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连科:在冒犯与自省两端

来源 :广州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yovue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作家中,阎连科先生可能是颇具争议的一位了。我在朋友圈见过这样一条,全文如下:“毋庸讳言,古今天下文学中,我唯一心知其好却读不进去的,就是阎连科老师的作品。”对阎连科作品的判断存在两个极端,喜欢的认为这是世界级大师的作品,不喜欢的则认为一无是处。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个极端之间,几乎没有沟通的可能性,双方的结论都下得斩钉截铁,带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感。对作品的判断之外,又有一个趋同的共识,阎连科是个值得尊敬的作家。对作家的作品与人格的判断产生如此巨大的割裂,这是不可思议的,在中国当代作家中也是唯一的个案。阎连科通常作为冒犯者的形象出现,他冒犯的不仅有陈旧的社会文化,还有读者陈旧的阅读审美。冒犯,可以是姿态的冒犯,这来自精心的设计,以求利益的获得。另一种则是作家内心与社会现实之间无法妥协而产生的冲突,属于精神价值判断的范畴。公众对阎连科的尊敬,很大程度上和“冒犯”有密切的关联,像是有关批判和自由的隐喻。阎连科的写作,对当代作家而言具有示范性的作用,作家如何拓展自我的写作边界。它连带产生另外一个问题,边界到底在哪里,如何认识和书写边界?
  阅读阎连科之前,我当然听说过他巨大的名声,对他作品的阅读却是潦草而肤浅的。本世纪初,因为一系列的文学事件,阎连科成为媒体的热词,他的声誉有突破狭窄的文学内部的迹象。即便如此,这种影响依然是有限的,和上世纪的文学热潮相比,这种热度简直如同儿童的玻璃球游戏。出于好奇,我买了阎连科的《受活》,有意思的是上面还有阎连科的签名和印章,写了两句话“去认识,是我们必做的事情;回家吧,那里有我们的一切。”我的阅读感受并不太好,作为阅读先锋文学长大的文艺青年,我对《受活》中表现出来的土劲儿相当不满,随处可见的拖着浓重河南口音的“啥儿”“哩”“了”“也就”让我受不了。现在想起来,这是个相当有趣的问题,为什么我对普通话和翻译腔并不抗拒,却对方言,准确说是对河南方言难以接受?语言依然是有价值层次和效用判断的,这是一种思维的局限和侵蚀,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权力色彩。在我们粗暴的观念中,产生了不可压抑的微妙的语言歧视。从这个角度来解释,阅读《受活》的不适感,更多的是河南方言所营造的语境,让读者产生了幻觉,具有荒诞化的特殊效果。即便如此,《受活》还是带来了让人震惊的阅读效果,不适而震惊,这是非常难得的体验。由残疾人组成的“绝术团”,购买列宁遗体的创意,就像两块巨石狠狠地压在读者的心口,让人透不过气来。这种印象简洁而强烈,具有生理化的效果——阅读转化为肉体记忆。和精神化的观念相比,肉体更为诚实。观念可以,甚至轻易被修正,肉体却不会屈从于某些意志的指令。《受活》的扉页上写着“现实主义——我的兄弟姐妹哦,请你离我再近些。现实主义——我的墓地哦,请你离我再远些。”六行粗壮的大字。和扉页的温和相比,后记写得激烈又绝对,在这篇名为《寻求超越主义的现实》的简短后记里,阎连科对当下概念中的“现实主义”提出了强烈的质疑,认为它是谋杀文学最大的罪魁祸首。扉页和后记作为一本书的构成部分,其内容应该视为通往作者心灵秘境的弯折小径,正是其私密性,才更容易暴露出作者内心的真实。2003年,阎连科45岁,正处于激荡的中年。这和扉页及后记的气质也是一致的,既激越又有一种万念俱灰的清绝色调。2011年,阎连科在《我的现实,我的主义》一文中,再次论述“现实主义”,并提出了“神实主义”的概念。这显然是阎连科对“现实主义”这一概念的形成逻辑及现实效用多年持续思考的结果,他认为,这个概念已经不够用了,无法概括写作中的现实,或者写作所创造的现实。“神实主义”的提出,引起了一些探讨和争论。今天来看,“神实主义”并没有成为一个术语,也没有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它的出现就像一颗射向云朵的炮弹,剧烈的爆炸声没有造成任何伤害。
  对阎连科作品的质疑,更多的来自语言层面。和相当多的读者一样,我一度感到非常迷惑,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莫言、阎连科这一代的作家在语言上似乎越来越不讲究,这到底是何种驱动力?我绝不相信他们缺乏语言的自觉性,相反,我对他们的直觉和悟性保持绝对的信任。仔细研究他们小说语言的修辞,其独特性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解答迷惑,我特意找了莫言青年时期的小说集《白狗秋千架》来看。即使到今天,莫言当时所使用的语言依然是有效的,技术极其娴熟,可以当做短篇的范本来看。更重要的是,蕴含其中的激情和生命力,它让人感受到小说家在写的是一个有生气的有活力的大东西。相比较莫言、阎连科这类作家,不难发现,相当多的作家生命力孱弱,笔下的事物处于静止状态。即使具有精致的审美特征,侵略性却是不够的。阎连科的每一部长篇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标记,差异也是明显的,他是一个拒绝自我复制的作家。在这里,可以用上布罗茨基关于写作的一句名言“重要的是构思的伟大”。阎连科显然深谙其道。对长篇小说而言,构思包括主题设计及结构方法。二者如同长篇小说的基石,没有这两块稳健的基石,长篇大厦随时处于倾塌的危险境地之中。以《受活》为例,在主题设计上把握“绝术团”“列宁遗体”这两个关键词即可,它们构成了叙事的双中心。结构上不妨看看目录,一三五七九这种奇数的分卷及卷下的奇数章,构成了目录上的奇观,偶数去哪儿了?它的缺失意味着什么?这显然不是疏漏,而是刻意的设计。再看每卷的命名:第一卷毛须;第三卷根;第五卷干;第七卷枝;第九卷叶;第十一卷花儿;第十三卷果实;第十五卷种子。把它们组合起来,会得到一棵树的形象。同时,这些命名里既有时间又有空间。毛须—根—干—枝—叶,除“毛须”外均为单字——按照自下而上由内至外进行结构,这属于空间的序列。花儿-果实-种子,双字,则是时间序列。以此为方法,《丁庄梦》就变得清晰可辨,主题设计为“艾滋病”及“卖血”,《炸裂志》则是“乡村大爆炸”。构思的伟大有一个潜在的要求,不可重复。这意味着追求构思的伟大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劳动,必须以强大的创造力为基础。
  谈到创造力,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观念的能力。观念能力的获得则和价值标准及认识方式有关。莫言、贾平凹、阎连科、马原、余华、苏童、格非这批作家可以看作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最具创造力的作家,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作一个归类的话,很容易发现,其中最年长者贾平凹出生于1952年,最年轻的格非出生于1964年,年龄差并不大,算是并不严格的同代人。这也是中国当代文学最为黄金的队伍,1965年之后出生的作家完全不能组成类似的阵容。这并不是偶然,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通常,评论界会强调历史对他们的意义,即生活对艺术的影响。这当然有其合理的部分,却对这批作家的观念获得缺乏足够的分析。这批作家的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一个观念断裂的时代,价值重建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精神的需求,而是现实的需要。如果不能对观念进行有效的重建,他们将被社会抛弃。破旧迎新的过程中,思想领域有了短暂的通风期,各种思潮洗刷着中国知识界,当时这批还很年轻的作家,在接受新思想上异常活跃,也对文学格局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从直观的阅读体验上,很容易把莫言、贾平凹、阎连科归为一类,马原、余华、苏童及格非则是另一种类型。年龄是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后者被视为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這意味着新的文学方法,前者则似乎带有传统的特征,散发着乡土气息。这种判断没有太大的问题,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乡土与城市的分野。需要明确的是这只是文学表现的差异,思想方法和价值观念上他们其实是一奶同胞。对当代文学,尤其是对青年作家的影响上,又有着完全不同的效用。莫言、贾平凹、阎连科这类作家,对青年作家来讲可敬但不可亲,他们的写作对象及写作方法缺少直接可用的经验。马原和余华则不一样,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先锋文学因他们而起,而先锋文学最重要的贡献则是方法论。时至今日,超出先锋文学的概念建构对先锋文学做一个客观的分析,会发现先锋文学其实是具有偏向性的,有被姿态化的嫌疑。先锋文学最重要的贡献是对语言和文本形式的重视及创新,这其实属于方法论的范畴。文学需要方法,方法却不是文学的本质特征。中国出生于六零末及之后的作家,多多少少受到先锋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本质上就是方法的,即将方法视为文学的本体,从而导致认知观念上的薄弱。余华和格非近年来在写作上的转向,可以视为他们从方法论回归到本体论,这是观念能力的突破。阎连科是一个具有良好观念意识的作家,他的观念既是他优异于人的特点,也饱受诟病。批评者认为,阎连科的写作中观念压制了文学,他将文学工具化。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我看来,阎连科具有强烈的文体意识,他尽量给他的每一部长篇找到合适的表达形式,这表现在他对小说结构的孤苦用心。伟大作家的过人之处在于体验的精准创造,并将这种独特的体验以体贴的形式传递给读者,从而让读者获得相似的体验,这种体验丰富着人本身,直至成为人的一部分。体验的复杂性在于它不可测量,宛如一个独立的系统,但真实存在。   要分析阎连科观念的发展,不妨以他新世纪以来的长篇小说作为样本进行考察。新世纪二十年,阎连科依然保持了旺盛的创作力,发表及出版长篇小说多部。其中《受活》《丁庄梦》《风雅颂》《四书》引起过较大的关注和争议,《炸裂志》和《速求共眠》虽然也有一定的话题性,相对较为平淡。至于近年的《日熄》《心经》,则几乎看不到与之相关的讨论。这固然和出版体制及小说题材有一定的关系,却也能看出阎连科的小说在话题性上日渐走低。这无论如何不会影响我们对一位作家的评价,何况这是一位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作家,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在一个众声合唱的时代,他独自走上了一条孤僻的路径。这条路上,他只能听着汉语的巨大回响,决绝前行。写作《受活》《丁庄梦》时的阎连科,有着怒目金刚般的面容,他不忌撕开血淋淋的伤口进行展示,伤口如重锤,直击人心。他的视点落在独立故事或者说广受关注的社会事件上,有着积极介入的姿态。这些点如同海洋中的孤岛,它们自身有着丰富的生态层次,自成一体,具有封闭性。我们可以像度假一样欣赏岛上风景,却很难让它和大陆产生关联,它具有尖锐的排他性特征。《风雅颂》和《四书》则是将知识分子作为描述对象,将他们放置在某个历史时空之中,空洞扭曲,夸张媚俗,有着强烈的反讽意味。《炸裂志》《日熄》及《心经》,它们更像阎连科“神实主义”的例证。《炸裂志》中炸裂村膨胀成城市,并自然而然地承载了某种民族国家想象。再翻看目录,编排形式具有明显的史志特征。私下交流中,阎连科说过,他原本要让炸裂村成为国家。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的版本中,炸裂村止步于城市,它没有再往前一步。而这一步,其实可以非常自然地走下去,它既然已经是城市了,为什么不可以是一个省,一个国家?相比而言,《速求共眠》在阎连科的作品中实属异类,稍加留心便可以发现,在这个小说中,阎连科收藏了他的河南口音,这部小说用的是近乎普通话的腔调,尽管还有难以避免的河南尾音。他退到自己的口音之后,成为自己小说中的外乡人,这显然在掩藏着什么。文本形式切换的同时,阎连科小心翼翼地切换着语音,努力用普通话讲述整个故事。如果将普通话视为权力,方言则意味着个体尊严。在这个小说中,方言被碾压,正如小人物被碾压的命运。这是他最温和的小说,也应该是在文本形式上最为刻意的小说。不同文体的拼贴和剪接,叙述视角地转换,在丰富着文本形式的同时,也转移了读者的视线,它变得轻巧。
  把《日熄》和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对照来读,还是很有意味的。它们在处理一个共同的题材,如何面对黑暗。在《日熄》中,梦游和时间死去构成黑暗。《失明症漫记》则是通过传染失明这种病症而构成黑暗。这两部小说的结尾,都迎来了光明的结局。梦游结束,太阳升起,虽然在噩梦中度过了黑夜,光明终究还是来了。而所有失明的人们,终又恢复了他们的视力。作为理智的读者,我们知道,这两部小说都建立在虚构的基础之上,它们在物理逻辑上不能成立,都是在虚空中造物。真正重要的问题在于,它们从虚空中的造物,何以让人能够感受和体验?显然,它们都有效地传达了一种体验——恐惧。恐惧像是一个小小的果壳,打开之后,暴露出人心这个巨大的宇宙。虽然《日熄》中也有告密、上访、残忍的杀戮以及对政治体制的想象与模拟,它更多的还是书写黑暗中的人心,而没有《失明症漫记》中过于浓烈的政治色彩。在文学史中,政治寓言小说还有《蝇王》《一九八四》等等,它们以虚构为动力,并不指向任何具体现实的生活,只需要激发联想,调动读者的现实经验,从而探讨这一切如何可能。《心经》是阎连科最近的作品,我零零散散读过一点。在课堂上,听过这个小说的生发原由,还就某些细节展开过讨论。《心经》的后记中,阎连科写到“事实上,完成这部小说是三个人和一群人,而作者不是我。他们分别是二十几年前把我带进河南汝州古刹的那个人;几年前那个给我讲了异教拔河故事的人。”异教拔河这个场景,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它也是中国宗教的现实。这个小说便由这个场景生发而来。我在学校时,时常在路上和课室里碰到穿着道袍和僧衣的教徒,他们大多来自宗教进修班,有男有女,有着普通的世俗生活。美国杜克大学教授Carlos Rojas认为“《心经》也和《撒旦诗篇》一样,故事刚好都发生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巧妙地展示和描写了一群‘特殊人’的精神状况和特殊的社会情境。”宗教总是试图解决一个问题,平衡神圣与世俗的关系。《心经》的写作显然不是突发奇想,我们在《日熄》中可以找到引子。在小说的开头,李念念对神呼告,这种呼告之声从开头持续到结尾。粗略地整理一下,会发现神、菩萨、上帝、主,甚至老子孔子庄子全出来了,可谓众神在位。他们在这里,只是稍稍现身,《心经》才是他们的主场,他们将在那里再次相遇,并握手谈心。2018年,阎连科在《作家》第三期发表了短篇小说《道长》,这个广受好评的短篇小说明显是《心经》的附属产物。他参加匿名作家计划的短篇《信徒》,也带有宗教主题属性。有意思的是,这一年,莫言在《十月》第一期发表了短篇《等待摩西》,他写了一个基督徒的故事。他们对宗教题材的关注,也许是一个巧合,自然也可以理解成,他们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通过对阎连科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的简要梳理,可以勾勒出阎连科观念发展的大体形状。《受活》《丁庄梦》以其灼心的故事情节让人过目难忘,那时的阎连科还执着于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风雅颂》《四书》关注的是历史时间中的人。《炸裂志》则释放出了勾勒整体社会图景的野心,炸裂即整体。到了《日熄》《心经》,阎连科有了慈悲。他的酷烈和带着怪笑的幽默依然还在,光怪陆离的荒唐社会场景已不再是中心,退居为背景,他关心的是人在这个薄凉的世界上究竟如何获得慰藉,又如何得以生存?这是人类共同的境遇。我一直以为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文学,最受关注的命题不外乎女性、种族、移民和宗教。就像文学初始的母题,多是建筑在爱和自由之上。如何用语言抵达它们,才是作家真正艰巨的任务。
  对阎连科观念背景的探求一度让我非常迷惑,他的知识背景及阅读史和他的作品之间似乎没有关系,很难发现存在影响的依據。我曾经把这个困惑发在朋友圈,我一直以为阎连科应该是以十七年文学为基本的精神资源,顶多再加一点鲁迅和少数几个民国人物。他小说的乡野气息,很容易让人作出这样的判断,而实际上西方文学对他的影响才是根本性的。《收获》主编程永新看到我发的朋友圈后评论了一句,大致的意思是他们怎么可能土,那可是汲取西方文学营养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硕士班开学典礼上,阎连科通常会说这样一句,这几年你们少写点没有关系,花三年时间,解决观念上的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在他看来,观念是大于写作的,没有好的观念,写作无意义——至少意义没有那么大,只是量的重复。观念如此抽象,要想解决谈何容易。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即使你将真理重复一万遍,如果不能理解,受众接受到的信息依然是非常有限的,几乎不能对他的行为产生任何作用。观念对人要产生影响,必须来自虔诚的接受,深入的理解,具有为此而生的行动力。即使对阎连科的观念背景有所了解之后,他在课堂上的发言还是让我意外了。他谈起了《七杀简史》《撒旦探戈》。2017年,这两本书刚出不久,又厚又重,看完很需要一点耐心和时间。除此之外,他还对阿乙的小说新作提出了他的看法。这就更让人意外了。一般来说,文学前辈通常是不大读年轻人的作品的。阎连科对此的解释是,一个作家不光要研究文学史上的经典,分析其成因,对当代同行们的创作也要有所了解。   要了解一个人的观念及思考,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去读他的文论和读书笔记。阎连科写过一本《发现小说》,正是从这本书中,我发现了阎连科的文学资源来自何方,他到底在怎样的精神谱系上。这本书主要讨论小说的“因果关系”,共占据了四章,分别谈到了零因果、全因果、半因果及内因果。这个问题,在这里不展开谈论,只说一句,它简洁有效地回答了我对小说逻辑的思考。另外两章颇有意味,开头第一章谈到“现实主义之真实境层”,最后一章则是阎连科心心念念的“神实主义”。前面五章,阎连科多以西方文学为论证素材,他站在世界文学的视野里谈论小说。作为一种小说理论,其材料的选择和其理论覆盖范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这意味着“因果论”可以成为世界文学通用的经验和分析方法。论述“神实主义”时,阎连科主要以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作为分析材料,间或提到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篇目,那已是零星的点缀。这似乎在暗示,“神实主义”作为解释中国文学的理论可能更合适一些,它与中国的现实具有更强烈的呼应性。《发现小说》作为一本理论著作,语调庄重,逻辑严密,但这毕竟是小说家所思所想,抒情和叙事不可或缺。在这本书中,阎连科具有严格的普通话语调,这种语调增强了理论著作的权威感。中国当代文论我读过一些,和读小说、散文甚至诗歌的感受不同,文论基本都有着严格统一的腔调,方言在文论中几乎丧失了所有的发言权。阎连科遵守了文论的规范,在这里他没有“冒犯”。他想做的是一个诚实的人,用公共的语调说出朴素的真理。阅读阎连科的小说,对其语言心怀不满的读者,如果读到这本本应枯燥的文论,也许会发出一声感慨,为什么他的语言如此之好?这句问话中,包含了一个隐藏的规则,读者对文论和小说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读文论为了知识的获得,语言的失败是能够被原谅的;小说则不同,没有相应的语言呼应,小说的感染力会被极大地削弱。对阎连科稍有了解的读者都知道,阎连科是一个具有对公共问题发言能力的作家,也从不回避。坦率地说,中国作家是不太喜欢就公共问题发言的,观念的狭隘和偏窄是一个原因,公众的误解常常让中国作家放弃就公共问题发言的尝试。这和西方不太一样。我们的讨论机制还处于非常幼稚的阶段,这绝不是简单的体制问题,根本问题在于思考的惰性和行为上的表演欲。但凡有重大的公共问题,往往会有阎连科的声音。此时,他使用的是规范严密的大众汉语,消除了任何理解和接受上的不适与障碍。他的真诚和坦率经常会引起轩然大波,从而将自己置于尴尬的境地,这并没有让他放弃发言的努力。阎连科最近一次就公共问题发言,应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提到了加缪和萨拉马戈以及“人类共同体”等等。要了解一个作家的观念,他对公共问题的认知和理解,也是直观而便捷的判断方式。伟大的作家是属于人类的,他也应该关心普遍的人类。在这里,人类没有特指。
  到此,让我们返回最初的话题,阎氏语言的运行机制。在阎连科的长篇小说中,“阎连科”经常粉墨登场,“他”也是一个“作家”。通常,“阎连科”荒唐可笑,总是被揶揄的对象,干啥啥不成。作为作家的阎连科和小说中的“作家阎连科”都拖着浓重的河南口音,它有效地制造出一种真实。通过语言和场景建造起来的真实感,接着往往被阎氏荒诞的故事情节所打破,它提醒读者,你看到的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的代入感不过是你一厢情愿。既真实又虚假,刻意制造的分裂感弥漫在阎连科的小说之中。无论我们如何评价阎连科的语言,都必须承认,他的语言具有极高的识别度,而他的修辞方法显得既随意又天才。略萨在谈到“风格”时认为“风格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风格要有效力,要与它的任务适应,这个任务就是给所讲述的故事注入生命的理想——真理的理想。”如果以此为依据,那么,阎连科的语言具有绝对的效力,他创造的人物形象让人过目不忘。语言和任务的适应性,对创造者来说,就算未加考虑,至少也要依照直觉而行。有时候,直觉也是相当有效的方法。比如,阎连科的修辞在我的理解中,更多地依靠直觉,而非刻意地打磨。原因在于,类似的句子太多了,写作的过程中,不大可能像打磨诗句一样长作停留。布罗茨基在他的长篇散文《水印》中有不少美妙的句子,比如开篇可见的“很久以前,1美元能兑970里拉,我32岁,地球也比如今轻了二十亿个灵魂。”和布罗茨基比起来,阎连科的修辞更加不讲道理,他打破了感官的局限,对逻辑形式并不那么在意。我随手拿起《日熄》《炸裂志》《风雅颂》翻了翻,捡几个句子作例子:“乌青的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如冬霜凝在没有落下的树叶上。”(见《日熄》)“有春醒的野兔站在边上望。乌鸦也落在坟头树上听着看着他的哭。看他嘶哑粗沙的大哭声,像泥水浑荡的河流把整个山脉、田野都哭得模糊浊黄了。”(见《炸裂志》)“那间县城旅社的小屋里,灯光如同被年月蚀旧的纸。有一股霉味在屋里的墙角、桌上、床下堆砌着,暗藏着,待我推门走进去,霉味热情地围上来。”(见《风雅颂》)类似的句子在阎连科的小说中随处可见,多到似乎不值得珍惜。能够轻松写出这样句子的作家,不大可能存在语言上的缺陷,除非重视不够。
  对阎连科来说,这怎么可能?以他的散文集《我与父辈》《田湖的孩子》为例,几乎看不到他小说中遍布的河南方言,语言内省优美,沉郁简洁。再来看他新近的短篇《道长》,只要稍有一点语言审美能力,即可体味其好。唯獨在阎连科最为重视的长篇小说中,他变了个样子,以一副陌生的面孔出现在读者面前。他恣睢任性,蛮横冲撞,像是有使不完的力气。从最简单的心理分析出发,一个视文学如呼吸的小说家怎么可能会把自己最为珍视的作品“搞砸”?除非他刻意如此或本性如此。长篇小说的宽大,有着中短篇所没有的怜悯。对中短篇来说,精确压制了本性,写作者必须屈服于文体本身,像做礼拜的孩子在上帝面前小心翼翼地屏住呼吸。长篇则如同盛大的酒会,丰富和嘈杂并不构成困扰,放肆的声音是可以接受的。在阎连科的长篇小说中,确实能看到一些貌似缺乏节制的部分,我愿意把它理解成这是糅杂了刻意和本性的产物。阎连科有着巨大而绵长的叙事激情,他像个话痨一样没完没了没完没了,就一个细小的点,他能滔滔不绝地说下去,说得眉飞色舞兴致勃勃。作为旁观者,可能会产生难以避免的迷惑,这有什么好说的?阎连科的叙事激情也是具有排他性的。即使对阎连科的风格有所准备,我在阅读《日熄》时,看到太平军、李闯王那一部分,还是有些不适应。再比如《炸裂志》,时不时花就开了,鸟儿盛腾。这些部分,如同造梦,阎连科显然在造梦中获得了快感,他把对坚硬现实的思考全部铸造在虚无的梦境之中。那么似乎可以这样说,阎连科的激情是本性的,他在散文、文论甚至部分的中短篇小说中有效地控制了他的激情,服从于文体的规范。进入长篇小说场景,阎连科放纵了他造梦的激情,滔滔不绝的话语方式就是他本性的体现。具体到文本形式,包括故事场景的建筑,语言及修辞方法则带有刻意的成分:对风格与效果的刻意。
  让我感慨的还有阎连科的另一面,单纯与偏执。在阎连科的作品中,尤其是长篇小说中,通常可以看到喧闹嘈杂的场景,众声鼎沸荒诞不经,像是一场恶作剧,这也是阎连科缺乏节制的证据之一。剥开这层繁复的面纱,会发现一个单纯的内核——如果要极致,那么为什么不更极致一些?阎连科的极致出自单纯的冲动,再走一步看看?他会把自己停在无路可走的那一步,四顾茫然之时他不得不停下。这其实很是考验一个作家的承受力。不少朋友和我谈起阎连科时,都提到他作品中的“狠劲儿”,有人甚至用上了“不寒而栗”这个词。生活中的阎连科温和体贴,完全不是什么狠角色。一谈到文学,他变得不一样了。有几次,在课堂上讨论写作,谈到场景设计,他说,要写到你能想象的最远处,别轻易停下。那一刻,阎连科抿着嘴唇,眼神透出严肃和坚定。我有点紧张,那股狠劲儿让人颇有压力。
  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我要说一句,阎连科是我的老师。文中直接使用他的名字完全出于写作的便利,我对他的尊敬,始终如一。为什么在文章的结尾说这句话,显然也是一种策略,我们的师生关系很容易让人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带上不必要的色彩,而这是我不愿意的。如果看到这儿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你怎么想都行。你已经是一个如此难得的读者。
  责任编辑:姚陌尘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     本期讨论的经典作家是余华。  余华这一代先锋作家是幸运的,他们写作的黄金时代正碰上当代文学轰轰烈烈的“重写文学史”思潮,遂迅速在当代文学史叙述中获得一席之地而完成经典化,在随后到来的1990年代的市场化浪潮中屹立不倒。但余华跟其他先锋作家还是不一样的。据专业筹办书香节的业内人士称,纯文学作家中就只有余华的讲座不愁听众,他永远自带流量、人满为患。其他作家
期刊
拜杜甫草堂  杜老先生,我来迟一步  当我怀着敬意,独自走过浣花溪畔  为你抚琴的,有美人作陪  淙淙而流的数千年光阴,绕过庭院内竹林去了异乡  人群熙攘之外,我终难觅先生生前踪迹  这令我看到你无助时的失意、彷徨  杜老先生,试问  你羸弱的躯体如何穿越冰冷夜色  戚然而悲愤的眼眸,又如何看透尘间旧事  那茅屋那秋风那歌子,吟诵起来又是怎样的荡气回肠  春深似海的日子,我不曾迟疑和顾虑什么  但
期刊
《木棉花开》是《广州文艺》杂志2008年第4期发表的一篇报告文学。这篇描写任仲夷在广东改革开放历程的文章一经面世,便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全国各大媒体出人意料地出现了一股自发的宣传热潮。除了上千家报刊转载外,还先后获得第四届徐迟报告文学奖(2009年8月)、“新中国六十年优秀中短篇报告文学奖”(2009年12月)。那一年,《木棉花开》作者李春雷一炮而红,任仲夷的名字再次红遍大江南北。  一  作为当时
期刊
在我和诗之间  我血肉的心脏与你隔着多远的距离  扑通扑通,这是心跳的声音  一面对,便要去追赶  那里聚集着安静的众贤  我活在脆弱之地,被俗务纠缠  在尘埃中,黑暗、易朽  我知道你的存在:明亮而宽阔  在我和诗之间,隔着千山万水  我听见你在召唤,隔着千山万水  你如此清澈、深沉,像高处的光  你要我跟随那节奏  在我和诗之间,就隔着一层纸        我未醒来,你依然隐匿  你正盛开,一
期刊
那时候我很穷,落魄潦倒,囊中羞涩,即便到鸡毛小店拿五块钱买一袋袋装硅酮美白霜,都让我小心翼翼、前思后想。多年以后,我依然记得整个世界跨入千禧之年的那场零点狂欢,不同肤色的人们,以相同的方式,迎来了不可思议的21世纪。即便身逢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依然渺小。跨世纪的我难以兴奋,忧患重重。假如将我比作贺兰山下毗连成片的葡萄庄园里那些神秘的赤霞珠,那么,2000年对我个人而言,并非一个好的年份——我恰好在世
期刊
每日在地铁上摇摇晃晃,无数次越过珠江到城市中心上班,挨挨挤挤的人潮和密不透风的院墙似乎把诗意和清新都封锁了起来。总是需要一些出口,或者说一些理由,把日益疲惫和倦烦的自己打捞,去呼吸一点新鲜的空气,去走走不一样的路途。  去沙湾的念头就是在这样百无聊赖的通勤时间里诞生的。起因是偶然看到的一篇微信推文——《遇见——800岁的沙湾古镇》,文章介绍了肇基于南宋时期的沙湾古镇,如今作为“广东音乐之乡”“中国
期刊
已是年过七旬的古稀老人,至今生命中仍存留一个悬念,究竟是何种基因与细胞组合,营构了我青少期如此之多的梦幻?越剧小生、电影演员、歌唱家、苏式机械师……初二时,在公安劳改战线工作的小舅父,为了提升家庭的背景及身份,硬生生要送我去当兵,可体检第一关因磅重不足当即出局。  直至上高一时,遇到同班同学胡敦伯,才确立了最终的梦。1961年一个月色明晃的秋夜,在校园门口花坛前,敦伯滔滔不绝谈文学,鼓励一起当作家
期刊
明月初升,一线薪火通往山顶。  人世早已消失我的影踪。  弦歌恰似绝唱,宏誓犹如轻响。   ——《绝唱》  胡里杰,2013年7月16日  上周一一大早,我才在吃早飯,就接到李副电话,说邱玉浩被发现溺死在新西河里面。听到这个消息,我有些意外,星期天晚上我离开办公室的时候,他还和张向东、苏宏他们几个在单位里加班,怎么会突然间溺亡在新西河里面?  上周三如期召开的那个大型会议是按新来的市委书记要求举办
期刊
人差不多到齐了。大伙聚在一棵老槐树下,显得既兴奋又紧张,对接下来的事情充满了浓烈的期待。“007怎么还没到?”有人发问。“猴急个啥,他在给咱们准备弹药。”另一个接话。一个瘦高的毛头喉咙痒痒的,本想对着广阔的天地吼点什么,但这里距离病院大门仅一箭之遥,他怕影响睡梦中的病友,更怕暴露目标,只好强忍住,却忍不住朝结满苔藓的树身飞了个旋风脚,差点滑脱。结果点点槐花玉蝴蝶一般从树梢头应声飘落,树下的人都接受
期刊
何谓灵魂?我们经常使用灵魂这个词,并且乐此不疲地使用它,仿佛在这个高于一切肉体的词汇中,我们就能卸下从视觉里看过去的满天乌云的沉重和灰暗。很多时辰,这个词,仿佛是一个存在而又看不见的偉大的神,在引渡我们从此岸到彼岸。  这是我置身怒江大峡谷的一个早晨,我走在江岸——一条铺满砾石的岸滩。我蹲下去,触抚脚下的砾石。一群小学生背着书包过来了,他们边走边说话,声音节律仿佛在唱歌。有的孩子一边啃着苞谷洋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