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的设疑提问

来源 :中国当代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设疑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疑、提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坎上的一门艺术。
  【关键词】语文教学;设疑提问;
  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设疑提问往往是密不可分的。以信息论的观点看,正确、熟练地运用设疑和提问技能,能够促进师生之间教学信息的交流与反馈,灵活有效地推动教学流程向前拓展。以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善于运用设疑和提问技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注意力,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启迪学生的聪明智慧。同时,还能充分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养成敢于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习惯。以教学论的观点看,设疑和提问的过程,也是师生双边活动、互相交流的过程。因此说,设疑与提问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良好的提问,在于揣摩学生难于领会的问题,把握文章的主旨、脉络和作者的用心,抓住关键之处,要言不繁,相机诱导。
  那么,设疑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课前设疑,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确定学习目标
  为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要善导,而善导必须善于设问。在设疑过程中,要注意充分考虑“疑”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好奇心。所设问题应较浅显,能促使大多数同学积极探讨并初步解决。所设问题主要是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如教《谈骨气》时,课前可设疑:你是怎样理解“骨气”的含义?你是一个有骨气的人吗?为什么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在今天,怎样做才算真有骨气?这样设疑,由于联系了学生本身情况设疑,另外又紧扣文章内容,更能激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
  2教学过程中设疑,使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这类问题的设疑,应对学生的思维具有引导性,要求指导明确,内容具体。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充分钻研教材,明确教学内容的要点、难点。设疑要紧扣要点、难点,另外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因而在课堂设疑过程中,既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又要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就是说,课堂设疑应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点。课堂设疑除了要紧扣教学内容的要点、难点外,还要体现教学思维的连续性,也就是说设疑之间要有联系。当今,有些教师在课堂设疑中没有将问题用一条线贯穿,虽然设疑紧扣了文章的重难点,却像几块几块孤立的大陆板块。这就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容易分神。
  3总结设疑,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力,巩固已学知识
  这中设疑方式可在完成一项教学内容或一课内容全部学完之前设疑。它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所学内容,促使学生将知识系统化,认识深刻化,并为此提高综合概括能力。因此总结设疑一定要精炼得当,设疑不宜过多,最好能提纲挈领地提出疑问,也就是说学生通过看一两个问题就能把握整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另外,从素质教育的目的看,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设疑时应启发引导学生能举一反三,联系生活实际去解决问题。
  如教学《宋定伯捉鬼》时,在总结时这样设疑:“古代封建迷信盛行的时代,宋定伯仍能大胆捉鬼,生活在今天的你们是怎样看待封建迷信的?”这样设疑不但能巩固学生对文章主题意义的认识,而且还能使学生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提问即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注意。其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引导学生深入推究、理解文意、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有些是有疑而问,有些则须无疑设问,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做到不枝不蔓,有条不紊。
  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又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富有层次性地提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直问与曲问;②顺问与逆问;③单问与套问;④独问与反问。要运用什么样的提问方式,当然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例如直问与曲问,有许多人不提倡直问,认为直问缺少启发性,但我认为在巩固记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时,用直问的方式还是很有效果地。但教学要巩固知识,又要学习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而教学过程应采取哪种提问方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所谓层次性,即传统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也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的认知层次,对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做出不同的要求,以使优等生“吃的好”,学困生“吃的着”。这样对学生树立“人人都能学好”的学习理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有大有帮助的,对学生以后在工作和学习中,积极应对各种问题的发生也是很有益处的。
  2注意提问的技巧性,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
  (1)在课文的重难点处设疑提问,展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在积极思维的活动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2)在学生思路易堵塞的地方设疑提问,以帮助学生理顺思路,顺路思考,开拓思维。
  (3)在学生“无疑”处生疑提问,引导学生学会生疑,激发学生在平淡的学习过程中引发心理冲动,从而能于平淡中见神奇,于平庸中见绝妙。
  (4)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设疑提问,使学生产生探究心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可以很好地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在讲解《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时,我引导学生鉴赏了触龙高超的讽谏艺术之后,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在触龙劝说赵太后的话中,哪一句最能指导我们今天的父母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在透彻领悟作品精髓的同时,联系学生的实际,使他们对生活的认知由低层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一个理性的高度,从而达到了一种很好的审美效果,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3提问注意点面结合,最大限度发掘学生的潜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的素质。由此可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现代教育的归宿。因此提问应尽量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而不能常提一些只有少数同学才能回答的问题,以免挫伤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在面向全体的同时,也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设计问题不能为优等生而拔高,也不能为照顾后进生而过于简单,其难易程度应是多层次的,使问题对成绩不同的学生都有针对性,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能够回答的问题。简单问题然后进生回答,稍难的让中等生解决,难度较大的让优秀生大显身手。所提问题要符合他们各自的特点,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掘这两个层次的学生的潜能。这样做,就可以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容易收到预期效果。
  总之,设疑提问是一种艺术,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有充分的准备,上课时我们才可以做到能发能收,运用自如。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各校的德育教育现状,从对中学德育工作期望过高、社会机制低效、德育教育过于简单化、中学德育是控制性的德育、德育教育没有受到实质性重视等方面得出中学德育低效的原因。笔者又从学校德育必须生活化、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德育教育要开放、要体现个体功能等四个来提高中学德育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德育;低效;原因;  对策当前各地对学校的德育工作都作了一些新的探索,也相应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
期刊
【摘要】试卷讲评课,是执行教学测试常规并全面实行检测功能的重要环节,其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三复习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试卷讲评的目的不仅是澄清某个问题的正误或者是对试题进行单纯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分析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矫正错误,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强化巩固知识,注重语篇和写作教学,引导学生认清问题及其原因,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试卷讲评;有效性;构建知识网络;语
期刊
作者简介:钟小玲,女,小学高级教师,所教学科:小学品德与社会。  【摘要】“再穷不能穷了孩子”的想法,许多的家长在花钱问题上对孩子有求必应,却不理会孩子怎么花钱,反倒助长了奢侈浪费的恶习。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如果一个防除人小缺乏财商教育,才最有可能输在起跑线上。要掌握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就意味着孩子必须学习,会算计,善节俭;会消费,善理财;讲诚信,懂感恩;讲道德,抗诱惑。  【关键词】
期刊
语文教学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新课改以来,很多教师都不约而同地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注重“领悟、感悟”等,刻意回避工具性,教者大多偏重教材的开掘深挖,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其实,小学学生学习语文,其核心就是“读”,“读乃生智,读乃生情,读乃得乎架构和原理。”是“读”造就了语文这门课,而不是语文这门课造就了读。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
期刊
【摘要】提高中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策略:一是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二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三是注意讲解时条理和层次清楚,四是使用科学、简练的课堂教学语言。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性;  策略在传统的语文课程教学中,都是给学生带来一些体会是不懂、难学、难懂、枯燥、无用、甚至是害怕的心声,如果能早日能摆脱语文的束缚已经成为现在学生的最真实的写真。因此,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是改善现有语文教学促进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本人深深体会到注重情感培养的数学活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欲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给学生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我谈几点体会。  1展示数学美,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兴趣  数学本身识结构的内在美,数与形特征的外在美都给学生以美感,让学生充
期刊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体现为依据。应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音乐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音乐艺术是无处不在的,它反映了人类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刺激着人们的感官神经,抒发着人类复杂的内心世界。我们每天都在接触音乐,在自觉和不
期刊
现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分析的综合能力;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具备全球观念,会运用综合和动态的眼光分析问题,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而报刊新闻具有“内容新”、“时效强”、“事件真”、“跨度广”等特点,在教学中适时适度运用报刊新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以下是笔
期刊
现在,很多老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表示担心,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很大程度都依赖老师的勤奋工作。也就是老师除了上课以外,学生课外的时间也是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学生就是学习机器,围绕教师制定的轨迹运行,长期以来就形成学生依赖老师的心理,脱离了教师,学生就不知道干什么,坐在座位上无事可干。现在很多学生初中成绩很好,但是到了高中成绩就跟不上,究其原因,就是初中教师没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学习
期刊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是磁力、张力、活力的和谐,她能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能透过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和活生生的教学环节,无处不见鲜活的生命在跳动、在交融、在成长,无时不见活灵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在焕发异彩,展现出激情之美,让课堂中的教师、学生充满激情,绽开出时代创新之花……  1生命,因为激情而更美丽;语文,因为激情而更动人  语文课堂教学既需要科学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