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矛盾”,找准小说教学突破点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是对观念矛盾的想象性解决,小说本身就是对矛盾的一种反应,它的独特价值在于把握矛盾的方式。小说教学教什么?有没有好的突破点?很多老师对文本缺乏深刻的解读,常围绕“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展开分析,显得单一而缺乏创新,常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实际上,在一些小说文本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看似明显或隐藏的“矛盾”,或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所在,或是点睛之笔,或是揭示小说主旨的关键点。教师若能深入发掘,根据文本特质深刻解读,提炼有价值的教学点,则势必能让小说教学别样精彩。
  一、析文句矛盾,领悟小说主旨
  小说文本的文句内部有时存在自相矛盾的现象,大多为蓄势之笔,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多与主旨相关,蕴含极为丰富的内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发掘,解析、探究文字背后的真正用意,深刻领悟文章的主旨。教《孔乙己》,小说的结尾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两词从语义角度而言,自相矛盾,如果教师能够关注并发掘这一矛盾,紧扣“大约”、“的确”两个词进行探究,就可以从人物性格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深刻地理解这篇小说。学生自然联系到文本中孔乙己的遭遇、性格(懒惰、迂腐等)、言行等断定他悲惨的结局。然而,为什么又说“大约”死了呢?一个人的最终命运除个人因素外,也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在大家的眼中,孔乙己充其量只是大家取乐的对象,“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像他这样迂腐、寒酸的读书人,有谁去关心?他到底死了没有?没人可以给出确切的答案。因此可以看出:孔乙己的悲剧同时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作者剑指封建科举制度而发出强烈的抨击之声。深入解析文句矛盾的同时,文章的主旨豁然开朗,强似教师不厌其烦地讲授。在鲁迅先生的另一篇小说《故乡》中也有这样一句话:“地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文句矛盾同样值得探究。
  二、解“反语”,前后贯通理思路
  在一些小说文本中,存在“反语”,即文本语句字面所表述的含义并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往往是“反其意而言之”。为什么要以“反语”的形式出现呢?仔细揣摩、探究这些言说与实意相悖的语句,联系上下文、写作背景等,对理清小说的情节线索、了解作者真实的写作目的,有时会达到“牵一发以动全身”的效果。教学小说《社戏》时,引导学生揣摩最后一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让学生结合文本谈谈“那夜的豆真得好吃吗?那夜的戏真得好看吗?”,通过阅读,学生发现,“我”爱看的铁头老生并不翻筋斗,最不想看的老旦却长时间地坐在交椅上不肯下台,踱来踱去、磨磨蹭蹭地在唱难听的戏,可见戏并不好看。同样豆并不好吃。这里存在显而易见的矛盾,反话正说,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小说中的“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夜归航”的情节逐步清晰,发现“我”更关注的是在看戏、吃豆途中伙伴们在一起的那种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那里人们的纯真质朴的情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人性美、人情美的优美画卷,读之令人心有所往。
  三、看内心矛盾,品尝人生百味
  在小说文本中,人物的内心矛盾极常见。由于职业不同、阶层不同、社会地位悬殊,人们的心态往往不同,这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发掘文本人物内心矛盾时,善于让学生变换角色,换位思考,站在小说人物的立场考虑问题,与小说文本人物心相通、意相会,感同身受,才能深刻感受其内心的律动,品尝大千世界的人生百味,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小说《台阶》,我们发现文章中的父亲在理想与现实中徘徊、挣扎,生存状况与理想追求存在巨大反差。《台阶》中的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了一辈子”,“没有人说过他有地位”,“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地位”,然而父亲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总想方设法提高家庭的“地位”,而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新屋终于建成了,“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时,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仿佛许多目光在看着他……父亲没有神采飞扬,而是露出尴尬的笑。他又从开始的坐在新屋的最高台阶上,感到浑身的不自在,一步一步往低处坐,最终干脆就坐在门槛上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发掘父亲的内心矛盾,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刮目相看,而又极度不自信,让学生结合自己父亲或其他亲人的经历,或阅读类似文章的体验感悟,体会到以父亲为典型的几千年来农民艰难的命运与不屈的追求,在超越与困惑、迷茫之间徘徊。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当“我”面对极度窘迫、狼狈不堪的叔叔时,想认而又不得的内心矛盾,教师可透过解读这些矛盾,带领学生体会当时世态炎凉、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
  四、品“情景矛盾”,披文入情,发掘蕴含情愫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一些优秀的小说作品,饱蘸作家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心血和生命。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披文入情,认真理解语言文字表达的情和意,挖掘作品思想内涵,联系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步入至真至美的情感世界,使之受到熏陶感染。(于漪:《语文教育与人的完整性建构》)在一些小说作品中,有时存在景物与情感的极不协调,语文教师若能像于漪所言,披文入情,引导学生探究小说中的情景矛盾,深入发掘其间蕴含的情愫,从而提炼出好的教学点。教学《最后一课》,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几处的景物描写。开头部分写道:“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作为战败国的法国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普鲁士,普鲁士士兵占领了这两个省,并且不许他们学习祖国的语言,饱受失去家园之痛苦的法国人民心情可想而知。然而,小说却写画眉在宛转地唱歌,小鸟歌唱本是大悦人心之景,这里情与景显得极不协调。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挖掘该处的矛盾,联系文中的小弗郎士前后对比,这里是以他的眼光来写,描写他逃学到野外所见到的情景,也许他对亡国并不知情,觉得在外游玩是多么令人开心、兴奋的事情,后文当他在课堂上所见到的种种,看到镇上那些前来听课的乡亲们时,悲痛欲绝的韩麦尔先生,对比自己,令他后悔莫及,深感惭愧。小说教学中品味“情景矛盾”,容易激发学生情感,深刻发掘蕴含于文本的情愫。
  五、以矛盾制造矛盾,思维碰撞引共鸣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只有学生亲身体验的才能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在小说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已知“矛盾”,制造新的“矛盾”,让学生参与讨论、辩论,使他们的思维得到碰撞引发共鸣。教学《羚羊木雕》,显而易见,“我”围绕羚羊木雕该不该要回,陷入两难境地,心中十分矛盾。这样的经历也许是每个学生成长中都有可能经历的尴尬,容易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可以此为突破口提炼教学点,要求学生围绕“是否应该要回羚羊木雕”展开讨论,学生中必定有不同的观点,继而以此为主题正反两方面展开辩论,正方认为应该回,毕竟那是父亲从非洲带回来给女儿极贵重的心爱之物,岂可随便赠送给他人。反方认为人不可无信,即便是再珍贵的东西已经赠送给朋友,怎么可以又重新要回来呢?更何况朋友万芳对我十分仗义。“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教师巧用文中“我”的矛盾制造学生间观点的矛盾,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唤起学生的阅读体验,切己体察,与文本对话,引发共鸣。学生在唇枪舌剑中明辨是非,体会到人世间美好的友谊应该珍惜,父母应多理解孩子,多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人格。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发掘“矛盾”,是确立小说教学内容的有效方式,是涉及“教什么”的问题,它需要语文教师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掘,启发学生探究蕴含于文本中的矛盾,才能找准教学突破点。这样的小说课堂教学必定富有情趣、生动活泼。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城市竞争的日益激烈,城市文化的打造日益占据重要地位。重视城市形象的构建,打造城市文化,对于推进城市的整体发展,更好地推介城市,传播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影像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以期推动转型中的榆林城市文化发展。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影像文化 转型升级 内容生产  科技进步带来了传媒产业的迅速发展,影像传播手段无处不在,其作用和地位日趋重要,社会各个领域都争先恐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在通信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许多应用都涉及到单片机多机通信。本文通过对系统的分析,采用了单片机串行异步全双工通信方式,实现了单
维吾尔族家庭教育是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伦理道德、生产和生活、民族艺术和审美教育等,这些内容以以身作则和劝说的方式教授给下
在信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竞争的日益加剧,政府必须建立有效有力的信息化网络,本文主要就政府信息化网络系统安全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有利于提高我国政府信息化水平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属于应用类专业,对实践的要求高,要实现学生能够通过在校学习就能实现与企业相应的岗位零距离对接,毕业即能就业,就要求职业院校必须与企业保持密切的关
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分为采购外包和编目外包,已成为当前图书馆发展的一大趋势,它对规范图书馆的采编工作、节省图书馆的人力、物力具有较大意义.
摘 要: 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教师必须应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手段,使语文教学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堂 创新教育 学校教育 课堂教学  千年更替,物换星移,人们的脚步早已迈进21世纪。21世
人物通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新闻体裁。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能撼人心魄、催人泪下,对读者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几年来的新闻写作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人
培训需求调查是开展培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做好了培训需求调查,才能使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时效性和科学性.本文把油田员工按照工作性质分为三类,分别阐述了如何做好这三
摘 要: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在中职教育中,语文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基础学科,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但是,随着中职语文教学内容的加深,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按教学要求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并采用趣味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趣味化 教学策略  将趣味化教学策略融入到中职语文教学中,可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