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研究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美术教育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有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需要对美术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发挥美术教育的价值,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本文结合当前的幼儿园美术教育,分析阐述了美术教育对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必要性以及目前美术教育中培养创造性尚且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分析了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的可行策略,希望能给学前教育的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6-01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6.088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创造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美术教育中,教师需要认识到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采用有效的教学措施推进美术教学。
   一、美术教育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进入21世纪,知识更迭的速度不断加快,进行知识创新的关键在于培养优秀的人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取决于創造性的人才。幼儿阶段的儿童想象力强,幼儿园教育也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阶段。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艺术家,而是把美术教育活动作为开发幼儿潜力、培养创造能力的一种方式,旨在从幼儿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这具有独特优势,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当前幼儿教育的必然发展方向。
   (二)幼儿健全发展的要求
   创造力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要想在今后的时代中有所成就,就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尤其是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而培养创造能力就需要从幼儿阶段开始。幼儿阶段是创造力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由于幼儿很少受到传统观念的限制,他们往往会利用自己的符号语言描述生活、宣泄情感,创造出来的美术作品中往往蕴含着认知、情感和来自潜意识的表现。随着幼儿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他们的创造力会逐渐退化,从幼儿的长远发展来看,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是幼儿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美术教育中培养创造性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幼儿教师对培养创造性有了初步认识,但是受教学观念、能力的影响,实际的美术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
   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时,教师要先成为具有创造力的教学工作者,要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方式开发幼儿的创造性,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一些教师没有把创造性培养作为教学重点,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影响了美术教育的效能。因此,转变教师观念是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
   (二)缺乏正确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前,教师要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教给幼儿美术知识,重视艺术技能的传授,还要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提升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力。一些教师对美术教学存在错误的认识,把培养幼儿的美术技能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把教授技巧作为教学重点,没有给幼儿充分的空间去发挥,这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有一定影响。
   (三)教学内容不全面
   教学内容是进行美术教学的载体,教师要挑选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内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一些教师在选择内容时,过于重视内容的技巧训练。要求幼儿掌握构图、色彩等美术方面的知识,幼儿只能被动、机械地进行创作,束缚了幼儿的创造力。因此,教师要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这是进行美术改革的重点。
   (四)缺乏灵活的方法
   在进行美术教育时,灵活多变的方法有助于达到预期的目标。然而,一些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经常采用示范讲解的方法,要求幼儿进行模仿,让幼儿掌握绘画的基本方法,使美术教育活动变得模式化、统一化,幼儿画出来的作品千篇一律,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意识,因此在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时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法。
   (五)缺乏正确的评价
   科学的评价有助于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一些教师在评价时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以幼儿绘画的“像不像”作为主要标准,没有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形式展现作品,这样就把美术教育变成绘画方法训练,不利于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因此,进行教学评价改革也是美术教学的当务之急。
   三、幼儿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更加重视提升幼儿的创造力,美术教育在培养幼儿创造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具备创造性思维,充分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一)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是教学的先导。教师有什么样的要求理念,就有相对应的教学实践。因此,转变教学理念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时,教师需要形成全新的理念,以创新精神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认识到美术教学是为了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丰富幼儿的美术学习实践,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幼儿塑造健全的人格。教师要选择科学的内容,认识到幼儿学习的过程也是艺术体验的过程,幼儿的体验往往比结果更重要。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增加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作意识,对幼儿进行科学的评价,保护幼儿的原始创造力,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激发自身的潜力。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欲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小心呵护幼儿,不要对幼儿的学习进行过多干预,否则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来源于日常的教学生活,环境对幼儿的创造性培养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需要为幼儿开展美术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有助于幼儿创新意识培养的氛围。要与幼儿之间建立民主的关系,树立以幼儿为主的教学观念,尊重幼儿的思想行为,围绕幼儿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幼儿在学习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流露自身的情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勇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创作。要为幼儿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文化,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对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正面鼓励,消除幼儿对美术学习的恐惧心理,为幼儿提供持续的环境支持。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方面,教师不应当是权威的质押者,而应当是幼儿创造能力培养的欣赏者。幼儿教师的每个鼓励都会让幼儿有所进步,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创造力得到了提升。
   (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幼儿的个性发展离不开学习环境,幼儿的创造能力是与生活环境相互刺激逐步提升的。教师为了提升幼儿的創造性,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营造适合幼儿学习成长的美术文化环境,以独特的环境氛围让生活在校园内的幼儿受到美术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方面的影响,对幼儿的性格、精神进行塑造。可以在幼儿园的墙壁上设置涂鸦区域,在班级内张贴幼儿自由创作的美术作品,在学校的护栏和柱子上展示独具特色的油画作品等。通过营造特殊的美术文化氛围激发幼儿的艺术情感,满足幼儿的创作需求,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
   (四)根据幼儿的兴趣组织教学
   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幼儿感受到美术的乐趣,愿意参与到美术的学习中。在选择美术教学内容时教师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并且幼儿比较熟悉的内容。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还需要采用多种形式让幼儿感觉耳目一新,在进行原材料和绘画主题选择时都要进行创新,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开展教学活动。把秋天的落叶、校园内的碎纸片作为美术创造性培养的材料,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美术作品的创造。通过这些具有趣味性的材料,让幼儿感受美术学习的魅力,在学习中提升创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组织游戏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更多的美术创作素材,更好地把生活中的素材应用到美术创作中。
   (五)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创设情境,由于幼儿的年龄比较小,思维比较直观,面对问题时思考停留在浅层次。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课堂上需要的教学资料,丰富美术教学课堂,帮助幼儿提升学习效果。将美术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幼儿思考探索。运用多媒体情境让幼儿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在潜意识中学习知识,更好地感受艺术美。在画小猫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小猫、小狗的图片,播放相关的视频,利用这样的方式提高幼儿在美术学习中的积极性,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美的体验,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六)组织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让幼儿学习美术知识,培养创造能力,教师还需要丰富幼儿的美术文化生活,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让幼儿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幼儿的创造能力发展。例如,为了让幼儿在多元化的环境中感受艺术魅力,接受艺术的熏陶,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组织服饰节、美食节等多种多样的艺术活动,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创作,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美术与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教师需要把生活作为幼儿创作的源泉,将美术教育融入生活的各个环节,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
   四、结语
   总而言之,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创造性的重要方式,幼儿教师要具备创新精神,对美术教学活动有正确认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价值,引导幼儿感受美术的美和创造的美,不断提升教学的实效性,让幼儿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秀花.浅谈情智教育引领下如何培养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J].学周刊,2020,(2).
  [2]刘美云.浅谈美术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8(15).
  [3]邵芳媛.幼儿园美术集体教育活动中儿童的创造力培养策略研究[J].信息周刊,2018(9).
其他文献
摘 要:沉浸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开创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局面,能够让初中生在沉浸体验中把握作者的思想,获得情感的共鸣,唤醒初中生的阅读兴趣。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效地设计和组织阅读课堂教学,教会初中生沉浸式的阅读方法,让他们在沉浸中获得愉快的阅读体验。本文论述了沉浸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运用的意义,进而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以期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传统死记硬背的识字教学方法单调枯燥,难以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趣味识字以趣味为中心,迎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更好地调动小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本文将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趣味识字的教学措施,旨在提高小学识字教学的效率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激活语文课堂。“活”的课堂能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要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就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教师要“活”用教材,“活”用教法,“活”用课堂语言。学生采用新颖、多样的学习
摘 要:在高中教学体系中,政治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以后步入大学生活及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政治素养基础。但是针对高中政治教学来说,由于面临着即将到来的高考的压力,故而培养学生的解题及逻辑分析能力十分重要。时政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政治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及逻辑分析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政治知识,为学生今后参加高考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创新,使得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阅读是增长学生见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整本书阅读入手进行相关分析,以期为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学生可以借助丰富的阅读资源探索不同的阅读形式和方法,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提升思考能力。“让学引思”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想内涵,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它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一大创新改革。  关键词:让学引思;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互动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旨在借助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模式,构建活力四射的英语课堂,促使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到英语课堂学习中,最终实现高效英语课堂的构建。但是在具体实施互动教学的时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互动教学开展效果不佳,难以实现互动的有效性。基于此,本论文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作为研究中心,对互动教学开展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之一,学好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语文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包括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应用能力,要向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方面靠拢,但是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社会阅历都不足,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为此本文将主要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有效策
在汉语中,我们把爸爸的父母称为爷爷奶奶,而把妈妈的父母称为姥姥姥爷/外公外婆,把爸爸的兄弟称为伯伯/叔叔,把爸爸的姐妹称为姑姑/姑妈;而把妈妈的兄弟称为舅舅,把妈妈的姐妹称为姨/姨妈等。
摘 要:多数古老文明已经随着时代的洪流而消失,而中华文明仍焕发着勃勃生机。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依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国学经典,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先人智慧及文化底蕴,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有直接作用。如何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提升中学生语文素养应成为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语文教学引入国学经典诵读要坚持的几点原则入手,提出一些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提升中学生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