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地成长 幸福地工作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i1988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繁重的工作给小学教师带来职业困顿和疲惫,如何使教师在繁重的工作中体会到幸福与快乐,这是我们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学校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立足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引领教师走进教育科研,在教学和科研中自主读书,快乐学习,幸福工作。
  课改以来,中小学校担负着沉重的压力,一方面要按照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实施教育,另一方面又要承担起教师的继续教育,促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走出来,思考自身的专业发展问题,这就对校本培训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们学校作为汪清县唯一的汉族小学实验校,在师资队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汇集着各类人才,教师学历达标100%,师德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效果,成为首批州级师德建设达标校。然而,近几年来,通过日常观察和教师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教师的职业困顿和身心疲惫感日益突出。一方面教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投身于工作,另一方面,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却日渐削弱。如何挖掘校本培训资源,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积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我校教师培训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推名师,重塑名师,以点带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开展与名教师结对子活动
   名教师是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典范,是教师教育的有利资源,学校十分重视名师资源的开发,先后开展了三轮名师带徒弟活动,每一轮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都有所不同。命名为名师工程建设。
   第一轮名师带徒弟活动,即初级阶段,是由青年教师自愿与名师结成对子,定出研究课题,然后围绕课题在常规教学中进行研究,成熟后申报验收。此阶段一位名师约带3~5位教师。周期为2年。这一阶段活动中,绝大部分青年教师在名师的耐心指导下,专业素质和能力都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第二轮名师带徒弟活动由大面积转向重点,以帮带发展潜力大,自主性高的教师为主,使帮带活动更有针对性,收效更明显。经过两年后,重点帮带的14位青年教师都能独立承担县、州级公开课,能承担各级科研课题,都成为县、州级骨干教师。
   第三轮名师带徒弟活动向深层次发展,以每位名师为核心,组成教研小组。由名师确立研究课题,教师可根据每位名师的课题,结合自己的特长或工作需要自动参与到某教研组中,在教研组活动中,名师与教师共同研究、分析、总结、实践,形成合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针对近年教师流动大,新任教师多的实际情况,学校及时为新任班主任和新任教师找师傅,在临近的学年组中,筛选较为适合的名师和各级骨干教师,承担带徒弟的任务。一学期后,对徒弟的全面工作进行验收。
   2.开展名师再塑造活动
   在校名师工程建设中,我们还相继开展了许多相关活动:如:“名师示范课”、“名师谈教学”“名师讲谈”“名师教育故事”等,这些扎扎实实的活动,为名教师搭建了更宽阔的平台,自身素质和能力都有大幅度提高。
  
   二、重教研,搞活教研,立足校本,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我们学校十分重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本着“实际、实效”的原则,不求数量,但求效果。
   1.教研活动从实际出发。每一次教研活动都从学校的实际需要和教师的个性特长出发,学年组确定主题,使汇报课主题鲜明、各具特色。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自身特点和年级集体优势。
   2.教研活动力求实效,达到研修一体。每一次教研活动包括一系列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活动:说课、备课、上课、议课、反思、交流等。其中,课前备课和课后的议课是重头戏。抓好每周的集体备课,定主讲人、主题、时间,备课主讲人要公开执教,然后再进行议课,反思,即课后备课。教师专业成长,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而上好课的关键在于备课,备课不仅是课前备课,还包括课后反思,交流后的再次备课。这样系列的教研活动散发着浓郁的研究味道,才可称之为真正的教研。
   3.利用教师成长记录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制定并公开自己的发展目标、学习情况、专业目标达成情况等,利用记录袋交流《案例分析》、《读书心得》、《教学反思》等。但是,我发现,由于教师日常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到网上相互欣赏,我们就采取措施,开学时,组织教师交流自己的工作计划,重点是个人的发展目标和实施办法;在期末时交流一学期的工作收获,注重个人成长方面的收获;统一安排时间,组织教师欣赏同行的成长记录袋。教师之间增进了解,从中找到榜样,形成新的动力,重新审视自己,确定新目标,防止教师在取得一些成绩后,便沾沾自喜,停滞不前。
  
   三、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形成课题,引领教师深入教育科研
  
   教师职业的繁杂性易于使教师形成倦怠意识。致使许多教师终日忙于事务,却难以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的成就,这种局面既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教师的不幸,我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种闷头教书的现状必须改变。
   1.从问题入手,尝试教科研。新课程要求每位教师都向科研型转变,但教师对科研却感到很遥远,似乎可望而不可及。为使教师消除顾虑,对教科研产生兴趣,教导处把教科研的门槛降低,从身边问题入手。
  引导教师关注日常工作中的典型问题,寻找长期困扰自己,无法解决的一些难题,每人提一个,学年组汇总,教导处再综合所有问题协助确定一个主题,做为一段时期内共同研究和解决的重点课题。教师分头查阅资料,反复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待时机成熟,组织交流和研讨。教师在畅所欲言的过程中,得到新的启示,提升自己的见解。
   教导处结合教师们的教研案例,高屋建翎,给教师辅导教育科研的理论知识,指导教师写出一份规范的课题研究方案,教师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深入到问题的研究中,实践和体验了基本的教育研究。
   我们结合县教育局统一布置的教育教学问题行动研究,引导教师从多侧面进行“问题行动”研究。从实践中提炼出的问题,一旦受到教师的普遍关注,即做为一个校级科研课题,组建课题小组继续进行科学规范、严谨的研究,教师们在这种浓郁的、朴实的研究氛围中,逐步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2.学校给有志于科研的教师加担子,让他们承担各级课题,如“省级十五课题”、“省级电化课题”、“省级创新教育”课题等,许多年青教师在科研实践中,养成了学习习惯,学会了思考和撰写实验报告,总结科研成果。
   3.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年会,论文参评活动。做为实验校的教师,日常工作特别繁忙,另外,我校教师近几年获得证书的机会多,所以,许多教师已不再热衷于写州、县级论文,为此,学校制定出奖励措施,鼓励教师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四、自主学习,集中学习,创建学习型组织,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向教师提出终身学习的要求。教师学习的方式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以自学为主,小组学习和全员学习为辅,穿插专题讲座,教学沙龙等,更能满足自我需要,适应教师的学习习惯,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1.集体学习。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学校教学工作的规划,思路、要求,教学规范条例等,都必须安排教师全员集体学习,以便及时统一教师的思想认识,把握总体方向。
   2.小组学习。在不同时间安排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比如学习课程标准,观看教学课例,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活动的设计等。这些内容更适合于小组集中学习。
   3.个体学习。每学期定出主题和学习内容,教师在规定时段内学习,解决了进度不一和个体学习习惯差异性的问题,为教师创造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在集体学习、小组学习或教研活动之后,教师个人进一步思考、感悟,才是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4.快乐读书。学校倡导教师每月读一本书,做到天天读书。以读书活动,促使教师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思考,引导教师做快乐读书人,快乐教书人。每学期,教导处都会向教师推荐一些好书,既有专业方面的,也有文学方面的,在网上进行读书体会交流活动。
   我认为,对教师来说只有读书,才是学习和培训的开始。
   5.习练基本功。教师习练教学基本功方面也更适合个体学习,每学期基本功验收的内容不同,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习练内容,在规定时间申请验收,这样灵活安排,个体自主习练,尤其适合每位教师的自身需要和发展。学校为教师创造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宽松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学习成为全员参与,贯穿于教师工作生活之中的重要内容。
   同时,学校会安排一些必要的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如: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与书写,教学反思等,给教师搭建锻炼和展示的平台。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感觉到,立足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内部潜力,从教师个人发展需要出发,扎扎实实地开展以校为本的培训,少一些挑剔和指责,多一分帮助和期待,让教师快乐地学习,幸福地工作,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新课改如春雨一般洒向了我们校园,促进了我校教学工作,使课堂教学有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学生变了,课堂教学形式变了。    一、学生的变化    学生明显喜欢学校,变得爱学习了,学生综合素质也提高了。其主要原因是当学习来自外在的要求,强制时,对学生来说,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压力,学生的体验是痛苦的、苦涩的,甚至是痛恨的。如果学习是来自内在的,发自内心的,是学生自己的精神需要,它就会成为一种欢快
期刊
严厉的说教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却无法深入学生的内心,微笑这个特殊的教育手段,可以愉悦自己温暖学生。催动学生心中的暖意,激起奋进的信心。   伟大的文学家雨果说过:“微笑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而我说:微笑是催化剂、增强剂、兴奋剂,可以催开学生思维的花朵、增强求知的信心、激起奋进的动力。如果我们时常对学生报以微笑,不仅可以愉悦自己的心情,也能增进与学生的关系,进而改变学生诸多不良习惯。可往往
期刊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它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班主任老师作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起着特别的作用。好的管理可以在班级里奏出悦耳的赞歌,可以在学生心里拨响奋进的心弦,可以在素质教育的领域里展现创新精神。班级工作千头万绪,学校的大部分工作都与班级管理有关,若单纯依靠班主任一个人管理、跟踪,即使一天24小时工作,效果也不会很好
期刊
班级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点,有着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做到“刚柔”相济。    一、“刚”到实处    “刚”指具有很强自主性、平等性的管理制度。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就已经具备一定的辨别是非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渴望被承认、被肯定,又有参与班管理的热情。因此通过合理分工,让他们各尽其能,整个班级“人人有事管,事事
期刊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教育督导活动,其结果都应该向被督导者做出反馈。教育督导结果的反馈是教育督导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决定着督导活动的成败。因此,搞好教育督导结果综合反馈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向被督导者作出的综合反馈是根据督导检查方案,在审阅被督导单位自评报告、听取领导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考证基础上,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经过督导检查组成员集体讨论得出结果,在检查结束后,口头或
期刊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名班主任很忙,既要做好教学工作,又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基础。尤其一年级的班主任,面对的是从幼儿向小学过渡的儿童,这个幼小衔接的过程很是不容易,一定要有耐心、有爱心,对孩子要和风细雨,对孩子心灵倍加呵护,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孩子在你的雨露下成长起来。  近几年来,随着入学年龄的提前,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的担子越来越重了。本学期我们接手一批刚从幼儿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们常在感叹:现在的孩子怎么越来越难以教育了。特别是班级中所谓差生。而我感觉这些孩子一般都是不止学习差,同时行为习惯相对也差。往往是他们破坏班级纪律,打架斗殴,不写作业。在班级管理中他们实际上是最大的难题。其实这些孩子不是不可救药,他们的内心深处是渴望做一个好孩子的。只是看我们老师如何去激起他们做好孩子的愿望。我感觉赏识教育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
期刊
古人云:“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教学过程是由无数的教学细节组成的。要想使教学具有实效性,就必须处理好教学中的每个细节,并使教与学行之有效。作为教学校长在管理中更应关注细节,捕捉关键细节,不断的提炼和反思。  本学期听的一节常规课之后的引发本人的一点思考和感触。  典型案例:一节分数应用题的复习课“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从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到怎样解答这种
期刊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怎么做很关键。自开学以来,我根据多年的低年级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本班新生的实际情况,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良好习惯,常抓不懈     我曾读过这样一句话:“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极其重要,抓好一年级学生的养
期刊
学生寄宿制是当前农村学生家长的愿望,也是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实际需要。“寄”不单单是“住”那么简单,而需要人性化,生活化,育人化,使学生在寄宿期间人格逐步健全,习惯逐步养成,学习逐步提高,能力逐步增强,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班级管理从严求细    班级是学校基层组织,班级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寄宿制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是学生的管理者,组织者,是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