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的月亮

来源 :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anfang1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陇西院的风
  空空的庭院,从不空。
  因为风,陇西院流动着清新的气息。
  诵读着谪仙的诗句,讲述着诗人的往事,它千年如一日,从未停止。
  聆听的人,一群又一群停在陇西院,一次又一次,挪不动俗世的脚步。
  陇西院的风疯狂过。
  在太白远走他乡的日子,在诗人命运多舛的日子。咆哮,愤懑,它怒吼的声音回荡在历史深处。
  如今,它已安然、轻缓。经历时光漫长的打磨,经历太多温情而冷漠的故事,它明白诗人的明白,跋涉诗人的跋涉,也沉默着诗人的沉默。
  陇西院的风,越来越像酒。
  按住波澜的酒,一饮就醉,不饮也醉。
  它打着旋,复述一个人坎坷的仕途,翻动一本书华丽的篇章。辛酸都付流水,抱负都付流水,乐观与洒脱,幸运与不幸,在风中,被匆匆挥霍。
  陇西院的风,更像称职的书童。
  捧起透明的诗卷,它停在空中,让品读的目光,也有了高度。
  它读了很多诗,写了很多诗,却没有使自己成为有名有姓的诗人,就像此刻的我们。
  风在记取,风在游走。诗人如风,吟唱如风。墙上,碑上,那些澎湃的诗行,涌动不老的灵魂,随风弹拨激越的心弦。
  流连陇西院,人们褪去尘埃,在诗里飞扬、释放,忘了自己,又成为自己。
  太白楼的月
  我见过太白楼的月。
  那是秋天的清晨,不同于张扬的烈日,它低调地挂在天空,温润而晶莹,像恋人,像游子,眼里只装下了青莲。
  很精致的弯月,在云层之下,宁静,淡定,仿佛修行千年的智者。它好看的轮廓勾住了我的眼睛,我久久地仰望着,陷在它的澄澈里,忘记了今夕何夕。
  那是一轮穿越古今,却依然年轻的月亮。
  它捧读过太白溢满激情的诗稿,模仿过诗人陷入暗夜的沉思。它飞越千山去朝堂欣赏过翰林待诏的风采,也顺流而下陪伴谪仙豪饮过一江清风。
  装满美酒佳酿。那月亮,比女子多情,比女子重情,为世人所爱,更为诗人所爱。
  夜夜望月,夜夜饮醉,佐酒的诗句有时挂在柳梢上摇摆,有时顺着瀑布飞泻,有时直上彩云间,有时又汹涌成黄河水。
  水不断,酒不断,流淌的月光不断,奔腾千年,吟咏千年。
  那散发着浓浓诗意的月亮,从碎叶城出发,护送绮丽的语言、洒脱的情思,走过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走进千古流传的诗行。
  它告别少年李白,送走白发诗仙,又像一个永不褪色的诗人,停在青莲,停在太白楼。
  清辉之下,诗心皎洁。经历坎坷,诗仙挥笔抹去了风霜,抹去了沧桑。
  他捧起诗歌,像捧起会说话的月亮,站上了清明的高处,历史的高处。
  走进李白故居
  沙粒与波涛,隔着一首澎湃的歌。
  我们与诗仙,隔着一条奔腾的河。终其一生,我们都像岸边的沙粒,梦想成为河流中的浪涛,成为浪涛上的欢歌。
  从不同的地方,我们带着相同的仰慕,走进江油,走进青莲。踩在李白踩过的土地上,吹过李白的风柔柔地吹拂着我们。
  我们走进李白五岁、八岁、十二岁的园子,我们与诗仙,仿佛很近,又仿佛很远。
  近,是可以触摸他的窗棂,叩响他的门环;远,是隔着一千多年的明月光,隔着一千多年的地上霜。
  从碑林到陇西院,我们举起沉默的尺子,在柱碑上,在雕像上.反复丈量着诗歌的高度,诗人的高度。
  而有些距離,越丈量,越无法量化。河流还在纵深,台阶向着高天,停在一些仰望里,我们没有抵达太白楼。
  诗仙举起的酒,被我们的目光豪饮。落寞的寻访者,醉在自己的追逐里,醉在无声的怀思中。
  满纸的诗,满院的诗,一直举着诗仙的灵魂,它们被崇拜的岁月,镀上了金黄的色泽。
  我们把自己深深插进诗歌的土壤,相机、手机痛饮的诗意,足够我们一生反刍和回味。
  碑林的铁树
  已经不是树。
  它长出了锯齿,剔除多余的欲望,剔除享乐的情节,站在太白碑林,它一站就是永恒。
  风来,一种姿势;雨来,一样青翠。一树蓬勃,一簇深情。
  铁的树,铁一样的骨头,铁一样的意志。它是碑林伫立着的另一道碑、另一种精神。
  执著在旷野里,挺立在寂静中,它站着站着,就站成了无声的风景、沉默的卫士。远离城市的霓虹,远离喧嚣的侵扰,它扎根青莲,驻守着碑林,驻守着诗歌。
  坚韧,坚强,独立,专注,像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伟人,它伸长绿色的手臂,向着蓝天,触摸着云游的灵魂。一年,十年,千年,日积月累,慢慢地,它有了思想,有了远方。
  它的思想是诗,远方还是诗。
  舔食日月的光华,它生长着。吮吸四季的蜜汁,它生长着。它就是一首生长的诗,就是诗人活着的韵律、挺拔的章节。
  行走碑林,其实是行于诗林。
  碑柱上的诗,崖壁上的诗,豪迈洒脱,荡气回肠。它们勾住我们的眼球,我们急于聆听谪仙的声音,急于探求一千年前的风景。只有铁树正了正衣冠,用影子抒写着深沉的诗行,安静而专注。
  我在碑林与铁树合影,仿佛是亲近一个人、一首诗,并沾染它迷人的气质。
  洗墨池的水
  洗净的是诗,是穿越时空的箭矢。
  水照山河,水映日月。变化,变迁,世间种种,在水的沉淀里清明。
  有人洗墨、洗心,把凡人变成诗人;有人挥笔、挥别,在行游中成就谪仙。
  水深幽静,水平如镜。仿佛无形的手按住了诗人的身影,又献出了一些朦胧的画面。
  洗去的墨沉淀了千年,那是诗歌的碎片,经池水灵巧地拼凑成诗,你临池一读,就被墨香环绕,就被诗境迷醉。
  落叶在水面,染墨,载诗。它飘来飘去,不舍洗墨池。它不是人,也还未成为诗。
  它知道,人非池中物,诗非池中诗。
  诗人早已越蜀道,翻浊浪,邀月人梦,影舞三人。
  而洗墨池的水,停在青莲,停在虔诚的目光里,透彻着诗歌的意蕴、诗人的古今。我们看到的洗墨池,是一张合不上的嘴,一直在呼唤,一直在荡漾。
  水中浮萍,濯洗一生,总结一生。
  走出记忆的枯井,我们看到自己的苍白,看到诗人与诗,千年不腐。
其他文献
一▲我从不敢向外声张:我与许多个我,共用一个身体和名字。互相挤兑,互相嫌弃,互相指责。   有时要重新组装零乱的骨头,每一个我都有自己的想法,拒绝服从。   晨曦里,我穿起一件叫做拼搏的衣裳,代替床上迷糊的我,向生活出发。顺从必须顺从的轨道。努力说话不带乡音。   我习惯于对别人善良。我习惯于对我较劲。用弹性之针戳向柔软,毫不留情。   那个夜晚是不是有藤草的味道?那夜,城市的霓虹过于铺张
摘要:古诗文学习对于促进学生专业素养提升,奠定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克服高职语文古诗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开展古诗文拓展教学实践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教师可通过“叠加”与“转向”的目标拓展、“选编”“精读”结合的内容拓展、“课内”“课外”兼容的时空拓展、“教授”走向“自学”的学法拓展、“单一”走向“多样”的活动拓展以及从“诊断”走向“发展”的评价拓展等全过程拓展教学,在培育
一  在高原,在诸神的故乡,黄河怀抱着冰雪和白云从天而降。   我看见,黄河站立起来,并开始行走。我看见黄河将土地一点点染黄,将稻谷、麦子和玉米一点点染黄,将无数儿女的皮肤一点点染黄,将一个个日子一点点染黄。直到河床开始流淌黄金的汁液。直到一条巨龙诞生。直到太阳朗照这片黄土地。  二  ——当我站在入海口看到黄河平静地融入无边的蔚蓝,就像修行者往生,我才发现苍老和重生是如此之美。   ——当我
归 马:本名归玉娜,出生于广西南宁市。17岁选入中国残疾人运动队,先后获得全国第6届残运会跳高第2名、跳远第4名;雅典残运会跳远第7名;全国第7届残运会女子跳高第1名,破了该项世界纪录;全国第8届残运会女子跳远第1名,五项全能第2名;获体育道德风尚奖。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手,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现为江苏一家装饰画公司经理、公司合伙人。从学生时代起爱好文学创作,有散文、随笔、访谈等作
雨水落下  夏天到了,雨水不遥远。  一只鸟蹲下,羽毛盖住欢喜。几个施工师傅站着,摊开一块白色塑料布。帐篷里,雨水在地面复活。  我打着雨伞,孩子穿着雨衣。走在湿润的人间,我们像草木一样,头顶和脚下都有雨水。  描述湿润的挣扎,苦涩一遍又一遍流淌。  大地的秘密,与卑微何干?尘埃铺开瞬间,寂静能替代什么?  跟随一条路,我会在秋天找到自己。  悬崖边  风在头顶,也在脚下。让秘密掩护一次苦难的去向
题记:一个从苦难出发的春天,所有的繁花都会在阵痛后坚强绽放。  中国,期待一个无恙的春天  武汉,一次跨年的咳嗽,像一声警哨,让这个奋力奔跑的东方大国,放缓了脚步。  我们民族的前额,正在发热!  所有盛大登场的希望,都注定要遭遇苦难的阻击吗?  透过风,俯视苍穹,我看不见疫魔攻城掠地的猖狂,我看不见沉寂之下心的戰栗,我看不见孤独、无助和绝望。  我的目光所及,是手与手紧紧相握,心和心温暖相依。我
“那里的大自然令我陶醉。”这是《聂鲁达自传》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句话,这本12章共123节的诗人自传为什么将《智利的森林》放在第一章第一节,也许可以从这句话找到答案。  有两段文字亦能帮助我们欣赏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的这章优美的散文诗。  一是1971年10月21日,聂鲁达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说《诗歌不是徒劳的吟唱》:“应该看一看美洲地图,应该正视那伟大的万千气象,正视
春天的梦境与现实  那么多面孔,陷入魔法之术,在沉默在惊悚在惶恐在哀伤在绝望在愤怒在呐喊。  那么多头颅,邂逅虚幻之境,在静止在晃动在挣扎在漂浮在起伏在沉溺在颤抖。  那么多身体,遭遇现实之妄,在隐忍在隔绝在藏匿在禁锢在跌宕在弥留在消逝。  更多的身姿,为一个春天逆行,在宽恕在奔忙在冲锋在阻击在抗衡在探究在挺立。  那么多苦难的花朵,为迎迓一个不平凡的时节,在含苞在吐蕊在绽放在盛开在招展在烂漫在燃
山 石  沉默,是山石一种内涵丰富的表达。亿万年,不曾寂寞。  在深山,在岩石间,我在学习如何沉默而不寂寞,如何被误解而不去辩驳,如何被忽略而不争宠,如何独行而不觉孤单,如何坚定而不轻易改变。  山石就在那里,千万年,不,亿万年。岿然不动。  仰视一座山,俯视一座山,抚摸一块石,我假装平静,掩藏所有的悸动。  贴近一块山石,倾听时间的声音。狂风、暴雨、山洪、地震,不仅如此,还有更多。  风的低吟里
一条桥  一条石桥,古老、沉默,三月的雨水不曾将它唤醒。直到一个清晨,一枝金迎春,突然从它嘴里吐出来。  然后,春天呼0而至,爱情似的,一年一年来,永远像第一次。  当我还是个孩子,我喜欢这条桥。雨滴,微风,青苔,大白鹅。虫鸣浩荡,花香灌满河滩。野花一路烧下去,白色的河流分开它们的火焰,它们又在河水里相互照亮。桥头,炊烟与世无争,黄牛摇醒犁铧与水田。桥尾,蓝皮矿车穿过碧绿的田野,白房子在紫烟中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