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镕:为人民军队战时供给殚精竭虑

来源 :党史博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ao_minl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着朱德上井冈,赵镕,1899年10月出生在云南宾川县彩凤村一个普通农家。赵家祖居江西南昌,清朝嘉庆年间因躲避战乱迁居云南。赵镕出生不久,母亲就因病去世。3岁时,赵镕患上了天花,家人把他背到村外庙中隔离治疗,日夜煨汤喂药,悉心照料,不到一个月竟奇迹般地痊愈了。赵镕家境贫寒,上不起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准确揭示和深入阐释国家本质及其治理职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实践主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与主张为指导,又结合中国自身实际国情,在巩固新生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推动改革开放关键转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不同发展阶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持续探索,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点的治国理政理念,进一
李尔重作为一名两入北大、留学东洋、著述千万、两次负伤、三次入狱而不改初心的中共高级干部,从1945年在延安结识毛泽东,到1976年毛泽东去世,三十年间见过毛泽东无数次,而且深受毛泽东的赏识和器重,甚至被毛泽东称之为“我们的才子和作家”。其中让他一生最为庆幸和难忘的,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七次伴陪毛泽东畅游长江的经历。
同类相似文章看多了,不免产生“阅读疲劳”。对我来说,关于胡适的评价和研究,就有如此的感觉。今年距胡适1921年发表《红楼梦考证》正好100年。这类应景的纪念文章与专著,以及各种学术活动,自然多了起来。这各种大同小异的声音,不过是再次宣示胡适在学术史上、尤其是“新红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奠基性位置而已。其潜台词不过是1954年、1955年对胡适思想的批评全错了i最近读欧阳健先生新著《百年微澜--胡适与“新红学”》(九州出版社2020年12月版,以下简称“百年微澜”),却犹如在闷热的夏季,吹来一缕清风。
县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单元,县城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山东省县域内人口流动态势明显,资源类传统产业支撑能力较强,新城新区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以县域为
1945年10月25日,天气阴沉沉的,干部团继续向承德前进.虽然队伍很疲惫,但看到距离承德火车站越来越近了,大家的精气神非常足.据干部团成员崔扬在日记中记载:“干部团成员下午
期刊
朵噶·彭措饶杰(1896.12.15-1957.3.13),西藏拉萨人,西藏著名爱国上层人士。和平解放前,他曾是西藏地方政府四大噶伦之一、藏军总司令;和平解放后,他历任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大军区)副司令员。20世纪5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朵噶·彭措饶杰顺应历史潮流,积极拥护中共中央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大政方针,热情参与西藏地方政府、西藏军区的领导工作,为藏汉民族团结、西藏内部团结、西藏社会发展付出了全部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不幸逝世后,中央人民政府、西藏军政领导众
2021年4月19日下午,“从延安到北安——跟党走、奋斗行”大型主题采访第三分队见到了北京大学教授、中共吉林省委原副书记林炎志。作为林枫的儿子,林炎志对记者讲起了当年父亲带领中央派出的干部团奔赴东北创建根据地的故事。  “你是东北人,  抗日戰争胜利以后,你要准备回东北去”   记者:抗战胜利后,夺取东北成为国共两党斗争的战略焦点。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领导,1945年,党中央做出了“向北发展,向
由于"大跃进"开始后的瞎指挥和对粮食产量的浮夸风、高指标和高征购,再加上从1959年起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粮食供给空前紧张的局势.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周恩来担起了领导扭转国家粮食供给紧张局势的重任,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共渡难关.他亲自指挥,统筹全局,使用国家手中的机动粮和进行地区间的调拨,为一些地区解了燃眉之急.他主持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积极开展调研,推动政策调整,调动农民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他还从国民经济的全局考虑,综合施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和自身组织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了相应的发展党员的政策.上海党组织在发展党员方面,通常是利用党员个人关系介绍有意向的革命群众入团入党,党员人数在一定时期内增长较为缓慢.大革命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上海党组织通过群众运动和武装起义大量发展党员,使党员人数迅速增加.由于上海区委在大革命时期大量发展党员的过程中,未能对革命的投机分子仔细加以甄别,政治审查不严,加上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党员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影响了党的纯洁性.对此,上海党组织采取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的程序
在中国工农红军军史上,有30多名女干部参加了中央红军的长征,但迄今很多杂志报纸对具体人数和人名都说法不一。究竟是哪些女干部参加了长征7中央当年是如何决定女千部长征去留的,其间有着很多鲜为人知的内幕细节。而无论参加长征或是留在中央苏区的女干部,都给后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