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像所有的认知症患者家属一样,等我们感觉到事情不对头时,老妈早已在病魔的偷袭下失去了往日的优雅。
每到日落时分,老妈就要叫骂
有一年“五一”假期,照顾妈妈的保姆请假回家了,我得全天候地照顾老妈8天。
果然,我发现了老妈也有《聪明的照护者》一书中所说的“日落综合症”。每到日落时分,老妈就陷入糟糕的情绪当中,非发一阵脾气不可。如果你不理她,她就叫骂不止,或者使劲地拍桌子拍床。
记得一天傍晚,当老妈在发作中骂出“什么玩意”时,我难过地哭了。
好在我有点心理学知识,知道这种情绪的变动可能与光线渐暗引起认知症患者内心不安有关,甚至是一种大脑的生化反应,不是她故意要这样。
当老妈第二天又开始发作时,我不再“认领”老妈的辱骂。我情绪稳定了,似乎对她也有某种示范作用,她的叫骂声小了很多,发作时间也短了很多。
我总结了一下去和群里的朋友分享。
第一步,我叫它“心理区隔”,就是在患者发作骂人时,一定不要“认领”,千万别犯傻把他们的气话当真。
第二步,我称之为“物理区隔”,就是在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离开他/她,让他们单独待一会儿。认知症患者感到自己对生活失去了控制,会有很多挫败感、焦虑感和恐惧感,愤怒其实是由这些感觉转化而来。心理学上有句话,叫“愤怒不是第一感受”,因为愤怒之前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别的。
第三步,就是“积极倾听”。当他/她平静下来,给他们机会去说。
“老太太的袜子这么白,有福气啊!”
我有时也感到委屈,尤其是她拍门、拍床,表达她的不满时。虽然知道这是她病态的表现,但我心里的火苗还是“噌”地点着了。委屈,真的很委屈。不知道哪天,我能修炼到放下自己的委屈,全心全意地给她当好“妈妈”?但我不得不努力扮演好“妈妈”这个角色,像对孩子一样对她,比如哄睡。
在这张她平时睡的单人床上,我选择和她对头躺着,不光是因为床的尺寸小,我还“别有用心”:这样我可以触摸到她的腿,可以轻轻地抚摸和拍打她,好让她感到安心,不会“闹”。
我就这么轻轻地摸着她消瘦的脚踝,每当她发出一些声音表示烦躁时,我就会改为有节奏地拍打,就像女儿小时候哄她入睡时一样,只不过那时候是把女儿抱在怀里。妈妈真的就安静下来,不再出声。我悄悄抬头去看,发现她已经睡着了。
我不曾记得妈妈对我有过这样亲密的爱抚。我1岁零9个月的时候,爸妈调进北京外交学院学习。我被送到了外婆家。快5岁的时候,父母将我接回北京,送进幼儿园。还没等我和他们“混熟”,他们就出国工作了。
我长大了,自然不再像小孩一样渴望妈妈温情的拥抱和触摸,但内心深处,这份渴望就像长明火一样不曾熄灭。
帮妈妈洗澡,我开始触摸到她的身体。我不知道,命运这样安排,是否是借着病魔来打破母女间僵硬的界限?
一次带妈妈去修脚,完事后师傅和我一起给妈妈穿袜子。师傅拿起妈妈的袜子,感慨了一声:“老太太袜子这么白,有福气啊!”
我好奇地问:“您从袜子中能看到什么吗?”修脚师傅说:“一个老人被照顾得好不好,从袜子就能看出来。有些老人的袜子,就跟泥鳅一样。”
父母在不敢老,这是高龄社会的要求
这两年,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妈妈,我放下了许多我想做的事情。
我现在是多么的分裂:在精神上,我仍然保持着一种活跃,但我的躯体背道而驰。我能清晰地感觉到脚步一天比一天沉重,精力一天比一天衰退。这种分裂令我非常痛苦。我不太在乎衰老,但我真的在乎怎样“活着”,害怕余下的人生成了所谓的“垃圾时间”。所以,当我不得不在生命的天平上,减去能发挥潜能的砝码,将它们放在照顾妈妈一边时,心理难免也会失衡。院子里的老人只看到我照顾妈妈时的“孝顺”,在他们眼里,我仍然是个孩子。他们不知道这个孩子也过了60岁,不仅要照顾妈妈,也要面对自己的挣扎和病痛,还要照顾其他亲人。
台湾导演杨力州拍了《被遗忘的时光》,这是一部关于认知症老人的纪录片。他说,当初并没有打算拍摄这个题材,但那天,他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来送自己八九十岁的父亲入院,办好手续准备离开时,患认知症的父亲突然明白了什么,对着儿子大吼:“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你要这样对待我!”头发斑白的儿子,只好哭着将老父亲带回家。
过去,一个人活到了退休年龄,父母多半不在世了。现在,从职场退休后直接到父母家上班的比比皆是!六七十岁的老人,照顾八九十岁的老人,这将是老龄社会最典型的场景。这样的场景是很温馨,还是也会让人伤感和无奈?
或许有人会说:你妈妈(爸爸)还在,多幸福啊!不过别忘了,除了少数非常健康的高龄老人,大多数高龄老人已经“返老还童”,需要得到很多的照顾,更别说像我妈妈这样的认知症老人了。
因为是照顾自己父母,这里的真实感觉是不能为外人道的。留给外人看的,是孝顺、是幸福,留给自己的,是劳累,是辛苦。
父母在,不敢老,这是高龄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告别,再也不用担心半夜铃声
在西班牙,当地时间深夜两点多钟,我被电话铃声惊醒。我听到了话筒里急促的声音,我知道最担心的事情可能发生了。
妈妈离世后,我想想就觉得很神奇:从她第一次心梗发作到最后离世,一共10天。她好像就是为了等我回国,从第一次心梗中恢复过来。她给了我最后一次见面的机会。
我把手放在妈妈的额头上轻轻抚摸,她睁开了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我,接着嘴里发出咕咕噜噜的声音。我撩开被窝,找到她那只没有扎针的手,把我的手放到她的手心。
她攥住了我的手。我弯下腰,对着她的耳朵,轻轻地和她说:“妈妈,我是晓娅,我是你的大女儿,我从国外回来了,你能认得我吗?你女儿在你身边,别害怕……”
老妈的大脑里是个什么状况?她的内心还有情感流动吗?她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事情吗?她害怕死亡吗?她希望我们为她做些什么吗……一切的一切,我们都想知道,却又无法知道!
我轻轻把手抽出来,但分明能感到妈妈不想松手。她虽然没有很大的力气,可我还是能感觉到她在拉住我。几天后,妈妈走完了她89年的人生。
送走妈妈,回到家,我决定关上手机睡覺,再不用担心半夜铃声了。
关灯后,爸爸离去的那个夏夜浮现出来。那是1987年7月24日的夜晚,我在妈妈房里陪她睡觉,黑暗中,传来妈妈阵阵哭泣。
还有,1969年1月16日的夜晚,15岁的我即将离开北京去陕北插队。妈妈让我上床睡觉,自己在台灯下为我补一件衬衣。我听到很少表达感情的她,在轻轻地抽泣。
已经半个世纪了。我泪流满面。
杨春一摘自《给妈妈当妈妈》(广西师大出版社)
每到日落时分,老妈就要叫骂
有一年“五一”假期,照顾妈妈的保姆请假回家了,我得全天候地照顾老妈8天。
果然,我发现了老妈也有《聪明的照护者》一书中所说的“日落综合症”。每到日落时分,老妈就陷入糟糕的情绪当中,非发一阵脾气不可。如果你不理她,她就叫骂不止,或者使劲地拍桌子拍床。
记得一天傍晚,当老妈在发作中骂出“什么玩意”时,我难过地哭了。
好在我有点心理学知识,知道这种情绪的变动可能与光线渐暗引起认知症患者内心不安有关,甚至是一种大脑的生化反应,不是她故意要这样。
当老妈第二天又开始发作时,我不再“认领”老妈的辱骂。我情绪稳定了,似乎对她也有某种示范作用,她的叫骂声小了很多,发作时间也短了很多。
我总结了一下去和群里的朋友分享。
第一步,我叫它“心理区隔”,就是在患者发作骂人时,一定不要“认领”,千万别犯傻把他们的气话当真。
第二步,我称之为“物理区隔”,就是在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离开他/她,让他们单独待一会儿。认知症患者感到自己对生活失去了控制,会有很多挫败感、焦虑感和恐惧感,愤怒其实是由这些感觉转化而来。心理学上有句话,叫“愤怒不是第一感受”,因为愤怒之前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别的。
第三步,就是“积极倾听”。当他/她平静下来,给他们机会去说。
“老太太的袜子这么白,有福气啊!”
我有时也感到委屈,尤其是她拍门、拍床,表达她的不满时。虽然知道这是她病态的表现,但我心里的火苗还是“噌”地点着了。委屈,真的很委屈。不知道哪天,我能修炼到放下自己的委屈,全心全意地给她当好“妈妈”?但我不得不努力扮演好“妈妈”这个角色,像对孩子一样对她,比如哄睡。
在这张她平时睡的单人床上,我选择和她对头躺着,不光是因为床的尺寸小,我还“别有用心”:这样我可以触摸到她的腿,可以轻轻地抚摸和拍打她,好让她感到安心,不会“闹”。
我就这么轻轻地摸着她消瘦的脚踝,每当她发出一些声音表示烦躁时,我就会改为有节奏地拍打,就像女儿小时候哄她入睡时一样,只不过那时候是把女儿抱在怀里。妈妈真的就安静下来,不再出声。我悄悄抬头去看,发现她已经睡着了。
我不曾记得妈妈对我有过这样亲密的爱抚。我1岁零9个月的时候,爸妈调进北京外交学院学习。我被送到了外婆家。快5岁的时候,父母将我接回北京,送进幼儿园。还没等我和他们“混熟”,他们就出国工作了。
我长大了,自然不再像小孩一样渴望妈妈温情的拥抱和触摸,但内心深处,这份渴望就像长明火一样不曾熄灭。
帮妈妈洗澡,我开始触摸到她的身体。我不知道,命运这样安排,是否是借着病魔来打破母女间僵硬的界限?
一次带妈妈去修脚,完事后师傅和我一起给妈妈穿袜子。师傅拿起妈妈的袜子,感慨了一声:“老太太袜子这么白,有福气啊!”
我好奇地问:“您从袜子中能看到什么吗?”修脚师傅说:“一个老人被照顾得好不好,从袜子就能看出来。有些老人的袜子,就跟泥鳅一样。”
父母在不敢老,这是高龄社会的要求
这两年,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妈妈,我放下了许多我想做的事情。
我现在是多么的分裂:在精神上,我仍然保持着一种活跃,但我的躯体背道而驰。我能清晰地感觉到脚步一天比一天沉重,精力一天比一天衰退。这种分裂令我非常痛苦。我不太在乎衰老,但我真的在乎怎样“活着”,害怕余下的人生成了所谓的“垃圾时间”。所以,当我不得不在生命的天平上,减去能发挥潜能的砝码,将它们放在照顾妈妈一边时,心理难免也会失衡。院子里的老人只看到我照顾妈妈时的“孝顺”,在他们眼里,我仍然是个孩子。他们不知道这个孩子也过了60岁,不仅要照顾妈妈,也要面对自己的挣扎和病痛,还要照顾其他亲人。
台湾导演杨力州拍了《被遗忘的时光》,这是一部关于认知症老人的纪录片。他说,当初并没有打算拍摄这个题材,但那天,他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来送自己八九十岁的父亲入院,办好手续准备离开时,患认知症的父亲突然明白了什么,对着儿子大吼:“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你要这样对待我!”头发斑白的儿子,只好哭着将老父亲带回家。
过去,一个人活到了退休年龄,父母多半不在世了。现在,从职场退休后直接到父母家上班的比比皆是!六七十岁的老人,照顾八九十岁的老人,这将是老龄社会最典型的场景。这样的场景是很温馨,还是也会让人伤感和无奈?
或许有人会说:你妈妈(爸爸)还在,多幸福啊!不过别忘了,除了少数非常健康的高龄老人,大多数高龄老人已经“返老还童”,需要得到很多的照顾,更别说像我妈妈这样的认知症老人了。
因为是照顾自己父母,这里的真实感觉是不能为外人道的。留给外人看的,是孝顺、是幸福,留给自己的,是劳累,是辛苦。
父母在,不敢老,这是高龄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告别,再也不用担心半夜铃声
在西班牙,当地时间深夜两点多钟,我被电话铃声惊醒。我听到了话筒里急促的声音,我知道最担心的事情可能发生了。
妈妈离世后,我想想就觉得很神奇:从她第一次心梗发作到最后离世,一共10天。她好像就是为了等我回国,从第一次心梗中恢复过来。她给了我最后一次见面的机会。
我把手放在妈妈的额头上轻轻抚摸,她睁开了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我,接着嘴里发出咕咕噜噜的声音。我撩开被窝,找到她那只没有扎针的手,把我的手放到她的手心。
她攥住了我的手。我弯下腰,对着她的耳朵,轻轻地和她说:“妈妈,我是晓娅,我是你的大女儿,我从国外回来了,你能认得我吗?你女儿在你身边,别害怕……”
老妈的大脑里是个什么状况?她的内心还有情感流动吗?她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事情吗?她害怕死亡吗?她希望我们为她做些什么吗……一切的一切,我们都想知道,却又无法知道!
我轻轻把手抽出来,但分明能感到妈妈不想松手。她虽然没有很大的力气,可我还是能感觉到她在拉住我。几天后,妈妈走完了她89年的人生。
送走妈妈,回到家,我决定关上手机睡覺,再不用担心半夜铃声了。
关灯后,爸爸离去的那个夏夜浮现出来。那是1987年7月24日的夜晚,我在妈妈房里陪她睡觉,黑暗中,传来妈妈阵阵哭泣。
还有,1969年1月16日的夜晚,15岁的我即将离开北京去陕北插队。妈妈让我上床睡觉,自己在台灯下为我补一件衬衣。我听到很少表达感情的她,在轻轻地抽泣。
已经半个世纪了。我泪流满面。
杨春一摘自《给妈妈当妈妈》(广西师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