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类展览表达形式的探索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nc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展览的手段既是单一的又是丰富的,这取决于多个方面,如:博物馆的类型与专业领域、策展人的思路开阔程度和展览环境等。作为以戏剧为主题的博物馆,需要从戏剧本体出发来策划、设计展览内容与呈现形式。摆脱传统的展览模式,尝试新的方式和手段。《“水袖与蓬裙的邂逅”——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特展》就是这样一次崭新的尝试。
  关键词:展览   “汤·莎400年特展”   戏剧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6-0143-02
  一、展览主题的选择确立
  毋庸置疑,推出展览的第一步是确立主题,这对于展览能否取得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展览主题的选择通常从三个方面来考量。第一,立足于博物馆本身的类型和所在领域; 第二,策展人的专业基础和研究方向;第三,在社会时事中寻找具有挖掘潜力的话题热点。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人的作品在文学戏剧舞台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属于戏剧范畴。两位大师又很巧合地同时在1616年逝世,至2016年正逢两位大师逝世400周年,这必将是2016年的文化热点。基于这两点考虑,我们策划、推出了原创展览《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特展》。下文中,展览名称简称为“汤·莎400年特展”。
   “汤·莎400年特展”以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为对象来展开,我们试图从中寻找典型元素作为一种象征来传递出展览的主题。
   展览从莎士比亚开篇,莎翁的作品众多,杰作频出,其中许多作品见于戏剧舞台,流传广泛。他的作品反映16、17世纪英国各个阶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歌颂,有对人性迷失在欲望中的深刻剖析,有对社会阴暗面赤裸裸地揭露。因此,我们从他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创作情况进行解读,即诗歌、喜剧和历史剧时期、悲剧时期和传奇剧时期。这三个时期也代表著他人生成长的三个不同阶段,从年少轻狂,满溢着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到逐渐体会社会的阴暗和人性的丑陋,而自己又无力扭转的充满悲情色彩的悲剧时期,近而发展到利用超自然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传奇剧时期。展览的下半部分进入汤显祖的展线。汤显祖的作品以《临川四梦》为代表,其中《牡丹亭》的影响最大,最为广泛。他通过笔下的杜丽娘表达内心的至情至性——“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紫钗定情,缘定三生”的《紫钗记》,表现人性的贪婪和无尽的欲望而最终归于平淡的《邯郸记》《南柯记》,体现出汤显祖的出世情结。通过对两位大师作品的梳理和分析,“水袖”与“蓬裙”走入了我们的视野,它们分别取自东西方戏剧舞台服装,具有相同属性的典型元素,最终“水袖与蓬裙的邂逅”被确立为展览名称。
  二、展览形式的探索
   从传统意义上讲,展览的展示主要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载体来呈现,以实物为主,文字和图片为辅。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展览的展示方式日渐多样,从中不难发现,展览的展示形式从单纯注重文物的展示逐渐将氛围营造提升到与展示文物同样重要的位置。
   “汤·莎400年特展”作为人物专题类展览,内容涉及人物生平、作品分析、作品传播、社会影响等方面。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是展览的两个核心对象,无论展览大纲还是形式设计都要围绕着这两个点来展开和深入。从人物属性出发,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同是那个时代杰出的戏剧家,“戏剧”是两位大师的共同属性,他们的作品以“戏剧”的形式在舞台上呈现,因此,戏剧舞台的属性也自然成为展览的一个重要展示方式。
   (一)氛围营造
   “无处不舞台”是这类展览的特点之一,展线上的每件展品都可以被认为是舞台上的演员。形式设计即是舞美设计,优秀的舞美使演者融入故事,同样,好的形式设计也会体现展品的灵魂。
   莎士比亚的展线选用接近黑色的夜空作为背景,背景中忽隐忽现地点缀云雾和金色流线光芒,表现戏剧舞台的神秘与深邃。展板边缘用油画画框修饰,拐角衔接处使用石膏制作的罗马柱装饰。汤显祖的展线整体以水墨风格为基调,淡雅、写意是这部分的特点。其中,每一部分的标题,如:“‘钗梦’之《紫钗记》——‘情之所至,梦萦紫钗’”采用毛笔书写的一笔墨迹的立体塑形来表现。展线中,随着内容的发展变化对应不同阶段的内容选取作品中的重要场景,将剧中的人物或某个场景做出塑形,立体地突出在展板上。通过立体与平面、真实与虚拟的对比,既体现层次感,又营造出舞台戏剧的感觉。其次,展品的陈列。展品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点缀元素烘托氛围,为了使展品与氛围巧妙融合,不产生违和感,我们将部分展品固定在展板上,既不失展品本身的功能,又使展品成为氛围的有益补充和衬托。比如:代表戏剧的典型元素——面具、戏剧作品的音像光盘、反映作品内容的——传奇剧中的天使造型、戏曲中的口面、舞台砌末等。另一类是纯粹的文物展示,文物的展示对于整体氛围同样起到烘托作用,也体现出展览本身的文化承载和历史厚重感。第三,视频媒体的播放。在两侧的展线中,结合展览内容设置了媒体播放器,循环播放电影版英文原音《哈姆雷特》和《牡丹亭》纪录片。视频影像不仅丰富了展示的方式,而且多侧面地表现出展览内容。同时,电影中的英文对白和纪录片中的对话和昆曲演出片段成为展厅中的背景音。
  展品——演员、形式设计——舞美设计、展览大纲——剧本、背景音——人物对白,一个展览正如一部戏剧作品,它同样在向观者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故事。
   (二)戏剧与展览的融合
   在这次展览中,汤莎的戏剧作品是展览内容的主要部分。如何完美地体现它们?笔者认为单纯用文字、图片、影像来展现是不够的。    策划戏剧范畴内的展览,演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展览中,戏剧演出可以说是一件特殊的展品。因此,笔者将展线延伸到戏楼,利用戏楼的环境设置“演出”这个展品的展示,演出内容是昆曲《牡丹亭》、话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综合艺术。区别于单纯的艺术生产单位,戏剧博物馆的戏剧创作需要以展览主题为依托来进行,作为展品出现的演出,它的编排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需要与展览整体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次再创作。展览营造环境,环境中演绎戏剧。在这里需要引入一个概念——“环境戏剧”。“环境戏剧”原本是戏剧演出样式的一种,今天笔者要把它引入戏剧展览的范畴之中。环境戏剧的概念中模糊了演出区与观剧区的界限,演员在观众之中,观众与演员共同完成演出。
   1.展出环境与展览内容的天然契合。戏楼是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演出场所,凸出式的三面舞台,一楼茶座,二楼包厢(见图1),这与莎士比亚的环球剧院异曲同工。环球剧院同样是这样的格局,较大的区别是戏楼是封闭的,环球剧院是露天的演出场所(见图2),这为展品的展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图1 天津戏剧博物馆戏楼            图2 环球剧院
   2.作为展品的剧目再创作,这里的再创作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直接搬演展览中出现的戏剧作品。区别于传统概念的剧场演出,这里的演出扩展到后台。从演员后台备演开始,化妆、演员在后台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这些看似随意但都在规定情境之中的设置即是一种展示。观众会出现在后台,会出现在演员的身旁,在不知不觉中观者已融入其中,演出直到演员卸妆完毕结束。第二类,根据展览内容进行创作,呈现一部全新的戏剧作品。显然,这次展览搬演的是经典剧目昆曲《牡丹亭》和话剧《哈姆雷特》,属于第一种类型。
  三、展览内涵的延展
   天津戏剧博物馆是一座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古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它天然的优势,但作为展厅来讲就不免有些局限了。
   四合院是馆内可以作为展厅的建筑。这是一个正南正北方方正正的院落,由一间正房和两间厢房组成,这三间房子组成了“汤莎400年特展”的展厅。那么如何巧妙利用它的空間布局呢?笔者从展厅布局入手,西边的厢房象征着西方,作为莎士比亚展厅,东厢房设置为汤显祖展厅,意味着东方。正房是两侧展线的延续,中间以表现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创意小片为结合点,起到内容过渡、画龙点睛的作用。东边的展线是水墨风格,颜色淡雅;西边的展线是油画风格,颜色深沉,两厢的底色分别象征着东方日出白昼,西方日落月升,从日出到西沉象征着日月轮转,岁月更迭,意味着不朽的经典是需要经过时间的积淀、岁月的磨砺,方能成就的。
   走进博物馆,走进展厅,每个展览都在讲述着一个故事,如何将故事描绘得生动并且内涵丰富将永远是策展人需要研究的课题。《“水袖与蓬裙的邂逅”——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特展》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笔者将遵循着这样的策展思路继续走下去。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研究波兰民间的玛祖卡音乐开始,结合对肖邦玛祖卡音乐特殊的创作背景的认识,去考察作曲家独特的“玛祖卡”音乐创作风格的形成特征,进而把研究中得到的一些体会与演奏实践结合起来。  关键词:波兰民间玛祖卡 肖邦玛祖卡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4-0006-04  一、波兰民间玛祖卡的基本形态  玛祖卡是波兰民间的一种舞蹈形式,由三种类型
期刊
摘要:“迻译”是新西兰著名作曲家杰克·波蒂(Jack Body)尤为擅长的创作方式,至于迻译,便是立足民间音乐素材的基础上,通过精确的记谱力求还原原始音乐素材的本真特质,因此,迻译的实质是一种利用现有音乐素材的二次改编创作。这一创作手法不仅为杰克·波蒂赢得了世界声誉,更影响了新西兰一代作曲家的创作,其影响和意义不言自明。本文拟通过分析杰克·波蒂创作的第一首真正意义的迻译作品——《管弦乐旋律》(Me
期刊
摘要:《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七卷本)是第一套关于丝绸之路上墓室壁画艺术成就的学术成果,该书由总论和分论组成,对墓室壁画的数量、型制、题材、影响等进行了全面整理,归纳总结出艺术特征,图文并茂,有很强的综合性。该书侧重现有考古成果材料梳理,强调中原文化的主导性,在“丝绸之路”语境下进行了完整的学术归纳。  关键词:中国 丝绸之路 墓室壁画 宗教艺术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
期刊
摘要:结合舞台演艺灯光艺术的发展以及具体演出剧目实例,论述光色影的微妙变化如何带给人强烈的审美视觉感受,如何营造真实与虚幻的舞台空间。  关键词:舞台艺术画面 心理空间 情感 光位 光色 光影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4-0185-02  舞臺灯光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演出形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火苗表现的丝丝情感,亦或是数字灯以亦真亦
期刊
摘要:《舞蹈作品鉴赏》是普通高校公共舞蹈课程设置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普通大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开发他们的多元智能。在该课程教学中,结合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重点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以促使其智能多元发展,素质全面提高,正是高校公共舞蹈教学的重要目的和意义所在。  关键词:高校公共舞蹈教学 多元智能 发展意义  中图分类号:J70-05
期刊
摘要:在音乐课堂上,同学们用“笔”和“本”的几率极少,甚至有些学生连教科书都会忘记带!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如果学生养成了在音乐课堂上做笔记的习惯,只要一翻开书,就会不自觉的动笔写写画画,形成一种惯性,从而获得一种自学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真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专注力 理解分析力 温故知新力 精心洗礼 匠心突破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互动式教学方法以其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等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小学音乐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这是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音阶问好歌”为例分析当下互动教学模式理念和其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并对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音乐 互动 课堂 实践  中图分类号:J60-05
期刊
摘要:我们知道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整个音乐教育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时期。而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音乐情景教学,始终贯穿于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的音乐表现和学生欣赏体验音乐之美的过程之中。如果没有教师积极主动的音乐引导,就没有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审美体验,也就没有我们小学音乐课堂的情景教学。  关键词:小学音乐 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
期刊
摘要:根据义务教育音乐新课标中“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基本理念,笔者深知音乐教材在实际教学中的影响力,试图运用文献法、比较法、教学实践等研究方法,以人教版、人音版、湘艺版三套初中音乐教材为研究对象,总结教材反映的共性与个性,提出需改良的思考与建议,从而进一步探讨中国民族音乐融入教材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 初中音乐教材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
期刊
摘要:陆华柏的《侗乡欢庆舞》创作于1976年,是一首二部曲式结构形式、具有民族音乐特色的“单簧管-钢琴小协奏曲”。广西瑶族侗乡从古至今,无论男女老少,都有着“以歌对答,以舞寻偶”的传统,他们历史、文化、风情特点都是通过口传心授保留至今。陆华柏的《侗乡欢庆舞》,运用了西洋乐器协奏的形式来表现广西瑶族音乐,使歌曲具有较强较鲜明的时代性特点。  关键词:陆华柏 《侗乡欢庆舞》 时代性 现代化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