疲”。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它能极大地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增加快乐的情绪。对阅读而言,兴趣可以激励读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兴趣浓厚的情况下,注意力最集中,接受新知识最容易,记忆东西最牢固,思维最活跃,最敏捷。
综上所述,我们要牢固树立抓好课内阅读的方法传授,拓展课外阅读领域,充分发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启蒙性、训练的综合性和发展的渐进性等特点,坚持从入学抓起,从基础入手,全面抓好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和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发展智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史振泉,韩克思《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3,31:90.
[2]赵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