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的探讨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代社会互联网信息高速发展下,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新媒体技术在人民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与追捧,如何有效运用新媒体提高高校美育教育,是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分析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该如何自处,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如何利用新媒体提高美术教育。
  关键词:新媒体;美术教育;高楼
  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中,美术教育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和现代科学事业的奠基人蔡元培先生,在《以美育代替宗教说》一文中,他把美术教育说得更加明确:“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可见,从近代开始我国就很重视美术教育了。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习惯,直至今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已完全形成了一个新的世界存在形式。4G、5G、Wi-Fi网络迅速覆盖,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移动媒介,传统的美术教育该如何利用新媒体时代进行发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新媒体首先出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是在数码科技与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下的新兴产物,具体表现在文化、经济和全球化等方面。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应用与相关产业的出现,新媒体的时代也随之到来。人们不再对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感兴趣,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手机客户端和APP。[1]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发表讲话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下互动、线上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时弘扬科学等方面展现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与新媒体的亲密接触,正是国家对新媒体发展的高度认可与支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纸质报纸、杂志销量锐减,人们更多地使用移动端阅读新闻、查找资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收视听方式,以往的广播、电视不再成为接收信息、大众娱乐的主要来源,人们更多使用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听书、观看视频。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高效的信息传播、快速的阅读却使停留在我们脑海的知识记忆少之又少。
  二、高校美术教育现状
  在我国,各高校都开设了关于美术理论相关课程,目的是培养高校学生的美术素养、审美力及道德观。但是国内高校在美术教育中均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美术教育目的不清晰明确。高校美术教育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审美能力、艺术情操和品德修养。高校教师多按部就班只讲授书本上现有的知识,没有进行扩展,也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最终导致高校美术教育不能对学生起到积极引导作用,也不能够提升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2] 二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教师更加重视技法、技能,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一样,高校美术教育也一样要重视理论教育学习,只有拥有了深厚的美术文化底蕴,才能真正提高美术素养。三是美术教育与其他理论课程教育存在根本性的差别。高校美术教育是为了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美术的起源、历史及美学意义,为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奠定审美基础,让学生有良好的美术素养。现有的理论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只关心理论记忆和最终成绩分数,而不注重促使学生将理论转化为自身美术素养,这和美术教育的目的相背而驰。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把理论和绘画实践进行有效的融合,而不单单只是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过多重视理论,而缺乏对理论的理解和吸收,导致高校学生的美术教育形同虚设,因此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高校美术教育应当时刻谨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美”是一种哲学,是人对这个客观存在世界的情感表达。美术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强调美术教育是完全以人为本的、服务于人的。在高校美术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高校学生美的独特见解、美的创造力。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美术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的发展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向社会各个领域扩张,大学校园也成为了新媒体用户集聚地,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颇深。客观来说,这种影响是双面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高校美术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高校美术教育多了一种教育途径,过去针对大学生的美术教育主要通过选修课开展,还有少量美术讲座,限制性很强。新媒体的发展使高校美术教育有了新突破。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美术引导、作品分享以及艺术探讨。新媒体增强了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性。社交网络的人物都是虚拟的,受众不需要承担心理压力,利于新媒体进行美术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新媒体的发展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收美术信息,教师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和道德约束。
  新媒体也给大学生的美术教育带来困难。网络上有很多低俗、低趣味、暴力的作品,影响学生正确的审美和认知。社交网络的一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也极具诱惑的,如攀比、炫富、讲名牌等,这些都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美术素养。新媒体的出现也显示了美术教育的落后性。在虚拟的世界,学生容易迷失自我,进入追求美的误区。
  四、新媒体时代高校美术教育问题及其对策
  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美术在新媒体技术支持下,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美术表现不再是二维的,而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更具有科技感和趣味性。高校学生的美术教育承载着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精神物质教育等多个方面。对于学生来说,网络中美的追求误区是急需解决的问题。[3]现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高校美术体系的信息化教学要求跟不上时代发展,由于之前的传统方式教学跨越到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程度比较低,也制约了美术学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很多教授都是高龄学者,其自身的信息化的教育素养比较低,并且信息化学习能力也相较学生来说有差距,这就导致了信息化教学系统的提升存在困难。课程体系的多样性、趣味性比较缺乏,师资力量也不充足,课程教育不完善,美术学大多只包括理論知识,涉及色彩、素描、设计、美术品鉴、民间艺术等方面,但是,美术学的丰富依然是靠满足以手工绘画和美术鉴赏为主的需求,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接受的知识层面比较窄,在美术学的领域中很难全面进行学习。针对此类的问题,可以加强信息资源利用去完善,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书本上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更好的信息化知识传递给学生。而针对教学内容的单一,在信息化时代,可以利用网络结合具体的实例,使老师和学生同时进行学习和研究,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交流,鼓励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五、结语
  总的来说,高校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高校美术教育来说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高校只有明确美术教育目的,结合当下时代发展,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具有一定美术素养、审美能力的大学生,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媒体背景下美术学的发展和创新,要求高校必须对其有很深入的研究和见解,充分认识并找到创新和改革的突破口,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信息化教学的目的,在课程的设置上,也要关注鼓励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增强课程趣味性,找到合适的快速的学习方式,达到新时代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许艳.新形势下美术学创新发展路径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02-203.
  [2]羊枫.基于新形势下美术学创新发展的路径[J].艺术科技,2017(8):349.
  [3]孙丽华.高校美术学教学改革创新: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5(2):218.
其他文献
针对一种模型跟随自适应算法(DS-AMFC),利用线性神经网络预测系统输出与模型输出之差为控制信号的计算提供较准确的偏差值,用该估计的偏差量进行控制,同时,把控制的误差引入控制信号
本文应用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烧绿石Tl2Mn2O7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质.通过对电子结构的分析,我们发现Tl(6s)-O(2p)-Mn(3d)轨道的杂化对半金属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多发于老年人,常因应激原因而诱发。老年人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加之并存多种疾病,各组织器官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
本文论述了市场经济对企业统计工作的客观要求,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企业统计改革的基本思路。
我国经济增长已进入需求制约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化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进而制约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弱化和消除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应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从
就目前哈尔滨市城区在创建健康促进社区工作进程中健康教育档案管理机制不畅、专业机构不健全、健教档案工作者素质不高、工作内容不明确、人力资源和经费保障匮乏现状,针对社
利用计算机技术使常规机械制造技术与精密检测技术、数控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实验手段和方法,以适应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的实验基础上,将机电专
本文提出了'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观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表述内容;研究了物流管理、营销渠道管理、普通商品流通渠道与供应链管理之间的异同
2005年12月26日.大竹县杨家镇发生禽流感疫情。我中心接到杨家中心卫生院电话报告,一养鸡户业主出现头晕、发烧、咳嗽、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由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县人民
目的 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为有关卫生主管部门制订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163名医务人员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