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蛙》中的拜物教意味初探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blinze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试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伟大小说《蛙》为文本,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关于商品拜物教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发掘并且剖析拜物教这一相对抽象的概念如何转化为语言符号隐藏在莫言的文本之中,揭示这类信息背后所象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关键词:莫言;《蛙》;寓言;拜物教
  一、《蛙》中的物神寓言分析
  莫言在小说《蛙》中成功运用社会寓言的方式,将拜物教改造当地社会心理氛围的过程悄然表现了出来。在《蛙》中体现最多的是关于物神的寓言,其典型代表是牛蛙养殖中心门口的蛙塑像。文中是这样描写这尊塑像的:“我端详着这只蛙,心生敬畏。只见它脊背黝黑,嘴巴碧绿,眼圈金黄,身上布满藻菜般的花纹和凸起的瘤点。那两只凸出的大眼睛,视线阴沉,似乎在像我传达着远古的信息。”作者花费不少笔墨用来描写的这个带有悖论意味的偶像值得我们思考。蛙在原始社会是部落用于生育崇拜的图腾,在现代却被人为地异化为财神的象征。当我们光顾路边的实体商店时,经常会看到蛙的铜像和它周围散落的钱币。蛙在这里成功完成了从宗教符号到物神的转变。
  德里达在其著作《马克思的幽灵》中指出:“首先幽灵需要一个身体,然后抹去这个身体。”商品拜物教幽灵的行动模式同样如此,它在一直为自己寻找躯体,而它的猎物即是人类的一切欲望。作者在描写这尊铜像时的感情是好奇和畏惧,这从某种程度上传达出现代人对商品拜物教的基本心理状态,既期待又害怕受到伤害。莫言对于这一现象感到陌生和不解,于是使用荒诞的语言如实的记录下了伴随着资本主义浪潮的涌来,为商品拜物教幽灵所笼罩的人们对于金钱和利润的无节制追求。生命原初的意义为人们所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对于商品的顶礼膜拜,人由万物之灵堕落和异化为拜物教的廉价工具。而人们对于这一切的无意识是这一现象真正可怖的方面。小说《蛙》敏锐地捕捉和揭示了这种危险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指出了现代人内心迷惘与困惑的深层原因,这在文本之外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蛙》中的另类形象分析
  天真未琢和单纯美好是一般读者对于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儿童形象的普遍审美期待。小说《蛙》却逆其道而行,有意描写了一个霸气的孩子。“那小贼嚎叫着,像发疯的猪一样,向我冲来。他的目光真是可怕极了,先生,我心中感到极为恐怖,连连倒退着,躲闪着,喊叫着。”他抢夺小跑施舍给残疾人陈鼻的钞票,随后购买食物,诬陷和追打小跑。儿童的面目在这里被描写的异常可僧。作者罕见地描写了一个儿童的“极恶”。丰盛的资本即是为人们带来利益的工具,也是刺伤人性的尖刀。这个小贼正是商品拜物教的小鬼,而被它所攻击的是还没有被它同化的人性。小贼“黑鲅鱼般油光光的身体”不禁让人想起当年的那个《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儿。所不同的是,这个小贼已经完全丧失了属于黑孩的那份简单与美好的感情,那敏感和细腻的心,那一抹身为人的骄傲的光辉。他熟悉消费之道,懂得巧取豪夺,享受欲望的满足,甚至将他人的痛苦作为自己快乐的源泉,可以说他已经是一个完全的邪恶的魔鬼。通过这一描写,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已经逝去的那一抹人性光辉的感怀和期许,以及对于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的反思和泣诉。拜物教对于人性的蚕食让作者感到躁动与不安。
  三、《蛙》中的潜在文本分析
  伊格尔顿指出:“一切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一个或几个这样的潜文本,而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称为作品本身的`无意识’。所有写作的情况都表明作品没有说出来的东西,以及它如何不说这些东西,与它所清晰表达的东西可能是同等重要的。”小说《蛙》同样如此。从作品的内部叙事结构来看,小说可以被认为是简单的历时性叙述,即按照姑姑的生命轨迹为依据组织全篇,但是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之间在叙事时间上的留白值得关注。作品的时间轴出现30年的空缺,其所对应的现实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即改革开放的30年。虽然作者在文中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但是不能为人完全信服。莫言对于这一时间段的刻意抹去,其背后的原因值得玩味。笔者认为一次叙事的断层所隐藏的正是商品拜物教的幽灵是在原本朴实的高密东北乡逐步建立起自己王国的过程。莫言对于这一重大事件的失语表达出他内心的无奈、焦灼和他对于作家职责的重新认知。他放弃无所不能的全知视角和启蒙领袖的评判姿态,选择以谦虚谨慎的文字忠实地描述这种风云变化。他限于自身生命经验和思考的局限性无从叙述种种变化的细节,可以做到的只是忠实地反映既成的事实,以供读者思考。
  参考文献:
  [1]莫言.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2]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周必正(1990— ),男,江苏无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小说。
其他文献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人矢志不渝的一个追求,那么,何为教育质量?考试结果(特别是书面考试)与教育质量为何种关系?关联性有多大?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呢?笔者从2017年秋季启动的
据《新闻出版报》报道,全国出版行业岗位培训教学工作会议于9月25日至27日在南京举行。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桂晓风在会上讲话,指出,在全国出版系统开展一次普遍的岗位培训,是一
我国资本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改革发展至现阶段,初现多层次结构,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其中场外市场中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市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统计,截至2018年8月31日在新三板市场挂牌的企业达到了11,663家,远超于沪深交易所上市的3,204家企业。新三板市场规模在壮大,但在新三板市场挂牌的企业发展水平却参差不齐,业绩发展得
林海音去年因种种原因结束纯文学出版社后,仍不断保持旺盛的创作力,《静静的等》是她最新力作。这本散文集由5组文章组成,一组是旅游日本留下的印象,其次是她对海峡两岸4位文
本刊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奖结束时爆出一则新闻,国防工业、山东科技、广东科技三家出版社获奖数额明显增加,排位大大提前。最为风光的要算国防工业
本刊自本期起开辟“版权咨询”专栏,欢迎大家就有关版权执法和保护中的实际问题来信提出,我们将约请版权专家予以解答。
当代的竞争已从过去的产品竞争、服务竞争过渡到客户关系的竞争,这是因为产品和服务很容易同质化,而与客户的关系却很难复制。因此客户关系管理这一概念被引入,它的出现帮助
摘 要:本文以新媒体为背景,针对独立学院这一特殊的教育形式,对其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进行阐述,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探讨。通过新媒体影响下的创新方式对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影响,结合学生管理工作特点,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在新媒体下的教育工作提出对策措施。  關键词:新媒体;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大学生
2008年10月13日,重庆江津供电局先锋供电营业所在对配网线路进行改造。为确保迎峰度冬期间江津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江津供电局积极投入到确保迎峰度冬的各项作中,加快电网
瑞典学者雅林所著《重返喀什噶尔》一书的中文版已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贡纳尔·雅林1907年出生。早年致力于东方学的研究,是瑞典最知名的东方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