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医患交际中职业身份构建的言语策略及其道德秩序

来源 :外语与外语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5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汉语医患交际语料,采用Spencer-Oatey的人际协同管理理论和孔子的道德秩序作为理论框架,考察医生在治疗方案协商中使用不同的言语策略构建自我职业身份和实现人际协同.分析发现,医生职业身份构建须符合孔子的道德秩序,即恭、宽、信、敏、惠等主要要素,以形成积极的个人形象、正面的情感站位和礼貌的社会评价.本研究构建了职业身份人际语用机制模式,提供了分析汉语文化语境中身份构建的道德维度和研究范式.
其他文献
本研究立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对中国文化经典的传播与接受现状展开调查.调查发现受访者对中国文化经典有一定了解,也较为喜爱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尤以《三国演义》、《西游记》为甚.受访者主要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了解中国文化经典,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受访者了解中国文化经典的渠道较为多元.统计学分析发现受访者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了解程度与对中国文化经典的了解程度呈中度正相关,说明中国文化经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可以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明清来华耶稣会士译介儒学典籍的活动实为"中学西传"之滥觞.现藏于罗马伊曼努尔二世国家图书馆、编者署名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的一部十六世纪初拉丁文手稿,是学界目前发现的最早"四书"拉丁文译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手稿字迹、日期、署名、翻译体例、翻译底本的观察和思考,重点以手稿中对《大学》、《中庸》、《论语》儒学概念的翻译为例,将其与之后来华耶稣会士翻译出版的其他《大学》、《中庸》、《论语》拉丁文译本作比,分析手稿译文的特点并推断其译者归属,试图呈现早期来华传教士对儒学典籍的真实
批评话语分析进入批评话语研究新阶段,其研究侧重也由作为社会实践的“话语”转为社会实践网络中的“话语互动”.以此为背景,本文提出一个新的研究路径,认为话语互动研究在宏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评价对教育方向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应对新时代英语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党
力冈译作《生活与命运》展示译者对原作核心精神之人道主义的理解及视域融合过程.在与他人的关系层面,译者性格及对读者前理解的兼顾等使译文以情人,以“去蔽”法揭示作者“
本研究基于外语教育学框架,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包括6个语种在内的214位一线外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系统探析了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实践的“真问题”,确认了对外语教学效果产生较
早期(1575-1688)欧洲传教士翻译中国神话时所秉承的态度十分矛盾,在"译"与"不译"之间徘徊.本文作为中国神话翻译史研究的序曲,考察了早期欧洲传教士翻译中国神话的动机和条件,即大航海时代前西方对东方的奇异想象传统与中西方神话记忆的交错、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神话观念以及明清时期中国志怪传统的盛行.然而,他们虽具备翻译中国神话的土壤,却并未对中国神话文献给予正面重视.相较于儒家典籍的译介,对中国神话文献的有意识翻译相当滞后.袁珂(1982,1988,1996,1998等)的广义神话论影响深远,本文以此为基
价值取向是教育政策的核心内容.作为最新的外语教育政策,《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涉及到当前我国外语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本文提出:首先,新时期
在乡村人家的火炕上谈心,在城市的公交里望窗外风景;你可以在红砖砌的小平房里听到呼唤亲人的声音,也能够体会在老小区里被租户们的各种声音所包围的感觉.这里,那里,呈现的是
期刊
韵律、语义与句法许多情况下存在着相互关系.处于应答话轮中的“那”“那么”和“那样的话”具有相似的语义,其指示意义较弱,已具有衔接等功能,然而却由于其音节数量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