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奶奶”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gang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月2日,新年后第一個工作日,袁晓凤早上7点20分准时出现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会诊中心分诊台,给来自全国各地前来求诊的患者耐心解答。很多患者可能看不出来,眼前这位干练、和气的护士长已经年逾古稀了。
  帮医生堵漏
  1963年,袁晓凤从当时的北京通州卫生学校(现在的北京卫生学校)毕业后进入北京同仁医院工作,本来她是想去外科作护士,没想到眼科老主任一眼看中了她,把她给“抢”了过来。
  袁晓凤身材高挑,长相俏丽,又很有耐心,从不教训病人,患者都很喜欢她。8年后成熟优秀的袁晓凤,被提拔为眼科护士长。
  做护士时间长了,袁晓凤体会到,外界很多人对护士的认识停留在一个粗浅的层面,认为护士只是摆摆药、打打针,护理一下病人,难度不大,与保姆差不多。其实,这样的认识大错特错,三分治七分养,这个“养”包含着护士的努力。而且一个优秀的护士,应该能应对门诊现场的各种情况并做出准确判断,要懂得这个病是什么病,从诊断到治疗,都要很熟悉,而且关键时刻还能够给大夫堵漏洞。
  有一次,一位老专家坐诊,给一位从山东来的患者开药,袁晓凤照例先审病历,发现左右眼写倒了,于是,她拿着病历直接找到专家,提醒他这个药是不是开错了?老专家拿来仔细看了看,发现左右眼开错了,忙重写了病历,还感谢袁晓凤帮他避免了一次疏漏。
  替患者分忧
  在眼科工作了半个多世纪,袁晓凤对于所有的眼病非常熟悉。同仁医院眼科被分成12个亚科,专家有上百位,袁晓凤通过病人简单的描述,再看以前的就诊记录,就能给患者推荐最合适的专家就诊。遇到号贩子,袁晓凤总能一眼看出来,眼科的医生护士都夸她“火眼金睛”。
  作为眼科诊疗技术排名全国第一的三甲医院,同仁医院每天要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络绎不绝的患者,有不少患者病情危急,一时半会儿又挂不上号,也有病人想尽办法急于就诊,这时,护士长手中就有了一项很大的权力:根据病人情况直接加号。
  虽然手中权力很大,但袁晓凤绝不会滥用,一切都要从病人利益出发。有眼压很高的单眼或青光眼急性期的病人,或者患脉黑瘤等恶性肿瘤的病人,只要在允许的情况下,袁晓凤都会给他们加号。之所以这样做,袁晓凤是有专业知识做支撑的,如果对此不太清楚的话,就是让患者挂几天的号,也可能找不到对口的专家。
  袁晓凤这个护士长的角色在患者看来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因此,亲朋好友或者熟人找她帮着挂号的不少。袁晓凤对亲朋好友一视同仁,不能加号只能说抱歉,为此,她没少遭人埋怨。
  2000年,57岁的袁晓凤准备退休,同仁医院不舍得她离开,刚好,当时医院眼科会诊中心成立,袁晓凤直接被返聘到眼科会诊中心分诊台。她知道,很多患者挂的都是300块钱的号,而医生只能给他们三五分钟问诊的时间,为了让病人满意,袁晓凤会运用自己的知识给患者解释,尽最大努力满足患者的需求。
  妇唱夫随惹人羡
  袁晓凤77岁仍坚守岗位,成为全院出了名的“护士奶奶”,她的老伴崔志刚81岁仍坚持坐诊,被誉为“医生爷爷”,老两口成了同仁医院著名的“夫妻档”。
  袁晓凤和崔志刚是同一年来到同仁医院上班的,逐渐有了好感,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结婚半个世纪,袁晓凤和崔志刚饮食习惯却南辕北辙。崔志刚喜欢吃面食和肉,袁晓凤爱吃米饭和蔬菜,很少吃肉,虽然吃不到一块儿,但谁都没想过要改变谁,而是尊重彼此的习惯。崔志刚不吃米饭,但每天都会给妻子蒸米饭;袁晓凤不喜欢吃肉,但每周准会给老伴儿变着花样炖上几碗肉。生活中他们从没觉得谁在迁就谁,认为夫妻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袁晓凤返聘后,已到退休年龄的崔志刚也继续在医院发挥余热,62岁那年,他宣布“封刀”,每周只出两次门诊,一直坚持到现在。
  赶上两个人都上班的日子,老两口一起从家里坐地铁,早上7点半之前准时到医院。崔志刚在家休息的时间长,他负责打理家务,老伴快下班的时候,他洗好水果,再摆上一些坚果。袁晓凤回来后,坐在沙发上吃水果,这时,崔志刚便给老伴讲些报纸、电视上的新闻。袁晓凤称老伴是她的“秘书”,她则是家里的“一把手”。
  袁晓凤说,她的这个“秘书”特别尽责,每天她要吃的维生素、降压药等,都是“崔秘书”监督她吃,如果哪一天早上忘了吃药,他还会中午送过来。两人同时上班那天,崔志刚不忙了,还会上楼看看老伴,同她聊几句。
  有时候,袁晓凤和老伴也会谈谈退休的事儿“你都80岁的人了,打算什么时候退休啊?”崔志刚的回答是:“你要上班,我就陪着你,不上班了咱们就到处转转!”
  袁晓凤当过全国劳模和北京市劳模,崔志刚对老伴的工作能力很佩服,他对这辈子遇到这么好的老伴特别满足。他说,老伴身上有着满满的正能量,值得他好好学习。
其他文献
在2019年,《新天地》初步转型改版,打造集可读、可听、可视化为一体的老年乐活平台,致力于“引领老人快乐生活”,新增了一系列推动老年教育的主打栏目内容。“学习吧”版块下设同老年大学校领导深入探讨治学模式的“对话老年大学”栏目,已同部分中央国家机关老年大学如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应急管理部等国家部委离退休干部管理机构开设的老年大学开展了深入探讨。“金色艺苑”栏目主要提供一个展示老年人作品的平台,让老人
期刊
6月16日上午,庆祝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会上宣读习近平的贺信并讲话。他说,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深入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用心建设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奏响团结奋进的时代强音,以内容建设和媒体融合的新优势,把光明日报办成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思想文化大报。  从对光明日报“团结、联系、引导、服
期刊
1959年10月15日,敬爱的周总理亲切地接见了出席包头市表彰大会的100多名先进生产者。当时,我作为一名先进工作者,就站在距离周总理最近的地方。  是党从日寇的阜新煤礦里解放了我,培养我成为一名国家建设急需技工人才,还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1958年,我所带领的吊装班被厂党委命名为“田恒仁青年起重突击队”,尤其是在我担任吊装工段长后,采取土法上马,蚂蚁搬家的办法,顺利完成了许多高难度任务
期刊
光明日报今天的成就令人瞩目,事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作为大半生都工作和生活在这里的光明人,我既感到无比高兴,又深知来之不易。这首先要归功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关怀,同时,这也是几代光明人不懈努力和奋斗的结果。  抚今追昔,不禁使我想起1960年刚调到光明日报工作时的情景。当我来到西单石驸马大街90号,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破旧的小四合院,光明日报竟然在这么简陋的环境和条件下办报:编辑部的办公室简
期刊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女兵,是洋溢着金属般阳刚气质的军营里的一抹亮色。战火纷飞的年代中,战争没有让女人却步;风和日丽的和平年代,女军人保持着飒爽的英姿。银发闪闪的暮年中,女兵的勇敢气概让84岁的车玲阿姨笑对人生。  不怕苦与累,互抓“革命的虱子”  1950年初,四川解放了。14歲的车玲怀揣着革命理想,积极报名参军。由于年纪小,她被分到第一野战军18兵团文工团的“小鬼组”。此时的文工
期刊
安徽合肥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具争议和个人魅力的晚清重臣。据初步统计,李氏家族现存后人约两万人,他们分布于世界各地。这些后辈中,出现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笔者经合肥、上海、美国寻访李鸿章后裔,带你走近一个最真实的李家。  学会屡败屡战  李永炜,1962年8月18日出生于江苏南京市鼓楼区,李鸿章第六代裔孙,李鸿章之子李经述的后人。父亲李道秉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后任江苏省电力局总工程师
期刊
春节前夕,光明日报出版社副社长何占峰、《新天地》杂志社总编辑杨鸣旭等一行人拜访了多位在各自领域做出过非凡贡献的老者,老同志们在心中感到温暖的同时,不忘将这份关怀传递下去,为本刊读者献上最真挚的新春祝福和亲切实用的日常叮嘱。  原全国政协委员  中医科学研究院基础理论所 研究员  周超凡 83岁  中医中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周老就是一位坚守中医中药的名家。他参与主编的《全国中草药汇编》荣获全
期刊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无论我们处在人生的何种阶段,最该留下的是欢喜和坦荡,老年亦如是。  在过去的2018年,整个中国奔跑在追梦路上,为改革发展的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切始于梦想,成于实干。  2019年,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中国历经 70年风雨兼程,未见沧桑,更显从容。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活跃于老年大学、兴趣班、活动室,找到了生活乐趣所在;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工作中来,成为
期刊
几乎每一个春节长假,网上都会有几个典型的家庭伦理长帖,引得网友搬来板凳嗑着瓜子围观。家庭矛盾各有千秋,是为去谁家过年?是为孝敬爹妈谁多谁少?是为了莫名其妙的夹板气?还是为了推来推去的家务活?此时,过年就好像是特殊的放大镜,搜寻着生活中的点滴“黑洞”。不妨看看智慧老人们,都有哪些化解之道?  摸底游乐场夺回儿孙心  人物:老蔣 年龄:66岁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可对于子女在外的老人来说,“团圆”
期刊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一群白发苍苍的“小朋友”系上了红领巾,在课堂上大声学唱儿歌,这是应急管理部老年大学的主题班会。在2018年“六一”儿童节,该校声乐基础班的学员用一场儿歌主题音乐会寻找儿时的记忆。  老学员石坚说:“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系上红领巾,第一次过少先队员的瘾。我今年84岁了,没入过少先队,没有唱过儿童歌曲。那天整堂课,我们唱了38首儿童歌曲,有大合唱,小合
期刊