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知识迷宫,语文课则是游乐园,教师是导游,学生是游客。有些教师上语文课时把开头(新课导入)搞得天花乱坠,结尾却落地无声,只把学生引进去,却没有引出来。俗话说:“编筐织篓,全在收口;描龙绘凤,重在点睛。”“收口”和“点睛”便是结尾的神圣使命。教学也如此,完美的结尾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延伸,可以使整个教学结构浑然一体。现介绍一下笔者在语文课结尾时常用的几种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总结式结尾——“回眸一笑百媚生”
讲完一节课后一般根据板书将新课内容进行总结,找关键词、重点处概括而结尾,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如在讲授《背影》这篇文章时,到了课堂尾声处,要总结全篇,可以运用总结抒情式的语言来介绍: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诗中母亲为儿子一针一线细细密密缝补衣服的镜头表现出母爱的细密绵长、深沉博大,这个镜头成为耸立在人们心目中的母爱的丰碑。这样,就巧妙地把整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概括,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对比式结尾——“映日荷花别样红”
比较区别式是将传授的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分析、把握异同、区分优劣,使学生更深刻、更正确地理解知识的结尾方式。如学习了鲁迅的《风筝》后,可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周粲的《满天的风筝》。《满天的风筝》所描写的是那种快乐、满足、骄傲的形象,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风筝》中所特有的那种情感,笼罩着深沉的悲哀:无法补过,无法释怀,悲哀之至,让人在心灵的震撼中更深切地体会到文章的丰富意蕴。
三、悬念式结尾——“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种方式是教师在结课时,为下节上课留下伏笔,使教学内容自然地进行过渡,以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和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或在下课前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将课堂进行延伸,课虽尽而意无穷。如学习《斑羚飞渡》后,结合“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的教学目标可作这样的结尾:课文中展示了一幅幅凄美的图画,人在这里充当的是一种很不光彩的角色,人类的行径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而动物应该有生存在地球上的权利。请同学们想一想,对珍稀动物我们已经做了什么?我们又该做些什么?问题一出就激发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大大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这样的结语,给学生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引起学生强烈的悬念,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深化、内化,又活化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唱游式结尾——“一番滋味在心头”
如:在课文《黄河颂》、《我爱这土地》、《沁园春·雪》、《木兰诗》等将要结束时,教师可恰当地把歌曲《保卫黄河》、《爱我中华》、《沁园春·雪》、《红色娘子军》等歌曲引进课堂,作为这堂课的尾声。可见,如果教师能在课堂结束时匠心独运,巧妙结尾,定会获得余音绕梁、意犹未尽的益处。
五、课本剧结尾——“未成曲调先有情”
如《皇帝的新装》、《陈太丘与友期》、《伤仲永》、《木兰诗》、《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等课文都适合演课本剧,通过演课本剧,学生就可以更进一步掌握课本内容,领会人物形象,感受语言魅力,把握文章主题,达到知识再现的效果。
六、诵读式结尾——“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如:《黄河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爱这土地》、《乡愁》、《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可以分别配上《黄河协奏曲》、《沉思曲》、《多情的土地》、《下一站幸福》、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等伴奏音乐,让诵读进入文章情感的涟漪。
七、感悟式结尾——“忽如一夜春风来”
教学贵在思,学习贵在悟。一节课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应该来个回头望,进行总结、反思、感悟,这样可以起到梳理结构、疏通内容的目的。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启示和感悟?通过学习本文,你获得了哪些知识点和学习方法?学习了本文,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样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通过感悟,达到积累沉淀的目的。
八、知识树结尾——“千树万树梨花开”
如《陈太丘与友期》可以构建诚信树。文中陈太丘守信,用三角形表示,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友人不守信,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因为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没有稳定性,是失信的表现;元方谐音“圆方”,无规矩不成方圆,用圆形和方形套用,说明陈太丘教子有方,同时说明元方性格特征是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外圆内方;而文中对这三个人的人物形象也恰好要表达这些意思。整个知识树呈现一个三角形,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是课文的写作意图和主旨,也是教学中的情感目标。真可谓:“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
总之,精彩的教学结尾会给一节课带来一个完美的结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入到更深、更广阔的领域,起到升华内容的作用,收到回味无穷、终生难忘的功效。
一、总结式结尾——“回眸一笑百媚生”
讲完一节课后一般根据板书将新课内容进行总结,找关键词、重点处概括而结尾,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如在讲授《背影》这篇文章时,到了课堂尾声处,要总结全篇,可以运用总结抒情式的语言来介绍: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诗中母亲为儿子一针一线细细密密缝补衣服的镜头表现出母爱的细密绵长、深沉博大,这个镜头成为耸立在人们心目中的母爱的丰碑。这样,就巧妙地把整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概括,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对比式结尾——“映日荷花别样红”
比较区别式是将传授的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分析、把握异同、区分优劣,使学生更深刻、更正确地理解知识的结尾方式。如学习了鲁迅的《风筝》后,可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周粲的《满天的风筝》。《满天的风筝》所描写的是那种快乐、满足、骄傲的形象,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风筝》中所特有的那种情感,笼罩着深沉的悲哀:无法补过,无法释怀,悲哀之至,让人在心灵的震撼中更深切地体会到文章的丰富意蕴。
三、悬念式结尾——“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种方式是教师在结课时,为下节上课留下伏笔,使教学内容自然地进行过渡,以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和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或在下课前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将课堂进行延伸,课虽尽而意无穷。如学习《斑羚飞渡》后,结合“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的教学目标可作这样的结尾:课文中展示了一幅幅凄美的图画,人在这里充当的是一种很不光彩的角色,人类的行径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而动物应该有生存在地球上的权利。请同学们想一想,对珍稀动物我们已经做了什么?我们又该做些什么?问题一出就激发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大大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这样的结语,给学生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引起学生强烈的悬念,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深化、内化,又活化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唱游式结尾——“一番滋味在心头”
如:在课文《黄河颂》、《我爱这土地》、《沁园春·雪》、《木兰诗》等将要结束时,教师可恰当地把歌曲《保卫黄河》、《爱我中华》、《沁园春·雪》、《红色娘子军》等歌曲引进课堂,作为这堂课的尾声。可见,如果教师能在课堂结束时匠心独运,巧妙结尾,定会获得余音绕梁、意犹未尽的益处。
五、课本剧结尾——“未成曲调先有情”
如《皇帝的新装》、《陈太丘与友期》、《伤仲永》、《木兰诗》、《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等课文都适合演课本剧,通过演课本剧,学生就可以更进一步掌握课本内容,领会人物形象,感受语言魅力,把握文章主题,达到知识再现的效果。
六、诵读式结尾——“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如:《黄河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爱这土地》、《乡愁》、《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可以分别配上《黄河协奏曲》、《沉思曲》、《多情的土地》、《下一站幸福》、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等伴奏音乐,让诵读进入文章情感的涟漪。
七、感悟式结尾——“忽如一夜春风来”
教学贵在思,学习贵在悟。一节课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应该来个回头望,进行总结、反思、感悟,这样可以起到梳理结构、疏通内容的目的。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启示和感悟?通过学习本文,你获得了哪些知识点和学习方法?学习了本文,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样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通过感悟,达到积累沉淀的目的。
八、知识树结尾——“千树万树梨花开”
如《陈太丘与友期》可以构建诚信树。文中陈太丘守信,用三角形表示,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友人不守信,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因为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没有稳定性,是失信的表现;元方谐音“圆方”,无规矩不成方圆,用圆形和方形套用,说明陈太丘教子有方,同时说明元方性格特征是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外圆内方;而文中对这三个人的人物形象也恰好要表达这些意思。整个知识树呈现一个三角形,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是课文的写作意图和主旨,也是教学中的情感目标。真可谓:“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
总之,精彩的教学结尾会给一节课带来一个完美的结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入到更深、更广阔的领域,起到升华内容的作用,收到回味无穷、终生难忘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