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ai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流动儿童的问题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其中尤为受到关注的就是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流动儿童指因为监护人工作的原因而在流入地学习生活的6~16岁的孩子。流动儿童由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动,比常住儿童面临更多的状况,于是有更多的学习、情绪以及人际方面的问题。主要就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四个方面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 键 词]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174-02
  一、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因为学习工作等原因转移进入城市。这种大规模迁移的现象导致大量儿童成为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指因为监护人的工作原因而在流入地学习生活半年以上的6~16岁的孩子。很多流动儿童出生于农村,由于父母亲或者其他监护人工作的原因进入城市生活,面临着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模式、陌生的交际圈的种种挑战。相比于常住儿童,他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大得多,这些心理问题将影响流动儿童的正常生活与学习,对他们的发展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通常表现在抑郁、焦虑、冲动、恐惧、自卑以及孤独感等方面。流动儿童的这种糟糕的处境受到了大量学者的关注,他们致力于探讨如何改善流动儿童的状况,让流动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改变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众多,但是研究结果都较一致地表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常住儿童差,流动儿童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韩煊、吴汉荣的研究表明,流动男童在学习、交际、孤独感、自责感、过敏感、身体症状等方面的得分远远高于常住男童,并且焦虑因子的总得分也高于常住男童很多。在学习焦虑和恐惧倾向等方面的得分,流动女童也远远高于常住女童。由此可见,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比较多。白春玉等人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学习焦虑最为普遍,第二个比较明显的症状是自责,其他的症状有身体状况欠佳、过度敏感、做事冲动以及感觉孤独等。陈艳君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与城市儿童相比较低,主要表现为受歧视感比较强、存在身份认同危机及感到自卑、焦虑等消极情绪。因而就需要学校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帮助流动儿童;并且流动儿童的焦虑感、受歧视感、孤独感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因而就需要家庭及社会采取一定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总之,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各个层面上,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已有关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四个方面進行分析。因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本文也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四个方面来探讨。
  (一)家庭方面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很大程度受到家庭的影响。栾文敬等人的研究表明,相比较于身体上的虐待,进城务工人员父母的精神虐待对流动儿童的影响更大,比如夫妻间的忽视、父母对子女的忽视以及在外人面前对流动儿童的大声吼骂等,都会严重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杨芷英和郭鹏举的研究表明,家庭因素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具有相关性;流动儿童的家庭条件与父母交流状况及父母之间的关系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白春玉等人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学习焦虑最为常见;健康组与不健康组的家庭环境不同,不健康组儿童家庭的亲密度、组织性得分均低于健康组的,而矛盾性得分高于健康组,表明家庭环境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这些研究均说明了流动儿童所在家庭环境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其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有益于流动儿童的健康发展。首先,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夫妻关系及亲子关系为流动儿童提供心理的慰藉。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是孩子学习生活的基石,只有基础牢,家庭才能稳如泰山,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其次,父母尽可能地学习相关知识。流动儿童的父母受教育水平一般比较低。尽管自身能力有限,父母也要尽可能地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最后,多多与流动儿童沟通交流。物质保障是重要的,但是精神上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只有与孩子沟通交流,才能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支撑,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愉快地生活与学习。因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家庭的干预是解决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学校方面
  流动儿童很大一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所以学校教育与学校氛围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大,学校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流动儿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能够很好地减少流动儿童的抵触情绪以及孤独感,流动儿童在舒适放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够很好地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快融入班集体,适应学校的生活,产生归属感。其次,学校需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也可以定期开展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并且为流动儿童建立心理健康的档案,有助于纵向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改变课程内容以及对特殊情况进行处理。最后,积极挖掘流动儿童的优点,及时进行表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最终提高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社会方面
  社会也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白春玉和张迪等人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社会支持的影响,主观支持对心理健康起到保护作用。因而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首先,增加对于流动儿童的关注和帮助,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对于城市贡献的宣传,树立正确平等的观念,提高流动儿童的自信心以及归属感,为其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其次,国家应该设定基金来提高流动儿童的教育,在教育方面对流动儿童进行适当的补助,为其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确保流动儿童的不平等教育现象越来越少。最后,国家应该从制度层面解决问题,打破原来的户籍阻碍,在流入地上学也能在流入地高考,将其进行立法,确保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有一定的制度保障。   (四)个体方面
  首先,可以通过定期的心理辅导、心理交谈、心理周记等来与流动儿童进行交流,帮助流动儿童发现自身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困惑,克服自卑、抑郁、焦虑不安等情绪。其次,增强自我效能感,树立流动儿童的自信心,消除隔阂感,许多流动儿童在原来的学校也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热爱体育,学习刻苦,喜欢交朋友。但是由于接触新的环境,要融入一个新的集体,并且父母工作比较忙碌,难以很好地照顾到孩子的情绪与学习,因而产生适应困难,与同学之间难以融入,此时需要激发流动儿童的自信心,开展一定的活动,帮助他们融入集体,当然流动儿童自己需要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度过适应期。最后,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流动儿童多多灌输一些积极的观点,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克服一些内在的自卑感,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价值,完善自己。
  三、总结
  流动儿童的问题已经不是个别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城市化的进程在加快,流动儿童的数量也在上升,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将越来越明显,如果处理不当,将影响个人的发展、家庭的运行甚至社会的稳定。因此,需要我们家庭为流动儿童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多多学习相关知识,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学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记录;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资金保障,制度保障;个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探索,积极进取,克服自卑,完善人格。相信在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的全体努力下,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大大改善。相信在深入了解、密切跟进、采取措施的情况下,最终能有效解决问题。相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多方努力下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韩煊,吴汉荣.深圳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64-65.
  [2]白春玉,张迪,顾国家,等.沈阳市部分流動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4):459-460.
  [3]陈艳君.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8(3):33-36.
  [4]栾文敬,路红红,童玉林,等.家庭关系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3(2):27-36.
  [5]杨芷英,郭鹏举.家庭因素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基于对北京市流动儿童的调查[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36(3):54-60.
  [6]白春玉,张迪,顾国家,等.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家庭环境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2):288-289.
  [7]白春玉,张迪,牟均,等,顾芳如.社会支持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1):5099-5102.
  [8]倪士光,李虹.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4(1):60-89.
  ◎编辑 陈鲜艳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前社会的信息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由于这样的情况存在,微课教学模式也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就体现在高职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微课教学模式可以提升高职计算机教学的高效性,所以在之后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微课的应用将会成为一种主要趋势。就微课教学模式的情况来看,其既可以提升教学的效率,同时也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因此,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微课基础上高职计算机教学的优化实践。  
文本解读,是读者与作者、人物、情境进行对话的过程,也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开始,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追求.将文本解读看成是观风景,那么披
随着我国科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的进程,也推动了我国教育系统的智能化发展.下面
“国培计划(2018)”—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初中化学培训班在江苏盐城师范学院进行,每位上台的专家,学者和名师,无不捧出自己精心烹制的思想大餐,他们广博的学识、睿智的思
家庭是儿童生长的起点,也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孩子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来的是对家庭的延续.父母的言行举止将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是终身的.基于此,本文将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已在大学生群体中全面普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入融合,利用移动终端“蓝墨云班课”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翻转课堂模式,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Java;云班课;翻转课堂;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
本文从当前预算工程造价预结算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工程造价概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探讨提高工程造价概预算正确率的对策。
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落实,旨在巩固学生语文知识,锻炼学生语言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学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成效.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是科学学习的动力,许多科学教师追求科学课堂的趣味性,或创设趣味情境,或开展趣味游戏,或组织趣味合作,一切以有
期刊
非智力因素是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动力,是积极学习的心理机制,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还能促进中学生的智力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