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让新闻记者完全融入到了基层之中,真正用心倾听普通百姓所思所想所需,从而写出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来,新闻记者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也随之不断增强。
【关键词】走转改 基层 真情实感
田间地头是课堂,群众中间有佳作。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部门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正在深入推进中。身为一名党报的新闻工作者,我扎根于田间地头、工矿一线,力图以此为契机锤炼着自己的作风,写出一些受普通百姓欢迎的稿件来。
这项活动开展以来,我真切感受到:新闻工作者最美的舞台就在基层,一旦脱离这个根本,往往就会遭遇“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困惑。所采写的新闻,就会如失去水分的花儿一样,枯萎而没有活力。
一、“走”得越近,离群众的距离才会越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身为驻站记者的我,跑遍了淮北市所有乡镇,近百个村。在广袤的皖北大地上,我用文字和镜头记录着农民朋友们为了大地的丰收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的点滴,记录着惠农政策助力增收致富,记录着土地流转给农业发展带来的生机与活力,记录着美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的点滴变化……完全地融入基层之后我发现,原来新闻人常常期盼的新闻“活鱼”就在基层,而一名新闻记者所要做的,就是要真正的走到基层之中,和一线、和现场实现真正零距离接触。
2011年10月15日,听说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郭王村发展特色农业成效显著。我慕名来到这个村,田野里的大棚内种满了金针菇,还有很多土地上种的则是板蓝根。其时正是金针菇收获的季节,为了体验农民采摘金针菇的过程,晚上,我就借住在金针菇种植大户徐敬海家中。凌晨1点才过,明月高悬在半空中,寒意甚浓,我跟着老徐一家早早起了床,帮助他们采摘金针菇。当朝阳挂到村口时,各色大小的载着金针菇的货车已驶离郭王村。在郭王村连续进行了两天的采访。在此后写稿件过程中,由于我掌握的材料充分,又和这个村的多名金针菇种植大户进行了交流,写起稿件来自然甚是顺手。《特色农业前景广》一稿见报后,村民们纷纷给记者打来电话,说这篇文章提振了他们发展特色农业。如今,这个村又已开始发展起中药材产业。
这一次深入到位的采访,让我在郭王村一下子交到了很多朋友。我觉得,只有离群众近了,他们才不会和记者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套话”,才会掏心窝子和你说心里话。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句名言让新闻人备受启发。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的洪庄村是个老典型了。在美好乡村建设的大潮中,这个村又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我有事没事就泡在这个村,和很多村民交上了朋友,他们也愿意向我说自己的心里话儿。接触多了,掌握的信息丰富了,我随后从农民居住区建设、洪庄产业发展等方面入手,就发生在村民身边的变化写出了一篇“看变化”稿件,得到了淮北市、烈山区主要领导的认可。
“走转改”活动更让我感受到:只有离群众够近,才能抓到足够多的新闻活鱼。真正的新闻正是来源于和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来源于我们踏在黄土地的每一个坚实脚印,来源于不断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线索。
二、“走”得越近,作品的泥土味儿越芬芳
作为新闻记者,必须学习、熟悉乃至运用群众语言,化群众语言为自己的语言,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泥土的芳香,这样才能让新闻作品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2011年8月,酷热难当。我来到淮北矿业朱仙庄矿采访瓦斯治理。瓦斯治理,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了真正了解这个矿的做法,除了提前上网查阅资料,做好准备工作之外,我还乘着罐笼深入到这个矿的500米的井下,展开采访。从综采工作面的矿工到矿里的安全矿长,从采煤一线到瓦斯电厂,我都做了全面的采访。一天的采访结束了,全身已经被蒸了几遍桑拿。但我依然浑身是劲,因为这次采访让我对瓦斯治理有了全面的认识,让我有信心把很多专业的术语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在此后写稿过程中,我“举重若轻”,用一个个文字描述的画面诠释了瓦斯变废为宝的过程,文中使用的也都是矿工们说的话。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记者不奔赴500米的井下,是很难将这样一篇带有科普性质的文章写活的。
新闻记者只有离基层近了,作品的语言才能符合新闻作品“通俗易懂”的要求,才会充满基层味儿。同时还体味到,也唯有深入基层,新闻作品的字里行间才会有真情实感,才富有穿透力,才能叩开读者的心扉。
6月上旬,我在淮北市采访城乡一体化工作。城乡一体化的精髓是什么?对农民到底有什么好处?淮北市相关部门和单位都提供了很多材料。不过,当我真正深入到该市榴园村群众的家中,看到城乡一体化给榴园村带来的变化时,所见所闻一改我对皖北地区农村脏乱差的普遍现象,这一刻所有萦绕在脑海中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在具体写稿过程中,我站在群众角度,用农民的语言说话,对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进行生动诠释,最终写成了《花飘香 景宜人 农家日子好红火》一文。
我所理解的是,很多优秀的新闻作品为什么能打动人,关键还是在于其中有“情”在其中。这“情”,或是热情,或是激情,或是真情。而这,不是上网查几份资料所能得到的,也不可能是打电话能获得的。如果记者高高在上,就不可能写出受群众欢迎的高质量稿件,也就不可能打动群众乃至引起共鸣。
三、“走”得越近,记者的综合素质越能得到提高
果戈理曾说过,写作的人象画家不应该停止画笔一样,也是不应该停止笔头的。随便他写什么,必须每天写,要紧的是叫手学会完全服从思想。
新闻作品是否得到群众认可,决定于作品主题的选择。记者的职业特点让一些人的文字容易陷入浮光掠影的怪圈,乃至少数人认为新闻作品只是在陈述现象,是没有深度的。身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稿件深度,也要在一线中锤炼自己的思维,通过实践丰富自己的思维高度,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2012年2月,我来到位于濉溪县百善镇的百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示范区内的大片流转土地、新型机械、大型装备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示范区为何能快速发展?其对农民致富有什么作用?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示范区能发挥出什么作用?一系列的疑问涌上了记者的心头。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除采访濉溪县相关部门外,还采访了多位家在示范区附近的农民。在此基础上,我确立了示范区“旱涝保收”的主题,写出了《俺们的地旱年也增收》一稿,并得到认可。试想,如果不到一线,在实践中进行思考,围绕在记者心头的疑问便很难有鲜活而直观的答案,又怎能确立能得到群众认可的主题呢?
新闻工作者在一个个活生生的新闻现场中,通过思考抓住现象背后的本职,抓住新闻事件的灵魂,稿件质量自然而然就有提升。《安徽日报》今年开设了“记者走江淮·周边行”栏目。我来到与河南省永城市相邻的濉溪县刘桥镇小城村进行采访。这个村由于采煤塌陷导致村容村貌不佳,“蜻蜓点水”很难让人发现亮点。但我深入该村了解到:这个昔日的农业村正悄悄的发生变化,其依托现有资源,鼓励村民创业,村民们的荷包个个都是鼓鼓的。而与此同时,刘桥镇正在为村民们兴建集中居住区,很快村民们就能搬到新居里了。此后,我写出了《农业村唱活工业戏》。
2011年8月下旬,我连续多日,冒着高温在淮北矿业集团就“转方式调结构”进行了蹲点调研。通过芦岭矿、临涣选煤厂、淮北中润生物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一个个鲜活例子,我感觉到这家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不再是煤炭一支独大,而是走煤炭、物流、新能源全面发展之路。
一线的亲身体验,正是这样不时激发新闻工作者思想的火花,让我们不时有新的发现,收获在办公室或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收获感动,收获感悟。□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走转改 基层 真情实感
田间地头是课堂,群众中间有佳作。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部门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正在深入推进中。身为一名党报的新闻工作者,我扎根于田间地头、工矿一线,力图以此为契机锤炼着自己的作风,写出一些受普通百姓欢迎的稿件来。
这项活动开展以来,我真切感受到:新闻工作者最美的舞台就在基层,一旦脱离这个根本,往往就会遭遇“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困惑。所采写的新闻,就会如失去水分的花儿一样,枯萎而没有活力。
一、“走”得越近,离群众的距离才会越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身为驻站记者的我,跑遍了淮北市所有乡镇,近百个村。在广袤的皖北大地上,我用文字和镜头记录着农民朋友们为了大地的丰收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的点滴,记录着惠农政策助力增收致富,记录着土地流转给农业发展带来的生机与活力,记录着美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的点滴变化……完全地融入基层之后我发现,原来新闻人常常期盼的新闻“活鱼”就在基层,而一名新闻记者所要做的,就是要真正的走到基层之中,和一线、和现场实现真正零距离接触。
2011年10月15日,听说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郭王村发展特色农业成效显著。我慕名来到这个村,田野里的大棚内种满了金针菇,还有很多土地上种的则是板蓝根。其时正是金针菇收获的季节,为了体验农民采摘金针菇的过程,晚上,我就借住在金针菇种植大户徐敬海家中。凌晨1点才过,明月高悬在半空中,寒意甚浓,我跟着老徐一家早早起了床,帮助他们采摘金针菇。当朝阳挂到村口时,各色大小的载着金针菇的货车已驶离郭王村。在郭王村连续进行了两天的采访。在此后写稿件过程中,由于我掌握的材料充分,又和这个村的多名金针菇种植大户进行了交流,写起稿件来自然甚是顺手。《特色农业前景广》一稿见报后,村民们纷纷给记者打来电话,说这篇文章提振了他们发展特色农业。如今,这个村又已开始发展起中药材产业。
这一次深入到位的采访,让我在郭王村一下子交到了很多朋友。我觉得,只有离群众近了,他们才不会和记者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套话”,才会掏心窝子和你说心里话。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句名言让新闻人备受启发。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的洪庄村是个老典型了。在美好乡村建设的大潮中,这个村又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我有事没事就泡在这个村,和很多村民交上了朋友,他们也愿意向我说自己的心里话儿。接触多了,掌握的信息丰富了,我随后从农民居住区建设、洪庄产业发展等方面入手,就发生在村民身边的变化写出了一篇“看变化”稿件,得到了淮北市、烈山区主要领导的认可。
“走转改”活动更让我感受到:只有离群众够近,才能抓到足够多的新闻活鱼。真正的新闻正是来源于和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来源于我们踏在黄土地的每一个坚实脚印,来源于不断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线索。
二、“走”得越近,作品的泥土味儿越芬芳
作为新闻记者,必须学习、熟悉乃至运用群众语言,化群众语言为自己的语言,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泥土的芳香,这样才能让新闻作品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2011年8月,酷热难当。我来到淮北矿业朱仙庄矿采访瓦斯治理。瓦斯治理,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了真正了解这个矿的做法,除了提前上网查阅资料,做好准备工作之外,我还乘着罐笼深入到这个矿的500米的井下,展开采访。从综采工作面的矿工到矿里的安全矿长,从采煤一线到瓦斯电厂,我都做了全面的采访。一天的采访结束了,全身已经被蒸了几遍桑拿。但我依然浑身是劲,因为这次采访让我对瓦斯治理有了全面的认识,让我有信心把很多专业的术语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在此后写稿过程中,我“举重若轻”,用一个个文字描述的画面诠释了瓦斯变废为宝的过程,文中使用的也都是矿工们说的话。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记者不奔赴500米的井下,是很难将这样一篇带有科普性质的文章写活的。
新闻记者只有离基层近了,作品的语言才能符合新闻作品“通俗易懂”的要求,才会充满基层味儿。同时还体味到,也唯有深入基层,新闻作品的字里行间才会有真情实感,才富有穿透力,才能叩开读者的心扉。
6月上旬,我在淮北市采访城乡一体化工作。城乡一体化的精髓是什么?对农民到底有什么好处?淮北市相关部门和单位都提供了很多材料。不过,当我真正深入到该市榴园村群众的家中,看到城乡一体化给榴园村带来的变化时,所见所闻一改我对皖北地区农村脏乱差的普遍现象,这一刻所有萦绕在脑海中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在具体写稿过程中,我站在群众角度,用农民的语言说话,对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进行生动诠释,最终写成了《花飘香 景宜人 农家日子好红火》一文。
我所理解的是,很多优秀的新闻作品为什么能打动人,关键还是在于其中有“情”在其中。这“情”,或是热情,或是激情,或是真情。而这,不是上网查几份资料所能得到的,也不可能是打电话能获得的。如果记者高高在上,就不可能写出受群众欢迎的高质量稿件,也就不可能打动群众乃至引起共鸣。
三、“走”得越近,记者的综合素质越能得到提高
果戈理曾说过,写作的人象画家不应该停止画笔一样,也是不应该停止笔头的。随便他写什么,必须每天写,要紧的是叫手学会完全服从思想。
新闻作品是否得到群众认可,决定于作品主题的选择。记者的职业特点让一些人的文字容易陷入浮光掠影的怪圈,乃至少数人认为新闻作品只是在陈述现象,是没有深度的。身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稿件深度,也要在一线中锤炼自己的思维,通过实践丰富自己的思维高度,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2012年2月,我来到位于濉溪县百善镇的百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示范区内的大片流转土地、新型机械、大型装备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示范区为何能快速发展?其对农民致富有什么作用?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示范区能发挥出什么作用?一系列的疑问涌上了记者的心头。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除采访濉溪县相关部门外,还采访了多位家在示范区附近的农民。在此基础上,我确立了示范区“旱涝保收”的主题,写出了《俺们的地旱年也增收》一稿,并得到认可。试想,如果不到一线,在实践中进行思考,围绕在记者心头的疑问便很难有鲜活而直观的答案,又怎能确立能得到群众认可的主题呢?
新闻工作者在一个个活生生的新闻现场中,通过思考抓住现象背后的本职,抓住新闻事件的灵魂,稿件质量自然而然就有提升。《安徽日报》今年开设了“记者走江淮·周边行”栏目。我来到与河南省永城市相邻的濉溪县刘桥镇小城村进行采访。这个村由于采煤塌陷导致村容村貌不佳,“蜻蜓点水”很难让人发现亮点。但我深入该村了解到:这个昔日的农业村正悄悄的发生变化,其依托现有资源,鼓励村民创业,村民们的荷包个个都是鼓鼓的。而与此同时,刘桥镇正在为村民们兴建集中居住区,很快村民们就能搬到新居里了。此后,我写出了《农业村唱活工业戏》。
2011年8月下旬,我连续多日,冒着高温在淮北矿业集团就“转方式调结构”进行了蹲点调研。通过芦岭矿、临涣选煤厂、淮北中润生物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一个个鲜活例子,我感觉到这家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不再是煤炭一支独大,而是走煤炭、物流、新能源全面发展之路。
一线的亲身体验,正是这样不时激发新闻工作者思想的火花,让我们不时有新的发现,收获在办公室或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收获感动,收获感悟。□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