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青海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

来源 :致富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n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海与西藏都地处青藏高原,地理位置相近,在文化资源上有着一定的共同性。对两省文化产业的对比分析可以清晰地反映两者的优势、劣势和异同,为青海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资源;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一、青海与西藏基本情况对比
  (一)青海的地理区位更具优势
  虽然青海与西藏都地处西部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但是青海的地理区位相对而言更具优势,首先青海古时便是丝绸之路南线的必经之路,是联系西亚的重要交通枢纽的所在地。其次,青海位于西藏之东北方向,北方地区通往西藏的铁路、公路必经过青海,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青藏跌路。青海省会城市西宁距离西北最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兰州仅仅三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最后,青海的平均海拔要低于西藏,自然条件优于西藏。
  (二)青海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优于西藏
  青海的总人口数量和城镇人口数量远远多于西藏,城镇化进程发展较快。与西藏对比而言,青海的人口多,人口密度大,由此可见青海的经济较为发达,经济优势明显。
  二、青海与西藏文化资源对比
  首先,在高端文化资源方面,西藏占有较大的优势。西藏拥有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这就使西藏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比青海高了一个档次,使西藏在全国和国际上更具有吸引力。西藏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比青海多了一半,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产业开发的资源基础较为深厚。而且所有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都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与当地藏族居民的生活和宗教习惯息息相关,进行产业化开发的融合性好,可行性高。青海虽然以美丽的青海湖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湖之一,但是却不是世界自然遗产,在官方地位和认知程度上都不及布达拉宫。作为中国著名体育赛事之一的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近两年来知名度不断提高,但是作为人为策划的赛事在文化底蕴上仍显不足,青海也没有充分利用环湖赛提升自身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
  其次,从文化资源总体方面来看,西藏的人文和历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在旅游景点上,西藏由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大多数的旅游景点为人文景观,而青海的旅游景点大多为自然景观,因此,西藏的文化资源在总体上要比青海丰富。进一步来讲,在文化产业运作的难度上,人文景观要比自然景观容易很多,特别是要策划运作出一流的文化产业项目,自然景观面临的挑战更为巨大。
  最后,青海和西藏仍然在走以民族旅游和民族歌舞表演为主的初级文化产业发展道路,青海和西藏的文化产业发展主要靠旅游一条腿走路,难以将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严重缺乏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的文化产业项目,面对丰富的文化资源缺乏产业化运作文化产业项目的思路和魄力。
  三、青海与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对比
  现在阶段从经济因素来看,青海文化产业的总体水平远远高于西藏,综合占比值比西藏高出了近一倍,不论是分指标评价,还是综合指标评价,青海省都高出西藏很多。但是,远远落后于全国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青海和西藏文化产业30多个省级行政区中居于最后两位。
  四、影响青海与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其他因素对比
  (一)在政治和政策层面上,青海的文化产业处于劣势
  西藏作为我国五大民族自治区之一,我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又地处边疆,无论是从政治还是军事上都具有很高的地位。而相较之下,青海东部虽然自古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等称谓,地理位置重要,但是在和平年代青海如此重要的地位就要打上相当大的折扣,政治地位更是不及西藏。于是,国家在政策上对西藏的各项事业的发展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在经济上的扶持力度也很大,甚至在舆论和媒体关注度上给予优待,媒体关注度绝对在全国其他地方前列。这些来自国家的支持,使西藏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无疑是推动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西藏的文化产业发展虽然落后于青海,但是在国家政策的刺激和推动下,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二)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和思路上,西藏文化产业的定位和思路较为清晰、简单、易行
  由于西藏的民族绝大多数是藏族,所以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就是全力开发藏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民族歌舞表演、民族艺术品等文化产业项目,清晰、简单、明确。而青海文化产业发展思路的制定所面对的问题就较为复杂了,虽然青海的藏族和回族人口分布也颇多,但是如果青海着力发展藏族文化产业在产业特色和产品差异上无法与西藏抗衡,如果着力发展回族文化产业也无法与宁夏相竞争。因此,青海文化产业的定位和发展思路是其准确、快速、合理发展的关键,也是其所面临的关键难题。如果在定位和思路上走错一步,青海文化产业必定停滞不前,甚至满盘皆输。
  (三)在地域“特色名片”的认知上,西藏的“特色名片”更有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全国范围来讲,人们一提到西藏就会最先想到布达拉宫,提到青海想到的是青海湖,所以西藏的“特色名片”是布达拉宫,青海的“特色名片”是青海湖。两者最大的本质不同在于布达拉宫是人文景观,而青海湖是自然景观,恰恰人文景观才是文化产业的较为接近核心的内容。西藏的布达拉宫是具有藏族和藏传佛教风格的著名建筑,西藏完全可以以布达拉宫为核心吸引力,对外拓展藏族民俗旅游、藏族歌舞表演、藏族艺术品等项目和产品的市场,将省域“特色名片”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完美融合。
  然而,青海湖作为自然景观,与文化资源的融合程度就相对较弱,核心地位不强,将其作为“特色名片”与当地文化产业资源相融合的难度较大。
  (四)在文学艺术创作上,西藏更受作家和艺术工作者的青睐
  西藏作为历史悠久的藏族聚居区,藏传佛教的发源地,宗教传统和生活风俗极为独特,在地理位置上又偏安一隅,历史上很少与外界联系,自古以来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许多文学和艺术工作者被西藏的神秘色彩所吸引,采用诸多文学艺术手法和大胆的想象创作出了一系列的作品,出现了一批如《藏獒》、《藏地密码》、《西藏传奇》、《伏藏》、《鬼吹灯之昆仑神宫》等叫好又叫座的文学作品。其中很多作品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都很可观,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虽然这些作品有很大的虚构成分,并不能完全展现西藏的真实风貌,但是却“无心插柳柳成阴”地为西藏作了精彩的免费宣传,使西藏的知名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神秘西藏也愈加神秘,越来越有吸引力,西藏文化产业不费吹灰之力便有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然而对比之下,与青海相关的知名文学艺术作品就实在是凤毛麟角了,似乎青海缺乏某种深受文学和艺术工作者所青睐的吸引力。思来想去,与青海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中,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影响最大、知名度较高。可是,青海并没有把握住机会,借上《可可西里》的东风,来提高青海的知名度和扩大青海文化产业的品牌效应。即使是青海昆仑玉被08年奥运会所看重,做成了奖牌,也只是炒高了昆仑玉的价格,昆仑玉也仍在云南翡翠和新疆和田玉两大名玉的盛名压制之下。青海及其文化产业的社会影响也并没有扩大多少,甚至有些人只知《可可西里》和昆仑玉,却不知它们与青海密切相关。
  五、青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增强青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现在,虽然青海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高于西藏,但是也仅仅比西藏一个省份高,而西部地区的新疆、宁夏、云南、广西、内蒙古等省份的文化产业产值要远远高于青海,青海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在西部地区已经处于落后水平。即使是西藏在诸多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大力发掘内在潜力,也极有可能在几年之内赶上青海。而且在现阶段,西藏的旅游业的国际知名度和经济效益是青海所不及的。因此,青海必须增加文化产业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充分认清青海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所面临的严峻形势,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并强化规划执行力
  青海应注重文化差异和文化特色的发掘,扬长避短,准确定位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扬青海土族文化、热贡文化之所长,避其藏族、回族文化之所短,突出文化产业的差异和特色,定位于开发具有浓郁青海特色的文化资源。同时,切实搞好文化产业的科学规划,重点支持文化产业高端,如文化创意、内容产业、文学原创等,这是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是受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要作为重点来支持和发展。科学规划的同时还应注意决不可以让文化产业只用少数民族旅游这一条腿走路,注重文化产业的全面均衡发展。
  青海还应强化文化产业规划的执行力,建立并形成快速反应的有效的规划执行推进机制,形成市场化的文化产业项目市场选择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
  (三)把握市场需求,高度重视和加强文化产业项目及其策划工作
  只有市场需要,才能体现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青海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如何将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项目转化,如何形成产业化的运作机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难点。因此,必须采用有效地专业指导,适当的政策支持,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项目的转化,形成建立在文化资源基础上的项目的产业化运作机制,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储备一批项目,规划一批项目,开工一批项目。
  (四)把握机遇,打造区域“特色名片”,提高文化产业品牌效应
  区域知名度的提高,传播力度的增大,对提高本区域的文化产业品牌效应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虽然青海没有很好的把握《可可西里》和昆仑玉成为奥运奖牌的机遇,但是应当吸取教训,做好准备,把握好下次机遇。即使是现在青海也可以利用两者的余波效应,搭上扩大青海知名度的末班车。可以在《可可西里》音像制品里附赠青海人文风光的纪念册,当然纪念册里必须要包含可可西里的介绍图片,甚至可以让陆川导演作为青海环境保护的形象代言人。向奥运冠军赠送昆仑玉艺术品,利用昆仑玉制作奥运奖牌的复制品,或者组织奥运冠军“游青海,赏美玉”活动,借以提高青海和昆仑玉的知名度。
  努力扩大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的影响,将其打造成青海的“特色名片”,策划“外国车手眼中的青海”摄影活动,将摄影作品精选制作成摄影集,赠送给外国车手,借此提高青海的国际知名度。
  总之,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青海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从而提高青海文化产业的品牌效应。
  (五)以政府为主导,切实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政府应进一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放开文化产业投资领域,凡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应该允许各种所有制投资者进入。政府应有开明的心态,放眼未来,不与投资商计较眼前得失,发挥政府在文化产业初期“第一推动力”作用;政府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投资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产业项目的投资贷款垫息、贴息;政府对文化产业项目在项目选址、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环境营造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政府政策透明,营造一个市场开放、信息对称的环境,尽可能为文化产业投资者和文化产业项目降低行政费用。
  (六)引进专业人才,实施人才振兴文化产业战略
  文化产业需要创新,是因为文化产业是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产业,而人才是知识创新的主体。短期目标必须是放弃庸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长远目标必须是支持人才培养,培养充足的专业人才,实施人才振兴文化产业战略。必须强调的是短期目标是实施人才振兴文化产业战略的基础,留不住人才就很难培养出人才,所以必须务实、开明、宽容,以人才为本,留住所需要的人才,否则实施人才振兴文化产业战略就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王雅男,毛阳海,贺晶晶.发展西藏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及对策探讨[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
  [2]顾江主.文化产业规划案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蔡尚伟主.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李思屈,李涛编.文化产业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5]王昱,毕艳君,刘景华,马生林.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发之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7,(2).
  [6]马进虎,胡芳,毕艳君,杨军.青海文化产业构建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8,(4).
  [7]耿香玲,刘士岭.西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比较优势探析[J].西藏大学报,2006,(4).
其他文献
摘 要:该文首先从中小企业所处于的背景出发论述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接着从各方面论述建立吸引人才机制的一些建议措施,从而阐述建立科学合理的吸引人才机制的重要性与科学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资本结构;家电行业;影响因素    一、概念界定  资本结构的界定有两种。第一,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是指企业的全部负债,这可以称为广义资本结构;第二资本结构中的负债只包括长期负债,这可称为狭义资本结构。本文使用了广
期刊
摘 要: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是理论性与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多媒体设能力,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优化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探索的过程,体会成功的喜悦,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为教学水平的提高提出建设性思路。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课程;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让学生在任务驱动的下展开学习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
期刊
摘 要:阿尔卡特从与TCL合资到最后完全被TCL收购,整个过程都面临着文化整合的难题。本文对其整合过程中的一些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两国不同的文化进行了探讨,是中法文化的差异,以及整合过程中TCL强势文化的推行,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整合的失败。  关键词:阿尔卡特;TCL文化整合;文化差异    2004年4月26日,TCL集团与Alcatel公司合资,起初TCL和Alcatel所占的股份分别为55
期刊
摘 要:中国山水画技法篇中有皴、擦、点、染等,西方油画则追求笔触的变化效果,两者作为艺术语言比较是区域和文化的双重差异,作为视觉呈现是形与色的交互比较。而由于这些差异所带来的视觉和心理感受不同,从而阐明了在绘画生发过程中用笔问题的比较,亦即皴法与笔触的比较。在世界多元发展的今天关注文化的异同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山水画;披麻皴;印象派;笔法    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发历程中,
期刊
摘 要:从概念、移植平台间的差异等介绍了UNIX平台与IBM主机系统平台之间的差异,并对跨平台移植过程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IBM主机系统;移植;作业控制语言;初始化器    一、引言  IBM主机系统,又称IBM大型机,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计算机系统,在全世界各大国家中肩负着银行、保险、证券、通讯等行业的数据与信息处理工作,因为其独具的高安全性、高稳定性和强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钢铁市场价格波动十分剧烈,对钢材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钢材生产企业面临巨大风险,于是钢材期货应运而生。但目前我国钢材期货市场发展尚不充分,该文从四个主要方面分析了我国钢材期货相对于传统现货交易的优势,鼓励大力发展钢材期货市场。  关键字:钢材期货;现货;必然性;优势    一、现阶段钢材市场分析  近年来钢材市场价格波动剧烈虽然伴随着周期型特征,但由于楼市不稳定,钢材原材料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竞争日益激烈,而商标权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一部分,其重要的地位也日益突出。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世界经济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新经济使个经济体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在新经济的环境下,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新经济在改变产品价值来源的同时,也改变了产品本身,使投资模式和企业的经营方式也发生了变革。在传统经济中对知识的创造通常都是以物质生产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在税收成为主要财政收入的同时,各种收费在各个地方日益膨胀,不断侵蚀税收的主体地位。该文通过从理论来分析税费的性质和我国税费结构,从而进一步提出关于这一局面的解决思路,即税费归位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公共产品;费改税;税费归位    一、税费定位的理论依据—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根据公共财政学,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公共需要。政府
期刊
摘 要:2010年12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系列数据:11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1%,再次刷新年内纪录。这也是自2008年7月上涨6.3%之后,中国28个月以来CPI创下的最高涨幅。这些数据一公布即引起了全国一片哗然,上至党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都明白了我国已经开始步入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时代。该文着手分析了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得出中国式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一种货币现象,过多的货
期刊
摘 要:对经济增长结构变化的规律性进行精确的定理分析,该文借用钱纳里和赛尔昆的模型,对我国1978~2007年的经济结构变化进行估计。分析结果:1978~2008年期间,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第二产业,从1978年的62.5%上升到2008年71.3%;第一产业贡献程度由1978年的19.7%下降到2008年的3.9%;第三产业贡献程度有了显著的增加。  关键词:模型;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