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cld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辛亥革命,时空观念,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3-0024-07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素养,扬州市历史“文心”读书会对此进行了线下研讨。读书会要求大家把专题阅读、课堂实践和思考写作三者结合起来,由此,笔者认真阅读了有关书籍和期刊文章,对《辛亥革命》一课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实践与反思。下面试作汇报,以就教于同行。
  历史教学行为至少涉及认识客体“历史”、认识主体“学生”以及“认知过程”三个要素。
  从认识客体看,在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的叙事结构中,辛亥革命上承太平天国运动,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救亡的角度看,与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密切相关,从古今制度革新看,又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紧密联系,从中外文化交流的角度看,还和启蒙思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密不可分。所以,“我们反思辛亥百年,应该在连续性与复杂性方面多下工夫,换言之,就是在时间与空间两方面作更大的扩展,以期形成长时段与多维度的整体考察”。①
  从认识主体看,中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并不令人乐观。“他们往往把已经掌握的规则或原理,不恰当的运用于新的条件中去”。②而“已经掌握的规则和原理”源于当今社会环境,与一百多年前的辛亥革命时空悬隔,物是人非的隔膜感自然产生。好在“从青少年开始,反省性、监控性的思维特点越来越明显。一般条件下,青少年意识到自己智力活动的过程并且控制它们,使思路更加清晰,判断更加准确”。③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现状,为时空观念先行提出了必要性,同时也提供了可能性。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认知过程的障碍,得出历史的结论?海登·怀特给出了路径:“在一个层次上,是各种事实的构成物,也即编年;而后在下一个层次上,是情节……接着,历史学家们往往要提出论证,那是以解释的形式出现的。他们还经常力图提出训诫,我称之为意识形态的层面。”④由时间到事件再到背后隐藏的逻辑,人的认识不断深入的依托始终是时空环境。以辛亥革命为例,一个人的造反为什么会变成一群人的革命,最终成了一国人的沸腾?当时的人是怎么想的?什么因素影响了他们的抉择?后人又是怎么看待他们的抉择的?后人解释历史的时空环境又是什么?用时间、空间将辛亥革命定位于历史坐标系中,引导学生在微观剖析的基础上再宏观把握,才有可能突破“小我”,获得相对客观的历史认知。
  (一)那时刻的扬州:小城故事与革命迷局
  材料1:突有定子营武装士兵四五十人,拥一人,身缠白绉,自顶至踵,自称都督孙天生,直至运署,俨若从空而降,士兵持有“光复大汉”、“还我河山”之白旗各一前导,仓卒间,市民不知底蕴,群出欢迎,士绅亦有趋往周旋者。
  ——许幼樵:《辛亥扬州吟》①
  材料2:……这种手下没几个兵的都督难以服人,或者干脆是扬州的绅士们对这个小流氓当政不放心,反正有好事者请来了昔日横行江上的盐枭,已经被招抚为官军,但依然横行江上此时已经变成革命党的徐宝山。……临刑前孙天生大叫:“老子也做了三天的皇帝,谁敢说半个不字!”不失为一条江湖好汉。
  ——张鸣:《民国的角落》②
  探究问题:由扬州辛亥革命史,你可以看到哪些政治力量?他们基于怎样的理念来行动?
  设计意图:“历史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视野和经验,必须通过趣味性和好奇心的包装进行诱导。”③先从身边的历史谈起,聚焦微时空中的扬州,从一城之现象入手,实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解剖式分析,见微知著,学生很容易产生疑问:为什么革命会以这样的面目出现?为什么革命又会以这样的结局落幕?此时空中的事件是一个孤立的个案吗?扬州的辛亥革命如此,其他地方又是怎样呢?通过上述材料及其引发的思考,我试图显示辛亥革命中躁动与保守、革命与反动缠夹不清的迷局,营造出思维上的冲突,激发学生寻找历史解释的欲望。
  (二)那时日的帝国:能量释放与王朝坍塌
  材料3:10月22日,湖南共进会首领焦达峰、陈作新率会党及新军攻入长沙,驱逐清巡抚,建立都督府。
  10月29日,山西新军起义,新军协统阎锡山为都督。
  10月30日,云南獨立,新军协统蔡锷为都督。
  11月3日,同盟会在上海起义,6日,成立沪军,推陈其美为都督。
  11月5日,江苏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为都督,江苏独立。
  11月5日,浙江独立,立宪派汤寿潜为都督。
  11月9日,广东独立,同盟会员胡汉民任都督。
  11月9日,福建独立,新军统制孙道仁任都督。
  11月27日,四川独立,立宪派蒲殿俊为都督。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
  上册教师教学用书》④
  探究问题:
  1.武昌起义的枪声响起后,何时、何地又有哪些力量参与革命?
  2.为什么错综复杂的各派力量在此时此刻不约而同地选择或默认了革命?
  设计意图:从时空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短短一个半月,在中国南方甚至北方的山西、陕西,星星之火竟成燎原之势,清政府统治已然土崩瓦解。再去聚焦那时日的帝国,关于王朝倾覆之际活跃的人,传统教学特别关注旧官僚、立宪派的投机性,强调革命阵营内部的分裂和革命潜伏的危机。但再换一个角度想:如果没有旧官僚、立宪派的参与,辛亥革命能有这样的声势和效果吗?
  很多人会以后来的事实逆推参与者的主观动机,动辄给他们打上阴谋论的烙印,这不是一种真正的历史学态度,与其猜测,不如把视野放得更加开阔一些,从令人眼花缭乱的1911年往前推,用广角镜头去搜索:为什么旧官僚、立宪派这些体制边缘甚至体制内的人也会参与到革命中来?瞬间爆发出来的革命能量究竟又是如何累积起来的?
  借助史料明晰短时空观念,引导学生基于史料进行多元化、发散性的探究,在不断追问中强化历史解释的冲动,同时也从时空视角放大的角度给出历史解释的出路。   (三)那年代的中国:专制末路与跋涉足音
  镜像一:专制末路
  材料4:1901年清廷颁布上谕,宣称要将“通商惠工”作为基本国策。1905~1910年期间,国内新设厂矿万元以上资本的就有209家,总资本约7525万元,绅商阶层由此壮大。商人一遇戕害,“辄鸣不平,不复如以前噤声忍受”。“不出代议士,不纳租税。”
  1909年,江苏咨议局长张謇通电全国:“外侮益剧,部臣失策,国势日危,民不聊生,救亡之举,惟在速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皇族内阁建立后)各省咨议局联合会发表《宣告全国书》,痛苦地承认“希望绝矣”。《东方杂志》批评说:“庚子以来,迭诏维新……外则言辞奋发,内则腐败更甚;名则革旧趋新,实则顽持不已。”《湖南即用知县熊范舆等请速设民选议院呈》中说:“海内人民,始而发愤,继而失望,终而怨望,乃不惜铤而走险,泄其不平,以身试法,无所顾虑。”
  ——摘编自胡成:《困窘的年代》①
  探究问题:
  1.对比地图《洋务运动》《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图》,就涉及空间而言,你有什么发现?如何解释?
  2.据材料内容分析:清政府发起新政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纵览历史,客观说明清政府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设计意图:客观的历史解释必须从具体的时空环境出发,“离开了‘时空’的界定、‘时代’的立意,‘历史解释’将会变得单一、狭隘、毫无价值可言”。②学生在材料引导下,立足晚清数十年的时间刻度和国家空间,可以体悟清政府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有限主动和总体被动:洋务运动客观上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清末新政进一步培养起新的社会力量,调动起参政热情,但民族危机深化、民变四起的关键时刻,年轻权贵们却怀着失去权力的恐惧为改革踩了急刹车,希望破灭之后的极度失望使蓄积的革命能量瞬间爆发。
  时空范围的扩大,使历史的逻辑更加清晰地呈现:告别革命,是立足长时段肯定和衷共济的精神及和平渐进的方式,并不是脱离具体时段的语境,绝对排斥革命。是否以晚清政府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不仅取决于中国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更取决于晚清政府的主观行为能否适应这种需要。
  总之,由时空观念入手,引导学生在史料实证过程中,初步学会历史解释,并基于此体悟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
  镜像二:跋涉足音
  展示图片:由国旗透视历史①
  材料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节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對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逆行为时,可决弹劾之。
  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材料6: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袁刚:《国会与辛亥革命》②
  材料7:“二次革命”给袁世凯摧毁国民党和国会找到了藉口。……历史明确记下:不是国会贻误了中国,而是撇开国会和法制带来灾难性后果。
  ——袁伟时:《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③
  探究问题:
  1.结合当初同盟会的誓词观察黄龙旗和五色旗,你可以看到中国当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各发生了什么变化?
  2.结合材料5说明临时约法关于政治制度的具体设计,结合材料6说明制度革新的方式。
  3.材料7中的“灾难性后果”指什么?综合上述材料,我们能给辛亥革命下结论吗?
  设计意图:在当时的时空环境中,“反清”曾经是凝聚人心的旗帜,“暴力革命”是荡涤保守势力、实现制度革新的重要手段,但在各种势力的角逐中,革命派调整了自己的策略。
  由黄龙旗到五色旗,我们更关注由帝制到共和制的变迁,却很少关注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五族共和”的变化,忽视了这种民族和解、民主妥协、和平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精神。
  对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我们过去强调得更多的是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突出革命派的抗争,但却忽略了在辛亥舞台上登场的不只孙中山、袁世凯,还有黎元洪、张謇、赵凤昌、吴景濂、程德全等,以国会(各省代表会议到临时参议院)为中心,以妥协和协商化解矛盾,同时又渐进地革新,这也是辛亥革命中真实的另一面。
  但与英国相比,彼时空中的“有限革命”道路在当时的中国真行得通吗?历史无情地揭示:尽管辛亥记忆中也有着难能可贵的理性妥协精神和法律化的制度设计路径,但最终,“撇开国会和法制”,诉诸武力成了当时政治生态中的自然本能。
  斑驳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怎样的记忆?不同时空中的记忆本身似乎也串联成了一部新的历史。
  (四)那些年的声音:历史的记忆和记忆的历史
  材料8:十月十日之于中国人的意义就等同于七月四日之于美国公民的意义。正是那一天爆发的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满清王朝,也彻底终结了中国的帝制。……没有什么是神圣不可批判的。三皇五帝、孔子与儒教、佛教、道教、家庭生活、婚姻、孝道、神灵、长生不老——没有一样逃过刨根问底式的批判与质疑。辛亥革命不仅从近三个世纪的外族统治中解放了中华民族,同时也解放了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引起了三十年的自由思想和批判性学术研究。   ——胡适:《双十节的意义》(1939年)①
  材料9:一百多年来,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众说纷纭,同一时期不同政治势力之间存在差异姑且不论,即使就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来讲,不同时期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袁红:《中共党史研究视野下的辛亥革命》②
  探究问题:
  1.胡适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其立论的历史背景。
  2.中国共产党人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何变化?为什么?
  设计意图:列举这些资料并非为了简单利用他们现成的观点,而是为了考证,弄清楚观点背后的时空环境。
  胡适极其推崇辛亥革命推翻民族压迫和封建帝制、批判神圣、解放思想的贡献,抛开其一生秉持的自由主义者立场不谈,此材料中的“1939年”(抗战中,胡适此时担任中国驻美大使)和“从近三个世纪的外族统治中解放了中华民族”也足以揭示谜底。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往往强调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并以此作为党史叙述的背景,但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全球化迅猛发展,对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追求使得新时代对辛亥革命、对孙中山的评价也日趋客观、理性。
  鉴于此,课程标准对本课的界定为: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人民版教科书也立足近代化史观,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给予其高度评价。这当然是一种进步,但它终究是一个认知过程最终的静态结果,只是提供了一个固定的结论,却忽略了辛亥革命以来认知的动态过程及其对思维训练的价值。事实上,学生可以且应该明白:“历史学处于时间和空间之中……并不存在什么永恒的其特质历久而不变的大写历史学,却有着被某个时代的人们一致认为是历史学的各式各样的作品。”③
  人的历史记忆往往打上了具体时代的烙印,我们不能以他人的认知代替自己的认知,准确评价辛亥革命,不妨回归历史的广阔时空,以免昧于细节,疏于大义。
  (五)那时代的世界:能量不足与民主困局
  材料10:民国初年突然冒出了300多个竞争性的政党,这些政党时聚时散,进行着无穷无尽的党争,彼此都没有什么议会制的游戏规则意识。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大体上还是宗法家长制与小农自然经济,它们无法像西方市民社会那样,对议会民主政治提供支撑作用。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
  六次政治选择》④
  探究问题:三个人物相关联的政治制度曾经在古代中国起过什么积极作用?以此为背景,对照材料10、11思考,辛亥革命为什么没有能够带来中国近代的迅速腾飞?
  设计意图:辛亥革命处在古今中外历史交汇的十字架上,只有将其还原到这样宽广的时空背景下才能看得更加清晰。
  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都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关,以皇权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日益阻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但它也借助威权实现了社会资源整合和秩序建立,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帝制,突破了发展桎梏,但是否同步孕育出了新的机制来实现社会整合?
  回溯开头的扬州辛亥史,满眼尽是独夫与群氓,唯独稀缺理性的公民。再以那时代的世界近代化历程作为中国的参照系,从更宽广的时空俯瞰,我们才能把中国辛亥前后的困局看得更加透彻:从纵向的时间维度看,中国现代化因素发育不足,但从横向的空间维度看,中国却被全球化时代的殖民扩张冲撞,仓促之间被卷入现代化潮流。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经济落后,新的阶级、思想发育不成熟,历史的惯性使革命发生易、民主见效难。因此,立足一个后现代化国家的实际需要看,“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有赖于革命的‘爆破’,更有赖于革命后的长期渐进式变革”,①一下子完全照搬西方不切实际,建构一个有着现代化导向且有着足够权威的政府,实施渐进式变革才是当务之急。
  我们并非在此贬低辛亥革命,一旦我们按照布罗代尔的建议,从短时段转向较长的时段,我们更能对一百多年前的那场革命平添一份理解、一份敬意,感受到历史人物在深重民族危机中的责任与担当、处境与抗争、欢呼与叹息,感受到那份“速度与激情”之后“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惆怅与痛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我们在教学中依次探究的是:关山何在,时人如何感受到它的存在?关山何以难越?谁悲失路之人,何以悲之?失路之后出路何在?毋庸置疑,每一步的探究总是离不开时空观念的支撑。“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②夏辉辉老师在此基础追问“怎样的时空联系才更有价值?怎样的时空观念才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并推动社会健康发展?”③其实,课程标准和一线教师的实践成果均有启发意义:
  这既是概念的内涵,也是实施方案,两者均由浅入深,自第三层次之后,其他素养更多地自然渗透进来,尽管登台唱戏的已经是其他主角,但时空观念这个支架是断不可少的。
  以辛亥革命的教学来看,就前三个层次而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民族、阶级矛盾的蓄积,统治集团的管控能力下降,各阶层、各地区民心对王朝的极度失望,都使革命之风日盛,但这不能解释“民国难建”,有必要上升到第四、五层次的探究。
  在那個特定的时空舞台上,在世界史的烛照之下,我们看到了孙中山、袁世凯、张謇、林觉民,但也看到了孙天生、徐宝山、阿Q、祥林嫂,看到了挣扎在传统惰性中的革命。辛亥革命典型地反映出了“历史的历时性和共时性”,③既是时间刻度上中国现代化上承下启的节点,也是空间刻度上经济全球化潮流下各文明交流、碰撞、融合的产物,时空既为它准备了条件,但也为它预伏了遗憾,每一代人都不可能随心所欲而只能在既定时空条件下创造历史,而这正为我们由时空观念切入进而认识历史提供了条件。
  人始终是历史时空中的活跃因素,既包括历史中的人,也包括正在认识历史的人,历史就是一部客观和主观不断叠加的作品。如何解读?不妨通过纵横向的时空联系和历史解释,进而增进文化修养,促进人的发展。④
  综上,可以深刻感知时空观念教学的三个特征:一是基础性,历史学习必须首先从时空观念入手;二是非独立性,即时空观念往往和其他学科素养联系、整合在一起培养;三是主观性,任何时空观念都由学习者自己定义。
  【作者简介】孙春勇,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和命题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正如贝尔纳所言:“科学正在影响当代社会的变革而且也受到这些变革的影响,但是为了使这种认识多少具有实在的内容,我们需要比已往更仔细分析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现代医学在华传播,除得益于传教士、基金会、医院等人或機构的推动外,还得益于现代药物等商品在推广与应用中有形或无形的影响。  首先,片剂知识与实践是现代医学在华传播的载体之一。晚清传入中国后,一方面因其服用便捷、剂量准确、味道适口等特征,契合了大众
[关键词]文化史,“学生本位”,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3-0039-03  中学历史教学的本质是“学生本位”,在教学中历史感觉的培养比历史知识的传授更重要。在这种理念下,文化史教学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多样,引导学生以历史发展的视角理解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取向。下面我以人教版必修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
12月1日,中共中央、國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纲要》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数字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新一代信息设施率先布局成网,5G网络覆盖率达到80%。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加快网络和应用升级改造,打造下一代互联网 产业生态。加快量子通信产业发展,统筹布局和规划建设量子保密通信干线网。  《纲要》要求合力建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
关键词 吴淞铁路,英美商人,擅筑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13-0068-05   吴淞铁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正式营运的铁路,这条铁路是以英国怡和洋行商人为主的外国商人擅自在上海修筑的。在该路运营大概一年之后,清政府出于政治利益与国家主权方面的考虑将吴淞铁路赎回并拆毁。吴淞铁路的修筑在当时既没有条约的依据,也没有清朝中央政府和地方督抚的明确许
关键词 叙事,历史解释,叙事结构,细节,立意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5-0044-05  在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很多人将史料研读视作开展历史解释的唯一方法,但单纯的史料研读教学过于偏重实证分析,容易削弱历史课的人文性和故事性。其实,历史叙事教学也是开展历史解释的有效方法,“因为任何历史叙事都不仅限于陈述事实,对史事的选择本身就
[关键词]史料选择,神入历史,教材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23—0034—02    新课程为广大历史教师整合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笔者日前参加安徽省高中新课程教学大赛时就看到,很多教师通过补充一些史实材料,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史论结合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历史素养。但在材料的选择上,我觉得白璧微瑕,史料的选择、神入历史教
日本开港后,内外交困的幕府为自救自强,自1854年至1867年接連推行了安政、文久、庆应等三次改革,即幕末改革。从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全过程来看,幕末改革迈出先期探索的第一步。为明治维新提供了政策思路、工厂设施和人才梯队。在此基础上,明治维新得以全面展开并实现社会转型的第二步。维新期间,前十年的欧化改革,决定性地将日本引向资本主义道路,同时也产生了财政困难、社会动荡和政府危机等问题;以天皇亲政并介
关键词 教师,学生,角色转换,罗马法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6)23-0052-05  提倡素质教育已久,但纵观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笔者常常会产生一个疑惑。那就是: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究竟应该谁为谁服务?换言之,谁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这个问题看似早已解决,其实不然。纵观很多老师的历史课堂,学生实质上仍在扮演着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角色,并以
关键词 核心素养,学术型,南京条约,不平等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0457-6241(2018)11-0018-07  探寻历史真相,體悟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学的重要社会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然而,尽管新课改实施多年,中学历史课
充分发掘乡土历史地理教学资源,开展开放性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笔者所在的云南省楚雄市地处滇西与滇中的交错地带,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滇缅公路的咽喉要道。楚雄城内的东山公园曾经是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司令部所在地,至今留下了很多关于抗战的传说。学生在家中听老人讲述抗战往事,对这一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种背景下,我开展了“滇西抗战与地理条件”研究性学习活动,取得一些成效,并获得一些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