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先于民主

来源 :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书堆里其实有不少巴金的书,从《激流三步曲》,到《寒夜》,到《六十年文选》,《随想录》好像也有几册。这至少说明在我心目中,巴金的文学地位不低。但所有这些书里,我真正读了好几遍的,唯有一册《家》。那是我每次读都会为之而激动的书。
  我一直觉得,仅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寻找巴金的位置,太狭隘了一点,那是专家的工作。对于我这样的阅读者来说,一本书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是要拿到我读过的所有书,拿到全世界的写作中去比较的,它在一段地域性文学史中的地位,不是我所关心的。而在这样的标准下,我依然承认《家》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
  初读《家》是很晚的事情,记得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已经工作了。那时候我正狂热于读各种西方文学经典,尤其是现代派名作,对张爱玲之流都是不屑一顾的。但是巴金的《家》夹杂在这一大堆闯囵吞枣读下去的东西里面,居然印象深刻,而且丝毫没有粗劣之感——同时期的阅读中,中国现代作家里,只有鲁迅的部分作品让我有同感。我觉得在这样一种很直观的阅读感受中,巴金,至少是他的《家》,充分显示了其坚实而不可动摇的品质和文学地位。
  今天,我很想说说,对我来说,《家》究竟有什么跨越时空的魅力。没有时间去把《家》翻出来,仔细读一遍再发言,只能凭点滴的印象。这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不久前李敖的北大演讲。李敖的演讲,我归纳,最重要不外两点:在个人,是心灵的自由;在社会和制度,是宪法民主的争取。自称抛弃了“自由主义”的李敖,在我看来,实际不过是从杜威、罗素式的自由主义立场,退回到了更加本原也更加深刻的康德式自由主义的立场。
  巴金是“五四后”一代,是直接由“五四”启蒙运动哺育长大的一代。用世界眼光去看,某种意义上,他是康德的“同代人”,康德也是欧洲启蒙运动的“启蒙后”一代。不管“五四”还是欧洲启蒙运动,自由民主都是基本的追求。然而多年来我一直觉得深深困扰的,是自由与民主,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它们总是并列在一起,甚至就像一个词组,但是仔细想想,却又好像完全是两回事——就像李敖把它们清楚地分别开来。我甚至看到有专论,论述这二者是怎样被混淆,又为什么它们常常不能得兼。但是当我回过头仔细读康德,我发现,康德那么多部煌煌巨著,其核心的秘密,不外是要向我们阐述:为什么自由先于民主;为什么自由是民主的基础;为什么没有自由的民主是不可想象的。这同样也是康德的“同代人”巴金的秘密,是他的《家》和他的《随想录》的秘密。 《家》在干净的文笔下,有着陀斯妥耶夫斯基式的心灵拷问。在一个象征专制政治的专制的“家”里,一个有思想有志向的人,要么采取大哥式的痛苦的顺从,要么采取三弟式的勇敢却未免浅薄的“打破一切”。这正是那一代人人生道路的缩影。《家》在“出走”的主题上戛然而止,似乎是给出了一个光明的尾巴,以看上去现实的“民主”的追求,取代了看上去虚幻的心灵“自由”的追求。但后来几十年,直到《随想录》的历史表明,这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勇敢但是混沌的开始。正如人们会不断去追问“娜拉出走以后怎么办”,人们也会不断追问一代激进青年日后分裂㈩无数枝权的道路。巴金以自己100年的经历,给出了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回答,一个充满弯路、绝壁的曲折而丰富的回答。到了他写《随想录》的时候,他又一次从激进政治的漩涡中抽身而出,审视自己几十年前在《家》中对于心灵自由的最初求索。这时候,他发现,自由,除了破除的勇气,除了光明的向往,更要加上其最重要的维度,那个几十年前被年轻所忽视了的维度:自省的勇气和自律的能力。
  我不知道巴金有没有读过康德。我想他至少从陀斯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身上间接地接触到康德的一部分思想——这两位俄罗斯文豪都是康德的崇拜者。康德的自由理论,正是出于对欧洲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反思,而建基于自省与自律之上的。只有自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只有培养出有能力在自律中达到“心灵自由”的民众,才能为真正的“民主”建立坚实的基础,否则,我们收获的永远只是“文革”式的暴民政治和虚假“大民主”。从这个意义上,“自由”应毫不含糊地先于(逻辑上先于)“民主”。
  我们如果把《随想录》仅仅当作一个老人在“文革”之后的自我忏悔,它的意义就极为有限。只有把它看作是对自己少年时代的自由理想的回归,是以一生的厚度来重新诠释和反思“自由”的丰富性和必要性,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它的深刻之处。在如今这个时代,在这个社会层面上肤浅的“制度至上”论甚嚣尘上,而个人层面上又以放纵混淆自由的时代,再一次强调巴金以自己的毕生经验体悟到的东西,其现实意义是怎么估量也不为过的。
其他文献
“知识产权”是个法律概念。“产权”也是个法律概念,就是谁对这个东西拥有产权,意味着谁对这个东西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知识产权”,是跟脑力劳动创造的成果有关系的一种权利,还有,在长期经营当中形成的一些特殊的标志所拥有的民事权利。知识产权也是民事权利中的一种,民事权利所有的特点它都具备,但是它有自己特殊的地方。  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是脑力劳动创造的成果,是在长期经营当中形成的一些特殊的标
期刊
对于一稿两投,著名学术刊物《粉刺露与脚气灵》的执行主编孔庆西有自己的看法:中国读者多,刊物杂;稿酬低,记性差 这和辜鸿名老先生的茶壶茶杯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能收到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之效。各位,这就叫中国特色;我很同意他的观点,跺双脚赞成,之所以跺双脚,是因为举双手的样子看上去太像缴械投降。我继承并发展了他的观点,一稿岂止两投,要努力做到多投:每篇《俗语歪考》,就像练习投标枪那样,我至少要二十投呢!
期刊
没有一本书不是一个作者的灵魂。  他创作了数以百首声乐以及大量的器乐、合唱、舞剧等音乐作品,但他仅仅只出版了一本《飞天——徐景新艺术歌曲选》,况且还“诞生”得很艰难。在众多的作品中,他最倾心于其中12首艺术歌曲,因为,那里有他灵魂深处的东西……  ——题记  当翻开刚刚出版的《飞天——徐景新艺术歌曲选》一书时,我仿佛看见了采风途中常常陷于沉思的中国电影音乐作曲大家徐景新。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
期刊
荷影依稀梦里寻    一场春雨唤醒了对荷的记忆。  清明过后,午后一杯清茶,让我遐想她曾经的娇态:翠绿玉柱,中通外直,亭亭玉立,不枝不蔓,清波翠盖,绿伞遮阳,红粉上妆,如痴如醉。在一望无际的荷花池,滴水荷叶,四处洒落;花出淤泥,品高不染。  荷花,盛开暑夏之际,展放烈炎之中,迎骄阳无惧,顶烈日不损,她自立自强,不随波逐流,她孤芳自赏,引文人骚客风情无限。  荷不羡慕身外物,即使露珠,落在她的身上,
期刊
由上海抽象画研究会(筹)、上海角度抽象画廊、上海画廊网举办的《首届上海抽象画高峰论坛》2006年2月4日至10日在海南三亚举行。此次论坛是自上世纪80年代上海出现抽象画家群体以来,抽象画家们第一次重大的学术活动。参加论坛的画家有(按拼音顺序排列):陈墙、丁乙、胡伟达、黄渊青、陆云华、曲丰国、申凡、孙良、工劫音、工远、计德民、薛松、周长汁、赵渭凉:特邀画家、评论家有:卢治平、李旭、朱其等,大都是上世
期刊
根据英国著名的媒体传播及市场营销上市公司“媒体广场”(Media SquarePlc.)的统计数据,截至2005年,全球体育产业年总产值已经超过4700亿美元。在欧美部分体育产业发达的国家,其价值甚至已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2%。单纯从体育赞助方面看,美国创造了超过44亿美元的价值,约占全球体育赞助总额的20%。通过“媒体广场”的预估,到2010年,全球企业在体育赞助和营销方面的投入资金将超过500
期刊
对于权力的追逐,是男人们所喜欢的游戏。  男人为了尊严追逐权力,男人为了虚荣追逐权力,男人为了金钱追逐权力,男人为了女人追逐权力,男人为了理想追逐权力,男人为了事业追逐权力。  权力是一顶皇冠,掸落荏苒光阴的历史灰尘却无法掩饰其迷人的光泽;权力是一根骨头,敲打着时间的皮鼓倾听着刀光剑影的回声却留有一缕不易察觉的血腥;权力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太阳的反光而无力发现自己的面容;权力是一口煎锅,可以烹饪出
期刊
通过对女娲神话传说丰富内容的实地考察和科学诠释,一系列重要事实证明:母系部族社会女娲时期的巨大洪水灾难,以及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等不朽功绩,都是发生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山西“冀州”境内,这就为进一步澄清和判断这位伟大母亲的治所(都邑)所在,基本确定了一个大致可靠和稳定的范围。有关女娲及其治所的记载,主要见于南末罗泌《路史》卷十一“太吴纪·女皇氏”:  “女皇氏娲,云姓,一日‘女希’,蛇身
期刊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周老师,又一个农历年的春节快到了,您一定还记得15年前“皇甫平”诞生的那个春节吧!想必这几天您的心情会再一次“颇不平静”。  周瑞金(以下简称周):是呀,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皇甫平”已经15岁了。  记者:当时大家就有所猜测,这个辛未羊年大年初一诞生在解放日报头版的“皇甫平”,是不是“黄浦评”的谐音,也就是“来自黄浦江畔的评论”的意思。  周:他们的猜测有一定的道理
期刊
2006年1月9日,中日两国在北京就东海石油天然气开采问题举行司局长非正式工作接触。十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日本在第三轮中日东海问题磋商中已经接受了中方一贯主张的共同开发原则,但双方并没有就共同开发的资金问题和利益分配问题进行深入谈判。  按照日本提出的主张,日本决定向中国已经建成并即将开始投产的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提供资余,但是,石油天然气产品必须按比例分配。中国方面必须将东海地区的地质结构数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