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板上的时令

来源 :意林绘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3987057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一块粗糙的砧板,白果树材质,木纹细腻,缭绕在厨房烟火里,每天都用它切菜。
  这块木头有弹性,曾经是一棵树。一年四季,尤其是春夏,那些叶菜,肥红绿瘦,砧板上有时令。
  案上切茭白,窗外鹧鸪啼。茭白沾着细圆的水浮萍,先在砧板上被切成一个面,再斜切成丝,一缕条、一缕条的细丝。茭白在初夏上市,还吐着湖荡的水汽。茭白躺在砧板上,两三棵、三四棵,随意疏疏摆放,旁边再配一把茎绿根白的小米葱,就构成了画家笔下的水墨小品,透露生活本意。
  砧板时令,不求山林清供,刀鱼江鲜,它就是一个生活场景。
  一淘箩青虾,搁砧板上,活蹦乱跳。雄虾长胡须,雌虾弯腰抱籽,从齐白石的宣纸上蹦出。
  丝瓜,刨去皮,温润青绿。有一道菜“丝瓜油条汤”,好多年没有吃过了,小时候外婆常做,有油条的软烂,丝瓜的清香。丝瓜是乡下亲戚送的,油条买的桥口那家油条店的,现在丝瓜没有丝瓜的滋味。
  小青南瓜,浑圆,黄圆南瓜也浑圆。摆在砧板上,不吃,也好看。两只圆圆的瓜,在它们从藤上摘下來之前,互不相识。小青南瓜,挂在一架木栅栏上;黄圆南瓜,躺在一间旧房子的屋顶上。南瓜可炒,也可蒸,还可以煮南瓜饭,味道清甜。
  夏至吃苦瓜,苦瓜微苦,苦味钻到舌头下面。莱中要成,要甜,也要点苦来调节味蕾。
  到了伏夏,冬瓜一片片地切,切出了玉树临风,蝉上高枝。一个人口中有苦昧,冬瓜海带汤最妥帖。如果嘴里寡淡,冬瓜汤里多放点盐。 袁枚<随园食单》说豆芽,“柔脆,余颇爱之。炒须熟烂。作料之味,才能融洽”;豇豆,“炒肉,临上时,去肉存豆。以极嫩者,抽去其筋。”这两个老相识,合夏韵,匍伏在砧板上。
  有时会想,要是有个小菜园就好了,种一大片红苋菜,吃半个夏天。米饭泡汤,白米粒染成胭脂红,在碗里氤氲一片。 砧板是圆的,时令也是圆的。在一个圆形的空间里,时令与果蔬,不期而遇。
  强子摘自《北京青年报》
  总结
  一块普通的砧板,与之不期而遇的是各式各样的食材,食材来自四季,就这样,砧板和时令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从古至今,它们的融合,不仅仅是食材加工的过程,更表现出入们对美食的依恋与向往。砧板这一个圆圆的空间,就是一个生活场景,在这个砧板上,闪现了四季,但更多的,闪现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其他文献
我们现在说起“别来无恙”这个词,多半是问候许久不见的老友,表示关心。其实,在“别来无恙”这个词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多少关怀的成分,而是带点嫌弃的意思。古人见面的时候互相问候“这位兄弟,别来无恙啊”,更多的意思是“这位兄弟,好久没见你了,你身上没有恙虫吧,可别传染给我啊”。  恙虫对现代人来说并不常见,但威力不小。广东佛山就曾有一则案例。一个女孩子在上山扫墓后,回家发现肩背上出现了一块丘疹,当
期刊
村上春树是日本著名的当代文学家,他的《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刺杀骑士团长》《1Q84》等作品在全球畅销不衰,他已连续9年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  在成为职业作家之前,村上春树开过一家爵士酒吧,自己调鸡尾酒,做三明治,喜欢音乐的他从没想到过会转行从事写作。  “在我29岁时,事情出乎意料地发生了,我不聪明,这是上天的恩赐。”  他的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在他29岁这年出版了。这部小说
期刊
青山说:2018年2月,刘可乐在《奇葩大会》第二季分享了自己高中期间患上躁郁症的经历。她为何患上躁郁症,又是如何从深渊走出?  从记事起,刘可乐就总是一个人,一个人上下学,去奶奶家吃饭,一个人回家。周末,她被画画、书法等各种辅导班填满。到了五年级,她才得知,总是忙着工作的母亲,和总不在家的父親,已经离婚了。  刘可乐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学霸。只是,这没法改变她觉得孤单的事实。有一次,她逃掉竞赛班的课
期刊
“死灰复燃”指已停止活动的事物重新活动,典出《史记·韩长孺列传》。  韩长孺在汉景帝时曾任御史大夫,因轻罪被囚于山东蒙城监狱。狱吏田甲以为他肯定永无翻身之日,常常加以谩骂凌辱。韩长孺生气地警告道: “死灰难道不会再燃烧吗?”田甲狂妄地說: “死灰要是真能复燃,我就撒尿浇灭它!”  不久,窦太后亲自下诏起用韩长孺。狱吏田甲见韩长孺果真“死灰复燃”了,灰头土脸地赶到韩府请罪。韩长孺笑道: “像你这样的
期刊
今年的暑期档太热闹了,影院有《我不是药神》《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一出好戏》等,网剧有《镇魂》《延禧攻略》刷屏,电视有《天盛长歌》《武动乾坤》《香蜜沉沉烬如霜》……微博天天都有新话题,大街小巷也是连剧情带演员的各种讨论。  而每一部影视剧的演员、演技也必然在茶余饭后成为讨论的话题。有人低调蛰伏数年,终于爆红;有人得遇良机,大胆跨界;有人跌宕起伏,摸索自己的道路……演员是条很难走的路,需要不断积累人生
期刊
2017年,还在读大四的蔡蕊,为了完成她的间隔年计划,先后两次只身前往印度。她的间隔年计划是了解印度妇女的现状,为此,她总共采访了66位印度妇女。回到学校后,她被邀在课堂上演讲。她说: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是粒子之间的碰撞,会发生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可粒子太过微小易让人忽略,所以大多数人总觉得自己平淡无奇,可其实都潜藏着巨大的能量。”  在印度,她遇见过辞掉优渥工作、创立旅行公司的女创业家,遇见
期刊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业余登山运动员华生特在俱乐部主任西蒙的带领下,跟十几名运动员一起向皑皑雪山顶峰爬去。突然,雪山小面积崩塌,吓得这群人四散奔逃。当重新会聚到一起时,他们才发现华生特踪迹不见。西蒙想起了数十里外的修道院长老凡蒂斯,这个慈祥的老人,毕生从事慈善事业。为了救护登山滑雪遇险者,凡蒂斯训练了狼狗黑獴。几年间黑獴凭着敏锐的嗅觉和超人的智慧,成功救助了40人,它的名声也因此传扬。  西蒙说
期刊
喵咪说:《朗读者》是小编很喜欢的综艺,在这里仿佛拉近了我与时间的距离,你会看到不一样的名人,他们都在实现人生的可能,都在成长,这个成长不只是在专业领域,还有很多别的方面。  这一季《朗读者》开始的时候,我焦虑得不得了,因为第一季反响太好了,盛名之下,你还能怎么去做第二季?第二季的开篇,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但我觉得还是咬牙要做。  为什么一定要克服所有的困难去做这件事情呢?  因为有很多人在等,很多
期刊
二梦说:擅长“麻烦”别人也是一种能力,让别人来帮你,反而能拉近你和他的距离,不信下次你试试?  前些天,一个并不算太要好的朋友忽然来倾诉苦恼,说他明明对谁都十分客气,却总感觉别人对他保持距离,他不明白是為什么。  这位朋友确实是一个客气而礼貌的人,就连来问这个问题时,他用的称呼都是“您”,哪怕他也知道我其实比他年纪小。  在工作中他其实还帮过我几次忙,这次的“请教”是他第一次主动开口求助。但其实,
期刊
灾难发生30多年后,野灰狼群已经是切尔诺贝利辐射区真正的主人。它们奔跑在被森林重新占领的街道上,潜伏于废弃的农场深处。  2014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的迈克尔-拜尔纳团队为14只狼套上了GPS定位项圈。那年1 1月,一只不满2岁的小狼离群而去。在最初3个月里,它每天移动不超过5千米,之后逐渐增加到每天16.8千米。第二年2月,它的定位光标闪烁在离家396千米的地方,突破了切尔诺贝利隔离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