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金州高中起航文学社专页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yica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高二(16)班张勐
  
  少小时读《千字文》,第一句便是那老掉牙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尽管,它很老,老得没有人能说清楚它生于何时,尽管其中似乎不会再有更深的奥妙。可老人们总把它挂在嘴边;后进的学者们,也就是本可以独树一帜的一群,却也常常提起这八个字,接下来便是近似大彻大悟却让人云里雾里的一番感慨。
  我们的祖先审视着瞬息万变的万物,一种浪漫的情愫油然而生。天有涯而海有尽,生有时而死有知,天玄地黄,日月有法,洪荒有源,这固然不能算得上科学,却是先哲的思想,即使现在看来,仍是一种大智慧。
  正视现实,一切惨白的辩护都是无济于事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灵魂、自己的精神,它明明白白地显露在举手投足之间。祖先的思想,一点一滴地滴入青瓷坛中,还不时地激起涟漪,有一粒种子,它始终陈放于瓷坛中,坛中的甘露从无到有,种子被浸透,然后萌芽,终于占据了整个空间。在我看来,一个民族的灵魂就是这样形成的。难道还会有其他的方式吗?我不知道。
  它是如此的深邃以至绝不可能完完全全地挖掘出来。当世间的一切在无穷地变化时,它也在漫无止境地显露。终于,我相信“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被痛苦沉思的古人用饱含浓墨的笔犹豫而迟疑地写在它应在的地方,为古人自己尚未意识到的民族之魂划上了界限。何以为界?天、地、宇宙、洪、荒。人们假定这些奇妙的东西会在某一处戛然而止。然而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个界限暗合天地,暗合宇宙,暗合洪荒。天地般无尽,日月般有序,而又同洪荒一样与有意识的生灵——我们,有着千丝万缕斩不断的关系。
  在我看来,嬴政焚书坑儒,没有关系;李煜在宋军攻占都城时,焚毁了整个皇家书院,没有关系;金兵挥戈南下,无数文化瑰宝流离失所,也没有关系。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事件的发生没有任何的影响,只因那化为尘土的一切,都已深刻地铭记在人心里。美妙的文字可以灰飞烟灭,可人还在。湮灭了的一切的思想,都已溶入深潭般的民族之魂中,让后人在其中沐浴、汲水、嬉戏,所伤无多。根深蒂固的东西,是不容易无端消失的。然而,这一切并不是说在圆明园中被哄抢的一切、在莫高窟内被骗取的一切以及万难复全的一部奇书《红楼梦》等等都不重要,都不值得我们哀痛。
  如果说对于已经失去的我们只能扼腕叹息,只能耗费更多的精力发掘失落在深层的那些,尽管我们不可能有着与前人同样的思维方式,难以达到抑或超过古人的思想高度,也许,只是也许,重新挖掘相对于坐享其成更有一番天地。而对于那些流离失所的,我们要拿回,是我们的就一定属于我们,这并非证明它们可以重新带来新的思想、哲学、灵魂。我们所做的一切,或许可以用祭奠先烈陵墓作喻,这决非迷信,如果急功近利的人想从中获取某些物质的东西,是万万不能的,我们能获得的只有精神,让我们为之感激、感动,并在之后去拼搏,因为精神可以无限地转化为动力。同样,当我们找回文明的标记象征,整个民族会为之激动。当自豪感随着这些遗迹所启迪的民族之魂而迸发,我们会战无不胜。
  民族之魂除了播撒在这片热土上,还随着血液流淌。当我们重新审视以除旧立新为己任、奋斗终生的鲁迅先生及诸君,难道他们真的打破旧的一切了吗?不难得出结论,先生们的所作所为,先生们的动力,全都是民族之魂的文化。先生的事业,与其说是打破旧枷锁,倒不如说是重塑旧灵魂更加准确。
  如此说来,我们被困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界限中,常理说来,既然被困住,我们就要打破它,但是且慢,作为我们,永远不能也不必将它打碎,我们要做的便是不断将其整理、扩展、升华。
  【简评】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日益猖獗的今天,在无一处、无一人不在学外语的氛围里,我欣喜地读到了张勐同学的这篇文章,虽说稚嫩,但让我看到了一个深爱民族文化、民族语言、拥有丰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后学者。尤其可贵的是他的独到的思想,让我们的眼睛为之一亮,让我们的心灵为之一颤。但愿如他而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之精神,已深刻地铭记在国人的心里,已溶入深潭般的民族之魂中。
  
  香冷入瑶席
  高二(16)班张勐
  
  一溪江水一溪月,八面灵枢八面风。
  去也,风吹过燕子楼,水流过百花州。过去的,只有伤心桥下的春波,以及桥上曾是惊鸿照影的感慨。空对着春江潮水,耳畔间人都道“少年不识愁”。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细看来,不是杨君,点点是离人泪。远离,求索,远望,踟躇。这是我的梦,一个我梦想中的梦。梦中我是游子,是孤客,是青莲乡般的凄惨,是骑鲸于东海的客人,风吹,浪打。我笑着幻想,想像中的我正哭泣着倚着井床,对着月亮,不管它是“春风又绿江南岸”,还是“汴水东南日夜流”。没有什么梦是痛苦的。真的吗?当真的肝肠寸断后,梦会美吗?我会笑吗?但愿它只是一个梦,一个永远做不完的梦,让梦中的风雨去洗尽铅华,或是湮灭于歌舞升平之中。我的梦,你就静静地留在那,给我无尽的遐想。并且告诉我:你永远只是梦。
  我恨离别。
  稽山土,一泣泪。两岸寒烟杨柳,一园春雨杏花,绿得潇洒,红得惬意。侧目而视,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这会是我的归宿吗,年少轻狂,常常觉得痛苦加上凄凉,是世界最完美的结合。梦向浣花溪里游,转眼间,风雨洗礼后的我,望着八百里秦川,已情不自禁,长叹人世间,沧桑事:“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寒秋野水涯,天地寂寥风吹雨,几生修得……”望着峭拔的梅花,双手捧着不染晨露的花瓣,抚去轻尘,掸去浮华,细细品味到这种梅花的感觉,是冷香。冷静下来的我,思绪悠然而起,顷刻间,我非我。然而毕竟,我是我。
  天地间的马车奔腾在洛阳郊外,初秋季节,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幽长的笛声,灿烂的词赋,“自顾日影”我渴望;黄天荡中,炎炎烈火点燃了我心中的激情,好风动,芦苇摇,然后,我兴奋了,古狱旁的龙泉剑,尚能夜夜冲宵汉,可,我怅然。
  八宝楼台,夺人二目,馆娃铜雀,多少文人骚客,用苦恨渗入墨中浸出一种难以体味的感觉,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愁怅是轻狂。读不透的梦窗,他永远不会直浇垒块,也永远不会搅起溪中的清水,让明月射入小窗,直直映入暗壁。窗外,来鸿去雁,宿鸟鸣虫,和谐地融为一体。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细细品味,不似酒,浓于酒,醉自在心头。
  闲愁如飞雪般飘入酒中,一笑杯自空,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
  我有说不清,更加数不尽的梦,梦入金陵桥,梦在古渡头,梦在三分春色里,却如同二分尘土和一分流水,我从不认为我是梦,梦却不知不觉包围了我。
  趁着日朗风清,摇曳着遮住了月光的云,我希望,抑或不希望别人读透我。
  草色,烟光,流岚,梦魇。
  我不想抛弃梦,然而,诗人,或是词客,这些离我太远太远。
  想着想着,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简评】文雅的语言,道尽成长的烦恼。生命的天空中会经常出现阴霾,但“我”依然用一颗饱含求知的心,去追随自己的梦想,尽管它是那么遥不可及。富有诗意的话语,尽收天地万物于笔下,向读者展示了真实的内心感受,情感真挚;结尾处,余韵悠长,深化题旨。
  
  黛玉与宝钗
  高一(2)班戈占伟
  
  黛玉很美,美得超凡,美得飘渺。
  宝钗很美,美得庸俗,美得真切。
  黛玉是一盏茶,入口苦涩,得有心人细细品味,才晓得个中滋味。
  宝钗是一坛酒,一揭盖就香气满溢,隔着三里也能熏个半醉。
  黛玉是根棍,宝钗却是个球。
  棍是尖的,只要能立着,到哪儿都像能捅破天似的,但又弱不禁风,无论谁只要稍稍吹一口气,就够它几世不得翻身了。
  而球则玲珑许多,哪儿都滚不说,若还有谁有心或无心地踩上一脚,准把他自个儿摔个响儿!
  黛玉的心是个筛子,只有极细的沙子才能穿过,那些过不去的砾石就只能在心中不停地打磨,一直磨到筛子上出现洞,才肯漏掉。
  宝钗的心则是个木桶,管它砖头、石块通通容得,只是颗颗收藏,从不倒掉。
  黛玉的完美在于她的超凡,然而超凡又必须远离人群。这最大的优点又成了她致命的弱点,使她又不那么完美。
  宝钗的缺憾在于她的庸俗,然而庸俗也使她能够迎合人心,于是这缺憾又偏偏成了她的优点。
  形容黛玉是用“世外仙妹寂寞林”。
  形容宝钗是用“山中高士晶莹雪”。
  宝玉爱黛玉,他发现黛玉是自己的唯一知己。但是黛玉的性格气质却隐隐含有某种叛逆性,对宝玉的爱,黛玉往往作了执著的表露。
  宝玉也爱宝钗,他发现宝钗可爱也可敬,而且宝玉的祖母和父母则是越来越发现宝钗符合贤慧儿媳的标准,宝钗能把对宝玉的爱尽量克制在礼法的范围之内。
  爱不爱谁,宝玉自己可以作出选择;但是,娶谁作妻子,宝玉自己是一点权利也没有,一切决定于父母之命。于是悲剧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
  黛玉是玉,浑体通透,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宝钗是钗,外面是珠花玉坠,里面却藏着尖刀利刺。
  【简评】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但同是水做的女儿,黛玉和宝钗却有着天壤之别。本文作者以敏锐的观察,细致的分析,细腻的笔触,将黛玉、宝钗二人的差别一一道来。语言富有张力,立意新颖,给人清新的感觉。
  
  生命与永恒
  高二(1)班蒋心为
  
  一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历史的画卷定格在潇潇的易水河畔,耳畔仿佛已想起了高渐离弹奏的悲壮乐曲。那是一首千古绝唱。它是对友人的祝福,或许更是对友人的永别。
  战国七雄,割据纷争。弱肉强食,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于是,秦国成了胜者,而燕国只能接受失败的命运。于是,有了“荆轲刺秦王”。
  取了樊於期的人头,求得徐夫人的匕首,荆轲上路了,此时此刻,他或许早已知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可他仍义无反顾,因为他知道他追求的是什么。于是生命化作永恒。“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人已还”。
  
  二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霸王别姬,千古绝唱;乌江自刎,永载史册。
  当刘邦终成垓下之围,当你面对四面楚歌时,或许你已料到你要辜负江东父老了。当日豪言壮语已付水东流,你又何尝不是伤痛欲绝?后人以“胜者为王败者寇”评价你,那就大错特错了,你不是帝王,因为你是英雄,英雄不会笑里藏刀,不会暗渡陈仓,更不会表里不一。英雄,以英雄的眼光审视一切,却不知“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英雄,注定要惊天动地。
  当虞姬雪白的脖颈上流下鲜血时,你知道,连最爱的人都已离你而去了,而自己也应该离开了,后人笑你傻:“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你知道,你应该选择什么。于是,生命化作永恒,历史又多了一个悲剧英雄。
  
  三
  “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你是皇室贵族,却仍遭猜忌;你一心向国,却报国无门;“娴于辞令”才华盖世却不得施展,最终,你被流放了。
  你不懂阿谀奉承,只会直言上谏;不懂笼络人心,只会坚持道义;你正直、无私,却遭谗言诽谤。或许离开才是你真正的出路。于是你选择了汨罗江。或许只有它,才配得上你那圣洁的躯体。它的清水将承载起你的灵魂与精神,你的志向与报负,你的祝福与寄托,流给后人,让他们谨记。于是,生命化作永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选择一条永无止境的路……
  放弃生命,选择永恒,那是对生命的另一种诠释。瞬间成全永恒,永恒源于瞬间。放弃与追求,瞬间与永恒……
  【简评】本文构思独特新颖,立意别具一格,且蕴含着深刻的理性认识。透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较浑厚的文化底蕴,正是这种浑厚的积淀很好地说明了“生命与永恒”的关系——“放弃生命,选择永恒,那是对生命的另一种诠释”。全文行文思路清晰,一气呵成,表现了作者缜密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写作习惯。
  
  离家偶感
  高一(16)班朱非白
  
  思念如秋风中飘动的丝带,舞动着如潮的牵挂;波澜壮阔的思绪正如亲人迷离的眼神。其实,这就是爱的剪影,长贴在我悸动的心扉。
  ——题记
  离家住在学校已有十多天了,期间只回过一次家。昨日打球时把手弄坏了,半夜躺在床上独自吃着苹果,心中不觉间升腾出一种感伤,琢磨了好久才醒悟,这是想家了,那时,已是伤心不已。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家,也是我初尝思念的滋味。那味道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做作,不是“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奈,亦不像“无言独上西楼”的唯美意境,它只是单纯的稠而厚的思念,是一种令人无法释怀的感伤。
  回忆走过的17载风风雨雨,起起伏伏总有父亲的臂腕,欢欢喜喜总有母亲的温存。亲人的悉心照顾使童年变得无忧无虑,儿时的心中却仍不明白,那时那刻是多么的珍贵。
  再大些,学业不顺,父亲送来深切的鼓舞;生活不顺,母亲送来殷殷的呵护。我就这样近乎奢侈地享受着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我甚至开始厌烦,挥霍起那一去不复返的日子,希望有朝一日能快些独立生活。
  如今,我为我的年少轻狂与不知珍惜付出了代价。手坏了,每晚得贴那难闻的膏药;袜子无一例外地在阳台放着臭气;吃饭前要拖着病体狂奔,其状惨不忍睹;第一次数学小考减了33分,无助之感油然而生;20分钟的洗漱令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夜里万籁俱寂,本该就寝的我却想起了家,与父母亲通话时更得报喜不报忧,忍着难过笑,笑得爸妈都说恐怖。
  但青春无悔,正如花开不败,路是我自己选的,更要自己走下去。半自立的生活确实锤炼了我的意志品质,提高了我的生活技能,培养了我与人合谐相处的能力,使我养成了不靠别人、自己照顾自己的习惯,同时也告诉了自己,和亲人在一起的时光总是最美的。
  听说今年八月十五不放假,于是共邀赏月的请贴就发到了本班的另两个寝室,也就想到了“好男儿志在四方”。在电话里使劲劝老妈别太挂念,告诉她有酸有甜的日子儿子喜欢,能让父母省去不少麻烦更是我值得骄傲的,最后还深情地告诉她,其实大家看的是一个月亮,心也都在一起,我将永不辜负亲人对我的期许。
  离家后想家,想家后思苦,而思苦后你总会品出甘甜和快乐生活的动力。人生不也是这样吗?起伏无致,苦尽甘来。
  【简评】写文章贵有真情实感,本文就是一篇写得生动感人的小随笔。该文在形象生动的描述中蕴含了父母对“我”浓浓的爱,而自小就沐浴在亲人之爱中的“我”在离家之后的点滴生活中才真正地体悟到了爱的宝贵,才懂得了思念的滋味,才初次尝到了牵挂的味道,才开始真正的长大。文章以情感人,行文流畅。
  
  与苍天下棋
  高一(19)班王钰姬
  
  悄然间,
  第一缕阳光射向你我。
  清新自如的一缕,
  那样令人心旷神怡。
  充满阳光的日子里,
  我们寻寻觅觅,
  探寻人生的轨迹。
  猛然间,
  最后一缕阳光已成为过去。
  漠然无声的一缕,
  那样让人追悔莫急。
  幕叇的天空中,
  我们迟迟疑疑,
  错过了太多的机遇。
  后悔,
  只能留给昨天,
  回首,
  却见缥缈的人生,
  走过的足迹。
  奋斗,
  坚持只争朝夕。
  抬头,
  又是美丽的世界
  全新的天地。
  岁月种种悲欢苦喜,
  就让错过的融入岁月的长河。
  梦幻之旅,美丑善恶,
  就把一切交给上帝去评说。
  得意时淡然,
  将那炫人的喜悦记在心底;
  失意时坦然,
  将那黑暗的失望轻轻拭去。
  然后,
  生命有了新的意义。
  我要无畏地呼喊:
  我要与苍天下棋!
  【简评】高一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盼望长大,盼望成熟,盼望得到别人的承认。然而在这一人生探寻过程中,难免遭遇挫折与失败,他们或乐观进取,或消极应对,在进与退之间茫然困惑,本文就这一问题找出了自己的答案——正如泰戈尔所说:“天空不留下飞鸟的痕迹,而我已飞过。”全诗情文并茂,感情激荡,语言富于哲理,句式灵活多变,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其他文献
不忧愁的脸,  是我的少年;  不仓惶的眼,  等岁月改变。  ——高晓松《青春无悔》  此刻是大年三十晚上近12点了,大家都还坐在客厅里等待着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瞬,而我却独自起身走到了阳台仰望着苍茫的夜空。一枚“禮花”在并不喧嚣的夜空中绽放开来,尔后夜空又恢复了它的宁静。正如我所经历的2004年一样,不管它曾经是多么的绚烂,而如今就似东流的水一去不复返了,只留下一圈圈的涟漪在心头荡漾。  站在1
期刊
2006年高考已尘埃落定,纵观今年作文试题,可以说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今年作文命题革故鼎新,打破了连续三年“关系型”话题、“三自”方针、“故事”材料一统天下的格局,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蓬勃生机,体现了以下六“性”、六“化”:人文性,整体性,广泛性,时代性,地域性,领悟性;人性化,一体化,多元化,生活化,个性化,理性化。    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人文性
期刊
人生途程,难免遭遇干旱,有炎夏的干旱,也有冷冬的干旱,相比而言,冬旱更令人气闷,会导致心房里淤塞着猬刺般的焦虑,这时候,你该自觉地,给自己心房下一场雪。  是的,人们都在说,现在进入了一个竞争的年代,每个人都该不畏竞争,勇于投入竞争,争取在竞争里成为赢家,跻身于所谓“成功人士”行列——这些话并没有说错,但说得并不全面,并不准确。全面而准确的说法,应该在强调竞争、奖励赢家的同时,还必须强调要建立起保
期刊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蓉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席慕蓉是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系的教授,也是港台
期刊
嘟嘟,天上的哪颗星星是你?  2004级16班贾嘉    嘟嘟,我可爱的小狗,我亲爱的朋友,你在天上还好吗?今天有没有吃骨头?那边冷不冷?有没有找到你的妈妈?  嘟嘟,他们说人死后都会化作天上的一颗星,永远在上空守护着他的家人。嘟嘟,你是不是也化成了星星,一直在我的上空守护?嘟嘟,那颗最亮的星星是不是就是你?嘟嘟,是不是啊?你怎么不出声了呢?嘟嘟,我想对着那颗星大喊:“嘟嘟,我想你!你回来好不好?
期刊
人之初  陶建勋  “种豆南山下,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品味着那菊花的芳香,体会那富饶的土地,享受那纯朴的小屋。他是一个勤劳的人、贤良的人,清高的士,但还有一些亮点,却被人忽视了。他也是一个守诚信的伟丈夫。或许有人间,此人既是清高之亡,又孤身立于“世外桃源”,那么能与谁讲诚信?他的诗、他的文章、他的为人处世明白地告诉我们,什么都可以丢,唯有诚信不能丢。  听他高吟“少无适
期刊
阿Q卖月饼  高三(5)班陈莉斯    上回阿Q开的洗发水工厂被政府查办了,心里一直忿忿不平,这次他想趁中秋节将至,买个摊位卖月饼,东山再起。  星期天,未庄人都来到集市购买节日用品,各个摊位都挤满了人,唯独阿Q的摊位没人问津。阿Q坐了老半天,还没发市,对面王胡摊位购买的人却络绎不绝。阿Q心里直发慌,想当年捉虱子不够他多,打架打不过他,如今卖月饼竟也比不上他。阿Q越想越觉得“妈妈的”,越想越觉得不
期刊
什么是母爱?刘祖巨同志在他的微型小说《换肾》中作了最好的诠释。所谓母爱,就是母亲对儿子无私地倾其所有的爱——一切为了儿子,为了儿子的一切。  小说中的母亲,为了让儿子刘强不受委屈,虽然丈夫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但是她却一直守寡,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承担起养育儿女的重担。为了儿子,这位母亲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将自己的青春年华都耗费在儿子的培养上。试想,如果母亲改嫁,遇到一个虐待刘强的继父,势必对他的童
期刊
榴风文学社主办    忆 李 白  高三(16)班汤猛猛    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看到了你的凌云壮志;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看到了你的飘逸奔放;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看到了你的自信豪迈;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看到了你的铮铮傲骨。  你有远大的抱负。你自幼饱读诗书,崇尚游侠,渴望“文能定国,武能安邦”。因此,当你被诏入京
期刊
“蒙面人,虽然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你,现在我也看不见你的脸,但我知道你是谁,你逃不了。”  这样的本事,似乎神探才会有。  然而,你想过吗,这样的现象,也会出现在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答题中?  且看这么一题: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