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长久之道r——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教训与经验

来源 :团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ingqiang6268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进行的.国际上,十月革命胜利之后,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开展它的东方战略,打破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封锁,便开始着手指导中国的革命,而马林的来华加速了国共合作的进程.rn从国民党角度来看,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逐渐意识到需要对国民党输入新鲜的血液,而中国共产党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是国民党所需要的,同时,通过与共产党合作,国民党可以获取共产国际对国民党在革命上的支持,以促进国民党领导中国革命向前发展.
其他文献
美国国际社会主义组织是明确计划建立革命政党取代民主党发展美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组织.2009年它能够成为“美国最大的社会主义组织”的原因在于其完备的组织机构及多维全面的宣传、出版、学术系统,帮助其吸引了大量年轻革命分子,并得到许多左翼学者支持.2019年该组织在内斗中解体,反映出干部老化,创始成员专权,年轻领导层马克思主义素养不足、政治立场不坚定、奉行机会主义,被美国民主党内民主社会主义者收买、融合、打压等问题.该组织的解体一方面警示美国左翼加强自身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加强与其他左翼合作,警惕民主党“和平
美国左翼政党“争取社会主义和解放党”是当代美国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力量之一.2020年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之际,它公开盛赞中国的抗疫成绩,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在抗疫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严正驳斥美国某些政客对中国的无端指责与污蔑,还组织发起了声援武汉、支持中国的游行示威活动.该党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和著作,高度肯定与赞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完成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中国共产党是确保中国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在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推进基层党建不仅是引导群众自觉听党话、跟党走的关键,也是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落实国家政策的必要选择.党组织的制度化建设与社会化发展是两种可行的路径,但两者之间蕴含着内在的张力.本文将"制度—生活"视角引入农村党建发展中,分析了具有流动性、脱嵌性和需求性特点的复杂乡村生活实践对基层党建提出的挑战,并提出要在党组织的制度化建设中强化与民情的适应性变动.研究认为,通过在社会化生活中锻造先锋性、在组织开放性中强化整合性、在推进服务性中实现自我发展等方式有助于实现制度化
社会主义人民政治的内在逻辑,集中表现为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价值逻辑四大层面.从历史逻辑来看,人民政治是源于阶级政治、立足民族政治、走向人类政治的文明标识,从而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基本坐标;从实践逻辑来看,核心政治是人民政治自组织化的政治结构,从而形成了人民主体与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彰显着人民政治民主机制的生命活力;从理论逻辑来看,人民政治实践论、人民政治认识论、人民政治方法论和人民政治价值论,构成了人民政治逻辑建构的四大维度,标识着人民政治逻辑结构的“四维形态”;从价值逻辑来看,人民政治表征
党的十九大以来,为了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央颁布了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的政策法规,赋予了"一肩挑"新的内涵,把中央倡导性建议变成了强制性国策.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是新时代加强党对农村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以提高引领力为核心助推乡村振兴等新要求.然而,实施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一般村庄选举程序落实难,派系斗争、矛盾突出的村选人难,撤并行政村和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派人难,村党组织书记条件设置难等.由此,落实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政策
目前,育儿焦虑正在一点点压垮中国父母.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教育竞争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在北京,据说“海淀妈妈”“顺义妈妈”如果没给孩子报班,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从学区房、辅导班到作业题,无不充斥着“再不努力孩子就被落下了”“别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要有”的育儿焦虑.rn引起育儿焦虑的原因很多,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发展特点,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笔者想强调的观点是,家长只有读懂孩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才能使孩子全面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才可能有效缓解育儿焦虑.
期刊
"历史遗留问题建筑物"是当前中国城乡社会治理面临的难题之一.一些地方行政部门只是简单地将"历史遗留问题建筑物"以"违法建筑"论处,让涉案建筑物的当事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这种处理方式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效率,但却容易引发社会个体与公权力之间关系的紧张.对此问题的应对与处理,亟须基层社会管理者提升治理能力,严格遵循法治精神,将治理工作下沉,在维护权力运行的同时尊重个体权利,对"历史遗留问题建筑物"作精细化区分,根据不同情形进行法律责任的安排.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的大国转向,中国开始以大国的主体身份开展对外交往.然而,由于传统大国外交所显示出的国强必霸的历史道路,同样拥有"大国外交"限定词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也常常被质疑会走上与传统大国相同的道路.从大国外交的特性出发可以发现,传统大国外交的国强必霸道路体现在维持大国地位、维护大国利益、推广大国意志和承担大国责任四个方面,核心特征是以强凌弱和强强争霸.但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特性和中国的和平崛起进程,使中国不能也不愿走这一道路.因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时代选择就是思考如
阿富汗战争后,塔利班迅速实现重组,建立了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人员构成更加多元,意识形态趋向务实、温和.塔利班迎合了阿富汗广大农村和部落社会的政治文化和诉求,为之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满足当地人的生存和安全需求,并实现社会动员.相较而言,阿富汗政府的集权化努力和农村建设实践则以失败而告终,国家制度建构陷入不同族裔的博弈之中,效能颇低.塔利班最终填补了农村的权力真空,逐渐侵蚀和瓦解地方政权,并在美国撤军后全面夺取政权.塔利班上台后,仍然面临一系列困难和问题,涉及如何整合松散的组织结构,如何建构兼具伊斯兰传统与现代
新青年派知识群体在"二十年不谈政治"的盟约下集聚,完成了传统批判、文学革命等启蒙任务,而现实政治的逼迫使得他们又不约而同地开启了"谈政治"的实践.思想背景的差异导致新青年派有着"学理型政治""政治型学理"两种不同的学/政观念.当"五四"进入后半场,以学理阐述进行思想启蒙的"学理型政治"渐渐失去魅力,而侧重以实际行动进行社会改造的"政治型学理"逐渐成为知识界的众望所归.其间,大批新青年派知识分子也完成了从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思想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