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640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笔者谈几点经验,仅供参考。
  一、简化教案,理清教学思路
  教语文,要在备课上狠下功夫。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如同作战不能没有方案、盖楼不能没有图纸一样,备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步。一本本教案,倾注了我们教好学生的愿望和心血,也凝結着智慧与辛劳。但是备课充分,也要有所取舍。每次备课前,我都要问自己:这个单元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这堂课究竟要带给学生什么。心中有一个缜密的计划,才能争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才能让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去掉盲目性。
  我们应该把教学过程的大步骤,每步干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熟记于心,使自己的教学有个清晰的思路。至于备课时那些“殚精竭虑”的准备,只是“有备无患”,课堂上一旦需要,那些具体的语言和方法都又会“招之即来”,灵活地派上用场了。有时候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灵感所至,常会不自觉地蹦出一些恰当而精彩的语言,是备课时所想不到的。
  总之,把教案简化,只考虑总的教学思路,才能把课上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静思默想,用好候课5分钟
  上好课的关键是备好课,但备好课以后并不等于就能上好课,因为把计划付诸实践,是又一个创造性的飞跃。我们殚精竭虑、精益求精地备课,归根结底,是要“上一堂好课”。作为一名教师,课上好了,会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那么,怎样的课才是好课呢?我觉得,只要在学生身上表现出实实在在的效果,就是一堂好课。
  为实现高效课堂,我让教案不只是停留在教案本上,而是在脑子里“过电影”。在课前5分钟,我静下心来,想象着教学的景象,默默地一遍又一遍地“试讲”。在模拟的过程中,抓思路,抓大环节,想教学重点,对教案进行最后一次梳理,在头脑中强化教案的整体。为保证教学整体思路的畅通,为减轻课堂上记忆的负担,我还经常会把一些关键性的文字材料写在小纸条上,夹在教学用书的适当位置以备用。这些小小的卡片常常会像“锦囊妙计”一般,为教学带来便捷。
  三、营造氛围 激发学生兴趣
  一种热烈踊跃的课堂气氛,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师生性情与灵魂提升的沃土。一个好的教师,从上课铃响起的那一瞬间,就会全身心进入自己的角色,全力引导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学习活动,始终对学生专心观察,认真了解,耐心倾听,看他们怎样读,读懂了多少,然后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以前,我在课堂上只想着自己的教案,只想着如何讲完自己的课,如何走完自己预定的教学过程,想的只是如何让听课的领导和老师给自己一个好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多么有才华,在那样的课堂上,我和学生其实已经貌合神离。现在,我非常注意营造课堂气氛,把握学生的兴奋点,特别是每节课的导入语,我总是揣摩再三,力争用最优美的语言开场。例如,平时开课之前,全班齐诵誓词:“为成功的人生奠基,爱我镇中,严守校纪,努力学习,做最好的自己!”在学习《童趣》一课时,我这样安排导入语:“走进初中的门槛,回首童年,儿时的快乐依稀在心间。如果人生是一首歌,童年就是最动听的那段旋律;如果人生是一幅画,童年就是最迷人的那一笔。”好的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我就这样以充满激情的语言营造和谐的文学氛围,吸引学生产生孜孜不倦的学习愿望,痴迷于此,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乐此不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语文的美,让学生精神愉悦,兴趣倍增,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另外,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对重要的问题不过早下结论,不急于让学生认同我的意见,而是在学生的阅读和争论中求实效,不让教学走过场。在课堂上,我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看他们是否兴趣盎然,积极参与,有没有学生心不在焉。如果我们专注于学生,学生是能够心领神会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愉快而积极地与老师进行真诚的交流,才会思维活跃,敢问愿说,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排除学习中的困难,才会爱上老师的课,“亲其师,信其道”,这样的教学才会有实效。
  四、运用课件,辅助高效课堂
  课件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高效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综合性学习《追溯人类起源》和《探索月球奥秘》,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创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情境,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升学率高压之下,学生被动学习,老师唯考是教,语文与生活隔绝,是眼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悲哀。回顾多年的教学之路,脚印尽管歪歪扭扭,深浅不一,但为了语文教学的这一方朗朗晴空,我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精力,尽管第一声啼哭是稚嫩的,并不是一首好诗,但我愿勤奋探索、努力追求。语文教学任重道远,构建高效的课堂,初中语文才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其他文献
吕叔湘说:“那么我们应当怎么教呢?我认为应当把语法教活。” 他进一步指出:“可以选择一些对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对提高写作能力有用的东西讲一讲,并且给以充分的练习。”这句话对小学语法教学无疑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语法学不好,会直接制约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语文教育就存在缺憾,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难以落实。为此,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语法教学
期刊
摘 要:高效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简单说,就是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记得牢。数学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完成。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呢? 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看法与同行们商榷。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期刊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
期刊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碰球”,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2、用故事激发兴趣。如: 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
期刊
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  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导入是一个重要步骤,而我觉得导语的设计是否有效,往往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成功的导语必须做到激
期刊
一、轉变传统教学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小学教学中,学生对教师唯命是从是极为常见的,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往往停留在崇拜与惧怕的双重矛盾层面。这种师生关系不利于学生提出疑问,不利于学生主动发表看法,显然阻碍了学生思考习惯的培养。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需要大力改革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明确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的,才是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很显然,民主平等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表达,从教学风格、教学艺术、教学感染力等角度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提高小学生对于语言的把握和运用能力,兴致盎然的开启语文学习新模式,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适应时代的需求,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来完成学习任务,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
期刊
摘 要: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它既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又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童话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的故事情节、奇妙夸张的想象、诙谐幽默的语言以及拟人的手法,充满了童真童趣,深受儿童的喜爱。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走进童话,推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群文阅读之门,在孩子们的心里撒下阅读的种子,让
期刊
一、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  1.“律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人对音乐的感受源于心灵,尤其是还在凭感觉认知世界的孩子,对音乐的感受更加直接和敏锐。当身体处于律动状态下时,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最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乐感和节奏感的训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协调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小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不同的音乐下做出不同的动作,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