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课程的核心任务是通过语言教学实现学科育人。在高三英语课本复习课中,教师应避免碎片化处理语言知识,以提升复习效率。教师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使学生在情境中复习知识,在读写活动中有创造性地表达观点,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三英语;课本;复习课;读写意识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课程的核心任务是通过语言教学实现学科育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包括听说读写、语音、语法、词汇等,为“ofEnglish”的素养和能力;第二个层次是通过英语课程可以获得的素养和能力,如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视野、人际交往能力等,为“withEnglish”的素养和能力;第三个层次是与英语课程联系不十分紧密但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的能力,如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beyond English”的素养和能力。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要求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阐述自己对社会问题的见解,这是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深度考察。因此,高三英语课本复习课应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夯实語言基础知识为脚手架,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本市教研室把传统意义上的“一轮复习课”改名为“课本复习课”,就是向所有高三教师释放出一个信号:虽然教材教学已完成,但教师在复习中仍要依托课本,基于课本中的主题语境,引导学生在语篇中复习核心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
高三英语课本复习课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夯实语言知识基础。在复习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意识,是一线教师经常困惑的问题。由于这些疑问和困惑,导致课本复习课存在以下问题。
(一)语言知识复习碎片化
课本复习课被化解为以课文为载体,要求学生机械的背诵单元词汇、短语、句子。语言知识的复习缺乏情境,脱离教材单元话题,课本复习课往往成为词汇复习课。学生背会了词汇,却不会根据语境灵活运用,造成写作中词汇句式单一、高级词汇运用较少。
(二)阅读与写作分离
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是以试题为依托,读仅局限于试题中的完形填空题、阅读题;写作完全是模拟题中的作文写作,和生活情境脱节,和教材话题脱节,学生完全为写而写,久而久之,失去了写作兴趣和信心。
(三)英语写作模式化
由于写作与文本阅读分离,学生并未形成真正的语用能力。学生平时文本阅读中获得的丰富短语和句型,往往不能在写作中加以利用。学生写作时“另起炉灶”,完成的是与阅读文本无关的写作任务,机械地使用所谓的作文模板来完成写作任务。
高考英语考察的是学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在真实的语篇中学习,在真实的生活中实践。鉴于此,笔者在复习课中,探索如何基于单元话题语境利用文本,在拓展学生语言知识基础上,由读到写,由写再到读,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教材分析
M8U1 The Written World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和掌握文学评论的写作。所以,本单元的复习旨在激发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明确文学评论的结构,复习单元语言知识,并灵活运用于文学评论写作中。
(二)学情分析
笔者授课班级学生的语言基础比较扎实,所以课文词汇复习和课文内容复习以学生结合前置复习学案的自主复习为主。课堂主要强化本单元基础知识中的拓展部分和同一语义多种表达,并在课外阅读材料的语境中夯实语言知识。
(三)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
本节课教学设计总体流程为检测课文复习和课外阅读作业一明确文学评论写作任务一回顾小说情节中的知识点—探讨小说人物和主题一完成评论写作一回顾反思。
本节课教学目标预设为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能够掌握相关语言知识点,学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明确文学评论的写作结构;分析小说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小说主题;运用单元语言知识,完成文学评论写作;从文学评论的写作特点迁移到文学评论类阅读的关键点。
(一)复习导入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核对家庭作业中的任务型答案。该任务型作业是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的,主要回顾狄更斯的生平和主要代表作《远大前程》。然后,教师告知学生前置学案中的小说文本也是狄更斯的代表作,让学生猜测是哪部小说的改写。接着,教师指出It’s not only a tale oftwo cities,but alsoa tale ofthree young figures.最后,引出小说的人物关系,核对学生前置学案中画人物关系图的作业。
设计意图是检测学生课文复习的情况,并通过猜小说名激发学生对《双城记》的探究热情,梳理作业中《双城记》改写版本的人物关系,进而引出本课的学习任务,即小说《双城记》的文学评论写作,使学生明确写作任务和写作前要做的知识储备,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语言知识复习和写作环节。
(二)搭建评论框架
笔者要求学生根据平时文学评论阅读的经验,归纳文学评论的写作结构,画出结构图。文学评论主要由对作品的介绍和对作品的评价构成,对作品的介绍包括标题、作者、作品类别、背景、主题和情节;对作品的评价包括人物评价和主题评价。回归到本节课的《双城记》,教师带学生回顾这篇小说对应的各个要素,最后在情节处理上留白,激发学生探索情节的兴趣。
设计意图是鼓励学生根据阅读经验,总结文学评论的篇章结构和论证方法,搭建文学评论的写作框架,为下一阶段的写作实践做好准备。学生厘清小说中各个要素,既是对阅读内容的回顾和总结,又为写作第一段搭建写作支架。 (三)提炼故事线索
在上一环节教学中,学生总结了《双城记》的各个要素,在情节处理上留白。教师引导学生把学案上的小标题补充完整,通过串联小标题,提炼故事线索,简单厘清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设计意图是要求学生在前一天阅读基础上,在小说的主题语境下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完成小标题,并分析小说的文本结构,利用小说文本提供的丰富语境,提升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补充故事情节
在上一环节教学中,学生已经厘清故事线索。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五至六人一组,讨论学案中的情节发展图,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把故事串联起来。这个情节发展表(如表1所示),左边是阅读材料中的句子,右边是笔者增加的情节信息,要求学生完成其中的句子,补充故事发展的细节。这些句子都是本单元重点语言知识点,学生在补充故事情节中,灵活运用了各个知识点。
学案的设计是笔者根据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的筛选和增补。左边的信息是阅读材料中的重要情节线索,右边的信息是笔者根据原著中的信息进行的改写和增补,未改变原著的情节;但根据本单元重点句型和知识点,改编了句子,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这样,学生既总结了单元重点,尤其是相同语义的不同表达方式,又对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信息有了更多的了解,这就为进一步探究人物个性,理解小说主旨做好铺垫。
(五)总结故事梗概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上两个环节中对情节的复习,总结故事梗概,厘清故事的发展,并做个简短的口头总结,学生在总结过程中,必然用到本课中的句型和知识点。口头总结作为一种语言输出,也可以检测学生语言知识点掌握隋况。除此之外,评论第一段中对故事的介绍主要是情节介绍,这一环节的总结其实完成了写作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学生对故事进行总结,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提取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
(六)进行故事评价
1.人物评价
教师提出问题:Which character d0 you appre-ciate most?Why?学生小组讨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并阐述原因。有学生从前面的情节回顾中总结出Doctor Manette的善良宽容和无私;有学生认为Damay为实现对仆人的承诺,冒险回巴黎,无私无畏;有学生喜欢温柔善良的Lucie;更多学生喜欢用生命诠释真爱的主人公Carton。从情节信息中挖掘人物性格,在人物性格的分析中,学生对小说中真善美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2.主题评价
在学生阐述自己最喜爱的人物后,教师总结这些人物的共同特点,即善良、愿意为爱付出,这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之一。教师继续追问:Could you make some comments on the theme of thenovel?学生总结出主题是“love and kindness”;也有学生更深层次的探讨,认为是“It is forgivenessrather than hatred that creates rebirth.”
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和主题的讨论,主要是为写作中第二段对主题和人物的评价做好铺垫。小说中人物的个性主要通过情节体现出来,而主题需要从人物特点中挖掘。教师引导学生从情节中挖掘人物特点,培养了学生立体化评价人物和多维度探究主题的能力。
(七)完成写作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黑板上的文学评论结构图,结合前期对隋节的总结和对人物、主题的探讨,完成文学评论写作:
Write a literary review ofA Tale of Two Cities.
1.Introduction to the novel.
2.Comments on one character and theme.
写作中要求学生用到本节课所复习的短语和句型,促使學生巩固课上所学语言知识,并将其灵活用于评论写作。并且前面的教学环节已经为小说评论写作做好结构和内容的准备。从小说阅读到写作,课堂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对小说人物和主题的理解,阐明自己的文化立场和文化态度,形成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力。
(八)展示与反思
教师通过投影展示优秀作文,并引导学生找出优美句型。之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参考范文,范文融合本课复习的语言知识点,为学生课后修改作文提供参考。评价完成后,引导学生反思以下问题:
1.When writing a literary review,we should fol-low the outline:“introduction”and“comments”.
2.The appreciation of the characters in a novelshould be based 0n the plot.The appreciation of thethem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haracters.
展示优秀作文,可以让学生阅读和欣赏同伴的习作,学会如何评价作文;再次回顾文学评论写作的结构,并由此推出文学评论阅读中需注意的地方。此外,通过对《双城记》情节的复习到人物性格的分析再到主题分析的方法,学生总结出理解小说人物离不开情节,理解小说主题离不开人物。
在教研室将“一轮复习课”定位为“课本复习课”的理念下,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基于课文话题语境一人与社会(文学、艺术与体育)和聚焦读写意识的课本复习课探究。
一位好的作者必须是一位好的读者,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模拟读者阅读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模拟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在读者与作者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因此,本节课上教师提供了与课文高度相关的阅读文本,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总结归纳文学评论的文本特征,为后续写作提供写作支架。
学生通过读写结合得到语言知识、语篇知识、文化信息、语用能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可见,读写结合应该成为我国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落脚点。本课写作任务的设计不但与原文主题有关联,也与原文语言有关联,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内化相应的语言基础知识,使学生完成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总之,教学实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本课是核心素养视角下对高三英语课本复习课的一次探究实践。复习结合单元话题,在拓展阅读中归纳语言知识,使学生在丰富的语境中构建主体化的知识网络,提升语言能力;搭建写作框架,由读到写,引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立体化评价小说人物,多角度评析小说主旨,着力学生文化品格的塑造;从文学评论的写作推及至对小说人物和主题理解,由写再到反思读的方法,深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学生碎片化记忆知识点或者题海战术训练,即使暂时提高了学生的分数,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其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提升。高三英语复习课若以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也助推学生高考英语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高三英语;课本;复习课;读写意识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课程的核心任务是通过语言教学实现学科育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包括听说读写、语音、语法、词汇等,为“ofEnglish”的素养和能力;第二个层次是通过英语课程可以获得的素养和能力,如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视野、人际交往能力等,为“withEnglish”的素养和能力;第三个层次是与英语课程联系不十分紧密但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的能力,如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beyond English”的素养和能力。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要求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阐述自己对社会问题的见解,这是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深度考察。因此,高三英语课本复习课应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夯实語言基础知识为脚手架,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本市教研室把传统意义上的“一轮复习课”改名为“课本复习课”,就是向所有高三教师释放出一个信号:虽然教材教学已完成,但教师在复习中仍要依托课本,基于课本中的主题语境,引导学生在语篇中复习核心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
一、高三英语复习课的现状
高三英语课本复习课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夯实语言知识基础。在复习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意识,是一线教师经常困惑的问题。由于这些疑问和困惑,导致课本复习课存在以下问题。
(一)语言知识复习碎片化
课本复习课被化解为以课文为载体,要求学生机械的背诵单元词汇、短语、句子。语言知识的复习缺乏情境,脱离教材单元话题,课本复习课往往成为词汇复习课。学生背会了词汇,却不会根据语境灵活运用,造成写作中词汇句式单一、高级词汇运用较少。
(二)阅读与写作分离
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是以试题为依托,读仅局限于试题中的完形填空题、阅读题;写作完全是模拟题中的作文写作,和生活情境脱节,和教材话题脱节,学生完全为写而写,久而久之,失去了写作兴趣和信心。
(三)英语写作模式化
由于写作与文本阅读分离,学生并未形成真正的语用能力。学生平时文本阅读中获得的丰富短语和句型,往往不能在写作中加以利用。学生写作时“另起炉灶”,完成的是与阅读文本无关的写作任务,机械地使用所谓的作文模板来完成写作任务。
高考英语考察的是学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在真实的语篇中学习,在真实的生活中实践。鉴于此,笔者在复习课中,探索如何基于单元话题语境利用文本,在拓展学生语言知识基础上,由读到写,由写再到读,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高三英语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M8U1 The Written World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和掌握文学评论的写作。所以,本单元的复习旨在激发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明确文学评论的结构,复习单元语言知识,并灵活运用于文学评论写作中。
(二)学情分析
笔者授课班级学生的语言基础比较扎实,所以课文词汇复习和课文内容复习以学生结合前置复习学案的自主复习为主。课堂主要强化本单元基础知识中的拓展部分和同一语义多种表达,并在课外阅读材料的语境中夯实语言知识。
(三)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
本节课教学设计总体流程为检测课文复习和课外阅读作业一明确文学评论写作任务一回顾小说情节中的知识点—探讨小说人物和主题一完成评论写作一回顾反思。
本节课教学目标预设为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能够掌握相关语言知识点,学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明确文学评论的写作结构;分析小说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小说主题;运用单元语言知识,完成文学评论写作;从文学评论的写作特点迁移到文学评论类阅读的关键点。
三、高三英语复习课的教学实践
(一)复习导入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核对家庭作业中的任务型答案。该任务型作业是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的,主要回顾狄更斯的生平和主要代表作《远大前程》。然后,教师告知学生前置学案中的小说文本也是狄更斯的代表作,让学生猜测是哪部小说的改写。接着,教师指出It’s not only a tale oftwo cities,but alsoa tale ofthree young figures.最后,引出小说的人物关系,核对学生前置学案中画人物关系图的作业。
设计意图是检测学生课文复习的情况,并通过猜小说名激发学生对《双城记》的探究热情,梳理作业中《双城记》改写版本的人物关系,进而引出本课的学习任务,即小说《双城记》的文学评论写作,使学生明确写作任务和写作前要做的知识储备,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语言知识复习和写作环节。
(二)搭建评论框架
笔者要求学生根据平时文学评论阅读的经验,归纳文学评论的写作结构,画出结构图。文学评论主要由对作品的介绍和对作品的评价构成,对作品的介绍包括标题、作者、作品类别、背景、主题和情节;对作品的评价包括人物评价和主题评价。回归到本节课的《双城记》,教师带学生回顾这篇小说对应的各个要素,最后在情节处理上留白,激发学生探索情节的兴趣。
设计意图是鼓励学生根据阅读经验,总结文学评论的篇章结构和论证方法,搭建文学评论的写作框架,为下一阶段的写作实践做好准备。学生厘清小说中各个要素,既是对阅读内容的回顾和总结,又为写作第一段搭建写作支架。 (三)提炼故事线索
在上一环节教学中,学生总结了《双城记》的各个要素,在情节处理上留白。教师引导学生把学案上的小标题补充完整,通过串联小标题,提炼故事线索,简单厘清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设计意图是要求学生在前一天阅读基础上,在小说的主题语境下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完成小标题,并分析小说的文本结构,利用小说文本提供的丰富语境,提升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补充故事情节
在上一环节教学中,学生已经厘清故事线索。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五至六人一组,讨论学案中的情节发展图,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把故事串联起来。这个情节发展表(如表1所示),左边是阅读材料中的句子,右边是笔者增加的情节信息,要求学生完成其中的句子,补充故事发展的细节。这些句子都是本单元重点语言知识点,学生在补充故事情节中,灵活运用了各个知识点。
学案的设计是笔者根据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的筛选和增补。左边的信息是阅读材料中的重要情节线索,右边的信息是笔者根据原著中的信息进行的改写和增补,未改变原著的情节;但根据本单元重点句型和知识点,改编了句子,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这样,学生既总结了单元重点,尤其是相同语义的不同表达方式,又对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信息有了更多的了解,这就为进一步探究人物个性,理解小说主旨做好铺垫。
(五)总结故事梗概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上两个环节中对情节的复习,总结故事梗概,厘清故事的发展,并做个简短的口头总结,学生在总结过程中,必然用到本课中的句型和知识点。口头总结作为一种语言输出,也可以检测学生语言知识点掌握隋况。除此之外,评论第一段中对故事的介绍主要是情节介绍,这一环节的总结其实完成了写作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学生对故事进行总结,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提取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
(六)进行故事评价
1.人物评价
教师提出问题:Which character d0 you appre-ciate most?Why?学生小组讨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并阐述原因。有学生从前面的情节回顾中总结出Doctor Manette的善良宽容和无私;有学生认为Damay为实现对仆人的承诺,冒险回巴黎,无私无畏;有学生喜欢温柔善良的Lucie;更多学生喜欢用生命诠释真爱的主人公Carton。从情节信息中挖掘人物性格,在人物性格的分析中,学生对小说中真善美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2.主题评价
在学生阐述自己最喜爱的人物后,教师总结这些人物的共同特点,即善良、愿意为爱付出,这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之一。教师继续追问:Could you make some comments on the theme of thenovel?学生总结出主题是“love and kindness”;也有学生更深层次的探讨,认为是“It is forgivenessrather than hatred that creates rebirth.”
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和主题的讨论,主要是为写作中第二段对主题和人物的评价做好铺垫。小说中人物的个性主要通过情节体现出来,而主题需要从人物特点中挖掘。教师引导学生从情节中挖掘人物特点,培养了学生立体化评价人物和多维度探究主题的能力。
(七)完成写作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黑板上的文学评论结构图,结合前期对隋节的总结和对人物、主题的探讨,完成文学评论写作:
Write a literary review ofA Tale of Two Cities.
1.Introduction to the novel.
2.Comments on one character and theme.
写作中要求学生用到本节课所复习的短语和句型,促使學生巩固课上所学语言知识,并将其灵活用于评论写作。并且前面的教学环节已经为小说评论写作做好结构和内容的准备。从小说阅读到写作,课堂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对小说人物和主题的理解,阐明自己的文化立场和文化态度,形成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力。
(八)展示与反思
教师通过投影展示优秀作文,并引导学生找出优美句型。之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参考范文,范文融合本课复习的语言知识点,为学生课后修改作文提供参考。评价完成后,引导学生反思以下问题:
1.When writing a literary review,we should fol-low the outline:“introduction”and“comments”.
2.The appreciation of the characters in a novelshould be based 0n the plot.The appreciation of thethem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haracters.
展示优秀作文,可以让学生阅读和欣赏同伴的习作,学会如何评价作文;再次回顾文学评论写作的结构,并由此推出文学评论阅读中需注意的地方。此外,通过对《双城记》情节的复习到人物性格的分析再到主题分析的方法,学生总结出理解小说人物离不开情节,理解小说主题离不开人物。
四、高三英语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在教研室将“一轮复习课”定位为“课本复习课”的理念下,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基于课文话题语境一人与社会(文学、艺术与体育)和聚焦读写意识的课本复习课探究。
一位好的作者必须是一位好的读者,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模拟读者阅读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模拟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在读者与作者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因此,本节课上教师提供了与课文高度相关的阅读文本,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总结归纳文学评论的文本特征,为后续写作提供写作支架。
学生通过读写结合得到语言知识、语篇知识、文化信息、语用能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可见,读写结合应该成为我国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落脚点。本课写作任务的设计不但与原文主题有关联,也与原文语言有关联,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内化相应的语言基础知识,使学生完成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总之,教学实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本课是核心素养视角下对高三英语课本复习课的一次探究实践。复习结合单元话题,在拓展阅读中归纳语言知识,使学生在丰富的语境中构建主体化的知识网络,提升语言能力;搭建写作框架,由读到写,引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立体化评价小说人物,多角度评析小说主旨,着力学生文化品格的塑造;从文学评论的写作推及至对小说人物和主题理解,由写再到反思读的方法,深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学生碎片化记忆知识点或者题海战术训练,即使暂时提高了学生的分数,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其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提升。高三英语复习课若以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也助推学生高考英语成绩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