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别当“蒙着头的鹰”
“蒙着头的鹰”,此言出自英国哲学家培根。原话见于他的论文《论旅游》,他是这样说的:“对于年轻人,旅游是一种学习方式……假如一个年轻人在旅行中,身边带上一个了解别国语言和风格的导游,那对他将是大有助益的。否则,他就很可能像只蒙着头的鹰,到处乱撞,却很难说看到了什么。”
是的,如无导游,旅游者是极易成为“蒙着头的鹰”的。
举一个例子。一次,笔者游九华山,因有同游的老同学指点,曾在东岩山的百岁宫里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就是,佛堂庙宇里的菩萨,理应“昂首向前、双目平视、表情安然,信心百倍”状,但百岁宫中的泥菩萨却是“双目低垂、表情羞愧”,他怎么了?难道他也有苦恼?还有,佛堂里的大鼓理应完好,但百岁宫中的鼓却偏偏是面破的,岂不奇怪?见我疑惑不解,老同学立刻给我讲了个故事。他说,那还是很久很久以前,海瑞曾来九华山朝圣,当他走进百岁宫正要拈香跪拜庙里的泥菩萨时,一位白发方丈突然拦住他:“海大人,此香您烧不得!”海瑞惊问其故:“我海瑞不阿不贪,何以烧不得?”老方丈指了指海瑞的牛皮靴:“你心不诚。”原来佛界净土最忌杀生,牛皮靴却是杀了牛以后用牛皮做的,海瑞会意,立刻脱掉皮靴将其扔进了山洞,然后赤着双脚重新跪倒——其时天寒地冻,海大人居然一点也不怕冷,老方丈见此,也感慨万千。再说海瑞焚香完毕,突然见到庙里的牛皮大鼓,就问了老方丈一句:“请问方丈,那鼓是用什么皮做蒙的?”不料此言刚刚出口,便听见砰的一声响,那面牛皮鼓顿时破了,原本昂首向前的泥菩萨,也突然间变得双目低垂满面羞愧,从此再不抬头向前了。平心而论,这的确是个精彩的故事,就这么妙语一侃,也就道出了一个极引人关注的大道理:泥做的大菩萨尚且会害羞,何况人乎?
现在就让我们设想一下,我的这位老同学极像一个引导我“察微览胜”的好导游,作为游客的我是很难发现百岁宫里的上述细节的,自然,我将成为一只“被蒙住了头的鹰”,即便逛了一趟,也是白逛。旅游而成了“蒙着头的鹰”,岂不是一大遗憾一大浪费。
既然如此,外出旅游时就理应请上一位足以充当导游的高手,也只有有了这么一位能“导”能“侃”的好朋友,才能真正称得上“不虚此行”“满载而归”。
啊!倒坐观音
提起观音,人们并不陌生,她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总是一幅慈眉善目的样儿。
可是且慢,在河北正定县的大佛寺,却偏偏有一尊观音菩萨是倒坐着的,如若细看她的表情,还会发现那表情似笑非笑,似哭非哭,满脸的茫然,似乎写满了无奈。尤其有趣的是,这尊倒坐的观音一点也不显眼,她不是昂然地端坐在佛堂庙宇的正殿,而是悄悄然坐在一座大庙的后门口,这就更值得人细品。
这是什么意思?是激流勇退无意抛头露面?还是因心事太重才躲于一隅?是在嘲笑芸芸众生的执迷不悟还是在哀叹世间众人常醉不醒?是因为人间的光怪陆离而深感困惑还是索性倒转身去不见不烦?反正只要你细想开去,总能感到意味深长!
遗憾的是,游览大佛寺的人们总是太过于一心瞻仰那尊从容端坐的铜铸的大佛,常常忽略了这尊倒坐的观音。自然,就这一不留神,也就忽略了一个堪称世界唯一的细节。
人总是这样,人云亦云,总是少了点自己的见解——当众多的游人随着前边的人一路走去只顾瞻仰大佛时,为什么就不驻足停一停,好好注意一下这尊别有新意的观音呢?
我也是如此,虽然小时侯也去过正定,虽然有人指点使我也发现了那尊倒坐的观音,却偏偏没有在那里细想。
那时候太小了,不懂得想,只是担心观音头朝下坐会头晕的。
其实现在才明白,如此这般的担忧实在是太孩子气了!
但也更遗憾——如今虽然懂了,却又没机会去看那神奇的“倒坐观音”了。
这个世界真精彩,这个世界也真无奈。
啊!但愿以后还有机会,能细细端详一下那尊倒坐观音……
自然,到了那时,在那里,我将找到不少哲理与禅趣……
旅游与“看”
何谓旅游?一个极通俗的解释就是看看山,看看水,看看景。
于是,也正是在怎么“看”上,可以区别出旅游的不同档次与不同品位。比如,只管一路走去全无重点且不会“鉴赏”就显然是一种麻木,此种“看”只能名之曰低档次。如若边走边看且细细品味并有所悟得,能从中“看”出奥妙和情趣,才可名之曰高档次。
如李白式的“看”山“看”水就属于高档次,显得极悠然极雅致,不信细品李白看山时写下的诗句,“相看两不厌,唯有贺敬山”——一人看山不厌,这极正常,山看人也含情,才能让那山一下子有了灵气!如此“看”山,一下就成了山的朋友,山的恋人,此种样式的旅游,难道不是更有“诗情画意”?
还有“看”得极活泼极淘气的旅游也属于高档次,如“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当如是。”掂量掂量,是不是自在之极?自由之极?
更有各地皆有的各式各样的弥勒佛塑像,当然是一道风景,那么,旅游者该怎么“看”?我觉得,关键是来点想象力。比如弥勒佛总是盘腿坐在深山幽谷之风景绝佳处,那笑眯眯极轻松的休闲的模样,那全无一丝半点烦恼的豁达模样,就极值得细品。自然,您只要细细地看细细地想,也就会因此而顿生感慨:天!此种山与佛为一体的情景,不正是人与自然相亲相敬的大境界吗?与其说这是弥勒佛在看景,不是更可以说是那景在看弥勒佛吗?
当然,如果“看”之前能知道若干对旅游对象有关的故事,“看”起来更会妙趣横生。不信请听一个故事。古时候,纪晓岚曾陪皇上游大佛寺,见庙中大佛慈眉善目笑得挺开心,便对皇上说了一句:“皇上请看清了,佛在看您,这叫‘佛看佛笑’。”皇上问:“此言何意?”答曰:“他说您也是个佛。”皇上听了大喜。不料过了一会纪晓岚又对皇上说:“皇上看清了,那佛也在看我,这叫‘佛看我笑’。”皇上双眉微蹙:“此言何意?”答曰:“他是笑我不能成为佛。”皇上听了,再次哈哈大笑。
怎么样?如果知道这故事后再看大佛,包你觉得趣味多多。
因此我以为,旅游即“看”。当我们悠然看景时,也让那景极神往地看我们,如此“相看两不厌”,才算真的“不虚此行”。
“蒙着头的鹰”,此言出自英国哲学家培根。原话见于他的论文《论旅游》,他是这样说的:“对于年轻人,旅游是一种学习方式……假如一个年轻人在旅行中,身边带上一个了解别国语言和风格的导游,那对他将是大有助益的。否则,他就很可能像只蒙着头的鹰,到处乱撞,却很难说看到了什么。”
是的,如无导游,旅游者是极易成为“蒙着头的鹰”的。
举一个例子。一次,笔者游九华山,因有同游的老同学指点,曾在东岩山的百岁宫里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就是,佛堂庙宇里的菩萨,理应“昂首向前、双目平视、表情安然,信心百倍”状,但百岁宫中的泥菩萨却是“双目低垂、表情羞愧”,他怎么了?难道他也有苦恼?还有,佛堂里的大鼓理应完好,但百岁宫中的鼓却偏偏是面破的,岂不奇怪?见我疑惑不解,老同学立刻给我讲了个故事。他说,那还是很久很久以前,海瑞曾来九华山朝圣,当他走进百岁宫正要拈香跪拜庙里的泥菩萨时,一位白发方丈突然拦住他:“海大人,此香您烧不得!”海瑞惊问其故:“我海瑞不阿不贪,何以烧不得?”老方丈指了指海瑞的牛皮靴:“你心不诚。”原来佛界净土最忌杀生,牛皮靴却是杀了牛以后用牛皮做的,海瑞会意,立刻脱掉皮靴将其扔进了山洞,然后赤着双脚重新跪倒——其时天寒地冻,海大人居然一点也不怕冷,老方丈见此,也感慨万千。再说海瑞焚香完毕,突然见到庙里的牛皮大鼓,就问了老方丈一句:“请问方丈,那鼓是用什么皮做蒙的?”不料此言刚刚出口,便听见砰的一声响,那面牛皮鼓顿时破了,原本昂首向前的泥菩萨,也突然间变得双目低垂满面羞愧,从此再不抬头向前了。平心而论,这的确是个精彩的故事,就这么妙语一侃,也就道出了一个极引人关注的大道理:泥做的大菩萨尚且会害羞,何况人乎?
现在就让我们设想一下,我的这位老同学极像一个引导我“察微览胜”的好导游,作为游客的我是很难发现百岁宫里的上述细节的,自然,我将成为一只“被蒙住了头的鹰”,即便逛了一趟,也是白逛。旅游而成了“蒙着头的鹰”,岂不是一大遗憾一大浪费。
既然如此,外出旅游时就理应请上一位足以充当导游的高手,也只有有了这么一位能“导”能“侃”的好朋友,才能真正称得上“不虚此行”“满载而归”。
啊!倒坐观音
提起观音,人们并不陌生,她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总是一幅慈眉善目的样儿。
可是且慢,在河北正定县的大佛寺,却偏偏有一尊观音菩萨是倒坐着的,如若细看她的表情,还会发现那表情似笑非笑,似哭非哭,满脸的茫然,似乎写满了无奈。尤其有趣的是,这尊倒坐的观音一点也不显眼,她不是昂然地端坐在佛堂庙宇的正殿,而是悄悄然坐在一座大庙的后门口,这就更值得人细品。
这是什么意思?是激流勇退无意抛头露面?还是因心事太重才躲于一隅?是在嘲笑芸芸众生的执迷不悟还是在哀叹世间众人常醉不醒?是因为人间的光怪陆离而深感困惑还是索性倒转身去不见不烦?反正只要你细想开去,总能感到意味深长!
遗憾的是,游览大佛寺的人们总是太过于一心瞻仰那尊从容端坐的铜铸的大佛,常常忽略了这尊倒坐的观音。自然,就这一不留神,也就忽略了一个堪称世界唯一的细节。
人总是这样,人云亦云,总是少了点自己的见解——当众多的游人随着前边的人一路走去只顾瞻仰大佛时,为什么就不驻足停一停,好好注意一下这尊别有新意的观音呢?
我也是如此,虽然小时侯也去过正定,虽然有人指点使我也发现了那尊倒坐的观音,却偏偏没有在那里细想。
那时候太小了,不懂得想,只是担心观音头朝下坐会头晕的。
其实现在才明白,如此这般的担忧实在是太孩子气了!
但也更遗憾——如今虽然懂了,却又没机会去看那神奇的“倒坐观音”了。
这个世界真精彩,这个世界也真无奈。
啊!但愿以后还有机会,能细细端详一下那尊倒坐观音……
自然,到了那时,在那里,我将找到不少哲理与禅趣……
旅游与“看”
何谓旅游?一个极通俗的解释就是看看山,看看水,看看景。
于是,也正是在怎么“看”上,可以区别出旅游的不同档次与不同品位。比如,只管一路走去全无重点且不会“鉴赏”就显然是一种麻木,此种“看”只能名之曰低档次。如若边走边看且细细品味并有所悟得,能从中“看”出奥妙和情趣,才可名之曰高档次。
如李白式的“看”山“看”水就属于高档次,显得极悠然极雅致,不信细品李白看山时写下的诗句,“相看两不厌,唯有贺敬山”——一人看山不厌,这极正常,山看人也含情,才能让那山一下子有了灵气!如此“看”山,一下就成了山的朋友,山的恋人,此种样式的旅游,难道不是更有“诗情画意”?
还有“看”得极活泼极淘气的旅游也属于高档次,如“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当如是。”掂量掂量,是不是自在之极?自由之极?
更有各地皆有的各式各样的弥勒佛塑像,当然是一道风景,那么,旅游者该怎么“看”?我觉得,关键是来点想象力。比如弥勒佛总是盘腿坐在深山幽谷之风景绝佳处,那笑眯眯极轻松的休闲的模样,那全无一丝半点烦恼的豁达模样,就极值得细品。自然,您只要细细地看细细地想,也就会因此而顿生感慨:天!此种山与佛为一体的情景,不正是人与自然相亲相敬的大境界吗?与其说这是弥勒佛在看景,不是更可以说是那景在看弥勒佛吗?
当然,如果“看”之前能知道若干对旅游对象有关的故事,“看”起来更会妙趣横生。不信请听一个故事。古时候,纪晓岚曾陪皇上游大佛寺,见庙中大佛慈眉善目笑得挺开心,便对皇上说了一句:“皇上请看清了,佛在看您,这叫‘佛看佛笑’。”皇上问:“此言何意?”答曰:“他说您也是个佛。”皇上听了大喜。不料过了一会纪晓岚又对皇上说:“皇上看清了,那佛也在看我,这叫‘佛看我笑’。”皇上双眉微蹙:“此言何意?”答曰:“他是笑我不能成为佛。”皇上听了,再次哈哈大笑。
怎么样?如果知道这故事后再看大佛,包你觉得趣味多多。
因此我以为,旅游即“看”。当我们悠然看景时,也让那景极神往地看我们,如此“相看两不厌”,才算真的“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