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在墙上的鱼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of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入冬,母亲便会腌上一些鱼,晒干后挂在墙上。
  腊鱼、腊味,于我印象深刻,可以称得上是舌尖上的乡愁。我的家乡桐城,地处皖中,我的老家属桐城西乡,居丘陵地带,家乡一带的人们总有腌渍腊鱼的习惯。我的老家门前有一条小河,门前有一口大塘,散落在田畈中的塘口也不在少数。儿时,乡间腊月起年鱼的日子,我们一帮孩子总是很兴奋。那时的村庄不叫现如今的村民小组,叫生产队。生产队长掌管着打鱼,分鱼。分鱼是要拈阄的,为了公平公正起见,好坏凭阄取。会计则会在一旁认真地计账。农耕文化下的乡村习俗由来已久且传承深远。谁家要是分得了头鱼(最大的鱼),那简直就是一件令人十分开心的事。儿时的拈阄,爷爷总会让我去拈,爷爷总是夸我手气好,其实,这是爷爷在一路深爱着我,疼爱着他的长孙哩。
  奶奶总是在第一时间将分到的塘鱼仔细地剖洗干净,留两条新鲜的鱼挂在墙上,小年一条,大年一条,全尾全须的,准确地说,是两条整鱼。剩下的鱼,奶奶都会腌渍起来,细水长流,精打细算,佐餐起我们日常岁月中的一次又一次美味。看鱼,是我的差事,腌渍好的鱼,奶奶会拿到后院,挂在土墙上晒,我负责看着鱼,不被猫叼走或被鸟雀啄食。乡间的日子宽厚而绵长,冬日暖阳里,我偎在这墙根处,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看着挂在墙上的鱼。奶奶的手艺很好,腌渍的塘鱼不消几日,就会在风中飘香,冬日暖阳里,一地阳光下,一院时光里,一墙的腊味,尤其是挂在墙上的鱼,更显乡村腊月的充盈与厚实。
  又是一年,腊月将至。前几日,母亲来电话说,今年大旱,塘鱼早就被打捞起了,她趁着天气晴朗,腌渍,晒干,早已分好了三份,挂在了老屋厢房里的墙上。末了,母亲不无遗憾地说,今年过年吃不到新鲜的塘鱼了。我安慰着母亲:新鲜的年鱼,我会去买,保证过年让大家都能吃上新鲜的塘鱼,不过,这塘鱼有没有家乡的塘鱼好吃,这得留待作后施了。母亲在电话那头显得很是高兴,连连说道,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仪式感不能少,过年嘛,有鱼好,年年有余。仓廪实而后知礼节,这是农耕文明下的企盼,亦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企盼,这更是母亲之于每一年的企盼,年年有鱼,年年有余,挂在墙上的鱼,新鮮的、腌渍的,留下的、带走的,故乡的、异乡的。鱼者,余也,吉祥的寓意。五谷丰登,年年有余,这是对乡土的一份守望与祝福,还是对故乡的一份难忘与怀想?
  挂在墙上的鱼,那是一份挂在心头的思念啊!
其他文献
船底顶,在广东曲江罗坑,因山顶像船底而得名。那里有石坡、草甸、溪谷、丛林。在那里可以看日出日落,观星辰云海,就瞧你的机缘指数。驴友们说,爬船底,是一场自虐巅峰的魔鬼游戏,也是一次真正的户外考试。  清晨,皮卡载着我们出发。一路坡道,弯弯曲曲,坑坑洼洼,如果不是植被的掩盖,我们会颠簸得心跳到嗓子眼儿来。我佩服司机们的技艺和默契,在这窄窄的山路上穿梭,就像山精灵一样。  一个多小时后,树丛中露出几栋民
期刊
红得鲜艳夺目,却没有一丝馨香——这就是你,把雪玩到极致的山里姑娘。  你柔情似水地穿过森林,猛士般的跃过山冈,人已没了踪影,雪雾空中荡漾,留下一道神奇的霓裳。偉岸的苍松冬眠中惊落一身银装,殷勤地屈身上前,甘愿做你的绿叶,无奈只看到一个背影和飘逸的长发,来不及一诉衷肠。  苍鹰惊魂未定:那是谁家的野姑娘?如此豪气,如此锐不可当!姑娘笑眯眯地告诉它:“我家就在山下的屯子里,撑一下雪杖可以飞倒俺家的炕头
期刊
朋友圈里经常发一些测试心理年龄、智商高度、未来身份等稀奇古怪的题目,我总是手贱地打开,津津有味地答完,再发到朋友圈看答案,知道无聊“脑残”加掩饰不住的“二”,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好奇心还是战胜了一切。这不,又看到一个“摇一摇,你的2018专属诗签”,我自然不能放过,截屏看答案,我第一次截屏,看到了这样几句诗:“做一个/世界的水手/游遍每一个港口……”  内心怦然一动,眼前一艘古老的帆船破冰向我驶
期刊
我的老家在赣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有好山,也有好水。  老家的山里,常常冒出泉水,人们在有泉水的地方挖开一处小坑,就是一口“泉水井”。虽然老家农活儿繁重,种植和收割烟叶、水稻、花生、萝卜、油菜等农作物,一年四季的农活儿是忙个不停的。小时候,我们割草、放牛、砍柴,无所不能,农忙时节还要和父母一起割稻子、晒稻谷、莳秧苗等。口渴了,就近找一处泉水,趴下身子直接在“泉水井”里喝。喝着喝着,我们长大了,父母老
期刊
大上海最著名的符号,就是外滩。  己亥初冬,在复旦大学学习培训期间,趁着晚饭后的闲暇,邀三五同伴,乘10号地铁,直奔位于中山东一路的外滩。一出河南北路地铁口,惊见黄浦江两岸灯火通明,璀璨一片,紧走快赶,急匆匆登上堤岸,更觉外滩名副其实,不同凡响。为了更好地欣赏外滩风韵,我们买了船票,冒着蒙蒙细雨登上游艇,来饱览外滩夜景。登上顶层,两岸的夜景变得更加清晰和直觉,放眼望去,背面多是欧派建筑,楼层不高,
期刊
清晨,四野里空无一人,一片沉寂。  庄稼还没掀开满身的霜被,蒙着头,继续做未尽的美梦。城郭、农舍在轻烟雾霭的笼罩中,时隐时现。清冷的风,往四下里钻,惊起阵阵寒战。  蓦然,发觉自己已远离了平日里熟悉的地带,正置身于一条乡间的小路上。  眼前的景致真美。道路很直、很长,放眼望去,看不到尽头。道路两旁各有两排意杨树,已经长成,修长、挺拔,和小道相傍相依,延伸到远方。杨树卸下的满身衣装,装点着冬日里素净
期刊
我家住在洞庭湖滨的农村。每年跨过腊月二十以后,母亲就会用米升子量好几筒糯米,倒进一只水桶里用水淘洗两遍,再将清水注入糯米里,浸泡两个隔夜,去磨扯浆粉子。  在洞庭湖滨的农村有一句老话:“大人子盼插田,细伢子盼过年。”每年进入腊月二十以后,队里的农户家里,男人便在头上搭上毛巾,戴上斗笠,开始打扫墙壁和屋顶上的蜘蛛网和扬尘灰,或拿着斧子到外边去劈柴,准备除夕夜的柴火;而女人呢,除了开始洗家里的被单外,
期刊
中秋假期,堂弟邀我回乡看看。  下了车,堂弟已笑嘻嘻地站在跟前。他的身后,是一座青砖小瓦的仿古院落,大门楼的匾额上龙飞凤舞地题写着“农家大院”四个大字。进院,四周院墙是一圈回廊,挂满灯笼,廊下栽植着各色花木,丹桂飘香,石榴坠枝。进了一间厅屋,室内布置居然跟小时候的堂屋一样:迎面墙上挂着中堂,下面摆放着条几,几上摆着香炉、烛台;厅堂中间,摆放一张八仙桌,四周围着长板凳;两侧靠墙,摆有茶几和座椅。坐定
期刊
三四岁,我喜欢坐在你单车的后座上,拽着你的宽衣裳和你嬉笑打闹。我盯着车轱辘滴溜溜地转,只希望这段路忽然变长。  十来岁,你教我骑单车。我天生胆子怯,你站在我身后,双手扶着后座,像是个掌控方向的舵手。你一直大声鼓励我,想不到暗地里早已撒了手,我惊叫着继续往前走,只听见脑后一声吼,往前看,千万别低头。  十六岁,我骑单车第一次摔下陡坡,你看着灰头土面的我和鲜血淋漓的伤口,除了少不了的责怪,眼里我也读懂
期刊
每年过年都会收到来自母亲的新年礼物,今年也未曾迟到。  由于我从事工作的特殊性质(铁路行业),越是逢年过节单位越是忙碌,所以与家人团聚都集中在电话、视频聊天中。今年快过年时,妻子带着孩子从老家来单位看我,专程带来母亲做好的家乡美味:丸子和酥肉。看着两大袋子美食,脑海中不由得想到母亲早早地为准备这个年而忙碌的身影,一定是提前和亲戚打好招呼,买了最好的农村猪肉;一定是亲自到县城去采购过年做八大碗时的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