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割断的中国情

来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u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聿铭投身建筑事业几十年,美国是他事业的起点,所设计的项目遍布全球各地,可中国是他永远无法割舍的。他对记者说:“对我来说,中国印记从未完全消失。我在美国住了七八十年,仍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不是很怪吗?我给了自己新的外表,但内心的一切早就存在了。”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受邀访华。贝聿铭听闻消息后,激动地在工作室里走来走去,他敏锐地感觉到,再过两三年,自己就可以回到中国了。果然,三年后,他受邀访问中国。此时,距离他阔别家乡已有39年。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贝聿铭更被视作中美“文化破冰”的重要橋梁,屡屡受邀重返中国设计标志性建筑。
   北京香山饭店是贝聿铭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项目完成后不久,他就获得了具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此后,他又设计了香港的地标建筑——中银大厦,北京的中银大厦,以及被他称作“小女儿”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是贝聿铭的故乡,他从苏州贝氏家族走出,博物馆周边的忠王府、拙政园、狮子林,触动了他与过去的联系,他的祖先、他的故乡……尽管此后浪迹天涯,但贝聿铭对故乡的眷恋,始终萦绕心头。所以,即便是在自己宣布退休之后,他也要接手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那一年,他85岁。在新馆设计之初,贝聿铭仔细翻阅了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分类资料,因为他希望为每一件展品的陈列量体裁衣,做出真正符合苏州、符合苏州博物馆的设计。
   2006年,苏州博物馆新馆竣工。开馆仪式上,贝聿铭激动地说:“我71年前离开中国,但根在中国、在苏州。这个博物馆新馆,就是我对家乡的一点小小贡献,有生之年还能有机会为故乡留下一个纪念,我倍感感恩荣幸。”
  【素材解读】
   把苏州博物馆新馆比作自己的“小女儿”,可见贝聿铭的用情之深。在海外游子心中,无论自己飞得有多高、有多远,祖国永远是牵着自己的那根线。如果说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的一部“中国自传”,那么新馆的建造过程正是这位老人一条虔诚的归乡路。
  【适用方向】
   爱国、奉献、荣誉感……
其他文献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青少年近视现状与网游消费体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从危害视力因素的认知来看,各有超过四成的被访者认为读写姿势不正确、长时间玩网游是主要因素。   近年来,无论是客观的研究报告,还是主观的调查讨论,在沉迷网游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危害性上,人们的结论都趋向一致。那就是,沉迷網游不仅会造成视力下降等身体危害,还会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
期刊
【人物简介】   贝聿铭,美籍华裔建筑大师,1917年出生于广州,祖籍苏州,吴中名门“贝氏家族”之后;1935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曾获美国总统授予的“自由勋章”及美国“国家艺术奖”、法国总统授予的“光荣勋章”等,被誉为“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作品有美國约翰·肯尼迪图书馆、法国巴黎卢浮
期刊
当前,一些青少年产生了好逸恶劳、嫌贫爱富、不劳而获等不良心态,折射出当前劳动价值观的缺失和异化。如何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象一:好逸恶劳、嫌贫爱富,不尊重劳动和普通劳动者   受社会不良风气以及家庭教育不当的影响,一些孩子从小形成了“劳动分贵贱”的错误价值观。“爸妈教育我,如果不好好学习,以后就要去扫大街、当清洁工、进
期刊
倾杯·鹜落霜洲  柳 永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似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赏析】   这首词是柳永落第离京后所作,运用曲折多变的笔法描绘了清寂的山光水影,寄寓着词人落拓江湖的身
期刊
我国很多作家在发表作品时,往往不使用本名而使用笔名,这些笔名富有独特的内涵和情趣,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其来源也是五花八门。   有的笔名出自古诗文名句。张恨水,原名张心远,“恨水”一名是他17岁那年,在苏州第一次投稿时取的笔名,是从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中截取出来的,意在激励自己珍惜时光。   著名出版家邹韬奋,原名恩润。“韬奋”是1926年他在上海主
期刊
北宋思想家张载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他的观念中,学者应有担当和使命感。可林语堂说:“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于是他不计较世事,返璞归真,反而找到了属于自己真性情的诗情画意。   其实人生在世,不过百年,责任固然重要,可我们更应学会沉淀人生,发现生活的诗意。   许多古人热衷于归隐山林,在远离喧闹嘈杂
期刊
在我们这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和尊师传统的国度,从古代以來,“教师”的称谓便很多。   “教师”一词最早见于《学记》中:“教师者所以学为君也。”古代称“教师”为“师”,与军队有关。西周立国之初,为了加强军队统治力量,统治者便开始办学校,培养贵族子弟。这些贵族子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射箭、驾驭战车等军事技能,而后才是学习文化。因此,西周初期的学校教师都是高级军官担任,因其职名未变,人们称他们为“师”或“师氏”
期刊
如果世界上有如果,那么每个人都会成为百万富翁,每个人都不会为困难而烦恼,每个人的一生都会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不会再为自己的遗憾而时常感叹,每个人都会得到他想要的一切。可是,人生却是没有“如果”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切过去的事情,就如同滔滔远去的江水,一去而不复返。过去了就过去了,永远不会回来。人生不像演戏,错了可以重来;人生就是直播,它不会给你重来的机会。要记住:人生中没有“如果”,我们需
期刊
孤独于我而言,是好的。孤独的时候,内心总是宁静的,当然也伴随着淡淡的忧伤。我越来越喜欢一个人,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就这样待一个下午,任由思绪去徜徉。   当然,我无法准确地解释孤独的含义,有时我也不确定我是否处于孤独,总觉得孤独是小众的,而寂寞是大众的。所以我可能并不是孤独,而是寂寞。那什么是孤独呢?李清照的那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应该是对孤独最好的写照。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
期刊
感怀  李清照   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萊,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云: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静中我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赏析】   作为宋代首屈一指的女词人,李清照堪称婉约宗主。她早期生活优渥,诗词语言清新自然,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