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基于网络的教育模式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必将成为新世纪的主流教育形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材是学生主动认知的对象,而媒体则是一种认知的工具。这种模式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真正体现了信息化时代的特点。本文试从网络教学的几点尝试体验,论述现代信息网络与数学课程进行整合的做法。实践证明,依托网络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数学。
  关键词:网络教学 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网络教学,以巨大的知识信息资源为基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来选取学习的内容,选择学习的路径,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可以说,网络教学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给数学教学开辟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结合我校《基于网络的“自主式”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我在小学三年级尝试将现代信息网络与数学课程进行整合实验。把计算机当作日常工具,融入到数学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学具、课本、黑板、粉笔、作业本和钢笔一样自然流畅,让学生也能熟练地利用多媒体局域网课室以及因特网资源进行学习,在时空上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学科的学习效率。下面试以几节网络数学课为例来谈谈我的体会。
  一、激发学习动机,使学习更自主、更持久。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必要前提。一般来说,学习动机越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越好。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当今的小学生对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是跃跃欲试了,学习动机不断高涨,如在这时将网络教学与数学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会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持久的。如学生们对玩游戏是非常感兴趣的,但对复杂的计算则感到相当的无趣,当教师将计算活动以网络游戏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由此激发起的强烈的学习愿望是可想而知的。以《口算乘法》一课为例,这是一节有关于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练习课,我先在网络中下载了一个口算游戏,并将其挂在天空教室课程上,然后让学生进入并参与游戏,学生玩起这个游戏不亦乐乎,在游戏中快速细心的思考,主动接受训练,过三关斩六将,从而对口算知识进行了一次有效的练习巩固。学生在“天空教室”系统讨论区上这样写道:
  二、开放学习时空,自主走进“大数学”学习天地
  学生的自主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是在教学条件下的高品质学习。传统教学以教室为中心,学生获取可靠信息的来源就是单薄的教材,然而数学的学习天地是广阔的,要自主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就必须走进“大数学”学习天地。现代网络就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它连通学校、家庭、社会、图书馆和科研院所,使师生足不出户就完全可以与这些单位或其中的个人取得联系,教育教学真正广布于学生的周围。因此,学生可以拥有大量不受时空限制的教学资源,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和爱好选取信息,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实现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而更突出的一点是,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通过网络获得图、文、声并茂的教育信息进行学习,并和教师及其他学习者进行即时的交流,实现实时交互式教学,完全不受时空的限制,使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教师角色转换频繁而自然,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学生自主学习也“如虎添翼”,个性思维不断张扬。如我在上《年月日》一课时,特别利用学校的校园学习网,外挂年月日的知识,将教学中要利用到的网上信息,通过超级链接的形式与网站中有关文字内容相连(学生可以通过鼠标点击该部分文字,进入相关网站);另外还在“天空教室”将自己收罗的部分年月日的课外知识供学生课前参与,课中探索;在“天空教室”的讨论区安排“日历知识大比拼”,供学生们课前课后进行信息交流方面的使用,发表自己查找到的信息,提出心中的疑问;在“天空教室”作业上进行习题反馈;另外学生们还可以使用BLOG(博客)进行学习情感和知识的交流;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于本课的难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的掌握上,由于利用了“日历探密网”这个著名的网站,真实地感受到了“四年一闰”的情况,并且因为亲眼看到了1900年的年历,从而认同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这种认知共鸣的情感显然是普通教学中仅依靠教师“口说无凭”的说教所无法产生和达到的。
  三、培养问题意识,挖掘自主学习的潜能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更重视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因此,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这一点既适应教育个性化的需求,也使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根据人的不同个性,注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施以不同的教育,使他们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其中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高度肯定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中外教育家所共识。现代网络教学环境,为培养问题意识孕育了希望,挖掘了自主学习的潜能。因为网络提供了巨大的信息,它们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其创新能力的源泉。其次,模拟和虚拟的环境,不仅让师生“身临其境”获得“亲身的经历、感受”,而且还能够提供安全的、不冒任何风险的、不花费太多经费的实验或实践机会。因为在虚拟的环境里,每个人的角色是平等的。在平等的氛围中,大家都拥有话语权,平等的话语权促进学生尊重自我,释放自我。在对话的激励与碰撞中,学生容易释放出真实的想法,潜力得到激发。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释放了自己的思维,拓展了解题思路,同时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不断地充实、提高,体验到了知识获得的经过。这就不仅把知识教学与动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学习,面向未来的能力,懂得创新,充分发挥其潜能。以《租车》一课为例,这节课是在学校准备组织学生进行秋游前上的,课前我借此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发现,在秋游中出现了哪些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没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在讨论区进行提问。经分类总结后,共计提出有研究意义和价值的问题3个:1、租车方面,如价钱人数统计安排等;2、出游价格方面,如团体个人购票打折优惠等;3、路线行程安排方面,如场地活动安排等。根据各种问题的难易程度,学生们组成研究小组,在网络上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在讨论区交流自己的看法,研究解决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四、开展网络协作学习,教给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本领
  传统的教学虽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教学环境之间有直接接触的场景,但实际产生的交互作用却不是很大。网络化课堂教学可以使教学以一种交互方式呈现信息,为他们创设一种相互争论、互相帮助、相互提示或是进行分工合作,让他们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在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生会由此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他们会看到各种不同的理解和思路。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要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学习的信息在课内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可以说,开展网络协作学习,既创设了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又能使每位学生都各抒己见,个性得到张扬,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勤学好问的探索精神,教给了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本领。还是以《年月日》一课为例,在学生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后,我让他们将资料统一存放在教师机的文件夹中,然后通过网络组合成学习小组,彼此之间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合作,分享各种资源,解决想要解决的问题。配合这种生生协作学习,还可以有师生之间的网络协作,比如有收发电子邮件等方式,进一步让学生在互动协作中学会自主获得知识的本领。
  五、进行网上评价与反思,共同关注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教育教学中的“评价”与“反思”, 是教学的必要手段,它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成为教师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教学行为的必要依据,成为学生改进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发表就某一问题对同学意见的看法,回复评价其他同学的学习策略、态度,也可以反思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观点看法、评价意见和建议;教师可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基本技能进行评价,也可以测量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应用数学的能力,评估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发出激励性的评语、启发性的意见和建议、准确的知识定论,来准确观察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及时的评价和引导,共同关注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实践证明,依托网络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当然,这种教学活动毕竟只是一种新的尝试,不可能完全替代常规的数学课堂教学。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如设施设备的稳定性、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教师操控网络的熟练程度、教学设计等,都会影响这种教学活动的使用效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会不断进行摸索和总结,让学生真正能适应21世纪世界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变革的关系》 稽立群 《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5期
  2、《走进网络时代与教育“新概念”》 李学农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1期
  3、《数学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崔小勇,本科学历,江西教育学院教育学系毕业,小学高级教师,1997年参加工作,长期任教小学低中年级数学,多次参与学校多项课题研究,对小学低中年级数学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邮编:528322;联系方式:广东顺德勒流育贤实验学校小学部;电话:0757-25559223;信箱:cuixxxyyy@163.com)
其他文献
灰鼠先生在木木小镇开了一家“神奇书签店”,大大的招牌下面有一行小字:解决你在读书时遇到的一切难题。  螃蟹先生是第一个顾客,他特别爱看书。可是,他的大剪刀总是把书页剪得七零八落。  灰鼠先生招了招手,一只小小的蝴蝶飞过来。每当螃蟹先生看完一页时,蝴蝶书签就用带着花香的翅膀帮他轻轻翻到下一页。螃蟹先生满意地连连点头。  熊奶奶也爱看书,可是她年紀大了,看不清书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字。  灰鼠先生招了招手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现代认知科学,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而获取丰富、多元的个性化体验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学生建构的基础。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数学体验学习,从把握主体性原则,让学生的手动起来;把握
作为教师,当孩子犯错误、淘气、闯祸时,我们该如何对待呢?在以往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教师往往从成人的角度,如根据自己的情绪状态、已有的经验和对幼儿的看法和态度去解决所谓的问题。随着对《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的深入理解和观念的转变,我认为,教师要克服自身言行的随意性,改变以往从成人的角度处理问题的做法,对孩子要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一次我给中班小朋友讲“爱护玩具”时告诉他们:“每人有一个抽屉,是专门放学习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取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是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的;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教学。因此只有入境,才能生情。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怎样的情境,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创设“苦燥乏味”为“亲身体
我的父亲不是伟人,也不是完美的父亲,但他是一个平平凡凡普通的农民。我的父亲真让人痛心,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喝酒。他酒疯一发,就要打人,能使全家鸡犬不宁。  我家有四姐妹,家中只有母亲一人干活。家中经济贫困,还要供养我们姊妹读书,有时连饭都没人煮。也许有人会问:“你父亲呢? ”听到“父亲”这个词,既亲切又是那么的遥远。他整天只知道喝酒,醉了就打母亲。有时,他还拿我们当出气筒,那个滋味真让人难受。妈妈曾
平安夜,圣诞老人邀请小牙和他一起去送礼物喽!  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驯鹿?(3~4岁)雪橇上有多少个红色的盒子?(5~6岁)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理解和实践之间的对话。但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  老师每天做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工作,可能会认为自己对接触的一切——学生、教材、教学、成效等必了如指掌,其实未必。古人云:“习焉不察”。一个人每天重复地做某一件事,看问题就容易
为了激发全县教育工作者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热情,促进全县教育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西华县教体局提出了“能吃苦、肯吃亏、善思考、敢创新、重责任、不懈怠”的西华教育精神。  西华教育精神是我县教育事业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是全体教育工作者认同的价值准则和共同追求。它就像一面旗帜,凝聚着西华教育的思想灵魂,代表着西华教育的整体形象,彰显着西华教育的特色风貌,引领着西华教育的未来发展。它是西华教育事业准确的核心
10、海南省发改委主任林回福:财政着重医疗和教育投入  记者:林主任,您好,我的问题是,由于气候和环境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来海南养老,拉动了经济和医疗的水平,其中是不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林回福:应该说确实发现一些问题,来的人多了,主要是太集中,一般就是冬天来的人比较多,一个是时间集中,一个是地点集中。实际上海南岛很美的,也是一个很大的岛。你想想3.5万平方公里的岛有多大。你看我们岛内基础设施现
任教三十多年来,我始终不断学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受益匪浅,感慨颇多。三十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深刻感受到: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心灵的沟通,是师生之间相互关爱的结晶;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师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就要走进学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