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业园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i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保险产业园;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构建;运行机制
  1绪论
  保险产业园作为一种新型保险创新模式,正成为我国推动保险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如宁波鄞州保险科技产业园、北京石景山区保险产业园、天津空港保险产业园、宿迁保险小镇等。这些保险产业园为当地的保险产业集聚、经济提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本质上看,保险产业园可看作为保险产业与园区相互融合的一个新产物、新生态,集聚了保险企业、政府、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等组织,各组成要素互联互通、互利共生的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集合了创新及自然生态系统共生协同演化的特性,成为近几年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也从最初的概念描述逐步转向与产业情景相结合,如核心军工企业主导型创新生态系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等。
  保险产业园不仅肩负着探寻保险业改革创新之路的重任,更承载着保险行业战略转型的厚望。创新生态系统的引入能够为保险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基于此,本文将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入保险产业园研究中,探索构建保险产业园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并对其运行机制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丰富保险产业园研究成果,为保险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2保险产业园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
  保险产业园是以保险行业为主导产业、以保险服务为主体功能,基础设施完善、能够形成保险产业链的产业园区。从生态学视角看,保险产业园也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系统内各创新主体互相联系,不断与外部环境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推进保险创新活动持续进行。由此,本文将保险产业园创新生态系统界定为在一定的经济、科技、文化、制度环境下及特定空间内,各个主体以保险集聚和保险产品创新为目的,通过信息流动、资金流动、人才流动等实现保险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动态平衡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以阳光作为能量之源,为广大生物不断提供能量,使系统不断进化发展,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与生态主体。根据保险产业园创新生态系统的定义,与自然生态系统类比分析,归纳出其主要构成:保险创新源、创新生态主体和创新生态环境。其中,创新生态主体分为决策要素、创新要素、服务要素和技术要素;创新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因子和文化因子,外部因子包括市场、制度和政策因子。
  保险创新源是系统最初级成分,是促成其运行、循环的能量来源。保险创新源进入系统,决策要素引导保险创新源流动的方向,并为保险创新制定政策和制度,使保险创新处在正确的道路方向;创新要素是将保险创新源进行加工的主要成分,也是保险创新生态系统运转的主动力;服务要素是保险产业园创新生态系统的辅助部分,为保险创新生态系统提供服务支持;技术要素是围绕保险创新,以共性技术为核心的一个子系统,是保险创新系统运转的助推剂。
  2.1创新生态主体
  (1)决策要素。园区决策要素主要指政府,政府围绕实体经济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并根据所在城市的既有优势,明确园区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政策制定等问题,对系统地建立起着纲领性作用。
  (2)创新要素。创新要素主要指核心保险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核心保险企业,主导保险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吸引众多关联保险企业进入保险产业园,随着保险产业园参与企业数量增多,产业链不断延长发展,创新生态系统逐渐成形,而开设保险类专业的高校和保险研究机构作为专门从事创新的有机构成体,进行知识创造和保险创新活动,可为保险产业园中的保险成员提供创新成果和创新想法。此外,高校还为系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从而使系统不断升级和进化。
  (3)服务要素。服务要素是系统的辅助部分,包括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主要协调创新主体问创新活动,起到“催化剂”和“黏合剂”的作用。其中,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风险投资机构、保险产业引导基金、银行等,通过注入资金、管理经验等支持如相互保险、自保公司、保险科技等保险新业态、新企业的发展;中介机构主要指各类市场中介机构,包括信息服务中介、投资中介、评估中介等各类市场服务机构,为系统中的保险创新主体提供服务保障。
  (4)技术要素。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对保险业转型升级的支持,技术要素的核心作用是重构保险价值创造及其运行模式,带来保险产品、业务模式甚至是保险制度的创新,如按需保险、P2P保险、数字驱动保险等保险新业态。
  2.2创新生态环境
  创新保险生态系统的环境因子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保险产业园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环境要素的总和,分为内部环境因子和外部环境因子。
  (1)内部环境因子。内部环境因子包括基础设施因子和文化因子。良好交通可达性、绿色空间营造、开放空间建设等基础设施打造,可为保险产业园创新主体集聚提供良好的载体;文化因子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软实力,良好的园区创新文化能够将乐于创新、想要创业的保险创新群体聚集在一起,使其进行创意分享、经验交流和信息沟通。园区应当注重创新文化的培育,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展与保险相关的演艺、赛事、旅游、会展等文化活动,促进保险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2)外部环境因子。外部环境因子包括市场因子和政策制度因子。市场因子,主要通过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市场秩序等影响产业创新活动,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要想有序地进行创新活动,必须有合理的市场结构、适度的市场竞争和健康的市场秩序作为保证;政策制度生态因子主要受到政府部门的影响,政府通过制定有利于参与保险创新的优惠政策,支持優势企业参与保险创新,使保险创新生态系统有序运行。
  3保险产业园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指系统内各组成系统模块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本文借鉴已有研究及保险产业园的特点,将保险产业园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分为内部和外部运行机制:内部机制包括引导机制、要素集聚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和循环机制;外部机制包括调控机制、市场培育机制、保障支持、价值机制。   3.1保险产业园创新生态系统内部运行机制
  (1)引导机制。核心保险企业掌握着关键性资源,能够打开保险集聚的开端,实现资金流、信息流、项目流和人才流的汇聚,主导保险产业转型升级。此外,大学、研究院所等科研机构作为重要保险创新源,在保险产业园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过程中,大量涌现的技术专利和科研成果能够不断拓宽保险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的边界,从而整体提升产业园的创新能力。
  (2)要素集聚机制。保险业集聚有利于产品业务创新,可从根本上提升整体产业园的竞争力。在顶层规划设计和实践中,保险产业园要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地域特征,可定位引进、培育、集聚一批功能性保险总部机构和保险行业基础性平台、中介服务机构、智库研究、保险科技孵化器、保险产业投资基金等相关保险全产业链生态,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高端要素集聚。
  (3)竞争合作机制。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竞争与共生机制在系统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产业系统有序结构的形成。竞争机制能有效提升创新种群内创新组织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促进保险产业园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有序的运行。
  (4)循环机制。整个保险创新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双向过程,即保险创新源通过正向进行加工以获得价值的再增值,又可逆向进行分解为下一周期创新加工提供原材料,每完成一次保险创新应用加工与还原,通过对用户满意度进行综合评判,若得到的结果不满足用户的具体需求,则需要再一次进行信息的二次加工,直到满足用户需求为止,循环机制实现了保险创新生存、成长、回报、获取继而再发展的目标。
  3.2保险产业园创新生态系统外部运行机制
  (1)调控机制。调控关键是撬动市场对保险创新项目的消费能力,形成保险创新与保险需求者的良性互动关系。政府部门通过制定和出台一系列与保险创新相关的政策,一方面引导创新主体选择国家重点关注的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或领域进行保险创新;另一方面从减税降费、放管服改革、财政金融扶植、优化产权保护以及搭建创新平台等诸多方面给予保险创新支持,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
  (2)市场培育机制。市场需求牵引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方向,保险产业园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过程中,应加强与市场联动,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激活保险创新的市场驱动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3)保障支持机制。根据“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保险产业园可以利用产业投资发展引导基金,吸引优秀基金机构、基金团队落户保险产业园区,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保险创业引导基金对有投资价值、但有一定风险的初创期中小企业,在先期予以资助的同时,在股权或债权投资的基础上,引导基金再给予第二次补助,以解决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因担心风险、想投而不敢投的问题。
  4结语
  保险产业园作为国家、地方政府推动保险产业发展、承载区域创新、社会功能的重要载体,在国家保险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愈发凸显。保险产业园的价值所在,不是成熟之后靠优惠政策补贴引进,而是增量创新和模式创新,引领未來发展。建立保险产业园制定配套政策吸引有实力的公司入驻,紧紧围绕“保险+”和保险“全产业链”两条主线,在保险产品创新、保险资金运用、保险机构集聚等方面,提高保险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最终构筑全要素生态体系的“保险硅谷”。
其他文献
关键词:工程认证;教学改革;车辆工程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汽车行业转型的需要,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与“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培育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车辆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在车辆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车辆设计、制造、试验、管理等相关工作,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线教育在全国高校的广泛开展,结合麻醉设备学课程内容抽象、繁杂和实践性要求较强的特点,借助“雨课堂”,通过合理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以临床为导向,以工科思维和手段,解决麻醉设备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网络答辩;“互联网+”;高科技  在如今这个大数据时代,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的所体现的作用也愈加明显。对于教育这一行业来说,“互联网+”与之紧密结合,形成了一个以大数据为基础,高科技技术为载体的新一轮教育教改的主要趋势。“互联网+”的教育变革改变了传统的物质承载模式以及一一相传的知识传递形式,它如一座桥梁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教育资源。在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系统多案例讨论法;内科;护理学;教学;效果  现代护理学的要求日益提升,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要求较高。内科护理学是医院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基础能力的要求较高,同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巧。内科收治的病例大多是症状严重、病情发展迅速的患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和语言障碍,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更好的提升护理质量,需要在护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
关键词:互联网+;中小学;体质健康教育  自互联网快速发展以来,全国各地为响应教育部创新教学模式的号召,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教学活动,师生们可以通过QQ课堂直播、中国大学MOOC、知到APP等各种线上教学平台进行问题探讨、交流互动。秉持着教育面向现代化的理念,以线上教学为主的教育方式逐渐成为高校的学习方式。在升学压力巨大的应试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的地位在线上教育中越来越低。近年来中小学生身体素质
关键词:PBL;外科护理学;护理教育;综述  1969年,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1986年,有学者将PBL教学法引入国内,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医学以及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本文就PBL教学法在高校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如下。  1 PBL教学法应用
关键词:OBE;混合式教学;对分教学;交通安全工程  《交通安全工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旨在学生能理解交通安全的基本理论、分析、评价方法以及相应安全技术,学生能够运用相关方法对交通安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和处理。《交通安全工程》课程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一般被动地接受新知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较少考虑课程目标的高阶性、教学内容的创新性、课程设计的挑战度。基于OBE的《交通安全工程》
关键词:信息化;移动设备管理;手机助手;适老化  一、绪论  根据工信部信管函[2021]18号文件,集中力量解决老年人在日常使用智能化产品、享受智能化服务时遇到的困难。一方面,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服务深刻改变了日常生活方式,提高了社会治理和服务效能。另一方面,随着老龄人口的增长,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非但无法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反而造成了一定
不定积分是微积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求解定积分、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等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求解不定积分的几种方法,包括第一类换元法(凑微分法)、第二类换元法、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的分项积分法、三角函数有理式的万能公式代换法以及配对积分法等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初学者。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已经过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它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微视频为知识传递的载体,颠倒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过程的教学模式。课前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自主学习,课堂上通过师生交流、合作探究完成知识的内化,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结合中学生的学习特点,重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